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调研社情民意中寻找内参报道题目

在调研社情民意中寻找内参报道题目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在调研社情民意中寻找内参报道题目一线记者几乎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三贴近”的新闻实践,因此,他们有大量机会了解研究社情民意,既能获取公开报道的新闻线索,又可以捕捉到鲜活的内参报道选题,只要记者心中有根搞内参报道的弦,有时不经意间也能获取不错的内参选题线索,关键在于一线记者要养成公开和内参两个报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职业素质。

第一节 在调研社情民意中寻找内参报道题目

一线记者几乎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三贴近”的新闻实践,因此,他们有大量机会了解研究社情民意,既能获取公开报道的新闻线索,又可以捕捉到鲜活的内参报道选题,只要记者心中有根搞内参报道的弦,有时不经意间也能获取不错的内参选题线索,关键在于一线记者要养成公开和内参两个报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职业素质。

1982年11月12日天津市广播事业局宣传办公室《情况反映》第48期刊出了笔者采写的内参《两千多住在天津市郊的科技人员整天为子女读书问题发愁》。这篇内参针对性很强,鲜明地指出了教育资源运用的不公平、不公正问题,向高端领导层反映了住在郊区的科技人员子女在读中小学时期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对待的问题。这篇内参虽然着笔于反映居家郊区的非农业户口儿童、青少年不允许在市区上学的“土政策”的问题,实际上把当时中央正在大张旗鼓地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工作,又引申到更深的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

这篇内参选题是在一次采访中意外获取的,那是笔者在电子工业部1418研究所采访科研成果时,察言观色从被采访者的愁容中发现的。笔者发现这个所高级工程师老王接受采访时有点郁悒,就问他是否有什么难事儿,老王这才不太情愿地道出了原委。原来,天津市教育局新发了文件规定:凡郊区户口(主要指非农业户口)的青少年一律不允许在市区上学(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已经进入市区学校读书的毕业后不允许进入市区重点学校,郊区户口的青少年中学毕业后不能报考市区中专和技校等。老王正为儿子初中毕业将不能升入重点高中而发愁。

了解到这个信息后,笔者在完成原定采访题目后,便进行深入调查,既充分调查了1418研究所科技人员子女读书难的情况,又深入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所属的水稻、作物、林果、土肥、植保、畜牧6个研究所和试验场,进行了周密的调查研究,最后撰写了这篇内参。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从“减员压锭”入手,对全国纺织系统进行了中长期调整、改组改革,一时间纺织工业下岗人员大幅度增加,给社会和职工造成了极大的生存、生活压力。笔者抓住这个热点问题,深入天津纺织系统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天津纺织工业系统当时有职工17万多人,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有7万多名职工要陆续下岗回家,如何解决、安置纺织下岗工人已成为事关天津市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此外,北京、郑州、石家庄、青岛、上海、兰州、武汉等十几个纺织工业集中的大中城市,也都遇到天津纺织系统职工大量下岗的情况。因此,撰写一篇分析纺织系统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点,寻找化解矛盾的良方妙药,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在掌握大量事实的基础上,笔者撰写了《天津纺织系统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点与对策》的内参。1996年6月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内参》第98期刊出了这篇3 000多字的内参报道,引起国家和天津市领导的重视。针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存在的“只认厂长,不认市场”、“眼高手低,事与愿违”、“只讲面子,不讲实际”和“怕苦怕累,有业不愿就”等错误思想观念问题,天津市纺织工业总公司在全市纺织系统开展了“评选再就业明星”活动,树立了10个下岗再就业明星,这10位从纺织厂下岗后,不等不靠,积极创造条件,自谋生路。他们靠重新学习的一技之长创办事业,服务社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有的还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吸纳安排了其他下岗人员。

继内参《天津纺织系统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点与对策》在高端领导层内部报道之后,笔者又采写了内参引申出来的新闻,公开报道了天津纺织系统“评选再就业明星”的活动。笔者采制的录音报道《再就业明星告诉我们什么》,于1996年7月16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联播》节目播发,从而内参与公开报道形成了互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实践证明,一线记者在进行社情民意调查时,一定要多抓能够反映宏观重大问题的选题,及时给党和国家领导层提供重要内部信息。例如计划经济时期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走入了死胡同。公费和劳保医疗支出大幅度上升,成为困扰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一大难题。许多罹患大病、重病的工人、干部看了病吃了药,单位没钱报销,有的个人垫付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弄得家人连吃饭的钱也没有了,城乡因病陷入赤贫的人比比皆是!

