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冰点”新闻报道
一篇好的新闻故事化作品需要记者深入到那些往往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去采访,去那些也许被视为所谓边缘文化或亚文化的社区,寻找那些可能对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有意义的故事,这些故事很可能是社会发展的某种趋势,这些故事也可能揭示某些问题存在的理由,这些故事需要的就是“新新闻学”式的报道形式。近些年来我国报纸、广播电视的新闻报道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都体现了这种新闻作品故事化的表达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电视台的“生活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人民日报》的“普通人的故事”,《中国青年报》的“冰点”等诸多媒体报道在纷纷体现此种趋势,它们讲述山村的孩子、城里的清洁工、自己的邻居、外来的打工妹……着力表现这些平民百姓对生活的感受、相濡以沫的情怀、困境中的微笑、灵魂的纯洁等等,给人以温馨、激励、勇气、希望和警示。诸多媒体通过这些“叙事化”的新闻报道形式,改变着媒体的报道观念,与受众共同体察生活、思考人生,极大地缩小了媒介与受众的距离。在这些方面,《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专栏做得较为出色。
(一)“冰点”新闻报道的历史
1995年,“冰点”作为《中国青年报》专题特写版在一片“焦点”、“热点”声中诞生,以《北京最后的粪桶》开篇,独辟蹊径,跳出传统新闻的窠臼,将普通人请进新闻的“精品店”。1996年,“冰点”被评为“中央主要新闻媒介名专栏”;1998年,“冰点时评”问世,开中国报业“公民表达”风气之先,第二年即被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2004年6月,“冰点”拓展为周刊,增设“观察”、“探索”、“人物”三个版,以《保卫三联书店》拉开扩版之幕,佳作不断,吸引了大批读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成为《中国青年报》的王牌栏目。“冰点”报道至今已有560多期,其中多篇报道引起重大社会反响,《离开雷锋的日子》等多篇报道被拍成电影、电视片,《我认识的鬼子兵》等被扩展成畅销书。
“冰点”创版以来刊登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注底层民生和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等系列文章,深受读者欢迎。十多年来,“冰点”以其独特的视角呈现出一个时代,“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想法”,首次将普通百姓的生活作为中央媒介新闻着力表现的对象,引起读者热烈的反响。其后,“冰点”创出一条通过对普通人生活细腻、生动的描述为基点,全面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与变迁、讴歌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的办刊新路。
《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并将这些题材进行深化,从而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反思。“冰点”新闻报道中采写的多是一些没有新闻价值的普通人的故事,但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却是广大普通人民群众生活的缩影,其社会意义可能比某个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更有价值,因为这些普通人的故事是生活更深层次的现实,是更贴近真相的社会现实。
(二)“冰点”新闻的写作特点
“冰点”很像美国的讲故事新闻作品。美国早期的讲故事新闻作品更多的是体现记者个人风格的戏剧性的故事叙述。最初,传统报纸的编辑们对这样的稿件不以为然。后来,当这些饱含了记者激情、故事内容扎实感人的新闻作品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增加了报纸的销路,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广告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新闻界推崇的模范报纸也刊载这类叙事性长篇通讯,叙事通讯开始被新闻界广泛接受。
优秀的新闻作品听起来都是好听的故事,新闻文学就是用新闻中的故事抓住受众。讲故事的新闻学是一种突出描述艺术的写作风格,强调文字描述对感官的刺激,要求记者像语言艺术巨匠那样,用感觉化、视觉化的文字报道新闻并发掘这个故事对现实生活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冰点”新闻报道从其写作特点、手法和形式上都在实践着新新闻学的具体理念,它的特点包括:
1.叙事化的报道
