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短新闻回味

短新闻回味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短新闻回味在今年上半年开展华东9报短新闻竞赛的时候,我们曾有选编一本短新闻作品集的打算,得到许多记者的热烈支持。新闻性、新闻味、新闻欲,新在哪里呢?这就确定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原则。而事件性新闻,即单独报道一件事的新闻,有其发生和演变的鲜明动态。在事件性新闻中,有一种是报道突发事件的,称为突发性新闻,更要求写明事发的日子,甚至发稿时间标明某日某时。

短新闻回味

在今年上半年开展华东9报短新闻竞赛的时候,我们曾有选编一本短新闻作品集的打算,得到许多记者的热烈支持。现在这本集短新闻作品和读评提要的《短新闻四味》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是大家辛勤实践的一个新成果,也是浙江日报主攻新闻的一项新业绩,的确是十分可喜的。

收在这本书里的作品,都是发表在1995年内以及1996年上半年的短消息,共计144篇,其中大多数刊登在《浙江日报》上,一部分刊登在《钱江晚报》和《经济生活报》上。这些短消息较好地体现了“新、短、重、活”,当然,并不是每篇作品都四者等量兼备的。至于作品的分类编排,只能大体上侧重一个方面,编入这一类的并不意味着没有别的方面的长处。但就篇幅而言,绝大多数作品都在600字以内。

书中的四篇“短新闻读评提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别探讨短消息采写中的“新”、“短”、“重”、“活”四个问题,有重点地评介了一些作品的成功之处,扼要地阐述了有关的理论和业务知识。这对于大家开阔思路,继续创新,进一步提高短消息的采写水平,是不无裨益的。

说“新”

———短新闻读评提要之一

新闻姓新,也贵在“新”。记者采写的是新闻性较强的重要事实,读者看报,也总是寻觅那些新闻味浓的报道,二者都求其新。

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因为比起其他新闻文体来,用消息传播新闻事实更迅捷,也更有效。因而狭义上的新闻便是指消息。我们所说的“短新闻”,也就是短消息。报纸印出来,新闻欲强的读者,也总是先看国内外短消息。

新闻性、新闻味、新闻欲,新在哪里呢?这本书里的许多短消息,是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

“新近”与时效

新闻原理告诉我们,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的报道或传播。其中,“新近”是所报道的“事实”的第一个限制词,说明事实是要新鲜的,而且报道应是迅捷的。这就确定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原则。许多记者认识到,时效是新闻的生命,是求“新”的一个立足点。

新闻实践告诉我们,从新闻报道的总体看,新闻事实发生的时日与记者报道时间的间距越近,时差越短,新闻的时效性就越强。但是,新闻的时效性受到新闻事实运动状态的制约;事态变动明显还是不明显,人们对时效性的要求就不一样。因而对不同新闻的时效性要作具体分析。非事件性新闻,包括典型报道、综合报道、分析性新闻等,报道的是动态不甚明显,处于比较稳定或渐变状态的事物和情状,人们对其时效性的要求还比较宽容。而事件性新闻,即单独报道一件事的新闻,有其发生和演变的鲜明动态。又有时间、空间的视觉形态,人们对其时效性的要求比较严格,这是合乎情理的。

诚然,非事件性新闻也有个时效问题。精明的记者为求其新鲜感,满足读者的新闻欲,往往为报道的事实寻找一个“新闻由头”,即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把它作为消息的导语来写,以引发读者的兴味。

去年8月30日,本报刊登天台8月29日的一则电讯稿,报道天台农村兴起“读书热”,导语是这样写的:“今天,天台县60多名在北京、上海等地经商、办企业的农民坐飞机、坐火车赶回老家,参加农村干部中专函授考试。天台县领导说,农村干部学习积极性如此高涨,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农民坐飞机回家赶考这件事,既是报道读书热的新闻由头,又是农村兴起读书热的典型事例,的确新鲜有味。编辑给这条新闻做了这样一个标题:“弃生意求学坐飞机赶考”。这样对读者就更有吸引力了。如果不抓住这件事作新闻由头,这篇反映农民读书热的报道是不可能成为一条昨日新闻的。

至于事件性新闻,在新闻时效上更不容含糊,记者、通讯员都千方百计于事发当日采写,并当夜传稿,确保第二天见报。如报道华东首次以企业称号命名的列车“杉杉号”始发杭州的新闻:“本报宁波12月28日电 今天上午8时正,华东地区铁路系统首次以企业称号命名的列车———‘杉杉号’列车从杭州火车站缓缓启动,奔向宁波。……上午11时30分,‘杉杉号’顺利抵达宁波。”这条事件性新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即某日某时写得很明确,说明作者在时效问题上毫不马虎。

在事件性新闻中,有一种是报道突发事件的,称为突发性新闻,更要求写明事发的日子,甚至发稿时间标明某日某时。这是因为突发事件处于急剧的变动之中,过一小时事态就不一样,甚至有可能进展,也有可能逆转。记者不标明稿件发于当日某时,到读者手里就会变成“隔时黄花”。

当今报纸新闻的时效性备受电视新闻时效性的挑战和威逼,愈来愈含糊不得。特别是报道新闻性强的事件,各传媒的记者无不争先恐后。今年6月15日,杭州大富豪酒家摘下了四年前挂的旧招牌,换上了“龙门大酒家”的招牌。此举是在新闻舆论界连口呼唤净化社会氛围、消除不良文化之后出现的。当天,电台、电视台播放这条消息; 16日,即星期天,省、市日报、晚报也有报道。为难的是《经济生活报》,因它每周出六天早报,星期天是休刊的。大富豪酒家当天上午挂新招牌,当天一早出版的《经济生活报》赶不上;为避免拖到星期一见报,被读者冷落,该报在15日早出的报纸上率先刊登这条公众瞩目的新闻。记者当然不可以将未成事实(更换招牌)写成既成事实。记者采写的是这家酒店总经理意欲更改店名的谈话,其中说到香港合作方人士对此表示赞赏和工商部门大力支持。最后写道:“已有很多人向该酒家提供可选择的新店名,酒家的最后选择如何,将在今天上午揭晓。”就这样,一条侧重写背景的预告性新闻抢发在其他报纸之前,甚至在电台、电视台播放之前,收到先声夺人之效。

新在发生与变动

同“新近”密切相关的是新闻事实的“发生”,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才是新闻。新闻欲强的人看报纸,关注的是周围世界发生了什么大事,或出现了什么新情况。同“发生”、“出现”相仿的事态概念词,还有产生、发明、展现、创造、创举等等,都用来表述事物由无到有,且无人知晓。其中有益于社会和人生的称为新生事物,否则成为罕见或惊人的事物。这些都是经常看报纸的人十分关注的。

例如:“本报嵊泗2月27日电 120个客位、航速每小时28海里的“嵊翔号”高速客轮,今天上午7时30分首航泗礁———嵊山———大洋———上海芦潮港航线,它使我省最东部的嵊泗县嵊山岛航运至大陆仅需两个小时,比原先整整减少了22个小时。”这条“昨日”发生的新闻,对经常来往于上海、舟山两地的人特别有益,肯定是喜闻乐见的。而如果一年后再采写这件事,则人们早已知晓,毫无新鲜感了。

