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新闻报道的总体设计
中观策划包括可预见性报道的策划与非预见性报道的策划。可预见性报道策划,是可以提前进行报道的筹划与设计,如重大节庆、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赛事等。非预见性报道指的是突发事件与重大自然灾害报道,这类事件往往事发突然,事前无法预知,更难以提前设计,事后情况大都瞬息万变,编辑的策划应迅速进行,像“9·11”事件、“非典”疫情以及洪涝灾害等。本书主要讲可预见性新闻报道的策划。
一 理论知识
对于新闻报道策划,应从总体上做好设计,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具有如下能力。
1.选题策划能力
“好选题是成功的一半”,选题自身的质量与可操作性,决定着媒体产品的质量。选题策划是一项极具创意性的工作,它需要编辑人员具备较强的政策观念和事业心,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策划时要遵循创新原则、市场原则、可行性原则、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系统性原则等,如《焦点访谈》在进行选题策划时就坚持了三种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遵循“政府重视(指政府重视的工作)、群众关心、普遍存在”三原则。该栏目在选题策划的实践中,将政府关注、百姓关心的事情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政府之意、民众之意与《焦点访谈》之意三者的和谐统一。
2.确立报道的范围、重点与效果的能力
报道的范围主要指报道对象包括什么,报道重点指的是以报道什么为主,这是组织报道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没有明确的报道范围,报道活动则缺乏必要的控制。如果报道没有重点,不分主次甚至主次颠倒,报道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报道效果是指报道者期望达到的目标,报道效果为报道策划框定了方向,因而确立报道范围、重点与效果的能力,在新闻报道策划中是不可或缺的。每年进行的“两会”报道,其报道范围基本相同,大都是国家大政方针、战略部署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但报道重点却有所不同:2004年主要凸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问题,2005年聚焦于构建和谐社会等问题,2006年主要关注对“十五”的回眸和对“十一五”的规划等问题。就2006年“两会”报道来说,各大媒体的报道显出如下特色:第一,各主流媒体紧紧围绕“两会”主题,采用重大专题系列报道等方式,在对“十五”的回眸和对“十一五”规划的展望中,将中央集中力量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传递给了全国人民并扩展至世界范围,还诠释了党和国家新的方针政策,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第二,关注民生。2006年“两会”报道所选话题都是人们当前关注的问题,如代表们谈到的生产安全、水污染治理、涨价问题、农民工生活环境等。这些内容切合实际,思想性、针对性很强。第三,出新出彩。这次“两会”报道更多靠事实说话,新闻性强的稿件明显增加,空话套话少了,信息量大了,现场感强了。报道方式采用多样化手法,报纸版面稿件的编排、版面风格的协调、异体字的运用、照片的选择处理、网纹及线框的使用,都非常讲究。由于对报道重点、范围的准确把握,报道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报道规模、进程与时机的把握能力
报道的规模指报道需要运用多少采编力量、持续多长时间、占据报纸多少版面与节目多长时段;报道进程指报道分几个阶段、何时开始、何时推进、何时结束。同时,对稿件的内容、体裁、篇幅以及刊发顺序,都要有一定计划与设计。这些,都需要很强的把握报道规模与进程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此,《经济日报》确定了具有特色的报道思路、规模、方式与进程。早在1999年11月29日,该报就以《西部大开发,四川怎么办》发轫,揭开了规模性报道的序幕。其后的“产经透视”专版以整版篇幅集中报道《西部大开发,商机有多大》,将几十个部委的最新政策告知了受众。从2000年1月开始,又在头版推出了“东人西行记”、“西部开发新亮点”两个系列报道和“西部大开发看重庆”的重点报道,之后对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做了报道和评述,形成了累积性效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该报同时还策划了空前的大型活动——《经济日报》首届高层经济论坛。