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微观文本的基本要求

广播微观文本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广播微观文本的基本要求广播听觉文本建立在由分分秒秒组成的时间版面上,声音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广播节目的具体制作者,要比文字传播、声画传播更多地考虑到受众的传播接收特点,对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受众首先能够听懂,其次能够记得住,最后达到收听满意的效果。这些都是在广播媒介长期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归纳出的基本要求。

三、广播微观文本的基本要求

广播听觉文本建立在由分分秒秒组成的时间版面上,声音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广播节目的具体制作者,要比文字传播、声画传播更多地考虑到受众的传播接收特点,对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受众首先能够听懂,其次能够记得住,最后达到收听满意的效果。

(一)广播听觉符号与报纸符号的对照

目前我国的广播媒介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摆脱书面语,或者印刷媒介写作特点束缚的必要性。

印刷媒介的语言是对意义的固定,不仅是对词语,还有就是对变形了的人类声音的固定;广播新闻试图还原语言作为话语的存在形式,虽然它也依然只是通过话语的形式来还原。

印刷文本在传递到受众手中的过程,更多体现了机械制作的流程,呈现出权威性、客观性、事实性和真实性的特征。广播内容是由主持人或者其他人物、物体发声传递给受众的,因此带有明显的发声者个体特征。

印刷媒介的语言,是书面化的、没有冗余的、充满指向性的,提供给那些具有类似的教育背景,类似的智力程度的受众,这些语言充满了挑战性,丰富受众的体验和知识,强调对未知的读解。在电视传播当中,话语的使用要比广播好一些,因为毕竟我们可以根据相关的画面进行辅助解读。而广播传播中的话语则存在于流动的、易消逝的时间版面上,对语言的清晰、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播声音的表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物的存在是以视觉或者无声的方式存在,例如时间的表现,再比如一个展览会,往往是无声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报纸或者杂志中,使用图片来表现这些内容,而在广播中则需要借助于人声的间接转述来完成。

(二)广播微观文本的话语特点和要求

1.在广播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广播话语的基本要求和特点逐渐形成,具体体现为[25]

在词语运用上[26],广播要求通俗易懂,富有口语特征。大量使用谈话中常用的语气词。创造或再现对话的语境,制造听众容易进入的对话或者交际情境。把书面词语和文言词语变成口头词语;多用双音节词,少用单音节词;不用生僻的成语、典故;少用或不用专门术语,非用不可时,要作解释;少用代词,选用名词作适当的重复;不要滥用或生造简称;适当多用些对话应答中的语气词等[27]

在句式的选择上,广播具有谈话语体特征,句式是以日常对话风格为基础,少用书面语句式,句式结构也要灵活,简单明了。简单句较多,复合句较少;短句多,长句少;慎用书面语句式、文言句式以及欧化句式;常式句较多,倒装句最好少用。

最后,在语音安排上,注意同音词的使用,避免误听误解;注意调整单、双音节,做到调声协律;多用象声词,增添广播语言的音乐美;选用平仄相间的词或句子;适当选用叠音词。叶圣陶还提出要注意学习评书、诗歌等的语言艺术。

这些都是在广播媒介长期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归纳出的基本要求。不过,要求毕竟是要求,能否变成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关键还在于以口语化、通俗化为基础,增强艺术地使用语言的自觉性,这样才能创造性地体现这些要求。

关心广播语言问题的老一代名家学者也提出,“希望写广播新闻稿的,写完之后好好儿念一遍”,“自己先来检验一下,写下来的那些语言上不上口,顺不顺耳。”如果是肯定的,则一定普通人都听得懂,这样才能达到口头传播的效果。[28]

2.广播微观听觉文本在编码[29]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广播与文字媒体和声画媒体在文本存在形态上的不同,在微观文本话语的使用上有一些独特的要求:

