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广播的传播本质与口语传统的现代发挥
人类现实的欲望推进着媒介特性的开发与重组,新的媒介在碰撞整合中产生。公元前二世纪,希腊化时期高出场地的戏剧舞台出现了,这恰恰是为了满足观众注意力转移的新的需要,因为观众已经疲惫于演员的合唱,更多的是为了看得清楚。我们同样也可以类比广播和电视是为了满足听众或观众长距离的听与看。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一些新媒介的出现适应了传播范围的空前拓展,传播媒介的机械化程度增强,文字也相应受到挤压,“印刷、图片(含电影)、唱机(含对讲机)、广播的机械化,具有深远的意义。文学、艺术和音乐反映了这种意义。词语所受到的机械化压力也反映出来了,拼写简单化了,语义学随之兴起。”[110]“拼写简化”意味着传播范围和速度的拓展,但必须依赖于“语义学”的解释和补充。口语时代鲜活的个性化标志在减少。广播传播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口语词的机械化。
广播有声语言要重视发掘口语传统中的优化传播效果的技巧和形式,特别是交流的概念。“新”的口语传播是通过现代传播技术来支持的,口语交流可以跨越时空,使广播成为一种最具人文关怀的媒介。[111]
我们对口语本身的交流功能应该进行深入开掘。主要表现在:
(一)对话精神的回归
非口语文化阶段如何发挥口语的优势?柏拉图做了一个尝试,他用散文的方式阐释苏格拉底的谈话,主要采用了对话的方式,采用了自由的安排,以及宽广的内容,这种精心策划的谈话不仅是为了发现真理,同时也意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在“发现真理”和“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之间实现对文字传播传统的突破,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柏拉图的成就之一是,他的这些努力使他的作品内容具有无限的可以解释性,同时也就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柏拉图使用了对话的形式,说话的形式关键是:作者不能变成惟一的说话人,我们特别强调对话这种样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口语时代的言说状态。我们对口语时代的强调是为了突出对人的情感和自主性的还原,强调对话带来的自由,而不是被一些既定的规则所束缚。
广播的听众热线节目、谈话节目等,在节目形态上把口语传播推进到一个新的层面。但节目形态只是广播有声语言对话精神回归的一个表现,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由语言形式规律辐射到我们节目形态的总的改革,特别是节目理念、传受关系的更为深入的理解,从而达到反思广播传播本质的目的,建立起科学的节目创新机制。
(二)“说本就是一种听”
广播话语还原口语化,必须认识到“说”与“听”的辩证关系。威廉·冯·洪堡特讲到:
人们把说视为人借助于说话器官对思想的分音节的表达。但“说”同时又是“听”。习惯上人们把说与听对立起来:一方说,另一方听。但是,听不光是伴随和围绕着说,犹如在对话中发生的情形。说和听的同时性有着更多的意味。说本就是一种听。说乃是顺从我们所说的语言的听。所以,说并非同时是一种听,而是首先就是一种听。[112]
这段话特别强调说与听之间最紧密的辩证关系。“说本就是一种听。”从这个意义出发,这段话应该成为广播找寻口语化传统的一个途径。“上口”和“入耳”是早期我们对广播语言提出的根本要求。
的确,“听”是制约广播语言特点的根本因素,[113]“广播稿完全是让人家听的。”“做广播员的”,“说出来的只是一连串声音,听到的就是这一连串声音,汉字不再起到媒介的作用。这时候,听的人能否完全听懂,要看说的人能否尽量说好,更要看拿来说的文章能否尽量写好”[114],“说本就是一种听”不仅要求我们在广播语言上做到“上口”和“入耳”,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广播的主导传播意识,应该贯穿于整个组织传播活动中。
(三)时间感的重视和重提
口头传统依靠记忆和重复,给人以时间存在和连续性的感觉。广播的伴音状态,强调了收听人对自身存在在时间上的确认,忠实的广播听众对广播的依赖,从深层心理上说,来自于对连续的感觉的追求。广播无论在节目的选题上还是在节目的编排上,都应该强调对时间感的重视和确认,对听众而言,广播伴音的实质不是因为孤独,而是为了找到确认感,一个孤独的人找到自我存在的确认,是一种镜像式的投射。这是对听众深层心理的把握。对广播口语化传播本质性的追问也是为了还原广播媒介的独有特质。
我们再返回到口语时代,口头传统的特点是用语忠实简洁。“口头传统的灵活性适应劳苦大众的需要”[115],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广播语言的贴近性特征,特别是对生活本身的贴近。广播传播的本质不仅仅在于提供给听众娱乐和游戏,更为重要的是,强调贴身性与个性化,给予听众情感关怀,精神的慰藉以及人文关怀,这些是广播与其他电子媒体竞争的优势,也无疑与口语传统相暗合,也是广播传播本质的要求。这是一个长远的媒体目标,从未来科技的发展来看,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是媒体存在地位的重要依凭,人的需要有短期和长期,有精神与物质,有高层次和低层次的区别,人们对声色和新鲜的追求是短暂和容易厌倦的,当物质性等表层需要不断被满足后,人们更多地是寻求精神的交流,精神需要始终是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需要,只是有时显在,有时隐在而已。