又如:“本报讯 日前,已经封顶并部分粉饰的桐乡市南日镇越丰村四层皮件大楼,因无证设计、无证无照施工和工程质量低劣,被省有关部门勒令拆除。消息传开,越丰村干部群众后悔莫及。”农家造房倒塌时有所闻,但这幢被勒令停工的皮件大楼是工厂兴建的,实属罕见,令人吃惊;广大农村读者,特别是在农村搞建筑业的人们尤为关注,“三无工程”再也搞不得了。不无遗憾的是,这篇报道用了“日前”这个含混不清的时间状语,时效性就很一般了。

一桩新闻事实经过报道广为人知后,如果突然出现变动,无论是向前飞跃,还是向后逆转,都会引起人们更大的关注,记者无不争相报道。《“假日列车”停开了》、《杭州商海城进退两难》、《杭州的新华书店变样了》等报道,都因事物的变动而引人瞩目。特别是由几个铁路分局组合而成的双层空调软席旅游列车,是为双休日特意增开的,杭州、上海、南京的传媒普遍作了报道。谁知这趟列车只开了4个往返就不再运营了。不难想象,人们对这篇报道是非看个究竟不可的。

变动出新闻———对于人们关注的事物来说,的确是这样。

新在显著与异常

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全部是值得报道的新闻事实吗?不要说全国、全省,即使在一个乡或镇的范围内,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也是成千上万,数不胜数。其中值得报道的足以成为新闻的事实只有很少一部分。记者怎么选择呢?显著性与异常性,是记者选择的标准之一。

所谓显著性事实,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中那些非同一般、很不寻常的事实。人有一般人与先进人物、知名人士之分,事有寻常小事与重大或异常事件之别。一般(平常)人不会成为新闻人物,寻常(常见)小事也不会成为新闻事件。只有那些不一般、不寻常的人和事件,才具有新闻性,才值得报道。在这里,所谓新闻性,就是显著性和异常性。显著性、异常性都在新闻价值诸要素之列,“新”就新在不一般、不寻常上。

显著性往往带有“最”字称号。最先与最后、最大与最小,都是同类事物中不一般的最突出的事实。例如:华东首次以企业称号命名的列车“杉杉号”始发杭州;龙泉成为我国最大的灵芝基地;柯茜茜创下全国农行系统新纪录———每秒点钞8.8张;杭州市龙翔农贸市场告别杆秤,等等,堪称“最”字头的新闻。

有些人和事,不一定冠以“最”字,但在同类人和事中显得非常突出,也具有相当大的显著性。例如:离休干部蔡象临义务宣传爱国主义,3年讲演500场,听众16万;杭州解放路一爿“街道老翁店”,闯出一个连锁大市面;李信亮胆识过人,赴美国打赢“官司”;曾任温州市副市长的魏萼清退休后在金华搞她的本行———从事“烧泥巴”的建材研究;种粮大户苏烽斐自费出国考察,打算到泰国去承包农田,等等。这类突出的人和事引人关注,这便是新闻传播的效应。

至于异常性,不单纯是显著,而是显著性和奇异性兼而有之。这类人和事对新闻受众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为人们的注意力不光投向显著的事物,还因一般人皆有的好奇心,把注意力转向那些奇异的事物上去。例如,抗癌奇人缪怀恩———当癌细胞扩散全身、生命垂危之际,她以惊人的毅力与之抗争了整整23年;桐乡槜李不能外引的定论被推翻了,浦江人从桐乡引种的槜李不光开花结果,树上果子比桐乡的多得多;湖州有一奇洞,洞中有奇石,能作钟鼓鸣,被称为国宝。这些事物都异乎同类事物,给人新奇之感。新奇感也是一种新闻昧。记者不应猎奇(一种唯奇的报道思路),但对国计民生有利有益的新奇事物,自然是应该报道的。

新在立意与角度

在选择新近发生和变动的事实中,记者总是着眼于事实所蕴含的思想意义,特别注意有无新意。

毛泽东讲新闻时,曾讲到新闻的“立意”,留意这一点的人似乎不多。我觉得讲“立意”比讲“主题思想”恰切,对狭义上的新闻即消息来说,尤其恰切。“主题思想”不乏主观色彩,而“立意”似乎可带主观色彩,也可不带主观色彩,离不开事实本身。大富豪酒家改挂龙门酒家招牌,其“意”就在净化社会氛围,消除不良文化。我们讲新意,就是新闻事实本身所蕴含的这种新鲜的思想意义。

世上不是所有新发生的事实都有新意,所以记者要寻找,要选择。《李信亮胆识过人赴美国打赢“官司”》是一篇颇具新意的报道。企业经营者打官司常有所闻,但温州市这位小公司的总裁雄赳赳飞赴美国,打赢了官司,足以看出他胆识过人。胆识就在既有经济眼光,又有政治头脑和法规意识;立足温州,却能眼观国际风云,参与国际商战,据理申诉,一举胜诉。这件事告诉人们,随着商品的飘洋过海,企业家的头脑也要跟着“飘洋过海”,成为国际风云眼底过的无畏的商战勇士。

在《总经理让贤请能人掌印》这条短消息中,我们看到了另一位有政治头脑的企业家———萧山“维纳斯”自行车实业总公司总经理徐佳明。这位总经理心胸宽,目光远,他的自知之明、求贤如渴都出于企业的长远目标和自己的奉献精神。负重拼搏是一种奉献精神,退而让贤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奉献精神,其心胸之博大更令人钦佩。

这两篇来自经济战线的报道,从事实到立意,都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浮想联翩,得益匪浅。

有些报道,题材与宣传思想给人似曾相识之感,但新鲜的事实中不无新意,读后也有启益。节约用水这个主题报上时有所见,但《夜深人静时细探漏水踪》这条消息中所报道的杭州市节水办公室深夜为用户“检漏”一事,字里行间有一种新鲜感。这篇报道集中笔力写海军杭州疗养院先是因超标准用水,每月罚款数以万元,一筹莫展;后来市节水办的“检漏师傅”连续三夜为“海疗”自来水管道检漏,终于在第三夜的凌晨3时,在疗养院大门口一块水泥地坪下找到了漏点,很快就堵住了已漏失3万多吨水的漏洞。这篇报道告诉人们,节约用水不光要抓“明处”,还一定要查“暗处”,使用鲜为人知的耳机探棒查漏点,往往收到令人惊喜的奇效。报道中检漏师傅的工作精神也着实令人敬佩。这种新鲜有味的报道,读者是喜闻乐见的。

也许有同志认为,这篇报道好在角度新。其实,对节水而言,“检漏”与其说是个角度,不如说是整体中的一个局部。这篇报道的新闻事实本身是“检漏”,背景交待也是漏水问题,因而从消息的内容和结构很难看出角度选择上的妙处。说到底,还是“检漏”这一新闻事实本身给人以新意。