“坚持报道社会现实中的真人真事,敏锐地追踪时代的发展趋向”,这是传统新闻所追求和标榜的口号,所以真实性是新闻故事化的生命。当今新闻报道追求的是真实、客观的事实,“追踪的是事实、事实、事实,获取的是第一手材料”。但是“冰点”的讲故事新闻报道并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的“见闻录”,它蕴含着作者周密思虑的见地,渗透着出于正义而迸发出的激情。讲故事要求记者既要具备记者的敏锐感,又要有历史学家的鉴别力和政论家的推断力。一个成功的“叙事报道记者”一定是一个能认识事物本质,有分析能力,能够洞察事态发展趋势的人。他应该力求从现在的关联中显示过去和未来,如《冰点·最后的粪桶》里这样描写道:
第一站在东四南大街的少儿出版社宿舍,这条大街是北部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再往南,被称为“银街”。
清洁车停在街沿上,边上停着几辆奥迪、蓝鸟、桑塔纳什么的,闪着缎子般的光。几个人从车上卸下粪桶,那粪桶上宽下窄,差不多有一米高,木桶四周用铁片箍得紧紧的,瓷瓷实实。谁也没有理会周围人的诧异的目光,他们一人背一桶穿过窄道进楼群里去了。
化粪池的盖子冻上了,樊用石头砸了半天,再用铁杆把井盖挑开,上面一层是黑色的硬块,用铁杆捅半天,把硬块捣碎,然后用粪杓把它们舀到粪桶里,背桶的人下蹲,把背带背上肩,右脚一使劲站起来,桶就上肩了。
这些场面的描写中有商业街、楼群、轿车以及马路粪车等景物,采用场景、画面组合的结构方式展现事件,使事件的叙述曲折而有波澜。记者在对事件的叙述中,好比是在选取摄像角度和构筑画面,将一个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画面剪接、串联、组合起来,这种手法不仅有助于视觉场景的建立,而且通过多种叙述和意识流的方法生动地展现了报道对象,避免了传统新闻报道中常用的依据时间、空间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结构的呆板,使新闻故事的叙述跌宕起伏,富有吸引力。
2.挖掘叙事细节
细节能够形象地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文学创作中,细节的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至关重要;在新闻报道中,细节具有同样的表现力。细节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时,不仅可以见其形,听其声,而且可以传其神。人物的个性和内心情感的变化通常在他们的一些细微动作和表情中得以充分体现。“冰点”新闻写作十分注意形象化的描述,善于捕捉生动的细节,读起来如身临其境,有强烈的现场感。
美国新闻学家D·C·雷特狄克在谈到描写技巧时说:“在人们的心里,蕴藏着各种各样的记忆,如果你能唤起他们心中的这些形象,你的描述就具有了激动人心的力量。”用细节描写来表现情感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比解说词等文字语言更有感染力,它可以是一个无声的动作,可以是一句平淡的语言,可以是一个人在瞬间的表情变化,也可以是一个平静空远的画面。如《冰点·五叔五婶》(记者蔡平)这样写道:
五婶坐在堂屋的小椅子上,嗫嚅着说了一句什么,我一问田部长才知道,她说难受,想吃口糖。
“他娘得这病该吃点营养,买不起。医生开的药也吃不起。前两年她还能硬撑着帮我干点,现在咬牙也干不动了。每天只能躺着,就这么熬着。孩子天资好,不供他们上学,当父母的良心上过不去。”
五叔吸着鼻子,边哭边说,伸直胳膊,用脏衣袖擦眼泪。五婶在旁边默默听着,一声不吭。
无言的画面所传达的所有表情符号,平淡的语言却能激起心灵深处层层波浪,深深地留在读者心里,这种魅力正是来自于细节画面所造成的互动。
3.简洁有力的语言,风趣幽默的笔调
叙事明白清晰,描写生动活泼,人物对话和事情经过的穿插精炼简洁。读者对于平淡无奇的内容是容易疲倦的,要在新闻叙事中通过速率和强弱的变化来形成起伏变幻的节奏,必要时可以有一些简洁有力、幽默的语言,使读者不至于产生乏味。如《中国青年报》2001年8月29日“冰点”专栏《不教黄土过阴山》(记者沙林)中的一段:
在西山湾村,有一位叫李海峰的农民谈起十几年前的多伦,似乎一下忘了日常的艰辛庸常,心驰神往:“哎呀,那时柳条遍地,大榆树呼悠呼悠的,坡上岗上全是槿条子和大树,我那时给生产队放100多头牛,牛跑进去就全被埋没了,我在梁子上看不到,还得去找牛去。那时洗脸盆粗的大树到处都是,现在1棵也没了。那时狍子成群,野鸡也成群,狐狸出没,那时我放牛,躺在树下,经常看到飞起来的野鸡铺天盖地,起码有300多只,而现在就剩黄沙了,什么都没了,地没法种了,羊没处养了,以前攒下的1万多元钱用光了。”
作者试图描述巴丹吉林沙漠沙尘暴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若用一组相关的数字来表现,给读者留下的可能只是模糊的印象。作者采用完全写实的手法,直接通过第三者简单的叙事,通过形象生动的话语,将人物的对话穿插在事情发展经过里,把新闻报道和读者视觉感受结合起来,也就把一个被肆虐的沙尘暴控制的恶劣的沙漠形象摆到了读者面前。
4.注重人物刻画
新闻承担着建立公民社会的使命,除了关注和报道政府和公共政策公共事务外,新闻媒体还要关注政府公共事务之外的一个重要选题——媒体公共议程之外的世界里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包括他们的生活态度、品位、动机、愿望和喜怒哀乐等。在新闻报道中,无论是消息、通讯,还是特写、侧记或评论,对这类普通人物的刻画,应该像一个雕塑家一样,把一块泥巴揉搓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如《冰点·五叔五婶》(记者蔡平)这样刻画人物:
