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场新闻采写分类提要

现场新闻采写分类提要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场新闻采写分类提要我们在1990年和1991年曾先后编印过上、下两集《现场新闻》。书中对不同类型的现场新闻分别作了简要评析,并附有部分记者撰写的现场新闻采写体会,供大家参阅。在本报所发表的现场新闻作品中,这种现场见闻在80%以上。由于见报的现场见闻不断出现,迫使记者在采写现场新闻时首先考虑题材如何出新这个问题。

现场新闻采写分类提要

我们在1990年和1991年曾先后编印过上、下两集《现场新闻》。现在编印的这本《现场新闻》,选录1991年7月至1993年6月在本报发表的现场新闻作品,共131篇。书中对不同类型的现场新闻分别作了简要评析,并附有部分记者撰写的现场新闻采写体会,供大家参阅。

报社提倡多写多发现场新闻的结果,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比以前多了,记者深入现场的活动也比以前多了,可谓一举两得。现场新闻的提倡,使新闻的采访和写作有了新的突破,现在报纸上各种不同体裁的新闻,都比较注意从现场挖掘素材,增强作品的现场感。这表明,不少记者、通讯员已认识到:凡新闻采访,都应该深入到新闻现场;新闻有现场感,应是一般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之一,并非只是被称为“现场新闻”的报道所独有。提倡现场新闻的目的就是提倡和鼓励记者、通讯员们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努力在新闻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使我们的新闻报道更加鲜活、生动,“可读、可亲、可信”,富有感染力。

现场目击记:预见·组织

1990年,我们在联系新闻实践,探讨现场新闻的特性时,曾经将现场新闻分为现场目击、现场见闻、现场察访三种类型(见《现场新闻与新闻现场》一文)。现在看来,这样分类,虽然不能看成是绝对的,但三年来的实践表明,分类有助于我们把握现场新闻的诸多特性,特别是根据新闻现场的特点去把握新闻事实,如果不加区分,就很难根据不同的新闻现场,采写出各具特色、绚丽多彩的现场新闻来。

目击新闻的最大特点是现场所发生的新闻事实是“稍纵即逝”的。所谓“目击”,便是指记者亲眼目睹那“稍纵即逝”的事实。我们曾经认为,这种“稍纵即逝”的事实都是突然发生的新闻事件。但从近两三年的实践看,有些并非突发性的新闻事件,由于时间短促,或场面集中,也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因而谁能抓住它,谁就是这一事件的目击者了。例如,钱江二桥建成,公路、铁路分别开通这一时刻的动人情景,是稍纵即逝的,但不是突然发生的。由此看来,目击新闻的外延比我们原先所想象的要宽广得多。

近两年来,我们在目击新闻的采写方面有了一些较大的突破,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对目击新闻的特性有了更多的认识。

首先是预见和判断。那些稍纵即逝而又并非突然发生的新闻事件,显然是可以推测和预见的,现场事态也大体上是可以事先判断的。例如,钱江二桥公路、铁路开通时刻激动人心的场面,群众在电视机前观看党的十四大隆重开幕镜头时的热烈场面,流通了40年的粮票被取消这一天的群众心理和行为,这些都是可以预见和判断的,而且很有新闻价值。采编人员正是意识到这些新闻事件会稍纵即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才抓住时机,奔赴现场采写的。特别是钱江二桥公路开通是在子夜零点,记者们深更半夜去现场采访,写出了一篇生动的报道,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其次是策划和组织。采写以上三桩现场新闻,事先都经过部主任、编辑、记者的共同策划,并估计到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作种种准备。由于事件重大,意义深远,一名记者尚难完成报道任务,部主任郑重地组织采访力量,派精兵强将出马上阵。《零点开通》是篇只有七八百字的短稿,部里却派出两名得力记者去采写,又有通讯员的协力合作。因而这篇现场短新闻内容扎实,撷取的人和事具有典型意义,使作品显得厚重,绝无轻飘、敷衍之感。《满城争说十四大》由三名记者分别从街头、里弄、校园采写,每人见报的仅二三百字,显然是从大量动人事实中精选出来的。由此可见,精心组织采编力量,是目击新闻采写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两年来,本报这类经过组织而采写和见报的目击新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组织程度在不断提高,作品的力度也在不断增强。