好的角度,的确是使报道出“新”的重要选择。例如,报道一个连年亏损的大企业一举扭亏为盈,一般都是从生产第一线落笔的。而报道“杭二毛”一举扭亏的记者,却从该厂行政楼的变化落笔,且用形象化语言,说这个厂行政楼变“矮”了。原来,这个厂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不惜伤筋动骨,大刀阔斧裁减科室人员,行政楼从原先的“五层”减为“一层”,170人缩减到31人,20个科室改为6个部,腾空的楼层成了生产场地。我们从这条消息看到角度选择的妙处:妙在从事物的背后揭示事物的特征和内涵,仿佛读朱自清的《背影》,有神情毕现之妙。

以角度取胜的还有《包子店香飘杭城“麦当劳”望而却步》。“南方大包”风靡杭州,已有正面的直接报道。而在这一条消息中,记者采用侧面报道手法,通过连锁店遍布全球的“麦当劳”快餐公司驻上海办事处人员来杭考察经营环境,发现杭州大街小巷到处是包子店,市民踊跃争购1元1只的南方大包,深感“麦当劳”快餐难与价廉物美的南方大包竞争。他们原想在杭城开设分店,现在看来须“慎重考虑”了。

讲到新闻角度,有人会引出苏轼的《题西林壁》诗来讲一番。我却觉得有些牵强附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观景,与我们记者的新闻采访是大相径庭的。虽然观景要选角度,采访也要选角度,但客观景物是静止状态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天天如此,岁岁照旧;新闻采访没有这么轻易,记者寻找和观察的对象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麦当劳望而却步”,固然从侧面写出了杭州大包的市场声威,但望而却步的“麦当劳”也是记者所观察的对象,而且是一个在杭州偶然出现、很快消失的对象。记者的功力在于抓住了这一稍纵即逝的对象,并且借助这个客体,去观察杭州大包,这才显现出这篇报道的侧面角度之妙来。因此,记者抓角度,说到底还是抓新出现的客观事实,随心所欲是抓不到什么的。

旧事缘何成新闻

去年8月12日,本报以《日军自行拍摄暴行无可抵赖》为题,披露55年前侵华日军出版的一本名为《中支从军记》的战争图片集。这篇报道和随后公诸报端的多幅战争图片,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出现轰动效应。新闻既然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的报道,55年前发生的这件旧事,怎么在今天成了新闻呢?

请留意这条消息的副题:“嘉兴发现侵华日军的自供状———《中支从军记》。”这是最近“发现”的,表明在这之前是无人知晓的。这一点正是引发新闻效应的基础。更何况,旧事传开,融进沸腾的现实生活,分量得以倍增。去年8月,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的日子里,在深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蹂躏的浙江大地,到处都出现长辈向晚辈们讲述当年日军种种暴行和百姓生灵涂炭的惨状。这篇报道和这些图片见报后,城乡人民争相传阅,“勿忘国耻,强我中华”的爱国主义热情进一步高涨。而且针对当今日本国内右翼势力一再抵赖侵华日军种种暴行,这篇报道和这批图片的发表就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编者为这条消息制作的新闻标题,充分揭示了这一点。

如同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成为新闻一样,新近“发现”的重要事实也会成为新闻。那是因为,由不知到知之,由未闻到闻之,在这一点上,两者是共同的。我们有些短新闻所报道的人和事,如哑巴女船工、抗癌“奇人”、朝晖街道“剪字张”、稀世珍宝越王剑、牛峰岭“微型小学”等,都不是新近发生或出现的,而是新近发现和传播的。至于传播效应的大小,则取决于事情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程度。人们认为事情重要,意义重大,必欲知之而后快,传播效应必大无疑。

新闻,新在人们闻所未闻而又不可不闻,这是实践一再证明了的。

道“短”

———短新闻读评提要之二

短,消息的特性与优势

有些偏爱文学的记者会写长通讯,却不大乐意也不大善于写短消息,他们不会不知道,茅盾、巴金之所以成为文学巨匠,是因为他们不但有鸿篇巨制,还有许许多多精致优美短小的散文。鲁迅的作品中篇幅最长的《阿Q正传》只有2万余字,曾有文学评论家称之为“一部《阿Q正传》”,那是因为《阿Q正传》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广度和深度,是足以称为一部长篇小说的。至于鲁迅笔下的短篇名著之多,更是文学界尽人皆知的。文学家并不嫌弃短篇,有的甚至终身孜孜于制作短篇,当新闻记者怎么可以忽视写短新闻呢?

新闻作品,包括通讯,都应该是短的。但在新闻业务这个圈子里,真正的短篇,主要是消息类。人们历来称呼“一篇通讯”,“一条消息”,用的量词不同。说明通讯可长(如三五千字)可短,而消息却非短不可,从不给它一点可以拉长的理由。这是为什么?新闻事业史告诉我们,最早出现的新闻报道,是古代威尼斯商人从海外收集到的商讯,商船返港后把各地商讯发布给经商的人们。而当有人不干别的,专门从事这个行当时,世界新闻事业史的第一章就揭开了。这种一条一条的商情简讯,便是最早的消息。所以,“短”可以说是消息的本性;延至当今,可谓本性难移。面对现代社会信息纷繁局面,图书、音像杂沓,消息愈加发挥其传播信息简捷的巨大社会功能,为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所看好。

在我国,近代报纸上的消息,也都是简讯;进入现代曾一度变长,50年代就曾出现千字以上长消息。当时新华社力倡短风,提出消息应在800字以内。几十年来,千字以上的长消息仍然时有所见,但“800字为宜”,则是新闻界在消息篇幅问题上较为普遍的意见。

“短消息”又如何衡量?过去似乎没有什么定论。但大体上是介于800字与一二百字之间的消息。有几家四开晚报最近提倡的短消息是三四百字,已把500字稿件拒之于短新闻门外了。对开大报呢?华东9报今年开展短新闻竞赛,经过协商,明确规定参评短新闻(消息)的字数一律在600字以内(包括标点符号),字数一超便失去入选资格。至于本报,提倡短新闻已有数年,一直把字数框在600字以内。

五六百字的短消息备受读者喜爱,是毋庸置疑的。5000字以上的长通讯占据半个版面。如果不是像徐虎那样的重大典型,或重大事件,看的人有多少呢?如果这半个版换成八九条“新、短、重、活”的消息,看的人肯定多得多。报纸每个新闻版每天刊登十多条这种短消息,形成八方传讯、信息密集而又美不胜收之状,一方面充分地反映了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社会情势,另一方面又适应和满足了生活节奏加快、信息需求日增的读者意愿。

