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张经济小报的“观察与思考”

一张经济小报的“观察与思考”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上,《经济生活报》在这个栏目之外,还有许多新闻和言论,也程度不同地具有同样的特点。因此可以说,“观察与思考”是整个这张经济小报的一个特色。《经济生活报》创刊于1980年元旦。两三年后,类似的经济小报在全国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经济生活报》原来的特色也就不明显了。发表在“观察与思考”一栏中的新闻报道,都是记者自己观察到的经济生活现象。《经济生活报》一般不为新闻配发言论。

一张经济小报的“观察与思考”———谈谈浙江《经济生活报》的一个特色

“观察与思考”,是浙江《经济生活报》一版上的一个新闻栏目。这个栏目中的新闻,是记者根据观察到的某些经济生活现象,提出一些与读者共同思考的问题。实际上,《经济生活报》在这个栏目之外,还有许多新闻和言论,也程度不同地具有同样的特点。因此可以说,“观察与思考”是整个这张经济小报的一个特色。

《经济生活报》创刊于1980年元旦。当时,全党工作重点刚刚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各报都在围绕拨乱反正开展宣传报道,全国除有一张《市场》报以外,还没有一张报纸专门反映经济问题。新创刊的《经济生活报》别开生面,以广大消费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经营者和生产者的需要,新闻多采自消费领域和流通领域,因而,这张小报的特色颇为鲜明。两三年后,类似的经济小报在全国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经济生活报》原来的特色也就不明显了。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变化,广大读者的兴趣和需求也在扩展和深化。《经济生活报》同广大消费者息息相通,坚持“做消费者的挚友”,注重观察经济生活现象,深入思考经济改革问题,以新的经济思想和新的生活观念去推动改革,引导消费。这就逐渐形成了这张经济小报的新的特色。

发表在“观察与思考”一栏中的新闻报道,都是记者自己观察到的经济生活现象。1983年7月,一位记者上避暑胜地莫干山采访一个商品交易会。莫干山管理处的同志请他写篇报道,宣传莫干山的旅游业。这位记者没有立即向管理处要材料写报道,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莫干山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工作。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他写了一篇题为《可惜啊,莫干山!》,从房门关不住写到路灯都损坏,从名胜古迹无导游写到不少风景点荒芜破落,从原有的茶室被拆除写到山上文娱活动一无所有,以致许多游客乘兴而来,扫兴而归。接着,他又写了一篇《守着“摇钱树”反而缺钱用》的稿子,报道这个旅游宝地入不敷出,全年平均床位利用率仅占45%的事实。原因是,30多年来,一直用行政手段管理这块宝地,把“人、财、物”都管得很死,国家财政包袱越背越重。记者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只能走政企分家之路,变目前的行政管理机构为旅游公司一类的经济实体。

这两篇新闻见报后,省旅游局、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和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负责同志分别向该报记者发表谈话,指出像莫干山那样用行政手段管理风景区的,在本省为数不少,改革的关键是变行政管理为企业管理,按旅游经济规律办事。上述报道也引起浙江省政府的重视,省政府委托有关部门制定了莫干山总体规划大纲,并邀请省内外30多名专家上莫干山共商开发大计,下决心按经济规律振兴莫干山的旅游事业。

如果说,关于莫干山的“观察与思考”对于别的记者并非难事的话,那么,《“重量级”败给“轻量级”》这篇新闻,没有独到而又深刻的观察力是写不出来的。这种观察力同记者具有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分不开。一个旅游旺季,记者到天台县,看到一种怪现象:游国清寺的游客越来越多,而县汽车站开往国清寺的班车却由原先每天五个班次减少为三个班次。这是为什么?记者深入观察就明白了:这里个体机动三轮运输业很兴旺,国营汽车站跑国清寺的生意大部分被这些专业户抢走了,“四个轮子”跑不过“三个轮子”。记者因此思索:“后台老板梆梆硬”的国营“大力士”竟会竞争不过初出茅庐的个体运输户,这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很难得到解释。再进一步观察,原来是个体户服务周到,随叫随停,片刻一个来回,票价也跟国营汽车一样。那么汽车站为啥不买些灵活机动的小面包车同个体户争个高低呢?记者这一问,汽车站的站长委屈得几乎叫喊起来:“我们再笨,也知道该怎么办。我们想买小车,可钱呢?我们想多辟几条线,跑宁波、上海,可要上面点头呀!最担忧的还是人……人家出高薪挖我们的驾驶员,已经有人辞职走了啊!”记者在这篇报道的末尾指出:个体运输业的兴起是件大好事,使汽车站站长懂得了经济改革的必要。“问题是这些基层企业‘上面’掌权的部门。如何认清咄咄逼人的改革新形势,尽快对国营运输业松绑放权,给这些企业以更大的活力去参与竞争。”这篇新闻写了记者的现场目击及其步步深入思考和探索,问题提得尖锐,感染力很强,说服力也很强。

《经济生活报》一般不为新闻配发言论。1983年在二版辟出一个“经济新论”专栏,文章的议题也都是从经济生活现象的观察中得来的。这个专栏中常有新的经济思想、新的生活观念的阐述。1983年9月底,该报发表记者采自上海的一条新闻,报道上海国庆服装展销会推出大批奇异服装,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新闻的标题也颇奇异:《当今年轻人对服装的要求是:你穿,我不穿,我有,你没有》。这是记者在展销会内外细心观察所得的最新印象。记者感到言犹未尽,又写了一篇《为“奇装异服”正名》的“经济新论”。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奇装异服”作为贬义词,用来指责某些人的衣着。然而,这篇评论说:“什么样的服装尺寸、什么样的服装款式,才算不是‘奇装异服’?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了。”文章指出:“当然,并不否认,也许有人会穿有伤社会风化的服装,但这并非服装本身问题,因为衣冠楚楚的‘禽兽’也会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来,这是人的道德问题。服装与道德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不能混为一谈。”这篇冲破世俗偏见的“经济新论”,不但使追求美化衣着的消费者理直气壮,也使服装行业的同志松了口气。一位服装业的同志兴冲冲跑到《经济生活报》编辑部,感谢报纸为他们说了话。

像这样冲破旧思想、旧观念的“经济新论”,还有《“讨价还价”可登大雅之堂》、《为善于社交的人美言几句》等。这些文章中阐述的新经济思想、新的生活观念,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对消费、经营和生产起着引导和促进作用。

《经济生活报》的上述特色也很自然地引起办综合性大报即党的机关报的同志的思考:这张经济小报上不少新闻和言论的思想性、指导性都很强,对读者的吸引力更不用说了,为什么在一些大报上却很少见到呢?我以为问题在于记者能不能或愿不愿“观察”和“思考”。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常说:记者应是观察家。现在有不少记者却似乎不屑于观察他们所要报道的客观事物,他们要“观察”的只是人家送来的材料、文件。他们又不肯或不会独立思考问题,常常只根据领导所点的题去找材料写稿子。这样写出来的东西,读者扫一眼就过去了,不会有深刻印象。穆青同志提倡写“视觉新闻”是很有见地也很有针对性的。视觉新闻从何而来?我以为最好是记者目击所得,即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写出来的。这里,观察是第一位的,观察又有待于深入思考。一个对党对人民都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记者,应该随时观察客观事物,独立思考各种问题,多写有现场目击和思想深度的报道,去推动城乡改革,促进四化建设。

(刊于新华社《新闻业务》1985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