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根据睡眠效应,确定宣传内容和形式

根据睡眠效应,确定宣传内容和形式

时间:2023-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根据睡眠效应,确定宣传内容和形式这在社会心理学上直接来源于“沟通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也影响劝导的效果”。上面讨论了信息源的问题,而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的内容更能比信息源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这在心理学上叫“睡眠效应”。霍夫兰用两种方式告诉士兵:一种单方面提供日军的有利条件,强调战争不会马上结束。

二、根据睡眠效应,确定宣传内容和形式

这在社会心理学上直接来源于“沟通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也影响劝导的效果”。上面讨论了信息源的问题,而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的内容更能比信息源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这在心理学上叫“睡眠效应”。从动机上看,受众接受媒介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接受新闻信息的内容,因而从根本上说真正影响受众的是信息的内容而不是宣传者。为什么受众对我们媒体的宣传缺乏足够的信任呢?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媒体长期以来报喜不报忧。实际上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我们的社会依然存在。那么我们的媒体就有责任把它报道出来。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社论《致读者》指出“报纸应该成为实现党的一切政策一切号召的尖兵、倡导者”,“密切地与群众联系,反映群众的情绪、生活需求和要求,记载他们可歌可泣的英勇奋斗的事迹”,同时,“也要成为他们的反映者、喉舌,与他们共患难的朋友”。这就要求媒体在选择宣传的内容时除了要客观公正全面外,还要注意双向传播。这里的双向传播指一方面要及时地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到人民大众之中,同时也要向上级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在新闻传递中,把上情下达同下情上达结合起来,是达到上下沟通、信息共享、相互理解、推动工作和问题解决的主要方法。只顾一头,会造成信息阻塞,传播不畅。

除了宣传的内容本身外,根据不同的受传对象选择不同的宣传形式,产生的宣传效果不一样。在心理学上最为著名的例子是霍夫兰在“二战”中进行的“单面和双面传播”的实验。在盟军与日军决战前夕,为了探讨如何向士兵传输这一信念:战争不会马上停止,打败日本还需要一场恶战。霍夫兰用两种方式告诉士兵:一种单方面提供日军的有利条件,强调战争不会马上结束。另一种提供双方面的信息,既强调日军有利条件,也说明他们不易坚持下去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单、双方面信息传播并无绝对优劣,其对被试者的影响依下列因素而定:[9]受众的文化程度。文化低者,单方面信息更有效,反之双面信息有效。②受众先前的态度。原先态度与所传递的态度一致者,单面论据更坚定其态度,反之双面信息更有利于改变态度。

上述实验结果也对媒体选择宣传形式时提供了借鉴。不同媒介面对不同受众,宣传样式不可千篇一律。比方说大众化报刊和专业经济报刊所作的经济宣传就应该是有别的。大众化报刊面对的是普通受众,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就应采用单面信息传递。而专业报刊的受众一般文化程度普遍较高,这就可以采用双面信息宣传了。

有人说过“最好的宣传使人看不出在宣传,看得出的宣传是最不好的宣传”,这就要求宣传者在宣传时尽可能做到“润物细无声”,隐蔽宣传比直接的口号式宣传更有效,受众乐于接受的宣传方式对自己的影响更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