对于记者来说,多多采写短消息,既是入门之道,也是成才之路。因为围绕消息的采写、编辑的业务活动,充分而又集中地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而只写通讯,不写消息,就不易掌握新闻规律。更何况,一个记者一天出手一条,一个月30条,一年下来,洋洋大观近20万见报作品矣!实际上,本报有的青年记者月见报稿已达到或超过30条。这样干上两三年,新闻入门是不成问题的了。至于成名,也不成问题。设若一篇5000字的好通讯能赢得1万名读者,那么,将它改写成一条精粹的500字短消息,也许会拥有10万读者。如果两者出自一人之手,这样的记者在老总看来是比较成熟的了。新华社老记者李普,开国前后写了大量消息,新闻界公认他是采写短新闻的行家里手,是短新闻托起的一位名记者。80年代初,李普来杭州作过讲演,鼓励年轻记者们多写短新闻。

求短,信息观念显神通

为什么有的记者写消息时一任挥洒,难于收笔;咬着牙缩短,却又不像一条消息呢?如果单从写作技巧上讲,可以讲许多原因,比如要简练而不要铺陈,要唯实而不要虚无飘缈,等等。但这都难以使他摆脱消息写作的困境,因为没有深究到对写作心理起支配作用的观念问题上。

大约十年前,有一位多写短新闻的晚报记者在与同事闲聊时说出这样一句话:“写报道又不是做文章,抓得到好东西就成。”这句话当然不无片面性,但听的人当时没有同他争辩,他自己说出这句话之后也没有作进一步的解释或分析,那是随口说说的。我们不妨撇开其片面性,探索其中蕴含的正确性。他说的“好东西”指的是什么呢?是要报道的事实吗?没有错,但似乎不够确切,不够清晰。我以为这“好东西”是指信息,或者叫新闻信息。正是信息观念,在短消息的写作中起着支配作用。

前面所讲的难以收笔的挥洒,是一种文学创作心态,支配作者心理活动的是人物形象和情感。文学作品虽有长短之分、技巧之别,但都离不开形象和情感。这种形象意识,在新闻写作中恰恰不能起支配作用。新闻作品普遍都是短的,短消息可谓短中之短,只有在信息观念的支配下才会意识到:长是没有必要的,短是不在话下的。

信息是什么?书本上似乎各有各的讲法。我们不妨从新闻传播角度去把握:信息就是受众未知欲知的客观事物的音信或征状。构成信息的有三个要素:信源(客观事物)、信道(传媒)和信宿(受众),短一不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所谓“未知欲知”是指作为“信宿”的受众而言的。信息之所以成为信息,丝毫也离不开受众的认可。因而记者总是从读者的心理和眼光去识别和传播信息的。

我们不妨从编入本书的一些短新闻中把这种信息即音信拎出几条来:

杭州万户住房特困户全部解困;

何慕任职不满半年被免职;

火车上可打长途电话了;

“民办教师”称呼将消失;

“假日列车”停开了;

小黄鱼又回来了;

毛阿敏到缙云山区演出漫天要价;

杭州千余青工昨日大拜师;

新型“红旗”车亮相杭城;

母象罗罗快做“妈妈”了。

这些都是事物的音信或征状。不难看出。办报人是从读者眼光来识别和表述报道内容中蕴含的信息的。

因此,我们采写消息,首先要捕捉并确认这种信息。只要抓住足以显现信息的事实并恰当表述,短消息的写作问题会迎刃而解。

《小黄鱼又回来了》这条消息被排上版面那天夜里,值班老总一读就叫好,要上头条。细细研读,觉得还可以写得内容再丰满一点。因为此稿才260字,按600字之限,还大有增补的余地。当夜电话找作者,未能找到;是否等明天要来补充材料后再见报?值班老总左右思量,觉得这条能抓住读者的消息,文中已有情景、态势,又有背景情况,不能再苛求它了,上吧!于是就见报了。这就是“抓得到好东西就成”。说到底是一个重要信息为它取胜定局。因为从已有的事实材料看,“小黄鱼又回来了”这个信息已明白无误又确切无疑;到这地步,更多更好的材料显得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了。

话再说回来,写消息并不一概排斥文学描写。但消息写作以展现信息为主,只在必要时才适当运用一点文学描写。如《杭州朝晖街道有个“剪字张”》,对“剪字张”有几笔现场描写,神态毕现,但神来即止,绝无铺张状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条消息的标题,纯粹是新闻信息类标题。只有站到信息接受者一边,猜度他们获悉时的心理与言语,才会做出这样一个传播音信的标题来。而如果改成《神剪手》,文学趣味出来了,但音信却变得很模糊的了。

谋短技法述略

我们从一些成功的消息中,可以归纳出一些谋求短小精悍的基本技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以信息为核心高度浓缩。这主要是对题材重、素材多、足以写长通讯的报道而言的。如天台英雄两姐妹的事迹,本报发表过一篇4000字的长通讯,作了较为详细的报道。在刊登这篇通讯之前,曾发过一则短消息,不满400字,题为《天台两姐妹为扑救山林火灾英勇献身》。这个标题本身是一条信息;导语中写明时间、地点、人物姓名;主体部分240字,单写救火和献身的事迹;末尾三句话100字,分别交待人物年龄、住址,平时表现,以及群众悼念活动。在这么短的消息中,展现信息的事迹却是实在而又明确的,这条信息被读者接受是没有问题的。由此可见,长篇通讯在见报之前,一般都可以先发这样一条短消息,社会效果是必大无疑的。

二是以一当十运用典型材料。记者在采访时收集材料当然是多多益善,但在写作时运用这些材料则“少少益善”,特别是典型事迹,最好是以一当十。消息之所以长,常常是堆砌材料造成的,特别是典型材料,觉得这个有意义,那个有分量,都舍不得。下狠心只用其中一个,别的全都割爱,消息就短了。《为实现孔繁森生前遗愿温州一企业家愿抚养西藏两孤儿》这条消息,报道的是“90年代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孔繁森同志的事迹在温州大地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和反响”。按过去的写法,导语这样一说,这条综合性消息会写出许多学习孔繁森的生动事例来。然而,作者在这句话后面只讲一件事,就是温州私营企业———大荣电器总公司总经理朱明焕托人去西藏联系抚养孔繁森生前抚养过的两名藏族孤儿的事宜,表示愿意承担他俩的生活、学习费用,直至大学毕业。虽然只写出这一件事,但读者们从中可以看出,孔繁森事迹在温州家喻户晓,社会各界都学习他的崇高精神品质。而这条消息总共不到300字,岂非“以一当十”之功!还有一条消息是前面提到过的,就是《夜深人静时细探漏水踪》。编者在这条消息的副题中作了综合性提示:“杭州市节水办今年以来为16家用水大户查漏,每月节水10万吨,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厂产量。”此事牵涉16家用水大户,按一般写法,事例材料总得用两三个。但记者只用了一个,就是节水办的查漏师傅在海军疗养院深夜查漏一事,其他单位查漏情况一概不提。这条消息只有500来字,但读后已有心满意足之感。