2000年2月,来自各政府部门、西部各省的领导人和著名经济学家、知名企业家聚集一起,围绕“西部大开发”这一中心议题进行讨论。编辑抓住这一难得的题材,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两期“西部大开发”特刊,全面系统地报道了西部大开发决策出台的历史,阐述了西部大开发的各种优惠政策,介绍了与会人士对“西部大开发”的设想等。《经济日报》对于“西部大开发”的报道规模之大,在国内新闻媒体中并不多见;自1999年这一报道开展以来一直延续至今,仅当初规模性的集中报道就逾数月。此外,该报还邀请各界权威人士研讨,对有关人员进行专访。这些方式的采用强化了报道的效果。《经济日报》这一规模性报道的进程是一步紧跟一步、步步推进的:先是宣传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大政方针与有关政策,然后报道西部各省在大开发中的新思路与新亮点,再是对“高层经济论坛”的报道。可以看出,《经济日报》对报道规模与进程的把握相当到位。
此外,报道时还存在一个把握时机的问题。这里的时机一方面指及时性,另一方面指适时性,后者尤其需要注意。《焦点访谈》在舆论监督中就很注意适时性。一则批评报道,孤立看是一个样子,联系社会大环境看可能是另一种样子。因此,报道时机不当,就会产生偏差;时机得当,则会强化效果。《焦点访谈》做了一期节目叫《见利忘法》,内容是个体经营户赵某租赁张家口市建联商场经商,因长期拖欠商场租金而被建联商场告上法庭。赵某用行贿的手法使本来非常清楚的案件经过4年反反复复的审理,是非颠倒了。最终结果是,见利忘法的法官站在了被告的位置上。该节目拟播出时,正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将对香港富豪张子强做终身判决,执行死刑。如果此时《焦点访谈》播放这样一个有关司法腐败的节目,可能会引起境外新闻媒体和有关人士产生张子强案审理是否公正的联想。《焦点访谈》接受了有关部门的提醒与建议,将《见利忘法》推迟将近20天后才播出,避免了当时背景下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4.避免报道同质化、凸显报道差异性的能力
在同源新闻报道中,往往存在报道同质化的问题。一位资深媒体人对美国“9·11”事件后新闻媒体的报道评价说:“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报纸的头版只做了一篇报道。”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的第二天,又重演了同样的一幕。有人曾对当天93家国际报纸和54家国内报纸进行了统计,以萨达姆被捕作为头版且占版面显要位置与大部分空间的,约占98%,重大同源新闻在内容上同质化现象非常明显。但一些报纸通过精心设计,却显出自己的个性。当时各报的头版大都是一组文字或一两幅图片。图片尽管都是苍老憔悴、胡须花白的萨达姆,然而有些报纸却突出了图片的差异性,选取了萨达姆不同表情的照片:或者是低头沉思的,或者是一脸茫然的,或者是一脸绝望的。新闻标题也尽量避免趋同:《齐鲁晚报》为“萨达姆地下室被捕”,《解放日报》是“萨达姆被挖出来”。域外报纸的新闻标题也五花八门:《底特律新闻》是“我们抓住他了”,《卫报》是“阶下囚萨达姆”,《洛杉矶时报》是“侯赛因被捕”。再以“神舟六号”发射的报道为例,2005年10月13日即“神六”发射的第二天,《京华时报》、《新京报》、《竞报》对“神六”的报道大面积铺开,各报均程度不等地增版,并在报道上显出差异。《京华时报》打通了两个版面,以《航天队伍没有失败者》为题,做得全面而且有独特之处,但稿源来自央视,这在原创性上不如《新京报》。《新京报》在这几家报纸中投入最大,在发射场、着陆场、控制中心还有航天员家乡都派有记者,信息量大,报道中的细节突出。《竞报》的《10克中国“团员土”随“神六”上天》,是整个“神六”报道中唯一涉及搭载物中的泥土、湘绣、东巴文图案、中文报纸的。这几家报纸在这日的报道中,以其独特的策划,避免了同源新闻的同质化,在差异化中呈现了各自的个性。编辑应掌握这种能力,使报道在竞争中胜出。
5.报道分寸与报道平衡性的把握能力
报道分寸也叫报道的“度”,是新闻媒体在报道和评论中必须恰当把握的问题,尤其批评性、舆论监督性报道和评论更应如此。在语言分寸、情感控制上都要把握一个合理的“度”,要尖锐又不能咄咄逼人,要执著又不能感情用事。此外,把握政策与法律上的“度”也非常重要。因为舆论监督是以政策、法律为准绳的,每一次报道某件事、揭露某个问题,都要自觉学习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到在采访、调查中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严防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报道的平衡性,并不是平均使用力量,也不是平均地选择报道对象。这里说的平衡性,指的是报道内容、报道对象、报道涉及的地域,要在突出报道重点的前提下适当平衡,避免出现报道盲区。
6.报道组织管理的优化能力
