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报在台港澳地区的发展

民报在台港澳地区的发展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民报在台港澳地区的发展一、民报在台湾的发展1949年12月,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以反共为名,从1949年到1987年实施了全世界最长的戒严,新闻界生存在恐惧之中,所谓法律所保障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全部冻结。跨媒体集团的出现,预示着台湾民报的未来发展之道。

第二节 民报在台港澳地区的发展

一、民报在台湾的发展

1949年12月,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以反共为名,从1949年到1987年实施了全世界最长的戒严,新闻界生存在恐惧之中,所谓法律所保障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全部冻结。但是,蒋介石对外还是要树立“自由中国”的形象,以有别于“共产中国”,加上美国民主、自由的“影响”,因此,当局还承认民报的存在,只是从1951年6月10日实施“报禁”政策起,不再发放新的报纸登记证,至1987年“解禁”前,台湾的报业数目还是维持在1952年的31家。在这31家报纸中,八成是官报,其中尤以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为核心,多数民营报纸生存艰难,商业广告微乎其微。

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台湾经济发展较快,广告增长迅速,使民营报纸增添活力。80年代中期,台湾两家最大的民营报纸——王锡吾的《联合报》和余纪忠的《中国时报》发行量都在100万份以上,它们掌握了台湾报纸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的三分之二,有财力逐步收购报纸登记证,建立报团以形成寡头垄断。同时,中产阶级队伍崛起,他们要求有相对独立的报纸和更多的政治参与,因此,民间政论杂志勃然兴起。50年代雷震等人创办《自由中国》,掀起“自由中国”运动,大力宣传“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沿袭了中国民报的“文人论政”传统,从“诤友”的角度批评蒋介石的独裁专制,寄希望于国民党当局进行民主改革,论点之坦诚、广泛和尖锐,前所未有,终为蒋氏所不容,雷震被捕入狱,《自由中国》被封。但是,《大学》、《台湾政论》等各种政论杂志仍如雨后春笋,纷纷创办,《联合报》亦出版了《中国论坛》,《中国时报》出版了《时报杂志》,这些杂志冲破国民党对真理的封锁,挑战当局设立的政治游戏规则,破解国民党的政治神话,启迪民智,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营造民主的文化气氛。

1988年1月,“报禁”解除,当局对新闻媒介的控制随之发生变化,主管机构由原来的警备部门改为由“行政院”的“新闻局”具体负责,强化其服务和沟通功能。行政主导力量减弱,新闻政策比较宽松,自由开放,市场竞争,资本力量发展,促使民营报业迅猛发展。

首先,党报式微。解禁以后,“国库”不再直通党库,党国媒介因断了财政津贴而日趋式微。“官报”、“军报”努力通过转化为民营报刊谋求出路,如原来隶属台湾省的《台湾新生报》和《台湾新闻报》就在2000年底,彻底脱掉了“官服”,成为民营报纸,参与市场竞争。2006年6月1日,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因亏损连连,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决定不再补助,因而于是日停刊,终结了党报在岛内的存在。

其次,大量新民报创刊。“解禁”当年就有122家报纸登记,到了1990年增至211家,1992年达到270家,至1998年累计发出报纸登记证高达883张。虽然新创办报纸的淘汰率非常高,维持正常经营的只有58家,但毕竟比报禁前的31家多出一倍。

再次,三大报团鼎立格局形成。报禁开放后,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报纸所有权逐渐集中在两类经营者手中:一类是延续解禁前优势并持续成为品牌的中国时报系和联合报系,目前仍为企业型超级大报团;另一类是实力雄厚的财团出资创办或收购的报纸,如《自由时报》。

联合报系旗下包括8报9公司。该报系以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相结合,精心培育延伸自己的产业,构建庞大的报团企业网。无论从报团经济结构还是规模等方面来看,联合报系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华文报业媒体企业集团。

《中国时报》于1988年新增《中时晚报》,1989年成立时报资讯公司。1995年《中时电子报》正式上网,为世界华人提供多媒体服务,目前已经成为华人世界最大新闻网站之一。中时报系集团的事业扩充迅速,经营领域覆盖报纸、期刊、书籍、出版、运输、行销、广告传播、旅游娱乐、生活艺术、网络科技等不同行业。