三是优选法,即材料按新旧、主次、重轻及其程度依次排队,选用时从新、从主、从重。非事件性新闻的材料多,在运用时很难只取其一。如果采用这种优选法,消息要怎么短就能怎么短,并不难办。而且如果记者脱手的稿子是七八百字,编辑再在稿子后面删掉一二段,也会变成一条五六百字的短消息。即使已经改成五六百字,按优选法仍然可以再缩短。例如,《斗门镇靠电脑网络招商引资》、《绍兴县干部争学三种语言》这两则短消息的最后一段文字,都是写“今后打算”,显然属于较次要的内容,完全可以删去。《温州涌动私家汽车》、《西湖“夜明珠”今夏更艳丽》这两条消息的末段,与前面内容相比,分量较轻,删去后这两条消息就更精了。

四是文字从简。在消息的所有内容中,不管是不是重点,文字一概从简,重点内容要简明,非重点的内容则简约,统称简练。报道天台两姐妹救火献身的那条消息,写扑火与牺牲的中段可谓简明,交代其他情况的末尾可谓简约。为此,首先要善于概括,将数百或数千字的内容概括成一句或两句话。如天台这条消息中,英雄两姐妹生前关心和帮助乡亲的事迹很感人,事例是很多的,在消息中则一言以蔽之:“她俩平时助人为乐。”这8个字概括了一二千字的生动事迹。又如,在《连锁店成为杭城商业新军》中的一句:“最新统计材料表明,目前杭州有27家商业企业开出了138家连锁商店,去年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成为杭州商业中令人瞩目的新军。”这种文字概括能力,对记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不会概括就不会写消息。

其次是少描绘,多陈述。消息虽然不一概排斥描写,但写消息的文字基本功还是极富表达力的陈述。所谓表达力,就是用于表述和传达客观事物情状的文字功力。例如,《毛阿敏到缙云山区演出漫天要价》中这样写道:“事情原由是:今年元旦,毛阿敏应邀赴缙云县演出,事先商定好毛阿敏的个人酬劳为7万元,但到了该地后毛阿敏突然提出追加5000元。主办单位只好答应。”这60多字把本可写成数百上千字的过程和情状和盘托出了,不光事态的时空分明,而且使用“应邀”、“事先商定好”、“突然提出追加”、“只好答应”等语词,更使人清楚明白,还略带现场感。故事性强的素材是很容易拉长的,运用这种既是概括又具体实在且有情景之感的陈述法,可以说是消息写作中事半功倍的技法。

至于言之无物的空话,在消息写作中当然是不该容留的。

谈“重”

———短新闻读评提要之三

短新闻的“重”,大抵指短新闻所包含的思想意义较深刻,指导性、启迪性较强。

这个思想性、指导性原则,对各类新闻报道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短消息的采写来说,却会遇到一些麻烦———心理障碍。短了,还能重吗?既然是信息,还要强调思想性、指导性吗?好在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已经由实践自身作了回答。许多思想性、指导性强的短消息表明,在短消息采写中求“重”,是别有几番胜境的。

“短”挑重担

在常见的短消息中,确有一些是轻飘飘的、无关宏旨的东西。因而在记者、通讯员的观念上,一般都认为分量重的题材应写成通讯或调查报告,写成短消息似有亏待题材之虞;只有那些分量较轻的题材,写条短消息发出算了。在过去开展的短消息竞赛活动中,许多记者、通讯员都把注意力投注在如何写得生动活泼上;待到评选揭晓时,人们发现,入选的优秀作品,大多是题材重大之作。这是不难理解的,分量轻的短消息,即使内容生动、文字活泼,其报道效果、社会影响仍然抵不过那些题材重大又有可读性的短消息。因为报道效果、社会影响具有综合性,是最终体现报道价值的。这次华东9报短新闻竞赛,在竞赛目标中除了新、短、活,还特别增加“重”字一项,正是在总结过去竞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新闻从来不以短长论轻重。因为短与长,只是表示文字的少与多和内容的简与繁,不应跟题材的轻与重混为一谈。政治、经济方面的重大题材,有的可以把内容缩简,用五六百字来表述。短消息传播信息迅捷,又能直接、明显地影响受众的思想和行为。有的重大题材,只要作为一个信息发布,就足以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如拨乱反正时期,新华社那条报道北京市委宣布1976年清明节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的短消息,短到只有200多字。人们当然不会把它看成一条普通的简讯,而是政治生活中一条振奋人心、举国欢腾的重大信息。任何一个重大题材的新闻事实,如果只需作为一个信息发布,而且要求获得全民皆知的报道效果,必然会采用短消息这种报道形式。

但在省报上,报道重大题材的短消息却很少,给人一种“又当别论”之感。十多年来,随着新闻改革中信息传播观念不断增强,省报上重大题材的短消息才逐渐多起来。

当前,宣传廉洁勤政,无疑是省报的一个重大政治题材。过去这类题材的报道,大多采用通讯体裁,即或采用消息(经验性报道),也都是超过1000字的那些长消息。现在我们可以说,用短消息来报道这个重大题材是完全可能、十分有效的。

《温岭市法院抓廉政动真格设立送礼曝光台秉公为民办案件》是一条只有400多字的短消息,其思想容量并不逊于过去那种1000多字的经验性消息,宣传效果却好得多。一些腐败现象告诉人们,贪官几乎都是从受贿开始其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常情况是先有行贿,后有受贿。在行贿面前,不是受贿,便是拒贿。而行贿,几乎都是以“送礼”为名进行的。于是,问题集中在对待送礼的态度上。而“拒礼”也还有真假之分。温岭市法院“设立送礼曝光台”,即把送礼者的姓名和礼金多少一条条公布在法院门外的众目睽睽的橱窗里,说明他们在廉政建设中抓住了“拒礼”这个“牛鼻子”,确实是“动真格”了。作者对这个曝光台的几句描述,一目了然;接下去就写到法院政工科的一本拒贿登记簿,当年102笔拒贿记录已分别作了退还或上缴的处理。然后交待出三年前该院下属石陈法庭创设曝光台的背景。“市法院将这一做法在全市推广,狠抓队伍建设,对送礼者曝光,对受贿者严肃处理,3年来拒收现金礼物价值11万多元,使法律天平始终不失衡。”最后这段总结性文字,读起来给人铿锵有力之感,这是由于动真格的做法真实可信的缘故。

这条短消息告诉我们:在地方报纸上,短消息是完全可以挑重担———承载重大题材的。记者应该多写题材比较重大的短消息。

“大局为重”

短消息的分量问题,单从题材大小讲,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题材大小虽有很明显的,多数却不可能像实物一样分出斤两来。那么,应该怎样去把握短消息的分量呢?

