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媒介消费的空间支出

媒介消费的空间支出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媒介消费的空间支出媒介消费的空间支出,指媒介消费者在消费媒介中支出的空间。这种空间支出与消费者的综合实力连接在一起,物理空间支出越小,可能显示消费者的自由度越大。对于这方面的空间支出,目前还缺乏专门的研究。媒介重建了与空间的横向关系。

第三节 媒介消费的空间支出

媒介消费的空间支出,指媒介消费者在消费媒介中支出的空间。

通常可以分两类,即物理空间支出和想象空间支出。

物理空间,就是具体的三维空间,如大到一间房子、小到一个手掌大。这种空间支出与消费者的综合实力连接在一起,物理空间支出越小,可能显示消费者的自由度越大。

想象空间,就是规划中的中心、边缘、区域,地图中的经纬度,思维中的某个地方、某种情境,网络中的虚拟空间。想象空间支出越小,可能说明消费者的思维性越弱。

也可以分为个人空间支出和社会空间支出。个人空间,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拥有的独立的、由个人自主专属的空间。社会空间,指日常的公共场合与空间。对于这方面的空间支出,目前还缺乏专门的研究。

一、现代媒介消费空间的胀缩

马克思首先发现了近似空间化的观念,他把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描述成“以时间消灭空间”的过程。这指的是资本利用并改进了运输和传播工具,减少了用于两地间移动货物、人和信息的时间,因而空间距离作为资本扩张限制的重要性也随之降低了。[27]传播学者英尼斯则认为,媒介对空间的偏倚主要在印刷媒介时代。当时媒介在空间状态里传输,从这一空间重新放置到另一空间。面对当今,空间不是被消灭,而是被转变、被重建。[28]

麦克卢汉认为,空间在现代已不复存在,“电力媒介废弃了空间的向度,而不是拓展了空间的范围。借助电力媒介,我们到处恢复面对面的人际关系,仿佛以最小的村落尺寸恢复了这种关系。”[29]另一媒介学者卡斯特斯提出了流动空间的概念,他把空间看作是时间的切片,并依赖于传播来维持分化与融合的动态平衡。[30]

事实上,进入电子媒介时代后,依靠空间传输不再进行,空间严重压缩,有时几乎不复存在(如在网络之中)。媒介重建了与空间的横向关系。

我以为,现代媒介对于消费者来说,空间关系依然是存在的。既有物理空间,而且也纳入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电子媒介只在使空间凝缩,消失了空间距离,通过削弱自然场所空间的重要性,重新组织了社会环境和社会情境,人们的经验和行为不再受所处场所及哪些人与他们在一起的限制。“当两个少年通过电话交谈时,他们就跨越了空间距离,并为自己营造了远离共同生活长辈的后台区域。”(梅罗维茨语)电影研究专家戈德罗和若斯特比较了书写叙事和影片叙事的空间差异。“人们在使用书写言语的渠道时,不可能在同一时间什么都说。空间的同场、同步性,对于书写的叙事者来说,是不可企及的一种理想。当两个事件同时发生在同一空间,他必须将其中的一个事件弃置一边,即使是暂时的。而影片则不同,它可以“同时表现引发叙事的行动和与其相配合的背景”,在同一空间发现多个事件。[31]

另一方面,一个网络空间、一个虚拟空间正在形成。网络空间既是物理的、又是符号的、精神的,只要鼠标一动,电脑上会呈现无数个网络空间。而且任何人的活动场所都会成为各种各样的网络空间,办公室、家庭、甚至汽车上都成为交往关系的场所。

虚拟空间则是网络特有的超现实的空间。特别是在网络聊天、网络游戏中显得尤为突出。

二、物理空间的支出

媒介消费的空间支出在越来越小,在向小型空间、移动空间进展。

电视需要一个固定的可以放置、并有收视距离的空间,它明显具有家用媒介的特征。如今正向车载电视、手提电视发展。

电影叙事学研究者戈德罗和若斯特在《什么是电影叙事学》一书中提出,电影消费空间具有公共会堂媒介的特征。“影片叙事的生产设置至少蕴涵两个空间,每一个空间以十分对称的方式在叙事的消费设置中得到反应。在生产这一方面是亲影片的空间,即摄影机取景范围内的场景…在消费这一方面是银幕,即视觉能指的载入地点,以及与其相关的观众的空间、电影放映厅。所以电影的基本设置使一种空间的‘远距离传送’成为可能,因为它能够在观众占有的空间里使一种缺席的空间变成在场的”。[32]这实际上是说,看电影的空间神秘地与影片的叙事空间融合。

报刊则不需要多大的地方,也可以随身携带。电脑正在向手提电脑、掌上电脑迈进。可移动的手机正在可视化。

消费者所处空间决定了媒介空间的呈现形式。在一个房间,我可能消费所有的媒介;在郊外,我可能阅读和收听;在旅途,我可能只能消费音乐、广播或者报纸。

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职业和经济能力也影响到媒介消费空间的呈现方式。一个退休者可能更多地使用固定媒介,一个营销人员会选择移动媒介;一个打工者只能在拥挤的火车上看小报,一个老板可能在游泳池边看电视,一个白领可能在酒吧欣赏音乐。

同时,这也是个人空间争夺、压缩社会空间的过程。比如随身听、MP3的拥有者,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倾听,自动地与众人划出了一个封闭的“特区”。

三、想象空间的支出

媒介本身的空间比例提供了想象氛围。报刊将远在万里的山峰拍成照片放置于消费者眼前,电视屏幕把人和物缩成一个统一的尺寸和比例,我们对空间的认识只能是对压缩的比例关系的想象放大。而电影中的空间,则本身是用各种蒙太奇组接方式创造的万象空间或各类并置空间,它是完全超现实的空间。

想象空间也是一种交往空间,但人们可能是不同情境下的另一种角色,情境间的距离越远,人们的行为差别越大。

四、网状空间的出现

今天,人们所置身的媒介空间,已经不是单一的媒介空间,而是多种媒介共同交织组合的多媒介蛛网状空间,媒介消费者如同处于其中的“蜘蛛人”。

美国议程设置理论的创始人唐纳德·肖提出了“纸草社会”的设想。他认为,随着传播技术的累积和传播媒介的丰富化,以垂直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为经,以水平媒介如期刊为纬,加上兼具垂直和水平特性的网络,纵横交错,共同纺织成的席状结构,就是未来人们可能生存于其中的媒介空间。这种结构类似于古代埃及莎草纸的样式,因而未来社会也可称之为“纸草社会”。

事实上,这种媒介消费空间已经在当今形成,只不过它不是席状的平面,而是蛛网状的立体,称之为蛛网空间(社会)更加贴切。而且,这一蛛网中媒介的加入不仅仅是以上的几种,新媒介的出生一如科技的创新,是无穷尽的,我们今天根本无法预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