(四)广播本质的再认识
广播曾经采取集体收听的形式,在电视面世以后,它更多体现了个人使用并提供隐私空间的用途。麦克卢汉认为与报纸比起来,广播具有深刻介入的力量。麦克卢汉说到“收音机的域下深处饱和着部落号角和悠远鼓声那种响亮的回声。它是广播这种媒介的性质本身的特征,广播有力量将心灵和社会变成合二为一的共鸣箱。”[116]还有更为具体的观点:“广播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只有言语能力与之匹敌,在这一点上它超越了电话和电报。它与我们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始延伸和谐合拍,与我们树栖祖先的大众媒介即口语和谐合拍”[117]。我们不得不注意到,随着知识的日益机械化,现代社会有利于创造性思想的条件,正在慢慢弱化。
华莱斯认为,原创性思想要依靠口头传统。阅读比听讲来得快,个人集中精力思考,比争辩中的口头阐述与反驳来得快。印刷机和收音机的对象是世界,而不是个人。口头讨论固有的特点是亲自接触,是要考虑对方的情感,这和机械化传播的冷酷,形成强烈的反差。现代知识需要量化的压力,使口头辩难和会话不断衰减。[118]我们还可以找到另一种佐证:西方13世纪前,无书时代课堂教学的特点是辩论切磋。教科书的权威日益增长,课堂讨论随之式微。[119]现代人迫切要解决的就是如何避免被异化。对知识的了解和学习也成了机械化时代的一个标志,也是流水线上的工业品,现代人被异化的状况更加泛滥和日常化。异化的突破或解决是人的主动自觉性的发挥,是自由的自主的选择,而不是被摆布和淹没。广播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不仅仅是伴音,我们被动阅读报纸及其告示,被动地收看电视,广播可以给予你主动的听。
新的口语化时代的重新提出更多地是关注人的精神自由,以及对古老秩序的渴望,最可怕的不是人创造的机械控制了人,更可怕的是人对知识的渴望以及知识本身也成了人类走向异化的一个途径。艺术是个性化的东西,科学谋求的却是个人屈从于绝对的规律。
这不是宣扬大家要退居原始,而是应该看到文明所面临的危机。伊尼斯把世界整合为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不同的媒介属性决定了它们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偏重。他推崇口头传统,认为口头传播时代达到了时间偏向与空间偏向相互平衡的理想境界。“我偏向于口头传统,尤其是希腊文明中反映出来的口头传统。我认为有必要重新把握其神韵。为此目的,我们应该弄懂那些对生活(或者生活传统)重要的东西,或者说对活生生的传统重要的东西。这些重要的东西,是口头传统独特的、与机械化传统相悖的东西。”[120]我们也不会忽视,对于“口语传播”这个概念,在当代文化研究中,也被认为是文化反思的对象之一。从媒介进化来看,无论广播还是电视,都加速了口语传播的日常化,消灭了文字的内涵。但我们呼吁的初衷是一致的,都强调的是对现代文明机械化的反思。
电子时代的前景正在向人们未可想象的领域发展,但人与技术,人与世界的对立与分离仍在僵持、加剧。媒介形态的流变影响着媒介内容的传播,媒介形态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媒介形态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媒介发展的历史,可以试图从中找到未来发展的趋向,研究作为电子媒介重要基础的声音传播的本质文化精神,对未来全球社会的和谐发展、电子媒介的平衡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人文意义。
【注释】
[1]郑保卫:《新闻学导论》,新华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163页。
[2]张振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新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21—127页。
[3]相应观点参见喻国明:《广播业崛起的态势与理由》,《中国广播》2003年1期。
[4]曹璐:《广播改革的媒介定位与走向》,载于《新闻广播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4月版。
[5]覃纪红:《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广播产业发展——广电总局发言人朱虹答本刊记者问》,《中国广播》2004年第7期。
[6]这部分观点参照了英国关于公共广播不能商业化的一些理由。Cristina Murroni,Future.radio.UK:public policy on the future of radio,London: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1998,p.14.
