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的现代性冲突与感官传播失衡

人的现代性冲突与感官传播失衡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人的现代性冲突与感官传播失衡加拿大传播学派奠基人之一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将在认知方式上改变印刷文化阶段对视觉、文字和线性结构的偏重,使人类以整体的、直观的方式去感知世界,使人的技能向全面、多样性发展。麦克卢汉认为,在最早的口语传播时代,人类在进行传播活动时,是眼、耳并用的,因此各种感官都处于平衡状态。

一、人的现代性冲突与感官传播失衡

加拿大传播学派奠基人之一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将在认知方式上改变印刷文化阶段对视觉、文字和线性结构的偏重,使人类以整体的、直观的方式去感知世界,使人的技能向全面、多样性发展。[93]

另一位加拿大传播学派奠基人伊尼斯,明确倡导在电子媒介时代对口头文化的回归。在他看来,传播的口头形态与知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口头传统喜欢倚重时间和人的个性,哪怕它被文字给“包围”起来。文明是社会组织的文字结构和口头结构的十分脆弱的平衡。在这里时间与空间的协调发展是维持世界平衡的关键,对外部空间的征服与对个体人的关注是同步进行的,这才是理想的文明。在这里,伊尼斯把对文字与口头语言的认识提高到人类理想文明的高度来加以拷问。

与此类似的是,麦克卢汉提出了“感官平衡”说,他认为一个新传播媒介的出现,往往使人类感官的均衡状态产生变动,不但使某一个感官特别突出,甚至压抑了其它感官的发展,造成时间和空间的改变,塑造了人类了解环境的新方式,并进而触发社会组织的改变。麦克卢汉认为,在最早的口语传播时代,人类在进行传播活动时,是眼、耳并用的,因此各种感官都处于平衡状态。

但是目前电子媒介的发展仍处于这些西方学者所担心的失衡状态,人们对电视和网络保持着最大的热情,图像无疑是传播所关注的焦点,以广播为代表的声音传播退居一隅,虽然数字技术的逐渐推广为我们展示了未来视觉与听觉传播最完美的结合,但目前的传播格局仍体现出对听觉传播的忽视。

事实上,不仅人类的理想文明要求视觉与听觉传播的平衡,同时听觉传播的特性还表现在:声音是媒体的本质,即使是视觉符号,也脱离不了其潜在的声音的本质。只是自文字书写时代来临后,通过阅读所产生的视觉空间因应而生,听觉空间被削弱,但却未曾消失。目前电视与网络传播使受众通过媒介建立起来的听觉空间渐渐回复了起来,但仍存在过分重视画面传播的问题。因此,对听觉空间的疏远的现实使人类还没有真正实现感官环境的多元性。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口语是人类一切传播行为的基础。心理学家认为,在人类幼年的正常发展过程中,首先在周围丰富的口语环境中接受了社会文化的洗礼。然后夹带着社会文化观点的口语再逐渐内化,进入孩童的内心,成为他的内部口语。因此口语传播从个体发展之初开始,终其一生都在影响着个体的传播行为。所有的人类传播都依赖内部口语的中介。正常的人类儿童是先学会说话,再学会运用说话以外的传播媒介——包括文字、影像、电子邮件在内。[94]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口语传播是一切传播能力的根本。口语以外的沟通方式都是在口语的基础上所作的延伸,认识口语是了解人类其它沟通行为的第一步。[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