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伦理教育得到了国际学者和学生的认可

新闻伦理教育得到了国际学者和学生的认可

时间:2023-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伦理课是比较有密苏里特色的一门课。新闻伦理教育反映了对于道德和伦理的深层思考。早期密苏里新闻学院已十分强调媒体伦理,并将媒体伦理与新闻哲学合并为同一个科目进行教学,随着时间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密苏里新闻学院逐步将媒体伦理单独出来,使之自成为一个独立的科目进行教学。

新闻伦理课是比较有密苏里特色的一门课。据说在美国开设有新闻教育的学校中,单独开设这门课的还不太多。

讲伦理,实际上就是增加一个法律、道德之外的约束,使得教育的作用通过受教育者的行为体现出来,并以此来提升整个社会的伦理水平、道德水平、文明水平等。

就新闻学科而言,除了新闻本身的规律、学科的特质之外,一个新闻人或者新闻从业者的诚信特别重要,而且这种重要性无法用数字来衡量。

以下是我的亲身经历,它使我深刻地感知到了诚信对于美国商业的价值和意义,我也由此认识到了密苏里新闻教育中为什么要专门讲新闻伦理,强调从事新闻工作要讲诚信。

在美国西部旅游,旅行社给我们安排的是Howard Johnson Fullerton酒店。这个地方离洛杉矶市区远,也是偏于洛杉矶机场一隅的酒店,好像是专门为旅行者建造的。因为该酒店除了每15分钟就有一趟免费往返机场与酒店的Shuttle Bus之外,没有任何联系外界的大众交通工具。酒店外一水的旅游大巴也向人们昭示,这里是游客的驿站。熙来攘往的游客中,说汉语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旅行中时间再充裕也是很紧张的。在6天的行程中,我们往往是清晨5点多起床,到了晚上9点左右才能够返回酒店。

有一天是例外,那就是我们游览了圣地亚哥市之后,当天7点就回到了酒店。很希望能够有时间购物的妻子突然打听到在Howard Johnson Fullerton酒店的附近有一家大型的Mall(购物中心)名字叫做Marshalls。在我们学习的城市哥伦比亚也有一家Marshalls店。我曾经陪同妻子去那里淘了不少东西。以至于她把Marshall的名字经常挂在嘴边,总感觉那里是一个可以买到你希望买的东西的地方。

于是我们抓紧宝贵的2个小时的时间去了Howard Johnson Fullerton酒店附近的Marshalls。在那里买了不少东西。因为时间仓促,而那里的东西,包括东西的价格,特别的诱人,所以我们买了不少。为了赶时间,就疏于对所购物品认真进行检查。回来后发现有几件衣服有一些瑕疵。但发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已经返回哥伦比亚了。怎么办?

我突然想起在哥伦比亚也有一家Marshalls店,它们两个店的名字一样,门外的LOGO(形象标志)一样,给顾客提供的购物袋也是一样的,两个店应该有关联。于是,我脑海出现了“能否在哥伦比亚Marshalls店退换”的想法,但马上就被我自己否定了,这是基于国内的购物常识,更何况,一个在美国西部的洛杉矶,一个在美国中部的密苏里州,两地有3个小时的飞行时间之遥,还有2个小时的时差。在这样的情境下要退或者换衣服,是不是有点痴人说梦、异想天开呢?

一天,我们再次去哥伦比亚Marshalls店,妻子抱着侥幸的心理带上了我们希望退换的衣服。哪知到了店里以后,服务员没有问任何理由甚至没有对衣服进行任何的检查就给我们退了,并说了一些非常抱歉的话,表示了一定要改进对所售商品的质量检查。

这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原本是以一种不抱任何希望、只是想试一试的心态去的,而实际的结果却是让我们大喜过望,商家的诚信、商家的信誉、商家对消费者的态度、甚至商家的形象在刹那间光辉无限。看着店里摩肩接踵的顾客和收银台前缴费的队伍,我完全理解了Marshalls之所以是Marshalls的原因。

其实,美国的商业就是这样,你一点也不用担心买到假货,你也不用费尽口舌地去与对方讨价还价,他们的价格是非常公开透明的,说是打折让利就一定是打折让利,绝对不会在打折前先提高价格。

来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其实最先接触的是美国的商业文明,经过了对其商业文明、商家讲究诚信的了解之后,再学习、感知、接受其他领域的这种伦理或者诚信教育就比较容易。