[7]陈东园、庄克仁、郭文耀:《大众传播学》,[台湾]空中大学出版2004年8月版,第204页。
[8]陈力丹:《广播及广播新闻的特点与发展前景》,《声屏世界》2003年第5期。
[9]曹璐:《用听觉形象展示时代“音画”——2003年度广播专题评优解读》,《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2003年度新闻佳作赏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59页。
[10]童兵:《试论新闻传媒的社会监督功能》,《童兵自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366页。
[11]相关的《阳光热线》的评论内容可以参见曹璐、张宗堂撰写的《社会转型期广播的本土化有效服务和监督》,《中国广播》2004年第6期。
[12]陈德年、徐红晓:《政府在线——媒介监督的新形态》,《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4期。
[13]何梓华、成美:《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第184—187页。
[14]曹璐:《广播改革的媒介定位与走向》,载于《新闻广播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4月版。
[15]http://auto.sohu.com/20050113/n223918807.shtml
[16]http://www.cnradio.com.cn/jijin/200503040399.html.
[17]谢大明:《广播在抗洪救灾中独显优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4年第6期。
[18]森冈一孝:《地方广播电台在地震中所发挥的作用》http://www.gznet.edu.cn/gdernet/rgd/festival/paper—sgyx.html,张焕利:《赶赴阪神大地震灾区》,《中国记者》1995年第3期。
[19]德新社援引新德里电视台2004年1月1日的报道,《海啸:印度沿海村庄大广播救了七千条人命》,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1/04/content_2414791.htm.
[20]参见由国外记者采写的有关中国交通的报道《汽车为生活添彩,交通却急待治理》,《参考消息》2003年9月10日第1版。
[21]曹璐:《前景传播与“交通广播现象”》,载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1期。
[22]Dermot Rattigan,Theatre of sound:radio and the dramatic imagination,Dublin:Carysfort Press,2002,p.23.
[23]罗伯特·福特纳著,刘利群译:《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华夏出版社,第146—149页。
[24]转引自韩召颖:《宣扬本国“优越性”专揭他国“阴暗面”——西方电台政治性很强》,《环球时报》2002年3月7日第3版。
[25]Curran,J.and Seaton,J.Power Without Responsibility,London:Routledge,fifith edn,1997,pp.113—114.
[26]罗伯特·福特纳著,刘利群译:《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华夏出版社,第166页。
[27][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温飙:《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新一轮国际舆论战特点浅析》,《世界广播电视参考》2004年第8期,第4页。
[29]温飙:《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新一轮国际舆论战特点浅析》,《世界广播电视参考》2004年第8期,第4页。
[30]周小普、武聪:《广播的新曙光》,《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4期,第18—20页。
[31]李岩:《“部落鼓”的永久魅力——论麦克卢汉的广播观念》,《中国广播》2004年第12期。
[32]曹璐:《社会转型期广播媒介的理念与功能变革》,载于《广播的创新与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33—35页。
[33]《广电总局实施“农村服务年”的主要任务》,《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1期。
[34]钟扬:《广播电台做好新时期“农”字文章的思考》,《中国广播》2004年第9期。
[35]杨守春:《重谈广播问题》,《中国广播》2005年第4期。
[36]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总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版。
[37]参见杨守春《重谈广播问题》,《中国广播》2005年第4期。
[38]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xxsb/710087.htm.