我们有时会郑重地说:“以大局为重”,还会说“事关大局”、“总揽全局”这样的话。我以为,有了这种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题材的分量就比较容易把握了,甚至有可能使一般题材变成重大题材。

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会促使我们自觉地学习和领会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报道的政策水平和新闻的指导性。方针、政策都是管大局的,缺少大局意识就不能深刻领会政策的精神实质。全局在胸,大局为重,政策领会深,正面典型与负面典型就分得清,重大题材就抓得住了。

《桐庐农资市场该管一管了》是一条政策性、指导性较强的短消息。记者胸有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这个全局,了解全省农资市场的全貌,对一些地方出现的农资市场混乱情况深有感触,于是专程去桐庐调查农资市场状况。在走访中发现,该县有上百家个体户在经营化肥、农药,这些个体户居然都有经营执照;还有一些集体单位,私下把农资经营承包给了个人。而按国家有关政策,个体户经营农资是禁止的,个人承包农资经营也是不容许的。记者政策明,是非清,在采访了桐庐县七个乡镇,掌握该县农资市场普遍混乱的情况后,写出了这条政策性、指导性较强的短消息。

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促使记者多跑多闻,全面了解各地各方面情况,特别是深入了解自己所报道的领域的整体面貌。过去办报人员曾有过一句行话,叫做“面上找问题,点上抓典型”。这话没有错,跑的地方多,接触的人多了,了解的情况自然多,存在的问题就掌握了。针对这些问题,抓出一个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先进典型,这样的报道就体现了指导性。针对性越强,指导性也就越强。

采写《开发区内稻秧绿》的记者,全面了解我省农村工作情况,对于打好粮食翻身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较清楚,其中一个问题是有些地方的开发区围而不开发,徒使良田变荒地。在台州市椒江区的经济开发区,记者“看到预征的成片耕地都已种上早稻,在一些已征而项目尚未上马的田块上也是一片嫩绿”。记者抓住了这个典型,用短短500多字的篇幅,报道了这个开发区管委会重视粮食生产,避免征地抛荒的经验和成绩。这条消息的导语较有特色:“治理农田抛荒中最为辣手的开发区抛荒问题,如今已在台州市椒江区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很明显,这个特色就在于针对性强。

有些报道,如果没有针对性,那就完全失去了指导性,甚至连新闻性也荡然无存。如《鲁迅小学学生课外轻松》,是针对全省中小学校学生普遍存在作业负担重、课外不轻松这个大问题的,所谓指导性当然也只是对存在这个问题的学校而言的。《衢州对不称职处级干部动真格》报道6名处级领导干部被免职或降职,他们“未到退休年龄,也没有犯够得上应受党纪政纪处分的错误”,而是“一些不称职、不适应的领导成员”。如果在我们的党政机关中能够普遍实行对不称职、不适应的领导成员一律免职或降职,那么,这条消息就失去针对性,指导性也无从谈起了。这就是所谓“反面文章正面做”,没有“反面”情况,正面的文章是不会去做的。

大局意识、全局意识还会促使记者去关心群众利益,倾听群众呼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都是政治常识。大局意识属于政治意识,全局观念中必有群众观念。政治意识强的记者,群众观念也强,遇事常常想到群众的利害问题。《收回空关房分给特困户》这条短消息,报道舟山普陀区170家人均居住面积不到2平方米的特困户,欢欢喜喜住进了干部多占的公房,充分体现厂党和政府对群众中的住房特困户的关怀和特殊照顾,报道分量是很重的。

还有一条短消息,报道德清县委宣布十条规定,严格控制经费开支。如果从县委自身勤俭清廉写起,当然也无妨。作者却从群众呼声写起:县总工会办的一份内部刊物上登出新市丝厂职工徐建勇的一封来信,说是电视新闻里经常看到领导开会的镜头,会议桌上堆放着瓜果点心,领导边吃边开会,群众对此有意见,希望领导开会不再吃零食。县委书记看到这封来信称好,批示按群众提的这个意见办,要求县五套班子带头。此后全县上下兴起一股新风,凡工作会议,即使有上级领导到会,也一律不摆瓜果点心。一个多月后,县委制定并公布了清廉勤政的十条规定。这条短新闻不是写直接为群众谋利益,但在字里行间渗透着群众观念,把一个老百姓说的话看得很重很重,令人感动。这样的报道能说分量不重吗?

“思理为妙”

有些题材并非事关大局,写成短消息,又要使人感觉到分量不轻,值得一读,有什么诀窍呢?我以为,诀窍在于作者的理性思维。古人说:“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此乃“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1]“思”就是作者的思维,“神思”就是写作时的思维活动。“理”泛指事物包含的哲理、情理,统称“事理”。新闻采访活动确是“神与物游”,作者捕捉新闻事实,不满足于仅仅了解事实的基本情况和表面现象(那样会使作品轻飘飘,没有分量),还应注意把握“事理”,即新闻事实五要素之一的“为什么”。“思理为妙”就是把事理揭开,告诉人们为什么出现这件事,怎么会形成这种事态,妙就妙在写出这种事理来,作品的分量就在事理之中了。

《桐乡槜李不能外引的定论被推翻 身在“娘家”结果少“外嫁”浦江“子孙”多》这条短消息的成功,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这条消息的最后一段文字写出了事理———为什么槜李在原产地结果少、在浦江反而结果多。作者是这样写的:

“说到原因,傅建平说,他栽培的槜李,四周都种植桃形李。受桃形李雄性花粉影响,通过异花授粉作用,提高槜李座果率。而在桐乡原产地,槜李都是清一色种植。”

看到这里,读者会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过去有关桐乡槜李的报道,除了交待仅产桐乡一地之外,还有结果稀少的说明,但从未说明把它当做贡品的古代是否也是结果很少的。这条消息不光推翻了桐乡槜李不能外引的结论,还突破了槜李结果少的论断,使人产生桐乡槜李在古代未必结果很少的遐想。

当作者从既定的采访对象那里得不到这样明晰的回答时,就要为求索事理而奔跑。请看《假日列车停开了》最后两段文字:

“据悉,铁路部门经过预测,认为该趟车未来的售票将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局面。

“对假日01/02次旅客列车的停开,人们反应平淡。即将上车的哈尔滨旅客陈灿乔说: ‘双休日包括休闲、健身、娱乐、读书等,人们感兴趣的不只是旅游。’浙江物资大厦的吴进旅客对记者说: ‘假日列车的停开,对那些为双休日的旅游而投入大量财力、精力、人力的交通、宾馆、饭店、旅游是一个重要启示:不要盲目地一哄而上。’”

“事理”出来了,还有引申发挥,这条短消息就有分量了。

有些事情,单靠一方,道理说不清,或者会说出歪理来,必须作多方位的采访、求索。《义乌打井取水成风》就是这样写出来的。义乌打井成风始于缺雨的上一年,同水源污染也有关系,这是记者首先听到的说法。记者在村里也看到一平方公里内打井三四十口的实情。从义乌市安全站获得打井花钱多的看法,接下去写出市水电局和自来水公司的看法:

“对于这股打井风,水利部门的同志非常担心。从地质构造看,义乌的地下水属承压水,一旦过度开采,很难重新补给,甚至可能形成巨大溶洞,导致地表塌陷。

“许多打了井的群众说,听说井水干净,看到大家都在打,便也稀里糊涂地跟着打了一口。但是义乌市自来水公司的负责人告诫说:义乌地下水含氟量明显高于正常标准,长期饮用,反而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他希望人们不要乱挖井,更不要随便饮用井水。”

农民满以为打井是一桩好事,却原来是一件坏事!这个“理”是记者跑了几个部门才获得的,农民闻之动容且奔走相告是可想而知的了。

言“活”

