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国学开始走进密苏里新闻教育的课堂

中国国学开始走进密苏里新闻教育的课堂

时间:2023-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密苏里大学孔子学院挂牌成立于2011年4月8日。以这个学院的成立为标准,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国学开始大规模、成建制地走入密苏里大学,走入密苏里新闻教育的课堂。在密苏里孔子学院成立的时候出任密苏里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事实上,鲁迅已经超越了“中国的鲁迅”“亚洲的鲁迅”,成为了世界的鲁迅。

密苏里大学孔子学院挂牌成立于2011年4月8日。以这个学院的成立为标准,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国学开始大规模、成建制地走入密苏里大学,走入密苏里新闻教育的课堂。

欧阳文博士是密苏里大学主管国际事务的副校长办公室的负责人。在密苏里孔子学院成立的时候出任密苏里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

在密苏里大学一次中国文化传播的活动中,我们相识并交流得颇为投机。在密苏里大学孔子学院成立前期,我们探讨了一些相关问题,我还写了几条中国书法作品作为贺礼赠送。

亲历密苏里大学孔子学院的成立,目睹了又一个中华文化传播平台的建立与运营,让我这样一个处在异国他乡的人很是感慨。当我们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文化传播事业更迫切需要发展。

几千年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脉,是核心,是主流,但不是全部。如近代以来,我们的主流文化就进行过几次大的更迭,当今中国最流行的学术应该是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国学,这与孔学在外的大盛稍微有点不同。

细想起来这也正常,因为中华文化本来就是多元的,包容的,且各种文化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在目前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只有把诸多优秀的中华文化集中起来,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当今世界孔学大热,“孔夫子的话越来越流行化”,这是好事。但如果我们在这个欣欣向荣的现象面前失去对事物更深刻、更精准、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就有可能失去对中华文化传播的准确把握,甚至给外国人一些误导。

中国古代文化输出的典型代表是孔子,而中国近代文化输出的杰出代表应该是鲁迅。毛泽东曾说,孔子是古代中国的圣人,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我们有两个圣人。可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在弘扬中华文化的时候,“只见孔子,不见鲁迅”,不仅在国外,就是在国内,“去鲁迅化”的声音近年来一直没有中断。中学课本中鲁迅的文章在减少,一些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调侃,他们有明确的拒绝鲁迅的倾向。

放之于环宇世界,许多国家则是一如以往地介绍鲁迅,鲁迅是作品被翻译最多、影响最大的中国现代作家,他的作品都是最早进入当地读者视野的中国现代文学文本。事实上,鲁迅已经超越了“中国的鲁迅”“亚洲的鲁迅”,成为了世界的鲁迅。

鲁迅曾说,要让他的作品连同那个时代一起消逝乃至“速朽”,然而我们今天似乎更需要鲁迅,因为今天我们依然处于鲁迅的时代!

面对世界范围的强权政治、大国借着人权等手段肆意地干涉别国内政、动辄靠武力征讨他国、固执己见地在全球推广他们的价值观、一意孤行地推行强权政治、不负责任地进行有害气体的排放、强国鱼肉弱国;面对国内的种种问题,我们太需要鲁迅的匕首和投枪,太需要鲁迅的批评精神,太需要鲁迅那种在大厦将倾时的振臂一呼、太需要鲁迅那种对权贵的鄙视和质疑。

鲁迅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确立了“立人”的价值方向,目的是要改造国民性,重铸民族精神。鲁迅呼吁“真的人”,这是一种能够从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的人,是脱离了“瞒和骗”的痼疾的人,这个“人”是一个能够充分地进行自我表达的主体,由此才能够达到“群之大觉”,使中国成为一个“人国”。

无论中国如何输出产品,输出文化,最本质的“文化输出”,是具有个体意识、修养文明、诚信自觉、顶天立地的“人”,这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文化名片,这是最能够体现我们文化软实力的方法。

孔子代表的是儒家文化,之外我们还有道家文化、法家文化、禅学、理学、佛教文化,以及其他众多的民间文化,比如我们的京剧,我们的琴棋书画,我们的写意、写实艺术等。正是这些文化滋养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成为了我们世代相传、代代相守的思想和行为的圭臬。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为众德之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强调智、勇、恭、敏、惠、仁、义、礼、智、信,提倡“民贵君轻”的思想,恪守不语“怪、力、乱、神”的原则等;道家探寻世界的本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有生于无”的精彩论断,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颇有和谐社会的要旨,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宏论,更是成为了千百年来中国社会和学界遵循和研究的命题。其他的中华文化也都具有告诉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去?”的功能。文化就是人们的处事原则与行为准则,就是人们表现的反映。中国人繁衍、发展到今天,中华民族能够发展到今天,一根主脉永远没有改变,那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同时,文化是发展的,儒家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开始了对新儒家的研究探讨,其他各个学派也都在历史的发展中进行了理性的扬弃,很多优秀文化经过时间的考验而成为了不朽。

或许是有感于这些传统文化、知识,或者说这些说教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本”与“魂”,是立国、立民、立家之本,所以在集合这些内容之后,国人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国学”。

“国学”是“国粹”,是带有明显的“中华制造”标识的、可以经世致用的显学。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离开了国学,离开了孔孟之道,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呢?

国学中有“人之初,性本善”的表述,而《圣经》中非常明确的观点是“人是有罪的”,甚至在刚刚从娘胎里出来,没有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就有了“原罪”。根本前提的不同,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从“上帝”那里找到我们的归依,嫁接或者移植其他的文化,肯定存在严重的排异反应,吸收一些可以,但永远成为不了中国人骨髓里已经认准了的那个关于文化的“理”。

多元的世界格局,需要多元的文化、多元的价值观。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儒家文化需要向世界传播,但仅有儒家或者仅有孔子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鲁迅,还需要更广泛的“国学”。

因此,在孔子学院遍布全世界的时候,我们可否进一步地开疆拓宇,把鲁迅传播出去,把我们的“国学”传播出去,把我们更多的“国粹”传播出去,让我们的文化在惠泽世界的同时,也让我们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民族振兴的过程中释放出更多的以“软”为特征但“软中带硬”的力量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