1989年,拥有雄厚财团背景的《自由时报》,凭借自杀式的价格战以及随赠来争夺《联合报》、《中国时报》两大报系市场,在市场上立足并迅速成为台湾三大报之一。1996年7月《自由时报》引用SRT市场调查数据,显示该报读者阅读率超过《中国时报》和《联合报》,自此使台湾报业市场变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2003年是台湾报纸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原在香港发行、以“煽腥色”及八卦新闻起家的《苹果日报》进驻台湾,实施“攻台计划”。《苹果日报》进入台湾,台湾报业市场很快出现了“苹果现象”。《苹果日报》及其《壹周刊》,完全照搬香港的办报方针,以“扒粪”、“色情”、“流血”等耸人听闻的内容为主,无所不在的“狗仔队”,捕捉各类能够满足读者“感官刺激”的新闻。这种以情色、刺激、休闲为主的编辑与办报方针,完全超越了台湾原来民报中比较严肃的文人办报传统。《苹果日报》进入台湾,重组了台湾报业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台湾报业再次洗牌,报业市场出现四雄称霸的局面。

台湾狭小的市场空间不足以提供四个大型报业集团的有效运营,结果造成了台湾报业市场日益激烈的恶性竞争,到了2005年,台湾报业市场困境全面显现。这年11月1日,中国时报集团旗下的《中时晚报》宣布停刊,象征着台湾主流纸质媒体衰落,岛内不少纸质媒体在《苹果日报》八卦震波下纷纷倒地。

为了力挽狂澜,报纸开始进行跨媒体经营,即由纸质媒体扩张为涵盖电子、平面等相关领域的跨媒体集团。早在1999年2月“立法院”就公布了“卫星广播电视法”,放宽部分跨媒体经营限制。中国时报集团,早在2002年就开始向电视进军,收购了有线中天电视台,扭亏为盈;2005年12月24日,再以58亿新台币收购了国民党的三大党营媒体“中国电视公司”、“中国广播公司”与“中国电影公司”(简称“三中”),使中国时报集团成为一家拥有两份日报、两家电视台以及包括中时网络科技公司、时报周刊股份有限公司、中时旅行社、时报出版公司等在内的跨媒体集团,成为台湾最大的媒体集团。跨媒体集团的出现,预示着台湾民报的未来发展之道。

二、民报在香港的发展

1997年前,作为英国管制下的香港,“有自由无民主”。香港令人艳羡的“新闻自由”,在回归前无非只有批评国共的自由,但很难批评港英当局,港英政府设立的新闻处以向媒介提供周到服务的方式来把握媒体的舆论导向。

香港的报纸基本上是民营的,但是,这些民营报纸大都有较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港英当局允许国共双方在香港的架构内建立舆论基地,因此,当时各种政治势力都在港建立了自己的宣传阵地。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香港回归前,香港中文报纸可分为左、中、右三大派别,其中中间报纸又可分为中间偏左、中间偏右和中立三种,所以当时报纸堪称五类并存。[17]左派报纸指的是拥护新中国、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报纸,主要有《大公报》、《文汇报》等;所谓中间报纸是在政治上处于中立地位的报纸,主要是些商办报纸,有《成报》、《田丰日报》、《明报》、《信报》、《东方日报》、《苹果日报》等;右派报纸是拥护蒋介石国民党的报纸,除国民党的正统机关报《香港时报》外,民报中主要是老牌的商办报纸《工商日报》等。

首先看左派报纸。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左派报纸在办报思想、手法上适合香港读者的口味,部分报纸销往内地,但在60年代后期受内地“文革”的不良影响,左派报纸名声下降,销量也一落千丈。80年代中期,《大公报》和《文汇报》根据香港人口结构的变化,实行本地化政策,同时加强对中国内地的报道,在内地设立记者站,极力开拓中国市场。尽管有中资和内地地方政府提供的丰厚的广告收入,但由于两报互争的是相同的读者群,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香港媒介愈来愈亲近内地,两报所拥有的优势已经不再那么明显。

其次看右派报纸。右派报纸《工商日报》50年代影响力很大,但它无视香港人口结构和政治环境的变化,继续僵硬反共,以致70年代,其读者群倒向新兴的中间报纸,而于70年代末再也没有办法攀升回去,终于在1984年11月停刊。国民党的官方喉舌《香港时报》因台湾解除戒严后,国民党不肯补贴,也于1993年停刊。

最后看中间报纸。中间报纸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其时由于香港经济起飞,社会稳定发展,人口快速增加,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伴随着中产阶级力量的抬头,以及香港土生土长的第一代力量的增强,香港报纸的本地意识开始兴起,报业的视线从国共斗争和对内地的兴趣拉回到对香港本身的关注上。最明显的是出现了一批本地化的商业性报纸,这些报纸以市场为导向,崇尚本地意识,关心社会民生,走大众化信息的路线而获得成功。在这些中间报纸中,《明报》、《信报》等以知识分子为取向,以中国报道见长,以为读者提供深刻的时事分析取胜;而《东方日报》、《成报》等则走通俗路线,它们用生动的、庸俗的、耸动的犯罪新闻,再加上大量的娱乐界八卦新闻以招揽读者,内容大同小异。而后这个平衡被黎智英的《壹周刊》打破,《壹周刊》走性和暴力路线获得成功后,黎智英更是斥巨资创办《苹果日报》,《苹果日报》以“淫、赌、毒、黑、邪”为主题制造新闻,大打割喉价格战,成功地挤占了市场。

