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在《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一书中所述,工具性社会资本是利用社会网络得到的可以加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而人们的社会网络又是靠社会个体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即“把那些偶然的关系,诸如邻里关系、工作场所的关系,甚至亲属关系,转变成为既必需又有选择性的关系,转变成为从主观上感到有必要长久的维持其存在(如感激的心情、尊敬、友谊等等)的关系,转变成为在体制上得到保障的(权利)关系”。
获取工具性资本的动机突出表现在和自己有着弱社会关系的人身上,大多数情况下,你不会把这类人当作情感交流的对象,仅通过手机人际传播维持或提高双方的关系状态。当然,这种关系随着手机人际传播高频率的互动和现实互动的跟进,则有可能转变为强社会关系。
1970年,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提出强关系与弱关系一说。他认为,“强关系”现象指的是传统社会中,与每个人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亲人朋友;同时存在更为广泛的是“弱关系”。在他看来,“强弱关系”需要从以下四个维度加以考量:一是互动的频率,互动次数多的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二是感情力量,感情较强较深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三是亲密程度,关系密切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四是互惠交换,互惠交换多的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
美国另一位社会学家詹姆斯·S.科尔曼(James S.Coleman)认为,“社会组织构成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为人们实现特定目标提供便利。如果没有社会资本,目标难以实现或必得付出极高的代价”。工具性社会资本的功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获取有用的信息。利用业已存在的社会关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形式。比如找工作时,无论是来自强关系还是弱关系的社会交往对象,都有可能成为求职成功的向导和帮手。其二,促成社会性资源交换。正是由于每个人拥有的资源各异、权力不等,手机人际传播可以促成一种非正式的社会性交换,同时可能带来现实的利益。其三,有利于形成个人的声望。声望就如文凭证书,也是工具性社会资本。“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代表的就是社会地位和身份,有利于保持或提高自己的声望。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在感受着快节奏带来的工作生活压力,面对各种不确定性,渺小、孤独、不安全这些情绪紧紧包裹住人们的真实感情,使得人与人之间虽然近在咫尺,但不能走近对方的心灵。手机沟通的随意性使得个体身处一个时空而随时能和另一个时空发生联系,增加了人的个体性,使人能够有更多的空间满足情感的需要。现代人通过手机短信获得情感性社会资本的对象一般是亲朋好友,即与自身有着强社会关系的人。
总之,手机的人际传播动机可以依托传播内容以及你与对方的关系,总体分为两种:获取工具性社会资本和获取情感性人际资本。当然,这是基于你与对方之间关系的总体情况而言的,细化到每条短信、每次手机通话则需要具体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