报道策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有大量的组织管理工作要做,其中最主要的是三项:一是成立临时组织机构,负责人力、资金和技术装备的配备与调度;二是制订包括工作流程与相应管理制度在内的报道计划;三是依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调整报道计划和处置临时出现的意外情况。这种能力对于重大报道策划至关重要。1998年夏季,我国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主流媒体几乎无一例外地策划了连续性报道,其中《解放军报》在具体报道中的组织管理工作比较到位。当时该报成立了“抗洪抢险宣传报道协调小组”,确定重点报道选题,制订报道方案。军报派出50名采编人员奔赴抗洪一线,将报道的点站分布到各重灾区。后方人员也打破了工作常规,全部进入战时状态,领导与有关编辑昼夜值班,传真室24小时收稿不间断。因此,该报在抗洪救灾中推出了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独家报道和摄影新闻。随着报道重点的转移,报道规模、报道方式、报道的组织机构也要不断调整。同时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临时组织机构对报道重点、报道规模、报道方式也要做出适应调整。也就是说,组织机构以及组织管理工作处于动态之中,不可拘泥于定规。因此,对于报道的组织管理能力中包含着随机应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组织管理工作不断得到优化,使报道产生更好的效果。
二 能力训练
案例分析
案例
《今传媒》杂志2005年第10期刊登了《报道着重点的拓展与报道策划理念的刷新》一文,现节录一部分。
自2005年“两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大型媒体以及省级诸多媒体,围绕这一议题进行了一系列报道。与以往相比,其着重点有了明显的拓展,报道策划理念也随之刷新了。
一、由“白领”拓展到“蓝领”:展现了现代工人的崭新形象。“蓝领”在报道中的频频出现,是各大媒体在为构建和谐社会而鼓与呼中引人注目的一点。在这方面,相继推出了“从搬道工人到铁路信息自动控制领域专家”的罗东元,他通过自学创造了5项国际领先的技术,完成了大小技术革新120多项;推出了“驾驶着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纺织设备”的电器修理工邓建军,他能排除各类故障,使价值几亿元的洋设备长期、稳定地投入生产运行……新闻媒体对“蓝领”的报道,不仅体现出对“蓝领”职业的崇敬,讴歌了“蓝领”的执著追求,指明初级“蓝领”转化为高级“蓝领”的有效途径,而且还蕴含着党和政府对于青年踊跃投身“蓝领”行列的殷切呼唤。
二、由“精英”人物拓展到普通百姓:人民群众的困难和疾苦成为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权利维护、脱贫致富等等,成了媒体报道的热门话题。各地各部门关注基层、服务普通百姓的新举措不断出现于媒体:成都市已故的社保局长向志雄“在困难群体中播送希望”,辽宁本溪“‘零失业家庭’计划让就业困难家庭感受温暖”……新闻媒体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对切入点与着重点的选取,是深思熟虑的,也是别有洞天的。
三、由繁华地区拓展到荒野边陲:贫穷落后的陆地边境与边远地带在报道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央视5月29日《新闻联播》发布了我国三分之一陆地边境县重点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消息说,中央财政自2004年开始投资2.6亿元,逐步解决了这些县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和收听广播电视难等问题,使2100多万边境人口从中受益。而最让人难忘的是6月初《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大型媒体对于“马班邮路”的报道,其出彩之处在于向广大受众再现了一个大家崇敬和爱戴的人物——王顺友。媒体对他事迹的报道波澜壮阔,场面宏大,而且有记者对他的工作与生活作了实地体验。体验者用他们的亲历亲感,声情并茂地叙说着王顺友的异常艰辛与巨大奉献,在向受众传递事实信息的同时也传递了情感信息,引来广大受众对这些地区的关注。
四、由城市拓展到农村:“三农”报道紧扣农村深层问题。“三农”报道作为老话题也有诸多亮点,《中国青年报》7月11日报道的“全国万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赣州新农村建设”的活动,激动人心。而这类报道中更可赞誉的,是对于农村基础教育这一深层次问题的紧扣。农家子弟文化素质的低下乃至文盲的再度出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全然相悖。新闻媒体独到的视角与前瞻性目光,使农村基础教育尤其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成为今年报道的重要方面。各大媒体大都从热心山村学校教育的典型个人切入,对这一深层次问题展开铺叙与评析。在众多典型中,有用十几万元的奖金与积蓄建造学校并使附近子女入学率达100%的教师徐本禹,有被誉为“让农村教育充满活力”的退休教师郑琦,有到甘肃定西支教的同济大学硕士生徐建,等等。新闻媒体组织的这些报道,不仅抓住了关键,而且事实翔实典型,有着很强的感召力量。