一个面色焦黄的女人,垂着头,扶着墙,吃力地迈过门坎,一步一步从里面挪出来,她冲我咧了咧嘴,无力地坐在角落里的小木椅上,不再抬头。蓬乱的头发,盖着浮肿的脸。已是六月天气,她还穿着旧棉衣,灰色的破棉絮,从两边袖口搭拉出来,肥大的旧裤子,补着颜色不相衬的大补丁。聚拢来的乡亲,都用怜悯的眼光看她。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好像是在雕刻一座雕像,把被描写对象的面貌、衣着、表情等重点勾画出来,无需更多主观的言语,便使这种人物的生活常态、生存状态等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激起我们内心巨大的反应,促使我们积极地去思索。
【本章小结】
“新闻文学”的崛起把新闻学和文学整合在一起,建立了新的、边缘性的写作文体。这类体裁是近几十年来随着文学、社会学的相关活动渗入新闻传播以及新的传播媒介广播、电视中的新闻体裁。
报告文学是新闻与文学的联姻。它所涉及的题材都比较重大,涉及的方面也错综复杂,其背景不仅时空广阔,而且往往是历史大背景的一个侧面,因此需要作者有较丰富的生活积累、强烈的激情、深沉的思索、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在此基础和新闻传播特点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新闻与文学的联姻。
报告文学的采访是“人的采访”、“心的采访”,也是一种多侧面、多层次、多种组合方式的“立体采访”。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真实典型的艺术再现的文学体裁,其创作可以调动除虚构以外的一切文学手段,创新余地很大,通过纪实的采访,运用文学的加工,真实地抒发情感、讴歌人物。
新闻文学就是用新闻中的故事抓住受众,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青年报》的“冰点”专栏开辟了一种新的边缘性的写作文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冰点”新闻报道从其写作特点、手法和形式都在实践着新新闻学的具体理念,它用叙事化的报道、挖掘叙事细节、简洁有力的语言、风趣幽默的笔调、注重人物刻画等一系列“叙事化”的新闻报道形式,改变着媒体的报道观念。
【延伸阅读】
1.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2.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李大同:《冰点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思考与练习】
1.报告文学对作者的采访与写作有什么要求?
2.新新闻学与传统新闻在采访与写作上有什么异同?
3.“冰点”新闻报道有什么特点?
4.搜集几篇你比较喜欢的报告文学或“冰点”专栏,对其文章内容、风格、特点等进行简单的总结与分析。
5.采访学校中一位著名的、有影响的教师或社会上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成就或独特特点的人物,写一篇人物报告文学。
6.按照“冰点”专栏的风格与写作要求,就你身边发生但又对某些生活领域具有启示意义的小事写作一篇人物或事件专访。
【注释】
[1]《报告文学研究资料选编》(下),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91页。
[2]徐汉华主编:《写作技法词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8页。
[3]李铃修:《兴酣落笔摇五岳》,载《文学报》1984年1月26日。
[4][苏]A·托尔斯泰:《论写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第98页。
[5][美]D·C·雷特狄克:《特写写作技巧》,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6]秦牧:《线·珍珠·巧手》,载《秦牧散文集》,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
[7]白夜:《留影》,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216页。
[8]穆青:《新闻工作散论》,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第168页。
[9]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
[10][美]B·布鲁克斯等:《新闻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43、268、275—276页。
[11][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展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5页。
[12]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