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电视新闻音像编辑

广播电视新闻音像编辑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音像编辑广播电视新闻音像编辑,各台因其制作机制的不同,编辑的职责也不同。按运动方式,可以分为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固定镜头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容易给观众以深沉、庄重、宁静和肃穆的感觉。但是,固定镜头视点单一,缺少变化,特别是对一些活动范围较大的被摄物体难以很好表现。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音像编辑

广播电视新闻音像编辑,各台因其制作机制的不同,编辑的职责也不同。对于录音、录像节目来说,有的台是由记者进行编辑,编辑人员在其基础上进行再加工;有的台则由记者完成前期采访工作,写出报道提纲,然后交由编辑人员对记者提供的素材进行编辑整合;有的是记者、编辑共同进行编辑工作。至于现场直播节目,主要由编辑人员根据事先制订的方案和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机位的调度和镜头、音响的切换。因此,本节所涉及的前期摄录工作,实际上也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范畴之内。在进行音像编辑时需要遵循如下原则:一是真实性原则。一切传播手段的使用都不能侵害新闻的真实性;二是客观性原则。尽管可以采取空间、时间上压缩的编辑手段和倒叙、插叙、多线条并进的叙述方式,但事物发展的客观顺序不能随意改变;三是目的性原则。新闻媒体依据主流意识形态所确定的立场、方针、价值取向必须明晰,切合受众健康心理需求的原则不能动摇。

一 理论知识

广播电视音像的编辑、合成,指的是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将前期摄录的音响、影像素材制作成完整的节目,具体包括画面编辑、声音编辑及录播、直播编辑,本书主要以电视编辑为主进行论述。

1.画面编辑

电视画面诞生于电子摄录系统的拍摄与制作,它是由一定数量的画幅以每秒25帧的连续运动体现出来的。对电视画面的编辑,是指对前期拍摄的、由画幅组成的画面进行选择、剪裁与组合。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镜头的选择。

镜头,指的是摄像机由启动到关闭之中不间断拍摄下来的一个片断,亦即画面从“入点”到“出点”之间的那段内容。画面编辑的首要工作就是要从一大堆素材中选择那些有利于说明新闻事实的、能完成主题表述的、便于合理组接的镜头。

——景别的选择。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景别不同,功能也就不同。

远景是视距最远、表现空间最大的景别,主要用来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战争场面、群众集会等。在很多情况下,电视新闻节目以远景镜头作为开头或结尾的画面,或作为过渡镜头。央视关于青藏铁路修建的报道,多次用远景展示了铁路在大山之下、大河之上、大漠之中的位置,让人一目了然。

全景是表现被摄物体全局与人物全身的镜头。大型会议、大型体育赛事的开幕式与闭幕式,大都用全景;中间一些内容的转接,也以全景进行过渡。全景可以完整地展现人物的形体与动作,也可以表现事物或场景全貌,还可展示新闻主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揭示新闻主体的结构特点。每年的“两会”报道中常常出现全景镜头。

中景用来表现场景局部或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它往往以情节取胜,既能表现一定的环境气氛,又能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在电视画面景别中是最常见的。

近景用来表现物体小块局部或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它以人物表情、物体质地为表现对象,细致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物体的主要特征。在对重大工程的报道中,就常用近景突出重点画面。

特写是视距最近的画面,其表现力极为丰富、强烈,它以放大细微表情和细小特征的手法,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特写还包括大特写,一般特写可表现人肩部以上部分,而大特写可放大细部,如表现人一个眼睛、一只手指。特写可强化观众对细部的认识,以细部来表现深刻含义;还可以把画内情绪推向画外,分割细部和整体,制造悬念。

——角度的选择。镜头的角度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主体所构成的几何角度。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表现效果、感情色彩。想要让观众看什么、怎样看,角度的选择就显得相当重要。镜头的角度可按摄像高度和摄像方向的不同进行分类。