但是,报纸上突发性目击新闻毕竟太少了。按照目击新闻的本义,应以报道有新闻价值的突发性事件为主。不少人认为,这种目击新闻“可遇而不可求”,这有一定道理;但如果记者不出门,那就不但“不可求”,而且连“遇”也无从谈起了。关键是记者、通讯员要多出门,多跑路。像《丽温线上堵车一幕》这样突发性的目击新闻,便是记者在旅途中遇见和采写到的。我们常说记者的工作是“跑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的确是记者“跑”出来的,目击新闻更是如此。

现场见闻录:题材·特点·镜头

记者采写现场新闻,大多是到一个现场去报道一件事,这件事有新闻价值和宣传意义,但这件事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记者获得有关此事的某个信息,视为报道线索,才赶到现场去采写的。这种为数较多的现场新闻,我们称之为“现场见闻”。在本报所发表的现场新闻作品中,这种现场见闻在80%以上。

题材新鲜是采写这类现场见闻成功的一个基本因素。由于见报的现场见闻不断出现,迫使记者在采写现场新闻时首先考虑题材如何出新这个问题。从许多记者、通讯员采写实践看,开拓现场见闻的题材,不外乎寻觅新鲜事物或拓展新闻场面。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年代,新鲜事物是层出不穷的,只要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就有采之不尽的新题材。例如,农村出现喜庆电影,农民欢迎《一优两高作物结构表》,农家姑娘开办“便民信息服务所”,老劳模喜游新杭城,浙江大学校长亲自送科技到义乌,科技成果拍卖情景种种,城里人到宾馆酒家去吃年夜饭,等等,这些题材都比较新鲜,报道这些新事物的现场见闻正是因其新闻性强而取胜。至于场面,新和广是联结在一起的,如果事情都是发生在杭州,都在武林广场,看过几篇后,再看就会倒胃口。场面越广便越新鲜,从城市到农村,从平原到山区,从陆地到海岛,从本省到外省,凡有人群的地方都可能出现新闻,都有新闻现场。本报三年前曾发表过一篇报道顾客为湖州城里某商店开张剪彩的现场见闻,一年后本报发表采自革命老区的农民剪彩的现场见闻,读后仍有一种新鲜感,主要是地域和场面新鲜。由于近年来记者、通讯员的新闻视野从省内伸向省外,出现了《浙菜享誉京华》、《天安门前庄严的一刻》、《“鸭司令”开店》等跨省新闻。特别是采写“鸭司令”开店的通讯员,专程出省采访,从嘉兴跑到无锡,又跑到常州。新闻工作者跨省采访活动是同经济工作者跨省经营活动一脉相承的,有跨省的经营,必然会有跨省的新闻。浙江企业家在地球上有多大的跨越,我们记者、通讯员也应该有多大的跨越。这样,就不愁抓不到新鲜的现场新闻题材了。

抓特点,包括抓事物特征和现场特色,这是采写任何题材的现场见闻都应当切切留意的。特别是许多老题材,几乎年年有报道,更要注意抓出特点来。夏天战酷暑、冬天斗严寒年年都有报道;农民春游杭城、蚕区开秤收茧、除夕拜年、春节联欢也年年有新闻,至于抗台防洪抢险等,更是必须报道的。从老题材中抓新特点,写出新人新事新场面,才成其为现场新闻。春节联欢、过年送礼,以前报道得很多了,但《特殊的迎春联欢会》报道的是盲童与残疾人联欢的动人情景;《节前送礼到山村》写的是新昌县政协请一位高级农艺师去给农民传授育桑知识的新鲜事;《给守桥战士送年货》写的是杭州先锋电子技术公司给战士们送去一种高新技术产品———防刺背心,这些事实都很新鲜,场面也各有特色。

抓住特点,怎样表现呢?现场新闻在写作上要力求使典型的新事物与动人的场面融为一体,用文字手段将它传送给读者,达到电视新闻镜头那样的效果。过去我们总觉得现场新闻写得再精彩,也难于像电视新闻,特别是电视现场报道那样形象鲜明,历历在目。现在看来,报纸上的现场新闻可以达到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那样传神的效果,有的甚至更生动传神,更富有魅力。这是因为,报纸记者和电视记者同样都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所报道的都是亲眼目睹、亲耳所闻的事实,而且在电视记者紧张地忙于操作手中那架摄像机时,报纸记者却可以细心观察、冷静思索;在他形诸文字时,尚可琢磨一番,使笔下事物的深刻含义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展现出来。