新闻伦理教育反映了人文关怀。在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不同体制、不同文化下对于新闻采访的不同要求。只有当媒体环境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并且形成产业之后,彼此间的竞争才会加速出现伦理问题。通过学习与调研,我进一步了解到,密苏里新闻伦理教育的内容是基于形形色色的案例开展的,老师根据总体的原则,往往结合最新出现的实例进行现身说法,而且这样的教育关照到了新闻学院所开设的各类专业,并且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细化和详细讲解,让学生们知道在职场中工作的法则与要求。新闻伦理作为一门理论课,课程的内容没有任何泛泛而谈,而是十分具有针对性。这就足以让很多学生学习到西方媒体所采取的伦理道德准则,并且开始思考当今全球化形势下的媒体融合。这类课程被定为基础课,类似的课程包括传播法律课、新闻哲学课等,以便让研究生更好地从理论以及案例分析中学习到密苏里新闻学院所推崇的《记者守则》。

新闻伦理教育反映了对于道德和伦理的深层思考。密苏里新闻学院一直以来都走在新闻伦理研究的前沿。早期密苏里新闻学院已十分强调媒体伦理,并将媒体伦理与新闻哲学合并为同一个科目进行教学,随着时间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密苏里新闻学院逐步将媒体伦理单独出来,使之自成为一个独立的科目进行教学。

[1]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J].新闻大学,2009(4):12-21.

[2]埃斯特·索尔森.重新思考新闻业对研究生新闻教育的影响[J].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2005,1(60):17-22.Esther Thorson.Reconceptualiz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s industry on journalism graduate education.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2005,1(60):17-22.

[3]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J] 新闻大学,2009(4):12-21.

[4]同上。

[5]同上。

[6]根据2011年5月李建新采访新闻学院主管本科教育的副院长布莱恩·布鲁克斯(Brain Brooks)纪录改编而成。

[7]根据2011年5月李建新采访新闻学院主管本科教育的副院长布莱恩·布鲁克斯(Brain Brooks)纪录改编而成。

[8]资料来源于密苏里新闻学院网站博士生教育网页: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programs/doctoral/

[9]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J] 新闻大学,2009(4):12-21.

[10]田华,李志.高校新闻教育如何培养特色人才[N].青年记者,2006-3-6.

[11]同上。

[12]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J].新闻大学,2009(4):12-21.

[13]陈栋.为何出现不会写消息的新闻学博士?[N].中国青年报,2005-12-15.

[14]陈栋.为何出现不会写消息的新闻学博士?[N].中国青年报,2005-12-15.

[15]蔡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人才培养[N].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2005-1-5.

[16]埃斯特·索尔森.重新思考新闻业对研究生新闻教育的影响[J].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者,2005,1(60):17-22.Esther Thorson.Reconceptualiz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s industry on journalism graduate education [J].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2005,1(60):17-22.

[17]资料来源于密苏里新闻学院网站政策网页:http://joumalism.missouri.edu/policies/

[18]资料来源于密苏里新闻学院网站政策网页: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policies/

[19]资料来源于密苏里新闻学院网站硕士生教育网页:http://joumalism.missouri.edu/programs/masters/

[20]资料来源于密苏里新闻学院网站博士生教育网页:http://journalsm.missouri.edu/programs/doctoral/

[21]同上。

[22]资料来源于密苏里新闻学院网站博士生教育网页: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programs/doctoral/

[23]同上。

[24]同上。

[25]资料来源于密苏里新闻学院网站博士生教育网页: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programs/doctoral/

[26]同上。

[27]资料来源于密苏里新闻学院网站博士生教育网页: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programs/doctoral/

[28]同上。

[29]资料来源于密苏里新闻学院网站博士生教育网页:hup://journalism.missouri.edu/programs/doctoral/

[30]蔡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人才培养[N].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2005-1-5.

[31]同上。

[32]同上。

[33]同上。

[34]蔡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人才培养[N].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2005-1-5.

[35]本文合作者王烨,时为密苏里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现为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教师。

[36]Jean E.Students need more than note-taking skills [ J ] .Editors & Publisher,2011(8).

[37]李建新,王烨,乔飞.新闻学院还是媒介集团[J].新闻与写作,2012.

[38]李希光.中国新闻教育出路在何方[J].新闻与写作,2011(4).

[39]关于PRIME LAB的介绍来自于:http://primelab.missouri.edu/about.s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