两家最重要的中间偏右的报纸《华侨日报》和《星岛日报》,分别创刊于1925年和1939年,报头一直用“中华民国”年号。随着政权的嬗变,它们逐渐淡化党派倾向,向市场靠拢,以至于和中间报纸合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十分艰难。《华侨日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每年损失4000万港元,1991年以4600万港元价格被默多克收购,但不久,默多克放弃报业,转而经营星空卫星电视,《华侨日报》转卖给马来西亚富商郭鹤年,后又转让多次,于1995年停刊。《星岛日报》于1985年迁移澳洲,经营状况也不佳,也是辗转出卖多次。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虽然香港比以往更加受到中国大陆的影响,但是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香港保留原有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香港的新闻体制稳定,享有很大的新闻自由。香港报业呈现出如下特点:

1.行业格局基本稳定。截至2005年3月,香港已有47种报纸、762种杂志及其他刊物,形成了以《东方日报》、《苹果日报》和《太阳报》等为主导的报纸市场,并拥有各自的读者群。

2.新闻日益娱乐化。以《苹果日报》、《太阳报》等为代表的通俗报纸,以精明的商业手段来包装报纸,化政治为商品,借用犯罪新闻的巧妙手法来处理政治议程,一切以“市场”为主,在提供大量有用的生活资讯的同时,在“市场”的驱动下关闭了新闻理想的大门,追求娱乐新闻,将一些流言蜚语、性、暴力、丑闻粉饰为新闻。香港原为全球华人知识分子的政治论坛,在这股娱乐化浪潮的冲击下,政论杂志前途暗淡。

3.晚报成为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香港基本上只有两份晚报。由于报业技术手段的突破,日报不断趋向休闲化娱、乐化,再加上广播电视业的发达,晚报的优势逐渐消失,《星岛晚报》和《新晚报》终于在1996年底和1997年7月26日先后停刊。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香港成为没有晚报的都市。

4.媒介融合成为潮流。于民报而言,一个方向是通过兼并、控股等方式将经营领域伸向其他媒体,形成具有多种媒介单位组合的传媒集团;另一个方向是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实现“报网互动”、“报纸数字化”。1997年2月,有两份英文报纸和6份中文报纸利用互联网出版。1998年有两份英文报纸和6份中文报纸利用互联网出版。1999年有2份英文报纸和8份中文报纸利用互联网出版。2000年有3份英文日报、6份中文日报和6份中英文双语日报利用互联网出版。[18]

5.免费报纸出现。地铁免费报纸《都市早报》在2002年4月创刊出版,内容包括时事新闻等资讯,对象是200多万乘地铁上班的乘客。《都市早报》未受到“非典”的影响,在2003年6月首次获得盈利。该报是香港首份免费派发的大众化报纸,根据香港出版销量公证会核查并证实,该报每日派发量超过30万份,成为全香港发行量第三大报纸。

6.与内地关系日益紧密。回归后,随着香港和内地的关系进一步融合,内地不但成为香港最大的新闻源,而且香港传媒业已经开始进军内地市场。内地媒体也积极进入香港,如母公司为《北京青年报》的新股北青传媒就在2004年12月在港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内地传媒股。

7.竞争日益激烈。香港弹丸之地,却拥有如此之多的报纸,报纸竞争呈白热化的趋势。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立足之地,香港报业经常研究读者的兴趣,奇招迭出,报纸版面越来越多,版面内容日趋杂志化,创办各类副刊和专刊,以招徕读者,经营日益多元化,除经营报业外,在房地产、餐饮、印刷、文化出版等各个领域投资,不断更新媒介技术,争取以最快速度将新闻传播给读者。

三、民报在澳门的发展

澳门报业受内地的影响很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形成了以《澳门日报》、《华侨报》、《大众报》为核心的民报体系。

《澳门日报》创刊于1958年8月15日,其创刊词所揭示的办报宗旨是:竭尽所能,宣传爱国正义,宣扬一切真正引人向善的科学思想,并且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报道一切澳门同胞所需要的知识。该报后来发展为澳门地区最大的报纸,30余版,日出对开7至9张,发行量近4万份,约占澳门中文报纸发行量总数的70%。该报重要消息大多来自新华社和中新社电讯稿,设有20多个专刊和副刊。该报除在澳门本地销售外,还广销至香港、广州、珠江三角洲一带及海外。