[39]陈力丹:《广播及广播新闻的特点与发展前景》,《声屏世界》2003年第5期。
[40]《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2004年我国广播电影电视年度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41页。
[41]潘兵:《沿海发达地区对农广播亟待超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4期。
[42]丁玲华:《从接受工具状况看广播的发展空间》,《中国传媒科技》2004年第3期,第50页。
[43]王云龙、贾玲:《实践“三个代表”办好对农广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9期。
[44]杨守春:《重谈广播问题》,《中国广播》2005年第4期。
[45]何斌德,甘肃定西地区广播电视处《贫困地区农村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改革新探》,《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4年第3期。
[46]邹瑞华:《农村广播站与村小联姻发展农村广播的有效途径》,《声屏世界》2003年第6期。
[47]曹刚、方晓红:《农村受众群分化的调查与分析》,《新闻记者》2002年第1期。
[48]何斌德:《贫困地区农村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改革新探》,《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4年第3期。
[49]方晓红:《大众媒介与苏南农村文化生活关系研究》,《当代传播》2004年第4期。
[50]相关的详细数据参见温燕霞撰写的《一个亟待关注的听众群体》,《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4期。
[51]张振华:《面对老年社会媒体准备好了吗?》,《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4期。
[52]community radio通常翻译为社区广播,社区广播在欧洲主要是指比地方广播受众更小的一个收听群体,虽然有些社区广播也有广告时间,但基本没有利润空间,所以大部分社区广播的工作人员是没有报酬的志愿者,受众群很小。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地理空间上的社区广播,例如在小镇上的社区广播,或者是城市里以楼宇为单元的社区广播;一类是以种族或者是民族为标志特征的社区广播,例如在英国,有希腊塞普路斯人的社区广播,也有非常小规模的中国留学博士建立的社区广播;一类是以特殊兴趣为特征建立起来的社区广播,例如,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喜好建立起的社区广播。所有这些社区广播一个标志性的特征是,一般都是在比较密集的居住区域内建立起来的,比如说,英国的伦敦,因为只有在伦敦,才会找到比较密集的、呈现各种特征的集体——社区广播的受众,同时也可以找到热心社区广播的志愿者。但因为国情的不同,加上为了论述的方便,在本文后面的论述中我们把第一类别的广播翻译为“社区广播”,而后两类翻译成“社团广播”。
[53]曹璐:《社会转型期广播媒介的理念和功能》,载于《广播的创新与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54]Murroni,Cristina,Future.radio.UK:public policy on the future of radio,London: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1998.
[55]覃纪红:《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广播产业发展——广电总局发言人朱虹答本刊记者问》,《中国广播》2004年第7期。
[56]曹璐、黄京华:《广播:经营空间拓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1期。
[57]覃纪红:《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广播产业发展——广电总局发言人朱虹答本刊记者问》,《中国广播》2004年第7期。
[58]数据来源于喻国明《广播业的崛起和优秀栏目的打造》,《中国广播》2004年第12期。
[59]邵培仁、陈兵:《媒介战略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8页。
[60]Martin Shingler and Cindy Wieringa,On Air Methods and Meaning of Radio,Arnold 1998,p.xi.
[61]邵培仁、陈兵:《媒介战略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6页。
[62]Andrew Crisell,(Ed.)More than a music box:radio cultur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ulti-media world,New York;Oxford:Berghahn,2004.
[63]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史》第8版,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64]张勉之:《世界广播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9页。
[65]张勉之:《世界广播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66]《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2004年我国广播电影电视年度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41页。
[67]参见喻国明《广播业崛起的态势与理由》,《中国广播》2003年第1期。
[68]朱虹:《彰显广播特色 发展广播产业——在2004(中国)广播发展论坛暨全球华语广播协作会议上的演讲》。
[69]赛立信媒介研究有限公司《2004年度中国广播听众与电台到达率调查报告》,《中国广告》2005年第4期。
[70]曾淑芬:《技能与社会阶层流动之初探》,《资讯社会研究》,[台湾]元智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转引自陈东园、庄克仁、郭文耀:《大众传播学》,[台湾]空中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361页。
[71]参见本章页下注释中的“社区广播”的概念。
[72]2004年3月16日,在Resonance电台,采访Edmund Baxter,电台位于9 Denmark Street,WC2,London,离牛津街只有几步远。
[73]参见喻国明《广播业崛起的态势与理由》,《中国广播》2003年第1期。
[74]《当博客进化成“播客”》,《国际先驱导报》,2005/01/12,http://news.xinhuanet.com.
[75]所谓WiFi,即公共无线局域网,是Wireless Fidelity的简称,自1999年以来,这一无缝、漫游、高速互联网接入技术,主要应用于机场、车站、咖啡店、图书馆等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通过设置“接入点”,使用高速线路将互联网接入上述场所,只要将支持无线局域网的笔记本电脑拿到该区域内,即可高速接入互联网。WiFi技术成本要比3G低,但它的移动性相对来说较差。一旦WiFi技术应用普及,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可以通过WiFi技术实现朋友间自由的音乐共享。它可以在特定的区域和范围内发挥对3G的重要补充作用。
[76]所谓3G,全称为3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是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一代移动通信是指最早在世界上使用的模拟制式的移动通信,只能接收语音。这种移动电话的体积较大,频率利用率低,支持的用户数量有限,保密程度低,相互之间不能够兼容。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除接收语音外,还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受电子邮件或网页等,但不能支持多媒体业务,也存在着彼此间不能兼容的问题。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提升了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也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第三代移动通信接收装置——个人通信终端,严格意义上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机,完全是通信业和计算机工业相融合的产物,这种“个人通信终端”将有一个触摸式的超大彩色显示屏,传统意义上的语音通信只是其众多功能中的一个。它还能进行多媒体通信,使用者在屏幕上直接写字、绘图,传送给另一台“个人通信终端”,所需时间可能不到一秒,也可以传送信息给一台远程计算机,或者从远程计算机上下载多媒体信息,例如,查看电子邮件或浏览网页,这一“个人通信终端”还可以自带摄像头,使用户能够进行移动的远程视频会议等等。所以利用3G技术可以实现音乐的在线移动收听,以及朋友圈中自由的音乐资源共享。
[77]陈东园、庄克仁、郭文耀:《大众传播学》,台湾空中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563页。
[78]Andrew Crisell(Ed.),More than a music box:radio cultur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ultimedia world. New York;Oxford:Berghahn,2004,p.10.