———短新闻读评提要之四

现在讲到短消息的“活”,基本上是一个怎么写的问题。新闻的写作思路,既要顺着客观事实,又要顺应受众心理,可以说是顺之者开窍,逆之者迷茫。这是基本规律。我们这里还必须结合“新、短、重”来探讨这个问题,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短消息的写作,带有某些特殊规律。

事实生动是根本

新闻作品是否生动活泼,首先取决于作为新闻内容的事实,事实本身很生动,就成功了一大半。实践告诉我们,事件性新闻本身有动态感,写得生动活泼并不困难。非事件性新闻,尤其是综合性、经验性的新闻,必有一些概念或理性的东西,要内容生动,就颇费思量了。这方面成功的经验是:抓生动的事例。

过去有种说法,叫做“综合宜少”、“典型宜多”。是说报纸上综合性的报道少发,典型报道多发。这当然是正确的。十多年来新闻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典型与综合是可以合二而一的,即在同一条消息中,既有综合材料,又有生动典型,这样的报道就既重又活了。外国记者笔下常有这类报道,国内作这方面尝试的记者也渐渐多起来。

《上虞百名干部换岗严守组织纪律 五天内全部报到到岗后立即工作》是一条综合性消息,作者一开始就写出一个典型事例来:

“12月4日,刚刚从上虞市下管镇调到驿亭镇担任党委书记的郑建庆,来到孝丰村、茅家溪村调查研究,与村支部一班人商讨在荒山上发展杨梅等经济作物。这是他调到驿亭半个月跑的最后几个村,迄今已走访了全镇34个村。”

在推出这个典型事例之后,再写综合性的材料,这条消息对读者就有吸引力了。

报道萧山农行商业城营业部为打假出力的《设立专项贷款恭请名特优品》,是在介绍经验性的做法之后,再写出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的:“记者在商业城采访时,正碰上个体批发户毛昭平刚从山东鱼台进了一卡车孔府宴酒。如今他已是山东生产厂家在萧山的特约经营商。毛昭平说,有了名特优商品专项贷款帮助,他的生意才做得这么大。”

这种典型事例的生动性和说服力是很明显的。因而在这类作品中,综合材料所占篇幅宜少,典型事例所占篇幅应扩充到大半。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报道杭州市节水办为单位“检漏”的那条消息,典型材料约占百分之八十。但在目前,有这种写作思路的记者很少,这类作品也很少。

现场描写是新闻内容求活的另一招。无论事件性新闻还是非事件性新闻,都可以通过现场描写,把消息写得生动活泼。读者总是乐于看到记者亲眼目睹的事实和情景,记者写得有声有色,必然吸引读者。

报道质量行检查团到永康“发现怪事”的《五金城关门迎检查却原来昨日已漏风》,有较多现场描写,请看下面两段:

“昨天笔者暗访三区090015号摊位时,发现他们正在经营眼下颇为流行的不锈钢保温杯。今天再度经过这里,发现柜内的保温杯一夜之间不翼而飞,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正往里搬着一些商品。

“‘当’地一声在笔者耳畔响起,回头望去,只见一扇原本开着的铝合金拉门被一个摊主放了下来,并匆匆上锁。‘怎么不做生意了?’‘嘿嘿,今天休息。’她回答。在我们查访的过程中,关门之声不绝于耳。”

这条消息的成功主要是作者着力于现场情景的描写。

报道西湖上出现一只长达518米、重达100公斤的巨型风筝的《白堤飞起五彩“长龙”》,不可能不写现场情景,作者用极其简练的笔墨写道:

“记者见到,放飞时,站在断桥上的一人托起‘龙头’,其余十几人依次在后面托起‘龙身’,借着一股东来的劲风,大家依次松开手,‘长龙’腾空而起,飞上了天。

“……只见它自由自在地摆动着‘身体’,‘龙头’在断桥,‘龙尾’在香格里拉饭店附近,十分壮观,引来众人的啧啧称赞。”

这种历历在目、栩栩如生的现场描写,把读者带到了新闻现场,可以同电视新闻相媲美。

无论典型事例还是现场描写,都离不开写人。我们有些消息写事不写人,而有事无人,难以生动。新闻要生动,一定要写人的活动。但在短消息中写人,一定要按照新闻的写法,既生动而又简约,一两笔勾勒,就神形毕显。这同写报告文学、人物通讯是大不一样的。

在《杭州朝晖街道有个“剪字张”》中,作者这样写道:“张娄根一提起剪字就神采飞扬,记者随口报出一个‘福’字,张师傅拿起一把剪刀、一小张红纸,刷刷几下纸片落地,不到半分钟,一个笔法端庄老练的正楷‘福’字一剪而就,真让人称奇。”

在《铁警周建忠眼睛真神》中,有这样精彩一笔:“正在候车室巡查的杭州铁路公安处杭州站派出所干警周建忠,突然与刚从门口进来、手拎密码箱的一男青年打了个‘对眼’,男青年慌乱地迅速躲开周的眼光。周建忠号称‘神眼’,在他眼皮下原形毕露的歹徒不计其数。男青年当即被叫住开箱检查……”

将传神的笔墨对准新闻人物的独特之处,是使人物描写既简约又神形兼备的关键。

谋篇布局想读者

短消息因其“短”,篇章结构一般不成问题,人们也不大讲究。但有些作者比较讲究,因为在一个新闻版上,有许多条消息,要把那些匆匆溜过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这边来,除了事实生动,结构、布局、行文都需讲究,下一番工夫是值得的。谋篇布局都因事而易,不可能千篇一律。但从消息传播信息的社会功能和读者急切的阅读心理考虑,下面两点是值得注意的。

一是高潮在前、精彩为首。消息同文艺性散文不一样的是,精彩的东西不是藏在文章肚子里,更不是放在文章末尾,而是放在最前面,使人目光扫过就能看到。我们不一定要严格按新闻写作教科书里讲的倒金字塔格式层层排列,但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面,把最一般的内容放在末尾部分,则是容易做到也是比较有效的。

《街道小厂敢揽“绝”活 亚洲最大换热器昨出厂》的作者是这样落笔的:“亚洲最大的制氧机换热器于今天在下城区一家仅180多职工的街道小厂‘诞生’。下午3时整,这个长14米、直径3.5米、重达66.7吨的‘庞然大物’被装在一辆超长的载重车上,徐徐驶出杭州通达换热器厂大门,运往上海‘宝钢’。至此,该厂为宝钢制造的5台大型换热器全部交付。”作者把这条消息的精华都拎出来了,而且三个句子三个层次,脉络清晰,非常得体好读。

《龙泉成我国最大灵芝基地》的导语是这样写的:“传说中白娘子苦苦寻觅的灵芝仙草,如今已在山城龙泉的密林中安家落户。今年龙泉市投放椴木灵芝9000立方,年产量100余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成为全国最大的椴木灵芝生产基地。”也是把最精彩最紧要的话说出来了。