根据摄像高度的不同,镜头的角度可分为俯拍、平拍和仰拍,这三种高度拍摄的画面具有各自不同的造型效果和感情色彩。俯拍是镜头向下倾斜拍摄,适宜于展示宏大场面,也可表现居高临下的视角,有利于表现景物的层次,具有交代环境位置、远近距离的特点。但在拍摄人物时,容易使观众产生藐视、贬低、压抑的感觉。平拍,指镜头处于水平状态的拍摄,被摄对象不易变形,比较自然、亲切。这种角度是较为常用的,缺点是画面容易流于平淡。仰拍,指镜头向上倾斜拍摄,与俯拍相反,编辑过程中常选仰拍镜头来表现崇高、庄严、伟大的气概和情绪。

根据摄像方向的不同,镜头的角度可分为正面、侧面、斜面和背面。正面镜头,具有端庄、稳重的视觉效果,能准确地表达被摄物体的特征,但是显得呆板。侧面镜头,具有明显的透视效果,物体的轮廓、运动,人物的神情、动作都可以得到准确的表现。斜面镜头,既能表现被摄物体的全貌,又有一定的空间感和纵深感,符合观众视觉要求,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背面镜头,由于所表现的视向与受众的视向一致,往往能让受众产生强烈的主观参与感,因此许多新闻采用这种镜头表现追踪式采访。

——镜头运动方式的选择。按运动方式,可以分为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固定镜头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容易给观众以深沉、庄重、宁静和肃穆的感觉。但是,固定镜头视点单一,缺少变化,特别是对一些活动范围较大的被摄物体难以很好表现。运动镜头能让受众看得更充分、更全面。这类镜头,可以分为推、拉、摇、移、跟等几种类型,各种移动镜头的交替运用,可表现更广泛、更丰富的内容。

(2)长短镜头的运用。

在运用长短镜头时,既要考虑让观众看清楚画面,也要考虑新闻的内在节奏。如何运用长短镜头呢?一是要把握好镜头的长度。由于景别不同和所反映内容的繁简不同,镜头也应有长有短。远景、全景,镜头内反映的内容就复杂些;而近景、特写,镜头反映的内容就简单些。镜头内容的繁简,在决定长短镜头的运用时是必须考虑的。内容复杂的镜头如果太短,还没来得及看清楚,镜头就切换了,观众就有仓促、急迫、喘不过气的感觉;内容简单的镜头如果太长,能够看明白了,再延续下去,观众就会厌烦。当观众看清画面时及时切换,才是长短镜头运用的最佳状态。二是要灵活地运用长短镜头。电视新闻内容和形式的长短、起伏、轻重、缓急、张弛、动静等有规律地交替变化,可形成内在节奏,它能给电视观众造成一种或激动、或平静、或紧张、或松弛的心理感觉。不同长度镜头巧妙结合,能造成不同的节奏感,对观众产生不同的感染效果。近景别、短镜头组接一起,节奏就会快一些;而远景别、长镜头组接一起,节奏就会慢一些。不同主题的新闻应有不同的节奏:内容严肃、气氛庄重的新闻,节奏就应沉稳、舒缓,宜用长镜头不宜用短镜头;而内容活泼、欢快的新闻,就宜用短镜头而不宜用长镜头。

(3)镜头的组接。

电视新闻镜头如不考虑其他因素,景别的时间一般为特写2秒左右,近景2至3秒,中景3至4秒,全景、远景5至8秒,其画面的组接可以用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指影视中将一个一个镜头,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接在一起,通过形象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联想、悬念等效果,从而形成含义相对完整的表意整体。新闻类节目与影视作品不同,属于非虚构类信息,不可能按照蒙太奇方式去摄录,也不可能按蒙太奇原则去编辑。新闻类节目在某些表现性段落中可用蒙太奇手法,但应在保证信息准确传达的前提下,于局部范围适度运用。在电视新闻中常用的蒙太奇手法如下。

——依次式组接。即按新闻事件的进展过程来组接镜头,形成连贯、完整的叙述。这种组接方式适宜于表现具体、完整的事件。一些大型会议、体育赛事,大都是按时间顺序组接的。

——并列式组接。即把发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事件组接在一起。如某个重大新闻报道后,把各地的反应编在一起,或某节庆期间将各地的庆祝场面组合在一起,能较全面表现重大新闻的社会反响与全局状态。