那么,怎样解决这涉及全国几亿人口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难题呢?笔者在工厂采访时获得天津试点改革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的信息后,便上跑卫生局、下跑医院和企事业单位,了解捕捉改革的典型事例,最后撰写了内参《天津市制定出控制公费医疗超前消费的好办法》,这篇内参在天津市政府出台改革方案之前就内部刊出,提供给高端领导层参阅。该内参获得中央台内参二等奖。

总之,只要记者扎根于基层,时刻关注民生、关注国家大政,就能捕捉到与时俱进,与改革同行的好内参好内部报道选题和典型事例,写出更多更好的内参报道。

附例稿(165)

内参:两千多住在天津市郊的科技人员整天为

子女读书问题发愁

据调查,天津市教育局关于郊区户口(主要指非农业户口)的青少年一律不能在市区上学(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已经进入市区学校读书的毕业后不允许进入市区重点学校,郊区户口的青少年中学毕业后不能报考市区中专和技校等规定,已引起居住在近郊的非农业户群众强烈不满,设在郊区的科研机关的知识分子,反映尤为强烈。

天津市郊区(不包括静海等5个县)共设有中央和地方科研单位近20个,有科技人员2 000多人。主要从事电子技术、海水综合利用、天文、消防、水运、海洋石油、制盐和农业科技研究工作,与发展天津这个沿海城市的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但是,目前子女读书问题已成为这些研究所的科技人员、特别是中年科技人员的最大忧虑(他们的子女正在中学读书),已严重影响了科研工作的进行。

例如,我国国防科研系统的重点研究所之一的电子工业部1418所(卫星、导弹的上天都离不开这个所),有科技干部500多人,其中中年业务骨干占60%以上。这个研究所所址在天津西郊区李七庄(与市内的河西区仅一路之隔),全所60%以上的科技人员住在李七庄的宿舍里,为郊区户口(非农业户)。现在,这个所的科技人员有400多名子女正在中小学读书。今年7月,十几名在市区小学就读的学生,毕业后报考了市区重点中学,有的考试成绩远远高于重点中学录取分数,但因是郊区户口(非农业)而受到种种刁难,没被录取。研究所有关部门几次派干部到和平区教育局和市教育局交涉。和平区教育局中教科的一位负责同志说:“没有得到市教育局的同意,我们不能同意这些学生在重点学校学习。”市教育局有关方面负责人则说:“和平区教育局允许你们的子女在普通学校‘借读’,对你们就是一种照顾了,考重点学校不行!”研究所有关部门又找到市国防工办,回答是“没有办法”。由于郊区的中小学设备条件差,教学质量低,学生升大学可能性小,考中专也只有设在郊区的寥寥无几的几所学校允许报考。这样,他们的子女大多数初、高中毕业后就只好待业了。一些科技人员为子女前途问题忧心忡忡。为了使孩子将来有工作,他们只好绞尽脑汁,另想别的路子了。有的科技人员在工作时间为孩子们批改“额外作业”,出“家庭试卷”,为孩子们准备辅导材料;有的到处挖关系、走后门,想方设法把孩子的户口迁到市区,然后转学到市区学校读书;有的到各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意见。今年暑假期间,1418所每天有几十人为孩子读书问题到市里去奔波,成功者极少。至今,子女读书问题仍是这个所几百名科技人员的心病,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后顾之忧。

又如,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所属的水稻、作物、林果、土肥、植保、畜牧6个研究所和试验场、情报资料室、农校等单位,都设在西郊区杨柳青镇,绝大部分科技人员家庭都居住在当地(非农业户),无不为子女读书问题发愁,严重影响了科研工作的进行。

