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听觉文本的符号系统

广播听觉文本的符号系统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 广播听觉文本的符号系统广播听觉文本以声音的方式存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广播声音符号存在于时间领域,而不是空间领域。广播听觉传播的符号系统研究是广播媒介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基础。本章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广播节目中的传播符号特点,着重从媒介的传播本质和听觉传播的特性角度探讨由话语、音乐、音响和无声静默构成的广播听觉文本的符号系统。

第二章 广播听觉文本的符号系统

广播听觉文本以声音的方式存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广播声音符号存在于时间领域,而不是空间领域。广播声音符号分为“声响”和“无声静默”两类,“声响”又可以分为:“话语、音乐和音响”[1]

针对广播听觉传播符号的研究只是整个媒介符号研究中的一个子部分,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其一,从广播节目形态角度来分析广播话语的类别、特征、表达样式等,侧重对广播新闻节目话语的研究。例如,饶立华、杨钢元、钟新编写的《电子媒介新闻教程——广播与电视》,周小普编写的《广播新闻与音响报道》等。[2]

其二,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分析广播听觉传播的符号系统。例如,曹璐、吴缦撰写的《新闻广播研究》中的部分内容[3]。此外媒介话语的翻译专著《作为话语的新闻》([荷兰]托伊恩·A·梵·迪克著)被视为传播学话语研究的经典之一,该书的研究重心是新闻话语的分析,指向的是“制度(机构)控制、经济利益控制、专业活动组织、日常新闻工作程序和新闻价值体系如何对新闻话语产生影响”[4],该书尽管缺乏广播话语分析的针对性,但可以在广播话语分析中作为媒介文本或语境分析的参照。

其三,把广播听觉传播符号的研究作为声音传播研究的一个部分,例如,2005年国际电影和媒介研究年会的研究主题为“声音传播研究”[5],针对的是当代传播中视觉垄断造成了人类其他感官在传播行为中的失衡,特别是听觉传播的失衡现状。

广播听觉传播的符号系统研究是广播媒介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基础。在媒介传播的研究中,对媒介语言符号的研究相对薄弱。原因是多方面的,媒介语言作为传播的符码,体现为一种交织的特性,不仅在语言学、心理学、符号学等多学科领域内交叉,同时又与媒介传播特性交叉,随着新技术的开发、政策的推进,媒介发展进程充满了诸多可变因子。对媒介语言符号的研究在国外也是当前引起关注的论题,2001年4月,牛津大学召开了“语言、媒介与国际传播”的研讨会,会议集中收集了关于媒介语言符号的研究成果,例如,变化中的媒介语言,传播语言的变化如何影响人们看待世界的方法,还有媒介如何影响语言,对媒介语言符号的研究是在开放的研究领域中进行的,成书为《新媒介语言》(New Media Language),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当代媒介话语”,讨论近几年媒介传播的变化;第二部分“媒介符号”,讨论当代传播中各种语言符号构成媒介话语的方法;第三部分“表现与符号”,讨论不同的节目符号编码方法如何影响受众的感受;第四部分“媒介对语言的影响”,研究媒介传播的需要如何影响媒介话语的表现途径[6]

本章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广播节目中的传播符号特点,着重从媒介的传播本质和听觉传播的特性角度探讨由话语、音乐、音响和无声静默构成的广播听觉文本的符号系统。广播话语是广播符号系统中的重要构成,因此使用了较大的篇幅集中讨论广播话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