分析
各大媒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报道有诸多可赞之处:在内容选择的策划、报道时机的把握、报道内容的组织、报道方式的选择、报道重点的确定与报道平衡性的把握等等方面,各显其能也各显个性,使同源新闻避免了同质化;在报道着重点方面,拓展到基层、农村、边远落后地区的人民群众。这些都显示出媒体策划理念的创新和报道总体设计上的不断优化、调整。
课堂训练
下面摘录了《中国记者》2004年第9期任美荣的文章《以深度报道体现宣传价值》的部分内容,从中可以看出《重庆日报》关于灾难报道的策划情况。请对该报的报道策划做出评价。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重庆发生了两起震惊中外的恶性灾难事故。一次是2003年12月23日川东北气矿天然气井喷事故(简称开县井喷),最终造成243人死亡;另一次是2004年4月15日在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的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城市居民紧急疏散。面对这两次突如其来的恶性事故,《重庆日报》进行了两次灾难报道的重大实践和探索。
……
在获得开县井喷的信息后,《重庆日报》迅速派出7名记者组成的采访组,连夜赶赴事故现场。从2003年12月25日到2004年1月17日,共刊发文字稿101篇,图片53幅,全方位反映了事故产生的原因、受灾情况、死亡人数、事故抢险、搜救行动、群众转移、灾民安置、八方支援等等情况,这些来自现场的报道不但时效性强、可信度高,极大地满足了广大读者的知情需求,而且体现了相当的深度……在这次灾难报道接近尾声时,《重庆日报》总编辑牟丰京同志亲赴灾区,带领记者采写了长篇通讯《生死时速》和《极大关注》,用两个跨版即四个整版刊登这两篇通讯。两篇通讯气势恢宏,材料翔实,回答了人们对这次灾难事故的种种疑问,在国内外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重大突发灾难事件的深度报道是媒体的组织能力、策划水平、编辑出版技巧、队伍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以《重庆日报》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和爆炸事件的报道为例,4月16日下午5时多,一氯气贮气罐发生爆炸,致使9人死亡,3人受伤,并造成相邻的3个贮气罐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重庆日报》立即抽调了10多名精兵强将,组成了内线报道组和外线报道组。内线报道组负责事故核心区现场和领导现场指挥活动的报道任务;外线报道组负责居民疏散、安置、返家、伤员救治、环境状况、社会反应等方面的报道任务。报社对内外线报道组采访做出了题目到人的策划方案。由于新闻策划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各路记者对自己的报道任务和重点十分清楚,各司其职,整个采访行动高效而有条不紊。这些报道的组织和策划工作的效果,在4月19日的《重庆日报》上得到集中的体现——一版头条主消息:《天原厂污染与爆炸源清除》,与主消息配合的是5幅现场新闻图片构成冲击力极强的专栏,下方是通讯《回家》,报道了疏散群众回家的情景和喜悦心情;二版头条是由5幅图片构成的专栏,下方有反映消防官兵抢险和公安民警搜救的通讯。该版的边栏报道也很有特色;三版头条是主通讯《“天原之战”惊心动魄10小时》,详细报道了清除炸弹源的全过程,该通讯精彩纷呈,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仅4月19日《重庆日报》一至三版就刊登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抢险救灾的消息4篇、通讯7篇、新闻图片16幅,全面深入地报道了抢险一日所发生的新闻事实。
从这一天的报道不难看出,本次灾难报道的特点:以动态消息牵头,以深度报道为支撑,用新闻图片构成视觉冲击力,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报道模式。
提示
对于案例,应着重抓住其体现出的策划理念的变化,从报道关注点的拓展体会选题策划的原则;训练题偏重于报道策划的组织,要培养宏观的协调、管理能力。
三 思考与实践
思考
怎样确立报道的范围、重点与效果?怎样把握报道规模、进程与时机?如何避免同源新闻报道上的同质化?
实践
自选2005年10月中下旬对于“神六”发射成功进行规模性报道的一个新闻媒体,分析其报道策划的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