——倒叙式组接。即先将最重要事实的画面编在前面,再编其他镜头,进行补充说明。近几年来,央视报道中央领导出访时,先报道与外国元首会见场面,再追叙到达某国时的机场迎接场面,让时间顺序让位于新闻的重要性。

——对比式组接。即把两个截然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互相对比,使其效果突出。例如挺身而出与见死不救、卫生习惯与随地吐痰等画面的组接,就形成了鲜明对照。

采用哪种方式来组接镜头,都要根据所报道新闻的内容及特点灵活运用,力求编制出内容系统、转接流畅、形象生动的新闻节目来。在组接镜头时还要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注意轴线规律。轴线,是拍摄者与被拍摄对象之间方位关系调整的界限。拍摄者越过这个界限拍摄,则与被摄对象的方位关系发生了颠倒,原来处于其左边的拍摄对象就会变到其右边,表现在电视屏幕上,则是拍摄对象在下一个镜头中突然“跳”到相反方向,这叫“跳轴”。轴线规律,指的是影像拍摄与编辑中,同一时空相邻镜头之间保持空间统一感的一条法则。其要求是组接同场面、同主体的一组镜头时,应保持拍摄者总方向在轴线的同一侧,避免方向上的错置。若在编辑中遇到拍摄方向不统一的素材,编辑应妥善处理。一般方法是,在镜头中对拍摄角度做出交代,也可在不同轴向的镜头之间,插入空镜头过渡或插入在轴线上拍摄的、无方位特征的中性镜头过渡,这就可以使受众感受到方位的转换而不致造成理解的混乱。

第二,注意镜头的衔接。镜头衔接主要用于不同空间、不同场景的两个镜头之间转场的时候,其主要方法有承接转场和特技转场。承接转场是指利用前后镜头在内容、情节上的承接关系,或两个镜头之间内容上的某些逻辑性、一致性乃至隐喻关系等实现的转场。特技转场主要是凭借电子特技手段来分割转换镜头。特技转场与镜头切换的区别在于前者存在一个延时过程,而不像后者镜头间的瞬间转换,因而受众对场景的转换有明确的感知。目前,电子数码特技可以变换出多种特技样式,在场面转换中常见的主要是:前一个镜头逐渐暗下去,后一个镜头逐渐亮起来的“淡入淡出”;两个组接镜头的淡入与淡出同步的“化入化出”;后一个画面直接叠在渐隐画面上的“叠化”;将屏幕分割成若干区域以展示不同事件,然后由其中一幅画面充满屏幕的“分割屏幕”;上一个画面翻过去,下一个画面随之出现的“翻页”;以凝定画面结束,转入下一场的“定格”等等。在使用多种特技样式时,应始终以新闻类节目真实性、客观性原则为前提,在保持其朴实、庄重风格的基础上突出画面的观赏性。

2.声音编辑

(1)声音编辑的方式。

电视中的声音由语言、音响和音乐组成。这几种声音要素的组合配置,要根据主题表现的需要,相互呼应、补充,做到和而不同、繁而不乱,并能与画面有机配合。其基本方式如下。

声画同步,是指所听到的声音与所见到的画面处于同一时空中,两者是一种自然的同步。这一方式适合于内容严肃、节奏缓慢的新闻。

声画对位,是指声音与画面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彼此配合补充的表现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拓宽了声音和画面的表现空间。这种对位所形成的声音和画面的不同步,可以充分调动观众视听两方面的注意力,引起声音和画面信息叠加联想,增强新闻的内涵。

(2)对不同类别声音的编辑。

——解说词的编辑。解说词声音是采编人员所写的文字稿,由播音员、主持人播报出来的声音。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解说词可以介绍画面或音响,暗示深刻的内容,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也可以交代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和背景等,介绍画面或音响不能或者没有表达出来的新闻要素,扩大画面的信息容量;还可以连接上下画面,起到转换画面的作用。因此,解说词与画面的有机配合,是电视新闻后期加工配置的重要工作,它可使语言叙述与画面相互补充、配合,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编辑应注意处理画面与解说词的关系:画面应长于解说词,解说词应比画面迟出,比画面早消,切忌与画面同步上下。

