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后台湾的新闻教育与新闻学术研究

年后台湾的新闻教育与新闻学术研究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1949年后台湾的新闻教育与新闻学术研究一、新闻教育台湾新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闻系”的恢复与创建。这基本上奠定了台湾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的传统,即沿袭美国新闻教育和研究的模式。1954年10月,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成立,这是台湾当时唯一的新闻研究机构。国民党当局把新闻事业视为有力

第一节 1949年后台湾的新闻教育与新闻学术研究

一、新闻教育

台湾新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51—1968年)为“新闻系”的恢复与创建。以1949年从大陆迁移过去的新闻系科恢复为主,以与报业对应的新闻教育为主,表现在名称上就是系名一般用“新闻系”。起步阶段的台湾新闻教育基本上以美国大学新闻教育为参考标准。第二个阶段(1969—1990年)为“大众传播学系”兴起。台湾新闻事业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以往以报学为核心的“新闻学”阶段,“大众传播学系”兴起,新加入的高校和传统新闻学系开始开设广播电视、广告等专业。第三个阶段(1990年至今)为“传播学院”普遍设立期,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有新闻系科,且纷纷成立“传播学院”,专业设置进一步多样化。下面我们结合几所有代表性的高校新闻系科来呈现台湾新闻教育的发展历程。

台湾的正规新闻教育起始于1951年7月军事学校——政工干部学校的创办。受时任“总政治作战部”主任的蒋经国特别指示,该校设有新闻系,四年制本科,谢然之担任第一任系主任,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学员,毕业后全部到国民党军队中去从事新闻或政工工作。该系办有实习报,并主持学校的新闻广播。谢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当时任《台湾新生报》社长。这基本上奠定了台湾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的传统,即沿袭美国新闻教育和研究的模式。政工干部学校于1970年10月更名为政治作战学校,2006年9月1日改为隶属于台湾“国防大学”之下,并更名为政治作战学院。该校新闻系于1956年改为三年制;1959年又改为四年制本科;1976年兼收大众传播科三年制专科学生;1983年成立新闻研究所,为台湾第三家新闻研究所;1989年系所合一。

台湾编辑协会曾于1953年力促台湾大学开办新闻系,但遭到自认“以哈佛为师”的台大的拒绝,理由是新闻无学,台大不需要设立新闻科系。直到1986年台湾大学才成立新闻研究所,初设于法学院,直接开展新闻研究生教育,至今仍没有本科层次的新闻教育。新闻所刚成立时,每年招生仅12人,报考者则每年均超过三百人。为因应报考需求,新闻所于1997年8月将招生人数增加到24人。同时,学生正式分为“研究组”与“专业组”,“专业组”又分为“电视媒体实务”与“网络媒体实务”,并配合开设相关系列课程。

1954年10月,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成立,这是台湾当时唯一的新闻研究机构。1955年,大学部恢复招生,新闻系复建。这是台湾第二家大学新闻教育机构。1983年,新闻学系增设博士班,为台湾新闻传播领域的第一个博士班。1987年,新闻学系将“公共关系及广告组”独立出来成立广告学系,以满足台湾工商业对广告研究及实务人才的需求以及广告专业发展趋势。广告系于1996年增设硕士班,1997年开始招生。广播电视学系也成立于1987年,1988年开始招生,为台湾地区第一个广播电视学系。广播电视学系于1994年增设硕士班,1996年开始招生。1989年,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成立,包括新闻系、广播电视学系、广告系,以及《新闻学研究》、《广告学研究》、《广播与电视》等学术期刊。首任院长为阎沁恒教授,现任院长为钟蔚文(2007),历任院长包括:潘家庆教授(1992)、郑瑞城教授(1995)、王石番教授(1998)、翁秀琪教授(2001)、罗文辉教授(2004)。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尤其是新闻系)是目前台湾新闻教育、研究实力最强的机构,为台湾各大学新闻教育单位输送了大量骨干教师,为促进华人新闻传播研究界的联系、提升华人传播研究水准做出了很大贡献。《新闻学研究》是两岸三地华人新闻传播学界认可度最高的专业学术期刊之一。

此后,陆续成立的新闻系科包括:台湾师范大学社教系新闻组(1956)、私立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今世新大学,参见本书前面的介绍)、台湾“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夜间部广播电视科(成立于1963年,1968年成立日间部)、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成立于1963年,同年成立大众传播学系;1984年成立新闻研究所,开始硕士生培养;1986年成立广告系,为台湾第一家广告系)。其中,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9个系所:传播研究所;新闻系、所;传播管理学系、所;资讯传播学系、所;图文传播暨数位出版学系、所;公共关系暨广告学系、所;口语传播学系、所;广播电视电影学系、所;数位多媒体设计学系,是台湾实力最强的新闻教育机构之一。

以1963年成立的中国文化大学大众传播学系为起点,20世纪70年代后台湾成立的新闻系科,差不多均以“大众传播学系”命名,专业设置呈现多样化。1971年,辅仁大学日间部成立大众传播学系(1983年开办硕士班);1976年,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成立“观光宣导系”;1980年,铭传商专成立大众传播科(1989年设立大众传播系);1983年,淡江大学成立大众传播学系。

