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远离活字”的真相与书籍报纸的未来
在大正[21]民主运动期间,日本的报纸为拥护民本主义[22]展开了一系列的报道。但是在1918年,《大阪朝日新闻》因为在报道“大米暴动[23]”的文章中“使用了不恰当的文字”被政府起诉,对此《大阪朝日新闻》发表公开声明,承认忽视了“不偏不党”的原则,并且向公众道歉。在该事件发生的前一年也就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引起了日本政府的警惕从而对言论自由的管制加强。到1930年后,日本军部势力抬头,进一步加大了管制的力度,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以后,报纸已经完全落入军部势力的掌控之中。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HQ)虽然废除了日本政府战时对报纸的管制,但是采取审阅制度防止出现对驻日盟军不利的报道。GHQ的审阅部门直到1949年才被废除,两年后报纸管制制度也被取消,从此报纸业进入到战后全新的发展阶段。
日本经济在1955年恢复到战前水平,随后进入高度成长期。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期间报纸的发行量也保持着持续增长,从20世纪50年代的2 300万份、1960年2 444万部,到1965年增加到2 978万部,1970年达到了3 630万份[24]。同时,书籍的发行量也出现了较大的增长,从1960年的1亿4 601万本到1970年增加到4亿7 159万本[25]。
另一方面,在1953年问世、1960年以后进入到迅速普及阶段的电视[26]对活字媒体构成了强大的威胁。根据NHK于1960年实施的“国民生活时间调查”结果显示,家里没有电视的男性上班族平均每天接触报纸、杂志的时间达到68分钟,而拥有电视的人群则减少到40分钟[27]。但是和报纸相比,广播业受到的打击更为惨重。没有电视的人群平均每天收听广播122分钟,而拥有电视的人群仅剩24分钟。
尽管在1970年以后,日本报纸和书籍的发行量还保持着增长,但是由于电视和漫画的影响造成年轻人“远离活字”的现象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批评声中存在不少凭借主观印象作出的判断,但是调查统计的数据也一定程度地证实了“远离活字”的事实。NHK的“国民生活时间调查”结果显示,20~30岁的日本男性在工作日(节假日除外)阅读报纸的人数比例从1970年的60%、1980年的55%降低到1990年的31%,同样在女性人群中也出现了递减的倾向(46%→43%→27%)。但是因为中老年的报纸阅读率出现增长,两部分相抵消后,人群整体的新闻阅读率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书籍的阅读率也呈现出同样的变化。根据日本每日新闻社实施的有关读书的舆论调查结果,15~19岁人群[28]和20~29岁人群[29]的读书率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也同样由于中老年人群的读书率的增长,日本国民的整体读书率几乎没有出现变化。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因为报纸、书籍和杂志的销售量出现下滑,日本社会对“远离活字”问题的忧虑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书籍销量在1996年达到顶峰后开始走向下坡,杂志也紧随其后呈现出减少的趋势,报纸发行量在1997年达到5 376万份后缓慢递减。于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报纸和出版业,在此时跌入了萎缩的现状。
那么,以上的现象是不是意味着古腾堡带来的活字媒体已经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将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呢?关于这个问题,在现阶段我们还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整理几个要点。
第一,在前面已经提到过,目前对“远离活字”的忧虑,主要是基于书籍报刊销售量的下滑,也就是从经济角度来讨论的这个问题。其实。活字媒体销售量的减少并不等同于阅读率的下降。根据日本每日新闻社的读书舆论调查结果,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年轻人书籍阅读率下降的现象得到缓解,15~29岁人群基本维持在50%左右,人群总体的阅读率也保持在稳定的水平。此外,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社会教育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国民的个人年均图书馆借书册数从1989年的2.2本上升到2004年的4.5本,增加了一倍。也就是说,虽然书籍的销售量出现下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读书少了,而是选择了其他的读书方式,比如从图书馆借书,或者从“bookoff”这样的中古店购买便宜的二手书。