据了解,居住在近郊的干部、工人、教员、科技人员认为,凡国家投资建在郊区的企业、建国后陆续从市区迁出来(为了减少对城市的污染)的企业、科研机构的职工子女(非农业户)应当和市区居民子女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该把他们视同农村人口对待。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工厂、科研单位迁往或建在近郊区,天津市教育局如不改变目前这种不合理的规定,不仅为搬迁疏散城市人口、建立卫星城设置了障碍,而且严重挫伤了随单位住在郊区的科技人员、工人、干部的积极性。希望有关部门调查、研究解决。

(本文1982年11月12日天津市广播事业局宣传办公室《情况反映》第48期刊出)

附例稿(166)

内参:天津纺织系统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点与对策

△中央台记者金树华:

天津纺织工业系统现有17万职工,按照产业结构的中长期调整、改组规划,到2000年,天津纺织工业的主业只能容纳10万名职工,从现在起,每年还要裁减下岗1万多职工。因此,如何解决、安置纺织下岗人员已成为事关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针对目前仍有1.5万纺织下岗职工待业问题,最近天津市纺织工业总公司工会主席王平生亲自带队对所属16个单位的1 000多名下岗待业职工进行了调查,发现下岗职工就业难的主要问题是:

一、思想观念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只认厂长,不认市场。在迫切希望再就业的下岗职工中,有71.96%的在填写其再就业的第一个志愿时,表示为“待本企业安置”,而且各年龄组、各文化层次的职工均有。其主要原因是不少职工有企盼心理、盲目等待心理和单纯依赖心理。这部分职工认为就业本来就是国家、企业的事,你企业让我下岗待业,就得由企业安置。合适了我上岗,不合适我还不去。因此在分流安置工作中往往出现一种“企业着急职工不急”的局面,给分流安置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如去年局工会先后与社会一些用人单位取得联系,优先录用一批纺织下岗职工,从事推销、服务员、清洁工等,但有的职工却以种种理由不配合,最终使一些岗位付诸东流。

2.眼高手低,事与愿违。集中反映在年龄较轻、身体素质较好的职工,对重新就业的选择期望值过高。调查中,23%的职工选择到合资企业工作,他们看中的是合资企业的高薪报酬,至于自身条件能否适应,则很少考虑。还有的职工挑三拣四,“路远的不去,活重的不去,赚钱少的不去,管理严的不去”,挑来挑去两手空空,无事可做。最根本的是忽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就业双向选择的规律。

3.只讲面子,不讲实际。这部分职工多是一些原在全民大中型企业工作的中年女职工。对下岗待业总有一种压抑感,认为“下岗低人一等”,“原是企业主人翁,一转眼变成临时工”,不愿接受这个现实。介绍到外单位工作,又怕寄人篱下,钱好挣,气不好生,总迈不出这一步。

4.怕苦怕累,有业不愿就。这部分人一方面留恋原企业的工作环境,一方面由于吃惯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找工作先跟国营企业比条件、比环境,越比越心灰,越比意越冷,有的职工甘愿抱残守缺,以致出现有业不愿就的局面。

上述种种表现都与思想观念的转变有直接关系,因此着力解决思想观念问题是大力推进再就业工程的重要课题。

二、实际工作问题

1.年龄偏大,技能单一。这是纺织职工队伍自身条件与再就业实际需要的突出矛盾。纺织工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工人又具有早成熟、早衰退的特点,因此随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而带来的人员结构调整,必然要出现一批年龄较大、技能单一的下岗职工。尽管社会劳动力市场用工的信息并不少,但无论从年龄、学历这些硬件,还是从专业技术等软件来讲,纺织下岗职工都难以适应,只能“望洋兴叹”。这对纺织拓宽再就业渠道是一个很大的制约,亟需提高纺织职工队伍的素质和技能。但调查反映,一些职工求学培训的积极性并不高,缺乏紧迫感,下岗职工虽然35岁以下的占一半,而要求学习参加培训的职工却不到三分之一。所以积极引导职工参加培训,提高素质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再就业的必然要求。