我们读上面这两条消息,如果没有时间读到末尾,只要读导语这两三句话,就会有满足之感。为什么呢?因为新闻信息读到了,新闻的味道也读出来了。

但也有例外的,第一句话不是最重要、最精彩的。如《“纤维皇后”不再难“伺候”》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柔软、透气、舒适的真丝服装,往往由于洗涤后易起皱、褪色,令不少消费者感到遗憾。

“如今,这一难题已被丝绸之乡湖州浙江东方冠丝绸集团公司攻克。一种防皱、防褪色的高档真丝产品已在该厂研制开发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

这种导语,被称为延缓式导语。在新闻事实推出之前,先说出与新闻事实有关的人人皆知的现象,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说到新闻事实本身。真丝服装起皱、褪色是一个人人皆知、有口皆怨的伤脑筋问题。所以这第一句话可以吸引各行各业的读者。而第二句“攻关”、“鉴定”云云,不能不带有业务性、行业性,没有前一句话那样给各方面读者以亲切感。所以,说到底还是要让第一句话抓住众多读者,真是万变不离其宗。

二是行文避沉闷,宜取跳跃式。四开报纸一个版有一万多密密麻麻的文字,为避免整个版面的沉闷感,主编除了标题做大,还非用图片不可。对于一条消息来说,也存在这个问题,哪怕五六百字,如果只分两段,读时也有沉闷之感。办法是多“留白”,段落多就留出空白来,让读者透过气来。多分段落还使行文带有节奏感,像一行一行的诗句一般,目光弹跳着行进,岂不轻快!

近几年,我们提倡这种行文法,有的记者已经运用娴熟,收效颇佳。如《“纤维皇后”不再难伺候》这条消息,短短500字,分七段,每一段仅数十字;其中五个段落都只有一句话。一句一段的行文格式,读来轻快自如,毫无沉闷之感。

对于缺乏生动故事的新闻内容来说,这种跳跃式行文尤为重要,不然就很难让读者读完全篇。请看《轨道交通提上议事日程》头三段:

“一种有地上高架桥,又有地下铁轨,被称之为轻轨式轨道交通的城市交通工程,已被提到杭州市城市建设的议事日程。

“记者从杭州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筹建处获悉:由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主要承担的杭州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已于日前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

“据悉,轻轨式轨道交通已被列入杭州市交通发展长期规划。有关方面已批准成立杭州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并着手开展基础性准备工作。”

这三段文字,每段也只有六七十字,显得清通有序,读来轻快,有节奏感。而且,如果文句中有语病或用词不当,正好比壳顶上的蚤子,作者、编者一眼就会看出,修改也比较省力。

语言终究随内容

消息的语言特色,似难一言以尽。通常讲语言,总是讲准确、鲜明、生动。对新闻语言来说,准确性是第一位的,生动性应服从于和服务于准确性。而简练、流畅、通俗,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报道云和县沙铺乡农民农忙回家种田、农闲外出赚钱的《沙铺黑木耳土专家作“候鸟飞”》,较好地体现了消息语言的上述要求:

“云和县沙铺乡外出的450多位农民,6月中旬回乡耕田插秧,2228亩粮田全部种好后,今天又全部北上南下,到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去种黑木耳挣大钱了。

“沙铺乡地处高山区,不通公路,许多农民虽有种植黑木耳的丰富经验,但因种的黑木耳难以外销,只得望山兴叹,长期守贫。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沙铺人头脑开了窍。他们利用自己的种植技术外出闯世界,成了一群群‘候鸟’,并且队伍迅速发展到450人。”

这些话,表达事物准确而不浮泛,鲜明而不含糊,生动而不死板,又通俗、流畅、简练。其中,“成了一群群‘候鸟’”这个生动的比喻,把“农忙回家种田、农闲外出赚钱”的农民表述得更加准确,更加鲜明,给读者脑子里烙下很深的印象。

但是,同文学作品不一样,消息是很少采用比喻的。而平实,倒是消息语言的一个显著特色。因为平实的语言,有助于记者客观、公正、全面、真实地表述新闻内容,即客观事物。请看《牛峰岭上有座“微型小学”》中的一段文字:

“一位教师,2间教室,3个年级,4张课桌,5名学生———这个学校位于富阳市和桐庐县交界的牛峰岭上,校名、村名因山名而得。全村散布在山间的17户人家,9户归富阳管辖,8户归桐庐管辖。”

因为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很明显,所以用这种平实的语言来表述,就有生动、鲜明之感,而且很精练。假如添几个形容词进去,或者运用比喻的手法,语言变得累赘,表达力反而逊色得多。

消息语言,在风格、语气上也总是跟着题材走,跟着内容走。有人评论说,穆青写焦裕禄,用的是带哲理性的语言,而当他写植棉能手吴吉昌时,用的是纯朴的群众语言。这个评论十分中肯,也十分精当。所以,语气、笔调不应强求一律,应服从于新闻内容。

《何慕任职不满半年被免职》的作者,面对一桩本来有争议的新闻事实,事态又出现新的变化,所以运用一种比较凝重的语言,语气又显得逼促:

“一度被街谈巷语引为热门话题的天翁50万元年薪招聘市场部经理一事,日前又有发展。10月3日,浙江天翁保健品有限公司以‘上虞市长生发展公司’的名义正式发文,免去何慕的全国市场部部长职务。这一纸决定,给众所瞩目的50万元招聘经理事件提前划上了句号。”

《东阳人撑起昆明螺丝湾大市场》的作者,写的是远在云南、早已出现而浙江人肯定喜闻乐见的新鲜事,所以语气显得从容、平和、轻快,款款而谈:

“南国春城昆明市有一个名闻遐迩的螺丝湾日用品批发市场,该市场是全国著名的十大小商品市场之一,在这里经商的东阳人有3000多,当地人说是东阳人撑起了螺丝湾大市场。”

《试比谁家葡萄 大众人探询“科技经”》的作者,写的是趣味性较浓的事实,语气颇具风趣、幽默:

“这次葡萄赛有两个内容,一是比串重,二是比粒重。串重赛这边摆着一串巨峰葡萄特别令人注目,重达1278克,参赛者莫不竖起大拇指称赞说: ‘冠军非它莫属!’葡萄种植者———塘二村的黄方寅暗自窃喜。可是,当竹村陈时源摆上一串藤稔葡萄时,黄方寅不由得吃了一惊,那串葡萄大如乒乓球,一称有1360克重。黄方寅赶忙向前取经……”

以上所引三段文字,语气、笔调都不一样,如果交换对调,显然是不合适、不应当的,因为内容不一样,由内容所生发的人们的情感也不一样。情随事迁,文随情变。因此,一个记者写不同内容、不同感情色彩的新闻,其笔调、语气应该是不一样的。这有点儿像上演不同角色、说不同话语的演员那样;但也只是“有点儿像”罢了,毕竟演员是在扮演、饰演角色,而记者在报道中的语气和情态是完全真实的,来不得半点“扮”和“饰”的成分!

(刊于浙江日报总编办公室1996年编印的《短新闻回味》)

【注释】

[1]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