报道杭州大众帮忙公司开张前一天情景的《招牌未亮客盈门》,有这样一个生动形象的镜头:

杭州大众帮忙公司离正式开张还有一天,这个公司就闹猛起来了。8时30分,工作人员杨大妈刚把办公室的门打开,前来要求帮忙的人就争相而入。杨大妈一边打扫办公室,一边劝大家改日再来,可是等候已久的人们似乎没有想走的意思。一位个体酒家的女店主想马上找一位手脚麻利的外地女青年做服务员,另一位老伴生病住院的老大爷则想当场带走一位能料理家务活的帮工回家给老伴送饭送菜。杨大妈急得直摊手,“明天下午才开张哩,你们慢慢来不行?”

这个镜头,若与电视记者的现场报道相比,并不见得逊色。

报道邮电职工年终工作繁忙情景的《纷飞贺卡中的绿衣人》,在介绍了12月19日以后日处理信函比平时增加一倍后,推出这样一个镜头:

在400平方米的分拣大厅里,近50位职工正在飞快地处理信件,动作令人眼花缭乱。女工俞东方一边拣信一边说:“我们平均每小时要分拣2500多封信,一天干下来,肩膀都抬不起。”

这段文字简练、精妙,用词贴切、传神,现场情景与人物心境交融,其效果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似并不多见。

报道浙江大学与义乌市开展科技合作的《浙大校长送科技到义乌》,突出描写这样一个场面:

在义乌的大型企业浙江味精厂,路甬祥站在一堆堆小山包似的甘蔗渣前,捞了一把甘蔗渣对随行的骆有寿副教授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二次资源利用课题。”

这个厂今年就有6800多吨蔗渣,这批东西原来是生产普通包装纸的,现在普通包装纸价格下跌,而且生产中污染问题也难于解决,工厂正为此苦恼。

骆有寿掰着指头说:“现在国际市场木糖畅销,蔗渣正可用来生产木糖,6800多吨蔗渣可生产500多吨木糖,产值2500多万元,利润300万元左右。”

味精厂厂长金贤富听了非常开心:“这正解决了我们的难题。”

这个场面不光有电视新闻中常见的几个人物在现场谈话的情景,还有谈话内容和精确的数字。不难想见,记者在那里仔细地看,细心地听,还在快速记录、冷静思索。记者完全理解他们谈话的内容,如实录下,成为一条经济信息,本身就具有新闻价值。这篇现场见闻有深度,这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所难于表现的。

报道杭甬高速公路开工典礼的《盛世盛典》,开头写得较平,但结尾却推出一个出乎读者意料的特写镜头:

半小时的开工典礼很快结束了,来宾陆续离去。突然,记者发现路边有一位老人,久久地凝望着清静下来的会场,不想离去。原来,今年81岁高龄的屠大爷是从一公里以外赶来观看这个开工典礼的。当我们提出送他一段时,他谢绝了,说:“盛世盛典,我心里高兴、高兴……”我们的车走了,他仍站在那里,深情地凝望着……

读到这里,真令人喜出望外。这个特写镜头有着诗一般的意境和情味,使人觉得余音袅袅,余味无穷。我们在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中,还从未见到过这样意味深长的镜头。

诚然,在我们报纸上,现场见闻中这类精妙的镜头也是不多见的,但是,我们可以自信:文字记者采写的现场新闻,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在思想性或感染力上,都有大大提高一步的可能,而且可以超过电视新闻中的现场报道。