2.职责不清,管理不实。在被调查的16个单位中尽管再就业工作都写进了企业的工作计划安排中,但由哪位领导主管、哪个部门具体负责,一些单位并不明确,既没有建立必要的组织机构,也没有随时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的信息和渠道。座谈中职工反映:我们不知道该找劳动部门还是找工会,“只听有人喊,不见有人管。”

3.缺乏机制,措施不力。主要反映在:放而不管,政策不一,既缺制约机制,又少激励措施。这次调查,有近4%的职工愿意自谋职业,但他们也顾虑重重、等待观望,盼望有个好政策。有的职工,单位多次为其安排再就业岗位,但本人以种种理由不服从,企业也无可奈何;有的单位对下岗人员不发工资,也不交养老保险金;有的单位不给职工交住房公积金,对职工上交的部分还挪作他用。

三、外部环境问题

通过调查反映,外部环境也是制约职工再就业的问题之一。主要反映在以下3个方面:

1.用人单位待遇偏低,给安置下岗职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去年局工会先后同本市30多个用人单位接触,劳动强度暂且不谈,这些单位支付的工资报酬普遍偏低。如华联商厦、国际商场、总医院等单位,日工资仅5元,而且没有休息日。工会与用人单位据理力争,但用人单位讲这是企业行为。如果国家不加以规范,用人单位随心所欲,既不给劳动者上保险,又不管医药费,工资标准还那么低,纺织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就很难取得新的突破。

2.对下岗职工缺乏关心理解的社会氛围。座谈中下岗职工对组织上帮助介绍到外单位工作,感到比较满意。但某些单位就业环境很不宽松,又感到不满意。表现在那里的职工对下岗职工另眼看待,不但不关心,更有甚者在工作中歧视和刁难下岗职工。出现这类问题,有的属于缺乏教育,有的是因为单位安排了下岗职工后,把他们原来的后门、亲戚朋友给顶了,因此把不满发泄到下岗职工身上。

3.就业门路狭窄,社会并未形成共识。纺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程牵涉面大、范围广,因此必须统筹规划、协调动作才能奏效,必须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才能实施。

为了解决好纺织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题,天津市纺织工业总工会提出了加大再就业工程力度的建议。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做好富余职工的交流安置工作,关系到纺织改革调整的成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各级领导要在思想上重视,更重要的是工作要到位。建议从市里、总公司到各单位都要建立再就业领导小组,除了有一名主要领导亲自抓外,更要明确一个部门或专人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同时,根据各行业改革、调整的需要,制定出天津今后5年人员调整和再就业规划,并具体制定每年的工作进度目标。然后,把这个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基层单位,确保工作目标稳步推进,落到实处。

2.加强教育,扩大宣传,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级领导和工会组织要把帮助职工转变观念作为推动再就业工程的重要内容。在宣传上,既要帮助下岗职工转变观念,又要争取社会的理解、同情和支持,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采取措施,建立机制,确保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首先要摸清底数,建档建卡,建立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动态管理体系。其次制定必要的工作措施和奖励办法,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搞好再就业工作。要关心下岗职工生活,重点解决好夫妻同时下岗的问题。

4.积极争取政策,为大力推进再就业创造条件。建议市政府制定有利于推动纺织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七项相关政策:一是制定用人单位录用下岗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解决工资待遇偏低问题;二是制定分流安置政策,对纺织职工男55岁、女45岁提前退休并纳入社会统筹;三是制定鼓励用人单位录用下岗职工的优惠政策;四是制定有利于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的减免税政策;五是制定纺织下岗职工集体向境外劳务输出免收或减收保证金的有关政策;六是制定有利于实行纺织下岗职工挂编离岗、集体向市内其他行业劳务输出的政策,本着“谁用谁负责”的精神,用工单位应给被录用人员交纳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七是建议市劳动部门改革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办法,帮助一些因调整全停而自身无力解决问题的企业渡过难关。

(本文1996年6月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内参第98期刊出)

附例稿(167)

内参:天津市制定出控制公费医疗超前消费的好办法

△中央台记者金树华:

