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历时4个月的大型“走转改”采访活动“走两环看发展”日前收官。其间,该台100多名记者组成14个报道组,实地采访了河北省环京津、环渤海地区的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秦皇岛等7个市60多个县的200多个园区、企业、乡镇,总计播发新闻报道108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探路。
谈及这次活动的最大收获,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智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活动锻炼了队伍,抓住了听众,同时为主题报道找到了拓展和改进的空间。”
换思路 主题报道也要快
“近年来”“上半年”“今年以来”……这些都是主题报道中经常出现的时间点,而这也恰恰拉低了报道的分值。
“一定要讲时效,有时间、有现场。”王智向记者提出具体要求。《春季到三坡深呼吸》一文就是当天采、编、播的稿子。记者李芳回忆说:“从定主题、采访、写稿到录音一共6个小时。离晚上播出还有3个小时的时候,我开始写稿,另外两名同事配合录音剪辑;离播出还有40分钟的时候我跑着去打印、送审;还有10多分钟节目就要开始了,新闻还没录完,晚班编辑的电话打了一遍又一遍,我当时都快急哭了,终于在播出前5分钟,我把合成好的录音稿发给了晚班编辑。”
时间近了,故事也要吸引人。为了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转化成一个个小切口,记者们深入基层找线索、挖选题、细采访。于是,反映教育协同发展的《京城名校,承德开讲》、反映医疗协同发展的《“京”字号医院开到涿州来》陆续播出。为了拉近京津冀居民间的距离,有一路记者特意登上在北京与河北涿州间往返的838路长途公交车,亲历同城生活,了解到许多像涿州百姓说“我们看的是北京有线电视”这样极具说服力的细节。
故事好听了,意义也不能丢。“主题报道要讲成绩,也要反映问题。”王智告诉记者,这108篇报道中有70%左右选的是“好样本”,其余30%左右是通过思考反映问题的,这样更接地气,报道也更有意义。
软表达 剔除空话讲细节
“我们先对比一下今天的空气指数,唐山轻度污染,北京石景山中度污染,曹妃甸良。”河北电台新闻中心副主任史建中拿着手机里显示的空气指数对着话筒说道。这是《老首钢人眼中的新首钢》的开篇。
曹妃甸,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是“打前站”的。6年前,首钢搬迁至此,而质疑声也不曾中断过。许多人认为,北京将一个大污染源送给了河北。
事实果真如此吗?河北电台决定给听众“一个交代”。经过多方采访记者得知,首钢并非“搬家”,而是产业升级改造,并没有给当地造成污染。结果有了,怎么表达?在大家精心策划下,有了新闻开篇的细节处理。随后,报道中记者又用老首钢人的生活状况结尾:在曹妃甸买了房,过着舒服的小日子,“我就是没有户口的河北人”。
在这一系列报道中,河北电台统一规定:不搞工作罗列、数字罗列,也不能讲空话。于是,《黑色煤港的“蓝色梦想”》用大白话写企业、写项目,《为中国梦提速的唐车人》用人物和故事来体现大主题。当然,作为广播的看家本领——音效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表现张北的风大,记者打开厚厚的日记本,听众可以清晰地听到“风翻页”的声音;为了体现白洋淀的生态和谐,录制鸟鸣声、划桨声等。
练队伍 一线策划最给力
王成树是河北电台新闻中心主任,这次采访带给他最大的感受是现场办公最给力。“原来都是在办公室开策划会,缺少新闻元素,这回是在新闻一线策划,根据事实来策划。”王成树一行在沽源县采访时,发现有很多商品楼,就问当地人:“是谁来这买房子?北京人来避暑吗?”然而,得到的答案令他很是吃惊——房子都是当地菜农买的。
原来,在好政策扶持下,沽源县10万菜农脱贫,“大菜农”干上三四年就能买上一套商品房,夏天务农,冬天在有暖气的商品房里“猫冬”。了解到这一情况,大家现场策划了《沽源的菜农现象》。
“在一线策划还能变被动为主动,原来是在家等稿,稿件来了很难做大的调整,有时记者说采不到我们也没办法。”王成树告诉记者,这次采访活动之后,台里的中层干部开始“分班”,一班在家里协调、审稿,另一班带队在外采访。
(河北电台供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