第二,“远离活字”现象在书籍和报纸上各自体现了不同的特点。与书籍不同的是,报纸不仅销售量出现下滑,实际的读报率也持续降低。图3.3.1是根据日本NHK“国民生活时间调查”的调查结果整理出来的日本国民读报率的变化。在1995年到2005年期间,与20~30岁的年轻人相比,30~50岁的中年人(尤其是男性)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985年20岁的男性在10年后,也就是1995年30岁的时候,这一部分人群的读报率出现回升,但是到2005年40岁时又开始下降。同样的特点在男性以及女性的各个年龄段都能够看到。总体来说,在1985年—1995年期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读报率也随之增加,但是到了1995年—2005年期间,年龄的增长反而带来了读报率的负增长。
图3.3.1 日本国民平日读报率的变化曲线图
很多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特网。如今即使不购买纸张印刷的报纸,也可以通过点击通讯社的主页免费阅读新闻,并且网络新闻的信息更新往往比报纸更加迅速。此外网络卓越的搜索功能也为工作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日本东京大学施行的“情报行动调查”的结果表明,作为“在工作研究活动中为获得有用信息”使用最频繁的媒体,因特网的当选率从2000年的6%跃增为2005年的20%,相反报纸则从20%下降到15%,杂志也从12%降为6%。但是也有研究结果表明因特网的使用代替了阅读报纸这一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今后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30]。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远离活字”究竟会招致怎样的后果?从前文叙述的活字媒体的发展史来看,书籍代表着知识和文化,而报纸则肩负了公共舆论的使命,因此“远离活字”必然会导致相关方面的功能衰退。但是,如果仅仅是将文字从纸张转移到电子媒体上的话,也不能就此断定其失去了传播知识和维护公共舆论的机能。实际上,在因特网上也出现了如“维基百科”和“Ohmy News”等“网络公民”可以参与编辑的新型电子出版、电子新闻的形式。但是目前,这些还都仅仅属于小范围的尝试,尚未达到可以取代书籍和报纸地位的普及程度。
“维基百科”&“OhmyNews”
“维基百科(Wikipedia)”是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参与编写、编辑的网络电子百科辞典。2001年1月英语版问世以后,同年5月日语版面世。尽管其信息的准确性时而受到质疑,但是有关专家在将维基百科英语版的科学类词条与《大英百科全书》中的记述进行比较后发现维基百科的准确性毫不逊色于后者。
“Ohmy News”是由登录会员(即市民记者)投稿的网络新闻。2000年在韩国成立,在2002年的韩国大选中为卢武铉政权的诞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6年推出日语版,只是影响力远远不及在韩国本土[31]。另外据消息称“Ohmy News”近年在韩国也逐渐显现出了衰退的迹象。
活字媒体在人类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洪流中一路相伴走来。如今,我们的社会已经迎来了后现代时代(Postmodern)。社会变革的浪潮是不是催促着活字媒体该将其背负至今的历史使命完全移交给电子媒体呢?又或者说,活字媒体曾经扮演的角色在当今社会是否已经失去了舞台呢?在媒体环境剧烈变化的今天,活字媒体将何去何从,我们还需要站在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冷静地加以分析。
Extension Study 人气书籍和杂志的时代变迁
“远离活字”现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心,但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同样也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近年来人们经常阅读的书籍种类在不知不觉中也发生着变化。诸如哲学、思想以及文学名著这类内容相对枯燥的书籍已经不再受到人们的欢迎,市场上经典之作匮乏。而相比之下,满足大众娱乐需求、宣传流行文化的书籍却大有销路。杂志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讨论思想和时政问题的综合性杂志的市场份额日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代表流行文化的漫画和时尚杂志。因此,即使人群总体的读书率和书籍报刊的销售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从内容来看,与过去相比,活字文化实际已经踏上了衰退之路。