经过半年多深入调查研究,天津市有关部门成功地解开了公费医疗费用迅猛增长之谜,并制定出控制公费医疗超前消费的好办法,不久将由市政府发布实施。

近几年来,公费和劳保医疗支出大幅度上升,成为困扰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一大难题。如,天津市享受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干部职工共有300多万人,1986年开支医疗费3亿多元,人均99.48元;1989年增加到9亿元,人均193.5元。医药费用开支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使国家和企业难以承受,也给患者带来很多不便。

去年年底天津市政府有关部门组成专门班子,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查明公费、劳保医疗开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药品价格近几年上调幅度较大,高档药、进口药的比重增加;医疗上采用了一些新设备和新技术手段,医疗收费提高;管理不善,医疗机构、享受单位及药品产销单位等有关方面存在着管理漏洞,造成巨大浪费。如1988年天津市卫生部门医疗收入的5.9%来自于不合理用药及不合理检查,金额达3 500多万元,绝大部分被用于医务人员的奖励上。

为了治理整顿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秩序,完善改革措施,保障干部、职工身体健康,本着积极防病、保证基本医疗、提高医疗水平、克服浪费的原则,天津市政府将采取下列几项措施加强全市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管理,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一、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

1.取消把医疗设备的检查收入同医务人员个人收入挂钩的承包办法,不准把药品的加成率收入与奖金挂钩,不准个人集资购买医疗设备谋取收入。

2.对各级医疗机构的药品消耗总金额,主要贵重药品的数量,门诊和住院,药品费实行指标控制的办法。凡医疗机构药品消耗总金额高于控制指标的,其所获收入属于国家拨发卫生经费的,上缴卫生行政部门;属于其他系统的,上缴其主管部门,用于奖励药品消耗总额低于控制指标的医疗单位。

3.对社会力量办医和联合办医认真进行检查整顿,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要限期纠正,对于违反有关法律而又坚持不改的要责令停办。除经市、区、县卫生部门批准的行医机构外,任何单位、团体和个人不得从事收费和医疗活动及向医务人员提供收费单据。

二、加强对实行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单位和个人的管理

1.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统一实行“定点医疗、凭证(带照片)就医、单位报销”的办法。由市卫生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医疗机构分布状况和患者就近就医的原则,制定定点就医的方案,并确定转诊关系。

2.市、区、县公费医疗主管部门对公费医疗单位可继续实行医药费包干的办法,并进一步加以完善。但从明年起,停止发给个人的医疗包干费,仅此一项就可把变相成为生活消费基金的近亿元医疗费真正用于医疗上。

3.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有关规定,不准擅自变动医疗费报销范围和标准;不准扩大干部保健范围。对医疗费开支单据要严格审查。

4.凡有条件的单位,都要建立保健站(所);人数较少的单位,可由上级部门组织联片保健站。各医疗机构对挂钩服务单位不仅要搞好就诊治疗,还要从技术上扶持保健站(所),做好职工的保健工作。保健站(所)应充分发挥作用,把一般疾病防治在本单位,减少外诊率。

三、加强药品产销管理

1.卫生、物价、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对医药市场进行检查整顿,对于制售伪劣药品的,要依法从严惩处,并坚决纠正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

2.积极发展药品生产,努力提高药品质量和自给水平。凡国内有同类品种可以供应的,一般不组织进口。

3.实行药品供应责任市场,市医药、药材公司发挥主渠道作用,对各医疗机构实行计划供应,签订包品种、数量、质量、送货上门的“四包”合同,做到品种结构合理,不随意搭配。零售药店出售药品必须货票相符,不得以其他商品充药或将滋补保健品开成治疗药品。

4.严格执行药品价格分级管理的规定,市物价和药品生产经营部门要严格控制药品价格上调幅度。

四、加强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的领导,建立健全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的管理机构

市成立领导小组,由一名副市长任组长,卫生、劳动、医药、物价、工商、财税、审计、人事、民政和市总工会、老干部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在市卫生局设市公费医疗办公室,在市劳动局设市劳保医疗办公室,并适当充实力量,分别负责全市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具体管理工作。各区、县、局也要成立必要的组织机构,负责本地区、本系统公费医疗的管理工作。

(本文1990年6月1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内参第82期刊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