——同期声的编辑。同期声是指在拍摄讲话的现场同时录下的讲话声和现场的背景声,是伴随着画面出现的现场实况音响,具有强大的叙述功能和实证功能。运用同期声,可以增大传播的信息量,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现场感。处理同期声,要考虑内容的选择、语句的连贯以及合适的剪接点。

首先,在内容上,要选择有特色的语言,并避免与解说词重复。在一些电视新闻的现场采访中,人物语言往往缺乏个性,单调无味。因此,如何选择恰当、有个性特色的语言是编辑现场采访同期声的关键。同时也应注意,采用的同期声一定要与人物的职业、年龄、身份、性格、文化水平等方面相协调,这样方能强化真实感与现场感。如果被采访者所讲的内容解说词中已经包括,那么在同期声中没有必要再重复了。

其次,对被采访人口头表达中的缺陷进行处理。现场采访同期声中的讲话要求通俗、简练。如果采访对象语言啰唆,吐字不清,语病较多,音调、语速不易被受众接受,编辑就可以通过剪辑等手法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使其语气、语调真实、连贯,表达清楚、顺畅。

再次,被采访者的谈话可以用解说词来提炼、压缩。在同期声的编辑中,有时被采访对象讲的内容很重要但不精炼,语言表达能力太差,而且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如果剪辑、组合,会伤害内容,编辑人员就可以压低同期声,用结构严谨、词语流畅的解说词代替同期声中的人物说话。

此外,还有音乐编辑的问题。应注意,消息类新闻不必配音乐;在新闻专题片中,有时会使用音乐,但要与所配合的影像段落整体相协调;对于歌曲的使用要慎重,不可滥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3.录播与直播的编辑

广播中的录音报道,电视中的录播与直播,因其采访与编辑工作是合而为一的,因此,从上述内容中单列出来作简要的论述。广播中的录音报道与电视中的录音、录像报道,要以素材原有的形式进入传播。此时,采访与编辑工作的合而为一有两层意思:一是不管带机采访者的身份是记者还是编辑,其在现场报道中肩负着采访、摄录、选题、把关等等职能,带机采访者与现场报道者兼做了采访与编辑的双重工作;二是录音、录像报道的后期编辑工作只能对素材进行选择,而不能进行大的改变,后期工作实际是前期工作的延伸。电视录播与直播,相比于广播的录音报道,更有代表性,下面以其为例加以说明。

电视录播是对经过合成后的新闻节目录像带进行播放的传播方式。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大多采用录像播出,而在播出前都要进行前期摄录、后期编辑、合成、复制等工作。这样,可以严格取舍,精心编辑,有变动就能及时调整,发现问题就可及时纠正,能保证节目质量与安全播出。

电视新闻节目直播,是一种在摄录时同步播出、观众同步收看的传播方式。编辑在进行这一类直播时,要对其特点了如指掌。电视直播的特点是:即时性,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在新闻发生第一时间获取新闻的需求;直接性,能使新闻信息直达观众,可信度强;参与性,因观众和新闻当事人在同一时间共同经历新闻事件,可产生强烈的临场感和参与感。电视新闻节目的直播可分为新闻实况的直播、新闻节目演播室直播、新闻现场报道直播三种。

新闻实况直播,即实况转播,属于一个机位或多个机位的切换组合完成的新闻现场的客观记录。在这种直播中,记者和主持人一般不进行现场报道,但可进行画外解说。

新闻节目演播室直播,是播音员或节目主持人在演播室播音、电视台播出、观众收看同步进行的传播方式。新闻节目中的单条新闻报道,可以是已经录制好的,由新闻节目主持人或播音员在演播室串联播出,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新闻30分》等。