1989年,中国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成立,是台湾第一家新闻与传播学院。同年,政治大学成立传播学院。传播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台湾新闻教育进入又一个发展阶段。新闻学系纷纷升级为传播学院,更多的学校设立广告、广播电视、传播管理、网络传播等专业、研究所,硕士生教育规模扩大。从1954年到1991年近40年间,全台湾只有21个新闻传播系、所成立;但是在1991年至2000年的10年间新成立的新闻传播系、所达到49家。[1]1991年,交通大学成立传播科技研究所(1994年更名为传播研究所);同年,中正大学设立电讯传播研究所。1994年,世新大学设立传播研究所(1997年设立博士班,成为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同时也是第二所传播领域中授予博士学位之研究所);同年,元智大学成立资讯传播科技学系。1995年,淡江大学成立传播研究所;同年,铭传大学设立传播管理研究所。1997年,中山大学成立传播管理研究所。

二、新闻学术研究

根据台湾传播学者林丽云的研究,台湾新闻传播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

第一个阶段为“威权”时期(1954—1969年),以1954年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成立为起点。国民党当局把新闻事业视为有力的武器,新闻研究主要是为此提供合法性论述,强调配合当时的政治情势。研究者都是国民党的文宣大将,有着丰富的政治资本,如谢然之、曾虚白、王洪钧、徐佳士、余梦燕、郑南渭等。而与当局文宣及媒体并不亲近的黄天鹏并没有获得进入主流话语圈的机会。在研究内容上,20世纪50年代初以论述新闻自由为核心,以“台北编辑人协会”创办的《报学》为对话平台。但从20世纪50年代底被迫开始修正新闻自由的概念,使它与当局的新闻管制概念互不矛盾。于是,安全、社会责任、自律与避免商业恶性竞争成为核心话题,并以此呼应当局的新闻体制。1967年政治大学新闻系《新闻学研究》创刊,并成为这套话语体系的基本载体。民间新闻学者则以社会责任为理论基础,主张发展公共电视制度。此阶段代表性成果有曾虚白著《中国新闻史》(1966)等。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基于行为主义的大众传播研究开始引入到台湾新闻学界,大众传播、研究方法、研究效果等概念成为台湾新闻学术研究的关键词汇。1964年,施拉姆的学生朱谦在《报学》期刊上发表了《大众传播理论体系》一文。稍后,徐佳士著《大众传播理论》一书出版。至此,美国主流的大众传播学正式被引入,但并没有被普遍采用。

第二个阶段(1969—1989年)为“发展”时期。由于“反攻复国”的失败,台湾当局转而实行现代化发展计划。新闻事业和教育学术被视为促进发展的工具。而基于行为主义的美国传播研究正暗合了这种需求,于是新闻传播研究者“扶老携幼学习由美国进口的现代化理论与行为科学方法,以分析大众传播媒体的效果与功能”。[3]1969年,徐佳士担任政治大学新闻学研究所所长,开始大规模引进和实施量化研究方法,大众传播研究方法被列为必修科目之一。石永贵、陈世敏、潘家庆、李瞻等从美国学成归来的传播学博士在台湾开展一系列的传播效果调查,传播实验和内容分析。1970年至1989年政大新闻所222篇硕士论文中,只有13篇属于哲学、历史与制度的研究,其他基本上都属于传播效果的研究。[4]这种范式至今仍是台湾新闻传播研究的主流范式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传播学界发现美国式传播研究并不适应台湾本土情境,也无法解决台湾自身的问题,于是出现了一股对过去研究反思的思潮,本地化或曰中国化问题开始浮出水面。部分华人传播学者开始着手开辟“中国传播学”研究,台湾新闻传播研究开始向在地文化转向。徐佳士、关绍箕等既是提倡者,又是实践者,关绍箕的《中国传播理论》则是杰出代表。但质疑之声至今未断。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台湾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得传媒功能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再加上此时台湾社会科学界开始引入西欧批判理论与方法,传播学批判学派也经由美国传至台湾。陈雪云、张锦华、冯建三等接触到不同于传统经验学派理论的学者开始在岛内介绍这些理论。陈世敏、郑瑞城等也曾到英国研究。虽然批判理论处于被引介阶段,但上述因素预示着主流的传播功能效果研究一统天下的局面行将被打破。

第三阶段(1989年至今)为多元发展阶段。1987年台湾“解严”,奉行新自由主义[5]政策,传媒开始逐渐自由化,新闻传播教育注重实用性,新闻事业被视为提高竞争力的利器。科技与资讯的发达使得传播科技、资讯管理迅速成为新闻传播研究中的热门领域。同时,批判学派逐渐壮大,在学术界争得了一定的话语权,对前一阶段的研究进行反思和批判,并很快成为传播学著述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翁秀琪著《大众传播理论与实证》(1992)一书以专章介绍批判学派的理论和方法。一时,传播政治经济学、法兰克福学派、布迪厄结构化理论、文化霸权、文化研究学派、女性主义等都能在台湾传播学界找到对应的研究。除批判学派外,传播学本地化继续向前推进。1997年,两岸三地华人传播学者参与完成的《华夏传播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出版。2000年,关绍箕的另一力作《中国传播思想史》出版。2002年,《中华传播学刊》创办。不仅如此,传播学界还与社会组织结盟,提出自己的传播政策和规划,并向政府施压,如公共电视正名化运动、无线电视民主化联盟、媒体改造学社等。显示出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对于新闻传播政策和体制的特有意义。当然,经验学派并没有销声匿迹,它依然是台湾新闻传播研究的主流之一,这也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