首先,口语化特征。广播语言经常是面对着任意的不确定的传播环境,语言稍纵即逝,所以在表达复杂的新闻或者是节目内容时,呈现出口语化特征,有适当的冗余信息,强调使用简单的表达消除语义表达的疑惑和语言的不确定性。1946年6月制定的《新华社语言广播部暂行工作细则》,在“广播稿件的编写”部分有:“要用普通话的口语,句子要短,用字用词要力求念起来一听就懂,并要注意音韵优美与响亮。要生动,有趣味。电文中(即新华社电讯稿)有文言或难懂句子,应加注必要的通俗的口语翻译。”

其次,广播话语充满交流感情的倾向。在广播话语表达中,广播话语充满情感性因素,这成为广播媒介具有主动沟通交际功能的决定因素。

再次,广播话语不具有太多的暗示性和多指向性,提供的多是具有图画和想象性特征的内容,而不是具有过多思辨色彩。

最后,广播话语的共同经验性特征。广播话语往往倾向于表达那些受众有共同经验、共同背景知识的内容,而不是过分生僻的内容。

(三)广播微观文本的基本组织原则

1.同步理解

广播受众的理解和记忆往往处在广播节目播出的同一时间,这与阅读报刊和书籍的接受过程有很大的不同,后者的阅读接受时间是由读者自己支配的,可以实现反复多次阅读,受众也可以选择适宜的时间和心境;报刊书籍对受众的选择有一定的定向要求,不仅对知识层次有一定的要求,也对所涉及的内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广播往往对文化程度没有特别的要求,这意味着广播需要考虑到受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状况,因此对同步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日常谈话也强调同步理解,但要求的严格程度远远没有广播高,因为日常谈话并不要求每一句话都做到同步理解,因为交谈的双方处于面对面的在场环境中,可以通过提问、解答等环节或者是非语言的辅助手段得到有效的自动调节。电视声画配合的传播优势对同步理解的要求也比较易于实现。

在广播中,如果第一句话听众没有听明白,听众在琢磨这句话的时候,往往会错过第二句话,以至依此类推对后面的广播内容的信息捕捉就会受到影响,听众收听兴趣减弱,自然会产生不愿意再听下去的念头。广播主持人所使用的话语方式也很重要,要适应目标受众的话语习惯,避免产生距离感或者是反感的情绪。

实现同步理解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调动起传受的最佳状态,营造活跃的传播语境。尽管广播传播者无法控制受众的接收语境,但可以通过开放的传播语境,调动起受众接受的心境和情绪。

其次,要建立起与受众的对等性原则,这不仅意味着广播传播者了解并使用受众习惯的话语方式、思维习惯等,也意味着对受众深层接收心理的了解。

再次,设计言简意赅的简捷式表现风格,“留给听众惟一的一条思路,以强烈的逻辑力量及情感的感染等等,使受众不得不沿着这条狭窄的思路前进;同时又要保证受众丝毫不感到是被迫穿过小道,而是自愿地并且高高兴兴地前进,甚至感到十分地自然,自然到连什么也没感觉就跟着广播节目走了。”[30]

最后要避免歧义的发生,广播虽然具有语音传播的优势,但同时失去了文字的可视的条件,某些可能发生在书面上的歧义,在广播中也存在,但有些则因为声音的参与而不存在了,而一些在书面上不存在歧义的地方却可能在广播中发生。因此广播传播中既要注意可能在书面表达中发生的歧义现象,也要注意在广播有声语言表达时发生的歧义可能。

2.避免听觉梗塞

广播听觉文本要求满足瞬间理解的需要,避免出现听觉梗塞。如果一句话里填充的内容太多,意义单位过于密集,听觉就会应接不暇,大脑就会反应不过来,因此就来不及做出明确的反馈,难以发生传播至效。广播作为有声语言的线性传播,要避免听觉信息超负荷传播,必须特别注意听众接收时的瞬间接受量问题。因此广播语言要求层次清晰,结构合理,使用的句子相对地简单易懂。汉语一字一音节,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几乎各占词汇量的一半,而印欧语系的语言大多是两个音节以上的复音词,因此汉语每个音节作为独立的表意单位所负载的信息量相对地大于其他语言,吐字清晰的要求也就高于其他语言[31]