新闻现场报道直播,是电视台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访、边作口头报道,不经过后期剪辑的播出形式。因报道的过程就是传播的过程,其报道对象的选择与把关等,也是由记者在现场完成的一种编辑工作。

在一些大型新闻报道中,实况直播、演播室直播、现场报道直播三种形式往往交替使用,形成了立体的新闻传播直播方式。央视2005年10月12日对“神舟六号”飞船所作的报道,就是一次成功的大型电视直播。无论是节目中精彩的画面、音响,还是现场直播与演播室直播的灵活交替与协调配合,都值得称道。先是央视在发射场的现场直播。飞船升空时的特写镜头,以及推、拉、摇、移、跟所产生的全景、中景、远景的灵活切换,同期声、画外音的运用,把飞船升空的壮阔场面、现场人们的振奋心情以及党中央领导现场观看的场面,全部呈现给电视屏幕前的亿万受众。而当10月17日“神舟六号”返回舱成功着陆时,进入央视屏幕的画面更是激动人心。尤其飞船着陆的那一刹那,着陆地点现场搜救人员的紧张忙碌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专注的凝视、监测交织在一起,突然间轰的一声,着陆现场人员的振臂呐喊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欢呼雀跃遥相呼应,画面、音响融为一体。当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舱回答记者时,特写镜头放大了他们的动作细节和说话神情,同期声的使用强化了现场感。这种规模性的异地现场电视直播,对内容的临场选择,对拍摄角度的选取,对声音与画面的摄录以及众多采访、录制、发送、播放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与协作配合精神,都是严峻考验。电视新闻节目的直播与录播是群体作业,离不开编辑及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科学组合、彼此协力,可见,有效地发挥群体能力才是节目成功的关键。

二 能力训练

案例分析

案例

下面是央视《新闻联播》系列报道《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05年10月30日播发的消息《自主创新篇:“中国造”演绎神舟飞天传奇》。

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宣传各部门、各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本台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今天播出《自主创新篇:“中国造”演绎神舟飞天传奇》。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从1999年到2005年,神舟飞船平均一年一艘的发射速度,让全世界的目光一次又一次聚焦在中国,可以自豪地说,这是中国人完全依靠自主创新创造出来的航天奇迹。

2005年10月17号,神舟再次让中国人骄傲,中国也再次令世界称奇。然而就在13年前,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才刚刚全面启动,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了这项高技术。

【同期】戚发韧 神舟六号飞船总设计师顾问、原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

高技术,外国人不会给你的,也买不来的,就得靠自己。

靠自己就得依靠自己的科研队伍,从零做起。从此戚发韧等老一代航天专家带领着一群年轻的航天科技人员,展开了飞船的科研攻关。当时28岁的方芳刚刚研究生毕业,就承担起为飞船设计返回舱外形的重任,这是返回舱研制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如果返回舱的外形设计不合理,飞船在返回的过程中就不能找到准确的降落地点,而且有可能使飞船的防热层被烧毁,直接威胁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同期】方芳 神舟飞船气动设计主管

记者:你当时自己见过飞船长什么样子吗?

方芳:没有,这个1992年到俄罗斯看过它的模型,飞船的实物也没有看过。

方芳和她的同事通过查找航天理论书籍,设计出了钟形、倒钟形和长锥形三类九种返回舱的外形。在进行了上千次试验之后,终于在1995年,确定了神舟飞船返回舱的外形。

【同期】戚发韧

我们当年有八大技术关键,这是其中关键之一,把这个关键突破了,我们下一步就能够比较顺利了。

就在戚发韧带领着方芳等科研人员夜以继日攻克神舟飞船设计难关的同时,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年仅28岁的火箭设计师张智也在老一代火箭专家的引领下,日夜兼程地为我国首枚载人火箭设计最关键的逃逸救生系统。只用了六年的时间,张智和他的同事,就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研制出我国自有的火箭逃逸救生系统。可是怎样才能检验它的有效性呢?美国和俄罗斯都是发射上亿元的火箭进行实际验证。

