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采访是保证新闻特点的基本手段
一篇新闻稿能否反映新闻事件的真实,或者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真实,采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挖掘事件的新闻价值要靠采访工作来保证。深入、到位的采访可以收集到关于事件的真实、全面、客观的信息,肤浅、空泛的采访则可能偏听偏信,不仅不能完整地表现新闻事件,甚至还可能制造出假新闻来。
以采写世界著名政治人物的访问记而蜚声于世、有“世界政治采访之母”称誉的意大利著名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认为“采访是一场探讨事实真相的战斗”[1]。正是对采访有“战斗”一样的认真投入,法拉奇采写的访问记才能读来既入木三分,又妙趣横生。1980年法拉奇来中国采访邓小平,当时的《人民日报》亦发文介绍称:她把采访看成是“一出出有情节的戏剧”。当然,法拉奇写出的访问记更是一出出有情节的戏剧。
(一)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写作的基本规律是用事实说话。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或者说是最本质的要求,但如果没有深入和扎实的采访,却往往难以实现和保证。
1982年夏天,时任新华社山东分社社长的南振中到山东省宁津县搞党风调查,县委办公室的同志向他讲了这样一件事:春节前夕县委体察民情访问小组到一个公社的敬老院看望五保老人,看到屋子漏雨,窗户很暗,就让公社帮敬老院修好房,换上窗玻璃。南振中觉得此事很有报道价值,询问了访问过敬老院的同志和该公社的党委书记,都说情况属实。书记还说公社党委就此作了专门研究,拨了3500元修房子,还打了一眼井。但南振中仍觉不落实,第二天专程来到那个敬老院实地采访,才发现窗户并未装上玻璃,屋漏依然,井更是不见。如果采访不深入,一篇“感人肺腑”的虚假新闻就会出笼了。
很多假新闻的出现都与采访不扎实或者根据道听途说来写新闻有关。2005年底,一则假新闻《王小丫、陈章良携手入围城》被刊登在一些报刊上,后经各大网站传播,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事后的调查核实则发现,写出这篇报道的记者仅仅是听说而没有向当事人作采访求证就贸然写下此文。
(二)保证新闻的新鲜和及时
新鲜和及时是新闻价值的外在表现,也是新闻成其为新闻的内在要求。
要保证这个特点,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工作效率、职业精神与采访中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的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关系。新闻界有句通俗的行话,叫做“跑新闻”。意思是说,新闻是跑出来的,不能守株待兔,更不是关在屋里冥思苦想出来的。要保证新闻新鲜和及时,记者只有腿勤口勤,多问多看,深入采访。新闻界的另一说法“抢新闻”,更是说明采访只有闻风而动,争分夺秒,及时到位,才能做到在新闻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不漏报、不迟报。
民国初年的名记者黄远生曾对记者提出“四能”的要求,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他说的“能”当然不是指生物官能意义上的“能”,而是强调记者应比普通人更擅长、更积极地用好这些官能才能做好新闻。“四能”说既是在谈新闻记者的素养,其实也说明了勤于采访才能保证新闻的新鲜及时。
(三)保证新闻的服务性和实用性
从现代大众媒介的社会功能(监测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提供娱乐)来看,新闻对于大众的服务性和实用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行其道的财经新闻、娱乐新闻尤其如此,它们直接给大众提供用于投资、理财、消费及娱乐方面的实用信息。如2007年中国的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连续大幅上涨,央行也通过连续加息进行宏观调控,涨价和银行加息是关系到百姓千家万户的事情,大众媒介对此类信息的及时、深入的解读自然会成为大家的需要。而日复一日展现在大众媒介上的各类信息,也无疑为人们了解社会环境,并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人类文化的点滴变迁提供了重要渠道。
这诸多功能的实现都有赖于新闻稿写作之前的工作——采访。只有深入实际从事信息的采集与访问,才能揭示社会生活中某一细节或某一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提醒人们关注,减少大众生活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
总之,没有新闻采访,新闻的存在及其特点的展现也就无从谈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