出现听觉梗塞的原因有很多种,一种是语言使用上的问题,没有遵循广播语言的基本要求;一种是没有认真考虑受众的接收域限,没有注意避免听觉的超负荷传播,其中就是要求我们考虑到广播传播的对象性,年龄、行业特征、文化水平等,学会使用传播对象所熟悉的语言思维速度、密度进行传播活动,例如在对农广播中,如果介绍一些城市新出现的事物,就一定要增加“翻译”和“解释”的分量,保证流畅的传输。

广播文本与印刷文本和目前的网络文本,以及日常口语不同,但可以借鉴新鲜的语言或话语方式,进行符合听觉传播特性的改良,保证广播听觉文本与其他媒介文本和谐的、开放的借鉴状态。

3.科学引导注意力

对于广播受众而言,一边听广播往往还一边从事其他的工作,广播既要不打搅听众,又要吸引受众听下去。因此广播传播者要特别注意对受众注意力的支配,自然地引导到所传播的核心内容中,这样才能达到传播的至效。一般来说广播不能反复收听,广播听众在客观上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只能采用对注意力的分配来决定自己的关注程度。

记忆在广播中是很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容易记住图像,而不是文字,比如说我们更容易记住陌生人的面孔,而不是他们的名字。声音的遗忘程度要高于对图像的遗忘,所以广播节目的制作者要时刻对抗听众的遗忘:简单的节目结构形式,有规律的重复节目内容,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每一个词语都必须具备明确的传播指向,促使听众保持注意和兴趣。

对于听众而言,只要动一动手指就可以轻易地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有经验的广播节目制作者提出,在广播节目中要大范围地使用情感因素来吸引受众,因为情感因素最容易适应受众的无意注意需求[32]

4.建立约会意识

对于大多数受众而言,往往处于无目的或者是目的弱化的收听状态,因此电台建立起与受众的约会意识显得十分重要。

电台往往在节目编排上注意在固定的时间播出固定的节目,便于受众方便接触。对于广播微观听觉文本的建构而言,强调在两个层次上与听众建立起约会意识。

首先,找到与受众基本情绪和情感的契合点,“好感”常常是没有具体的解释理由的,但又有直接支配行动的特点。广播话语本身通过叙事的层次、节奏安排等体现情绪感染的优势,但感染并非渲染,而是强调声音本身的打动性,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有些文章阅读时的感受和朗诵出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些文章适合朗诵,有些文章更适合阅读,广播正是使后者这类文字充分发挥出声音传播的作用来。在文艺类广播节目中尤其如此。

其次,广播话题或者内容要有连续性和冲突性,通过期待的满足和出人意料的给予来使受众获得充满挑战的感受,某种程度上与影视剧的欣赏心理同理。

5.挑战时间文本

时间版面是有限的,而报纸不同,可以扩版或者增版。

广播听觉文本是没有物质实体的文本形态,不容易做到细读和重复阅读,因此时间版面的特点体现出文本组织上的一些特性来。

首先,广播不能同时表现很多种声音,要选择那些负载意义单纯清晰的声响来表现,以免给受众造成混乱;

其次,广播话语特别强调通过扩展或延伸观众的想象,或者是内心图像等方式创造心理活动的无限空间,这意味着广播话语突出形象性的解释和介引作用;

最后,广播话语更强调“唤起”的功能,尽量呼唤人的多种综合感官能力,促使听众具有二度创作的机会。在广播节目的进行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随时给听众“打招呼”,“让听众在广播这个不断发生又不断消失的声音的流里,在每一个短暂的瞬间都处于明白着往下听的状态,引导他的思路正确地伸展”[33]

广播节目评优创优成为听觉文本优化的监督和检测平台。1980年,我国第一次全国性的新闻作品评选活动启动,全国好新闻奖、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现场短新闻奖、中国新闻奖等全国性的评奖活动相继出现。今天广播电视新闻奖等政府大奖已经形成一个科学的广播节目评优监测体系。成为理论和实践互动的平台,促进了节目精品化的进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