【同期】张智 长征二号F型火箭主任设计师

当时我们做了一个比较大胆的设想:我只做零高度的飞行试验。因为零高度的我不用其他火箭打,我把这个逃逸飞行器放在地面就可以做。

1998年,零高度逃逸试验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取得成功。

【同期】刘竹生 长征二号F火箭总设计师

它实际是标志着长二F火箭已经具备了作为载人火箭的条件,它为后来的载人航天发射奠定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新数字】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长征二号F火箭一共自主创新了55项新技术,神舟飞船突破了13项关键技术,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全国有11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配套单位和几十万名工作人员承担了载人航天研制和建设任务。

【新视角】戚发韧

完全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国产的材料,国产的元器件,在我们自己的工厂里头加工出来的。这真正是中国的飞船。

【新起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从现在到2012年,中国未来的航天计划已经开始启动。

分析

在这篇报道的导语部分,主持人用高度概括的话语阐发了“中国造”演绎神舟飞天传奇的主题,为了使这一主题充实、丰满,消息在主体部分作了充分展示。五次采用同期声与特写镜头,采访了“神舟六号”飞船设计方面的专家,屏幕上用字幕亮出了他们的技术身份与姓名,并配以画外音对每位专家的杰出贡献作了高度概括的介绍。声画融为一体,现场采访与主持人播音互相交替,让受众有一种身临其境、亲闻亲睹的现场感。画面下端分别用“新数字”显示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的技术突破及参与研制的技术阵营的壮阔,用“新视角”凸显了我国航天技术的自主创新,用“新起点”表明了我国未来航天计划新的启动。播音与现场采访彼此结合,数字展示与主持人的介绍相互映衬,层次分明,新颖别致。

课堂训练

以下是一些学者提出的当今某些广播新闻节目存在的硬伤,你是否也有同感?请结合你所收听的新闻节目对以下看法予以评析。

有些具有很高价值的题材,却因为主题不明确、制作手法单一、材料组织零散、文本平淡无奇、缺少情节描述等原因,没有取得应有的传播效果。在内容方面,有的立意不新,选材较浅,不能拓展开来,更没有深入挖掘社会热点领域中的与百姓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在表现手段上,仍然以录播为主,现场感、互动性均不够;结构安排平淡无奇,材料组织粗糙,缺少匠心独运。

广播节目有“20秒效应”说,即在20秒之内要抓住听众的耳朵,但有些广播节目缺乏这种效应而失去了一些听众。有的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播送,居高临下,语气冰冷,不合受众心理,使广播的优势变成了劣势。节目的根本问题在于是否能达到应有的高度与深度。很遗憾的是一些很有长度的节目却没能在高度和深度上做好文章。而且不经选择,缺少剪辑,冗长而低质。一些服务性的节目,尽管信息量很大,针对性也强,但是大多浅尝辄止,流于表面。

提示

重点抓住新闻节目的前期拍摄与后期合成问题,主要包括推、拉、摇、移、跟镜头的运用;近景、中景、全景、远景的交替出现;声画合一与声画对位的技巧;同期声与画外音的配合;播音与字幕的结合等,并结合电视新闻节目的音像编辑方法对广播新闻的编辑进行分析。

三 思考与实践

思考

电视画面编辑、声音编辑、录播直播编辑都有哪些能力要求?你对提高这些能力有什么新的思路?

实践

下面是2006年1月27日中央电视台对“2006年春节团拜会”的播放情况,请分析这一节目在声画编辑上的特色。

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步入现场,特写镜头与同期声展示了胡锦涛的讲话。伴随同期声,是政治局常委特写镜头的依次切换与移镜头下的会场中景。接着,是与会者鼓掌时的全景与胡锦涛讲话时的特写镜头交替切换。温家宝讲话同样是特写镜头,同期声取消,代之以播音员用画外音概述讲话内容,此时以摇镜头展现中景,然后以固定镜头定格全景。当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同与会者亲切握手时,实况音响中音乐声响起并压倒了其他声音。最后画面以远景的形式转向舞台上的文艺表演,实况音响被压低,播音员用画外音介绍着参加团拜会的中央领导人名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