现场察访篇:新风貌·新问题

有些现场新闻,并不是报道新发生的某一事件,而是描写客观事物某种现状,是记者通过现场察看和访谈所采写得来的,我们称之为“现场察访”。

“现场察访”的新闻性较难把握。如果只是罗列一些平平淡淡的现状、情景,那就完全没有报道意义了。现场新闻的新闻性在于客观事物渐变过程中显露出来的新鲜可闻的状态,说它“新鲜可闻”,是因为这种状态本身是一种信息。因此,“现场察访”中应该传递人们感兴趣的信息。例如,《蚕能不吃桑叶吗?》这篇报道,就是记者从蚕区传来一个信息:科学养蚕,可以使蚕不再吃桑叶,吃一种“墨绿色的人工饲料”。这自然会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而如果记者到那些普通的蚕区去察访,察得再细,访得再详,写些尽人皆知的状况,没有闻所未闻的信息,那肯定是引不起人们这样大的兴味的。

从近年来见报的“现场察访”看,大体上可分两类,一类是反映新面貌,新风貌的,另一类是描述事物新征兆,揭示新问题的。

描写新风貌的“现场察访”比较容易采写,见报的稿件较多。但要写得新鲜可闻而又精彩动人,也是不容易的。作者不仅要传递新的信息,而且要展现典型的人和事。作品中既有场景的勾勒,又有典型事物的描绘,有特写镜头。《八方鸭农逛信息市场》是比较精彩的一篇。作者并不是写宁波禽蛋信息市场的开张,而是在开张多日之后,通过细心察看和与人访谈,描绘出这个市场新鲜动人的情状。“一张张四方桌旁,人们三五成群,一边喝茶,一边交谈”,这是场景勾勒,还有生动的特写镜头。

“金娣姐,金娣姐,我托你打听的苗鸭有信息没有?”在拥来挤去的人流中,一位养鸭户拉住一位满脸堆笑的中年妇女。

记者循声一看,认出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鸭大王”、省劳模陈金娣。她一家养鸭3万多只,出产的鸭蛋占宁波市民消费量的1/3。说起这个信息市场,陈金娣眉飞色舞地说:“远远近近的养鸭户都离不了这个市场。你想想,每天几千斤鸭蛋,你能今日慈溪明朝余姚天天挑着跑吗?有了这个市场,只要隔5天来一趟,价格清楚了,买主也找到了,真叫省事。”

这个人物的忽然出现有一种明显的现场感,她三两句话道出了这个禽蛋信息市场的功能和价值,成为这篇现场新闻的画龙点睛之笔。

提出问题的“现场察访”虽不多见,但一见报就会引人注目。这是一种批评性或探索性的报道,作者通过现场实地观察和访谈,指出一种不良现象或揭示一种危险倾向,或提出一个疑难问题,引起人们注意,促使有关部门去解决问题。批评性报道如能采用现场察访的形式,由于有关的事实在作品中写得历历在目,真实可信,使人心服口服,常常收到较好的批评效果。如《古建筑的隐患》,一开头就把读者的目光引到一个建于明代的古建筑群:

腐烂断裂的横梁、吱吱作响的地板、摇摇晃晃的楼梯,倾斜的木屋,堆放着煤饼、煤炉、液化气……一条狭长而黑暗的过道,把52户居民和一家街道工厂紧紧地串在一起。要不是消防部门的同志告诉笔者,真不敢相信这个存在严重火灾隐患的地方竟是杭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写道,目前杭州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点)的有137处,其中绝大多数存在着年久失修、乱占乱用、堆放易燃易爆品、用火用电不符合要求等违反文物保护和古建筑管理法规的情况。作者还通过同占据白马寺的长庆瓶盖厂的负责人面对面交谈,揭示出这种危险倾向的根源在于人们脑子里“文物意识”十分淡薄。作者指出,杭州作为风景旅游和历史文化名城,所依仗的“恐怕不仅仅是一个西湖,她需要更多完好的古建筑”。这篇来自现场察访的批评报道,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意义,批评的力度也是相当大的。

目前报纸上这类批评性的现场新闻为数极少,留意采写这种批评性现场新闻的记者更少。其实,现场察访是批评报道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一种有效的形式,是值得重视和提倡的。许多人认为,现场新闻总是报道成就、新貌或事故、案件的,却没有意识到还可以提出不良现象、危险倾向,可以作为批评报道的一种武器。

通过分类评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场新闻的题材是广阔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因此,现场新闻这种报道形式确实值得大大提倡,它的宣传功能应该多方面地充分地发挥出来。

(刊于浙江日报总编办公室1993年编印的《现场新闻》(第3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