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何谓“虚拟社区”
(1)虚拟社区的定义
人并非独自存活的个体,从降生到这个世界开始就被置身于多重的人际关系之中,并且在其中求得生存。居住在同一个地区的人们,在拥有共同的利害关系的同时,也因为政治、经济等多种共同关心的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此形成的共同体我们称之为“社区(Community)”。例如以乡村镇市等地域为代表的社会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社区。而在电脑上通过以因特网为首的互联网连接形成的虚拟空间里,网络用户却无法共享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不具备物理意义上的地域性的场所。但是即便如此,在这样的虚拟空间里,网络用户之间也并非是毫无瓜葛的分散状态,而是努力地为相互的交流活动积极寻找机会和资源,试图为大家创造一个可以用于共同讨论、交流的“社区”。这种全新形式的社区就是“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也被称为电子社区、e社区或者网络社区。
因特网当初的构想仅仅是将计算机用户通过互联网连接到一起,而实际上从最早期的用户收发电子邮件开始到今日网络虚拟社区的形成,并没有花费太多时日。即使在此时此刻,仍有无数的虚拟社区正在悄然诞生,有无数的用户在其中享受着互动的快乐。在本章里,我们将主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考察网络用户在虚拟社区中与人交往时的行动特点,透析行动背后的个人心理活动,并且将之与传统社区进行比较,最后通过实际案例从宏观角度比较这个问题所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2)虚拟社区的种种形式
“虚拟空间”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评论家瑞格尔德提出的。他在所著《虚拟社区》[1]一书中详细叙述了自己在一个名为WELL的虚拟社区中的亲身使用经验。WELL在1985年起步之初,只是给通过电话线联网的计算机用户提供用以交流的空间——电子公告板(BBS)服务,20世纪90年代初申请加入到因特网行列,现在的WELL除BBS以外还提供会员专用的电子邮件以及网页浏览等其他多种形式的服务[2]。
图10.1.1 虚拟空间的先行者——WELL[3]
与上述WELL的进化/功能多样化的道理相同,和因特网刚刚问世、硬件条件欠缺的当初相比,如今的虚拟空间里可见的交流形式可谓是丰富多彩,从可以同时提供多种服务的综合性社区到细化到某种服务形式的专业社区,不计其数。目前这些社区基本建立在WWW(万维网)服务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服务形式,除了电子公告板(BBS)以外还有博客(Blog)、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在线聊天、网络游戏以及用户可以自由参与编写的数据库(如“维基百科”)等。此外不使用WWW服务形式的有即时通信(Instant Messenger=IM),可以通过在电脑里安装专用的软件使用该项服务,也有不少用户使用电子邮件服务、通过邮件群发的功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其实所谓虚拟空间并不一定局限于上述的服务形式,即使是使用因特网最基本的功能、例如仅仅将一封电子邮件同时转发给多人的行为就已经构成社区的形式了。因此,对于虚拟空间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义我们可以作如下修正,即在因特网上用户使用某种应用程序,通过发送信息、进行讨论和交流的空间,也可以说是其整个复合体。
“社交网络服务(SNS)”
社交网络服务是指为促进人际交流在因特网上建立社会型网络的因特网服务的总称。所谓社会型网络,是指无论关系远近,将所有可能存在的人际关系用图表形式将其可视化。1997年开始提供服务的SixDegree.com可以看做是这个领域的先驱,随后200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们创立了Friendster(http://www.friendster.com/),由此SNS服务正式开始普及并且在全球掀起了热潮。日本在2004年有数家公司同时开始提供服务,其中较早采纳如日记、论坛等用户较为熟悉的功能、如mixi(http://mixi.jp/)受到多数用户的追捧,此外手机用户专用服务、如Mobage Town(梦谷宝社区,http://www.mbga.jp/)也极具人气。这些服务最初大多采用邀请制度,即若与登录会员没有任何关联则无法进行新用户注册,但是随着用户的逐渐增多,如今也出现了不少用户可以自由参与的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