《华侨报》是创刊于1937年11月20日的中文日报,以“立足澳门、客观报导、服务社会”为办报宗旨,原为香港《华侨日报》所有,并派赵斑斓在澳门负责《华侨报》报务。后赵斑斓买下《华侨报》全部股份,由赵独资经营,并自任社长,成为澳门第二大报。《华侨报》多采用美联社电讯稿,除在澳门销售外,也销往香港、台湾和珠海、中山及广州等地。

《大众报》创刊于1933年7月1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真实客观地报道内地新闻,成为澳门三大中文报之一。《大众报》于1982年开设葡文版,成为澳门唯一一家中、葡文双语报纸。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澳门新创办了《星报》、《正报》等报纸。

澳门自1999年12月20日回归后,在“一国两制”基本法的框架下,民报的新闻自由得到尊重和保护,同时,为增强报业竞争力和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特区政府延续葡澳政府对报业的资助制度,由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协助本地报业在业务培训、专业能力、技术设备等方面提高水平,并且在培训学习和社会保障方面提供多种优惠政策。这是否会导致报纸言论的保守,缺乏多元化的舆论以及降低报纸对政府的监督作用,值得澳门民报思索。

澳门报业发展的难题在于,除了本地竞争之外,澳门报业还要面对强大的香港媒体对手的竞争,香港约有20多份中文报纸每天运销澳门,在本来市场容量就不大的澳门报业拥有相当的读者群,使澳门报纸的竞争更趋激烈。

《澳门日报》在回归后依然是澳门地区发行量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报纸,而且该报注重在版面设计、新闻采写、标题制作等方面提高水平。《澳门日报》在澳门率先出版“电子版”,后又与海外报纸合作,发行“美洲版”、“东南亚版”,将澳门回归后社会发展、政府施政、民众生活信息传播至海外,以扩大国际影响力。其后,《华侨报》也推出“电子版”,报纸上网后,更有助于这些报纸拓展海外华人读者群,扩展国际影响力。

除中文报刊外,澳门还有葡文和英文报纸。1979年,中国和葡萄牙建交后,葡文报刊在原来两家的基础上,骤增了5家。由于澳门土生葡萄牙人数量少,以及回归后葡人影响力减弱,葡文媒体的声音越来越低,几乎都是在亏本经营,销量最高的葡文报纸也不够2000份。2004年8月,回归后的首份英文报纸——《澳门邮报》创刊。“英文报纸的出现,显示出澳门正式迈向国际化,该报也表明会以客观和中肯的报道和言论向外展示澳门情况、特色、价值及观点,为市民捍卫社会正义和公民权并致力于保护澳门多元化特色和族群和谐。”[19]

综上所述,澳门报业有三个特点:第一,报纸的本地化程度较高,注重当地新闻和突发事件的报道,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第二,澳门报社的规模虽小,但效率较高;第三,报纸开展多种经营,并注重新科技的应用。比如《澳门日报》其实是一个以报纸为主,在投资、资讯、贸易等领域开展多种业务的综合性企业。

民报在两岸四地生存发展的不同结局表明了民营报刊与政治制度之间的相关性,简言之,民报的生存基础来自于对公民言论自由权的承认与尊重。台湾地区在“解禁”之后,消除行政干预,实施新闻自由,推行法治新闻事业,民营报刊按市场规律优胜劣汰,一时间迅猛发展;港澳地区在殖民政府统治期间,享有较为充分的新闻自由,主权回归后,中央政府推行“一国两制”政策,沿袭了原有的新闻自由制度,港澳地区的民营报刊也按照市场本身的规律在生长、发展。

但问题的另一面也必须予以重视,在权力退隐之后,资本的力量大大加强,市场竞争的生存压力对民报的职业操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台港澳地区的民营报刊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如何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遵守职业道德,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注释】

[1]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新闻年鉴:198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册,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80页。

[3]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90页。

[4]张林岚:《我们的探索:解放前的上海〈新民报〉》,见陈铭德、邓季惺等《〈新民报〉春秋》,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407~409页。

[5]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8页。

[6]王芝琛:《一代报人王芸生》,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7]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2~213页。

[8]王文彬:《建国初期的重庆〈大公报〉》,《新闻研究资料》,1987年第40期。

[9]杨坤潮:《走向进步,走向人民:汉口〈大刚报〉的战斗历程》,《新闻研究资料》,1984年第25期。

[10]朱正:《报人浦熙修》,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9~100页。

[11]朱正:《报人浦熙修》,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9~100页。

[12]王芝琛:《一代报人王芸生》,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页。

[13]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2页。

[14]朱正:《报人浦熙修》,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15]张林岚:《我们的探索:解放前的上海〈新民报〉》,见陈铭德、邓季惺等《〈新民报〉春秋》,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407~409页。

[16]施喆:《建国初期私营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闻大学》,2002年第4期。

[17]陈昌凤:《香港报业纵横》,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18]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3~354页。

[19]《中国新闻年鉴》(2004年),见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8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