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广播听觉文本中的无声静默
我们曾经有个错觉,认为在广播电波的传送中,必须用话语、音乐或者是其他音响添满,如果有空白,就意味着失败。广播是声音的媒介,但声音的缺失我们也可以听辨,所以我们不能忽略无声静默的意义形式和象征符号的作用,广播中的无声静默也是广播具有表现力的声音符号。
我们通常理解的“无声”指的是,在节目和节目的连接过渡中,会有很短暂的空白,作为间隔起到标明节目边界的作用。但这些间隔要短,否则就会引起误解,认为电台的节目中断了,这一类型只是无声最简单的表现方式。
还有一类“无声”是出现在节目进行中,比如在广播剧中一个演员的声音在讲话过程中的停顿,这一间隔可能意味着悬念、氛围的渲染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无声甚至比有声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它使听众充满了想象和好奇,产生继续收听下去的期待。有形的表现有时候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在演讲活动中,如果演讲者突然停下来,会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发生了什么新的情况?对于听众而言,无声是最好的想象的媒介,是听众进行二次创作的有效刺激物。
还有一类“无声”是特定的环境声的表现[103]。这也成为广播界普遍接受的观点,对广播非语言性声音的表现力持一定的保留态度。比如,安静的田野、空荡荡的教室、平静的湖面、运动员屏住呼吸起跳的瞬间等等,这些时刻,环境本身就是无声的,它们是这些环境或者是氛围的标志特征,是我们在电台中所听到的最微妙的“声音”。
“无声”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之分。消极作用就是说明在那一时刻,象征没有事情发生,这时无声起到的也是“声音”的作用。无声的积极作用是无声表明有事情发生,只是因为一个或一些原因没有用声音表达出来。因为广播与电视和电影不同,没有影像的说明,广播中的无声起到的是一种刺激联想的作用,在无声与有声的鸿沟中,联想继续发生。无声对于听众来说,可以理解为既是现实发生的,又是有抽象性意味的。广播通过前后语境来确认无声的意义[1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