首页 理论教育 点石成金的手指

点石成金的手指

时间:2023-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点石成金的手指——记者思维当下,信息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成为时代新“能源”。记者思维敏捷性最显豁、最突出、最独特的表现在于记者的“新闻敏感”。他们的年龄多在30岁上下,也有超过40岁的。于是,这位记者充分调动起他的记者思维作深入而全面的采访,发现广东省有11万多人在上夜大这一新闻。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一、点石成金的手指——记者思维

当下,信息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成为时代新“能源”。如果记者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把新闻挖掘出来,就必须要具备与平常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记者思维是记者根据新闻事实的特点和新闻报道的目的,运用新闻概念、新闻判断和新闻推理指导新闻采访和写作,以充分开掘新闻事实的信息资源,表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的一种职业思维。“具有这种思维习惯的人,在知识概念上,他能够抽象出受众需要、政治需要、媒介特点、社会效果、记者报道能力等诸多共性问题,并知道新闻报道操作流程上各个环节的规律;在新闻实践上,面对任何一次具体的报道活动,他都能在自觉与不自觉当中把这些知识转化为指导实践的方向盘,凭借思维习惯就可以运用自如。”[3]

一般来说,记者的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一)记者思维的求新性与敏捷性

新闻报道的新鲜性要求记者的思维刻意求新。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在内容上是与人民生产和生活有重大关系的、能引起社会普遍兴趣的新动向、新信息、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新成就、新风尚、新经验、新问题;在时间上是最新的报道;在写作内容上有新意,在写作形式和技巧上也力争新颖,不落俗套。所以,以寻找新闻、传播新事物为己任的新闻记者,跟“两脚书橱”式的学究不同,他们总是在陌生的新路上跋涉,涉猎新领域,在“新”字上做文章,这就决定记者思维具有强烈的喜新、图新、创新的欲望。

新闻报道的时新性、时效性、迅速性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变性、快节奏性,要求记者思维具有敏捷性。思维敏捷能使记者善于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决定采写的“主攻方向”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它具体表现为:在思考问题时,多谋善断,不犹豫徘徊,却又不“打莽撞仗”。记者思维敏捷性最显豁、最突出、最独特的表现在于记者的“新闻敏感”。比如,对同一事件,记者比他人能更迅速地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判断其有无报道价值;或者在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中能够瞬间捕捉到为一般人所忽视却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羊城晚报》曾经有一位记者,一次在晚间近12点钟时,发现街上到处都是人,而这些人多数都背个书包,步履匆匆,他感到很奇怪,于是便跟着这些人一起去挤公共汽车,一问,才知道这些人都是上夜大。他们的年龄多在30岁上下,也有超过40岁的。他们中不乏大小老板、机关干部乃至社会待业知识青年。于是,这位记者充分调动起他的记者思维作深入而全面的采访,发现广东省有11万多人在上夜大这一新闻。但是,记者经过认真分析,进行纵横比较之后,只写广州市的交通,题为《广州市交通的第三次浪潮》。广州市过去一般只有两次交通高潮:早上上班和下午下班,而现在却增加了夜间的一次。这则新闻获得当年全国好新闻奖。

(二)记者思维的选择性与灵活性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但它不是有闻必录、有录必报,而要经过记者衡量和选择,确认事实本身具有新闻价值才进行报道。这样,采什么,写什么,怎样采访和写作,又都有一个“选优择善”的问题。这一切要求记者确立“选择意识”,善于“择交”(挑选最适当的采访对象)和“选材”(筛选最佳的主题和题材)。

灵活,是根据环境变化的要求而迅速机灵地改变行动的能力。新闻报道对象的多变性、采访对象的多样性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要求记者思维具有灵活性。它表现在根据事物的变化,运用已有的经验灵活进行思维,及时地改变预定方案,而不拘泥于过时或不妥的设计之中。在采访写作中,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而不是“削足适履”、“按部就班”。

当今新闻竞争压力加剧的现实,使得记者思维的选择性与灵活性显得尤为重要。不同媒体的记者都在极尽能事地挖掘同一新闻事实中最佳的主题和题材。比如,针对2007年“猪肉价格不断上涨”这一新闻事实,我们会看到不同主题的报道:

财经记者——是通货膨胀吗?

教育记者——大学生吃不吃得起饭?

农业记者——存栏数下降还是饲料上涨?

娱乐记者——明星喜欢猪宝宝时尚吗?

(三)记者思维的开放性和多向性

面对一个开放的世界,记者思维应该具有开放性。思维的开放性,具有双重的含义。一方面指向所有的知识和信息开放,大量地接受知识和信息,这是开拓思维的基础。一个人,如果他的头脑中是一片空白,很难设想他能想出好的点子来。有人说,大部分的好点子,都是由平凡的事物或观念组合而成的。“组合”,就需要大量的素材,而获得素材的最便捷、最经济的方法,就是大量接受知识和信息。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高质量的思维便无法启动。从这一点来说,丰富知识储备,拓宽知识面,是造就高品质思维的关键。开放性的另一面,是指思路的开阔。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是沿着单一线索进行,而是纵横交错,四面开花。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新问题,接受新事物,得出与常人不同的看法,写出有分量的文章。许多好的报道都反映出记者思维中这两方面的特点。《羊城晚报》记者陈心宇的三篇长篇分析性报道《’93教育收费透视》(1993年10月20、21和25日),就体现了记者思维中的开放性,文章深刻、尖锐,且气势宏大。行文中有纵的分析,有横的比较,体现了纵横开阖的气势。如从纵的方面,尖锐地指出:“新中国成立已经40多年了,教育却仍处在解决最低、最起码需求的阶段。”在横的方面,拿世界其他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与中国比较,用教育经费的严重匮乏与公款吃喝突破1000亿大关对比。这种纵横交错的分析比较,没有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是无法做到的,它表现了思维开放性的全部特点。由此可见,开放性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记者在从事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从顺向、逆向、纵向、横向等多方面取向,这是新闻报道的广泛性、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记者既应是“杂学家”又应是“博学家”,要善于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思考问题。例如,从1993年开始,英国立顿红茶居然风靡以龙井茶闻名于世的杭州城,不少宾馆饭店的做法是“立顿入口,龙井洗手”。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羊城晚报》1994年4月16日刊发《仅是“龙井”问题吗?》一文,运用立体思维,经多方采访,全面、深刻地探讨了龙井沦落的多方面原因,提出了龙井茶的质量、传统,甚至是文化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记者运用立体思维进行思考,这比单向性的思考来得更深刻,来得更客观,来得更理智。

记者思维的多向性还表现在精通新闻报道的十八般武艺,能多体裁、多手段、多角度、多技巧地从事采访和写作。这种思维特征如果与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丰富性、灵活性相结合,就可以在社会生活的广度、深度、高度和力度上,不受时间、空间跨度的限制,不怕各领域间门禁的隔离,而纵横驰骋于各种学科之间。记者思维的多向性如果得到正确的充分发挥,就可以促使新闻报道风格多样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