那么,在这样的趋势和背景之下,“大学生”们的读书状况又如何呢?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到战争结束后的这一段短暂的时间里,大学生文化曾经散发出耀眼的“教养主义”光芒,即如上文所述的重视知识、文化艺术和精神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竹内洋,《教养主义的没落》,中公新书,2003)。但是不得不说明的是,当时日本的大学升学率相对较低,20世纪50年代只有10%左右,之后到70年代上升至30%,如今维持在50%。因此50年代的极少数“精英”大学生所表现出的读书特点是不具有一般代表性的。由于人群构成比率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想要比较各个年代人群的读书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在这里我们建议选择通过比较每年的畅销书(bestseller)来探寻有关“读书”的变化趋向。日本的《出版指标年报》不仅登载着丰富的有关出版的信息(甚至包括手机小说、电子出版等出版界的最新动向),并且归纳总结每个年度的畅销书。另外,日本每日新闻社每年发行的《读书舆论调查报告》书里也收录了日本小学至高中学生的学校读书调查结果,包括各个学年的学生经常阅读的书籍杂志的排行榜。除此之外,和出版业、图书馆相关的业界杂志里也经常登载有关读书调查的调查结果,可以作为参考。
对于过去的畅销书籍,可能仅从书名或者作者名无法判断书籍的内容,可以尝试询问那个年代出生的亲朋好友,以此为线索,或许可以发现一些有关当年读书的趣事,也不失为有意义的收获。
【注释】
[1]译者注:约翰内斯·古腾堡(Johannes Gensfleisch zur Laden zum Gutenberg)(1398—1468),出生于德国美因茨,1445年试验成功活字印刷机,奠定了西方活字印刷术的基础。
[2]译者注:关于铜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在中国和韩国学者之间尚存争议,此处翻译尊重原著。
[3]译者注:根据中国银行外汇牌价,2008年4月日元现汇买入价大约为6.7,即100日元可以兑换6.7元人民币。
[4]译者注:Martin Luther(1483—1546),德国神学家、牧师,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人。
[5]参照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数据。
[6]译者注:Digital Divide,亦作“数位落差”,指因为性别、种族、经济收入、居住环境和阶级背景等外在条件的不同造成的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因特网等)的机会与能力,以及接触到的信息量的差别。
[7]M.Mc Luhan,The Gutenberg Galaxy,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62.
[8]Ong,W.J.,Orality and Literacy,Methen &Co.Ltd,1982.
[9]B.Sanders,A is for Ox,Pantheon Books,1994.
[10]Riesman,D.,The Lonely Crowd,Yale University Press,1961.
[11]佐藤俊树,《新人类的梦想与近代的欲望》,讲谈社,1996。
[12]Man,J.,The Gutenberg Revolution,Headline Review,2002.
[13]Anderson,B.,Imagined Communities,Verso,1991.
[14]参照本书第11章。
[15]译者注: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德国近代哲学家。
[16]译者注:现更名为《劳合社日报》,至今仍在英国出版。
[17]Habermas,J.,Strukturwandel derffentlichkeit,Suhrkamp Verlag,1962.
[18]参照本书第11章。
[19]译者注:日本年号,公元1865年—1868年期间。
[20]译者注:公元1603年—1868年期间。
[21]译者注:日本年号,公元1912年—1926年。
[22]译者注:在有关国家主权的归属问题上有别于“民主主义”,本书此处不做详细说明。
[23]译者注:1918年7、8月期间,因为大米价格飙升而引发的民众集会等抗议行为。
[24]参照《日本新闻年鉴》,日报晚报按照一份报纸计算。
[25]参照日本《出版指标年报》。
[26]参照本书第2章。
[27]桥元良明,《情报行动,战后60年的变迁以及对今后的展望》,出自《情报行动与社会心理》,北树出版社,1999。
[28]71%(1970年)→51%(1980年)→50%(1990年)
[29]61%(1970年)→59%(1980年)→52%(1990年)
[30]桥元良明,《日本人的情报行动2005》,东京大学出版社,2006。
[31]译者注:“Ohmy News”日语版网站已于2009年4月关闭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