[79]Cristina Murroni,Future.radio.UK:public policy on the future of radio,London: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1998,p.19.
[80]上述观点引自Andrew Crisell(Ed.),More than a music box:radio cultur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ulti—media world,New York;Oxford:Berghahn,2004,p.8.
[81]Keith,Michael C,Talking radio:an oral history of A merican radio in the television age:M.E.Sharpe,2000,P25,John Dunning said.
[82]Crook,T.Radio Drama: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Routledge.1999,p.62;Shingler,M.and Weiringa,C.On Air:Methods and Meanings of Radio,London:Edward Arnold.1998,p.1,选自,Andrew Crisell(ed.),More than a music box:radio cultur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ulti—media world,New York;Oxford:Berghahn,2004,p.10.
[83]Andrew Crisell(Ed.),More than a music box:radio cultur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ulti—media world,New York;Oxford:Berghahn,2004,p.11.
[84]Neil Thompson,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a handbook of theory and practice,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3,p.15.
[85]Seymour-Ure,C.The British Press and Broadcasting since 1945,Oxford:Basil Blackwell,1991,p.151.转引自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204.
[86]参见本书附件“关于当代国外年轻人媒介(广播)接触情况的个案调查”:Cynthia说有三种情况她会和其他人一起收听广播,一种情况是,每年圣诞节家里就会全天响起圣诞音乐广播;第二种情况是,家人开着一辆车出去,会打开广播;第三种情况是与亲密的好朋友在一起时,可以一起听广播。在我国大学的集体宿舍中,有时候室友们会一起收听共同感兴趣的广播话题,而这些广播话题往往是关于情感或者是敏感话题的,共同收听对于年轻人来说有一种突破禁忌的作用,或者是粉碎未知事情所造成的尴尬处境的作用。
[87]Keith,Michael C,Talking radio:an oral history of A merican radio in the television age,M.E.Sharpe,2000,p.95.
[88]转引自Andreas Hepp,Radio and Popular Culture in Germany:Radio Culture Between Comedy and“Event—isation”,p.200.又可参见Wild,C.(1989)“Radio—Das Mobile Medium:Daten zur Horfunknutzung aubler Haus”,Media Perspective,p.5.
[89]参见《社会和谐安宁的助推器——从“辜海军现象”看广播媒体的社会功能》,《中国广播》2005年第4期。
[90]McQqail,D.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83,pp.82—83;Lowery,S.and De Fleur,M.L.Mileston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Media Effects,New York and London:Longman,1983,pp.374—375;Fiske,J.A n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London:Routledge,second edn,1990,pp.151—156;Andrew Crisell,Unerstanding radio,Second edition,Routledge,1994,pp.209—210.
[91]部分内容本书作者已发表在《现代传播》2004年3期的《广播听觉本质解读》一文。
[92]参见陈东园、庄克仁、郭文耀合著《大众传播学》,[台湾]空中大学2004年8月版,第35—36页。
[93][加拿大]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译本第一版序,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版。
[94]Vygotsky,L.S.(1987).Thinking and Speech.In R.W.Rieber&A.S.Carton(Eds.),The Collected Words of L.S.Vygotsky(Vol.1).New York:Plenum Press.
[95]《从“口语”在传播中的定位看台湾口语传播学的未来》,《口语传播国际研讨会》论文,http://teacher.shu.edu.tw.
[96]R.S.Rattray,Ashanti proverbs:The primitive ethics of a savage people,Oxford,1982.
[97][法]海然热:《语言人——论语言学对人文学科的贡献》,三联书店1999年9月版,第96—97页。
[98]Otto Jespersen,Mankind,Nation and Individual from a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Allen&Unwin,1954,pp.5—13.
[99][加拿大]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6页。
[100][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1997年5月版,第207、208、210页,其中引证了威廉·冯·洪堡特在《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中的论述。
[101][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7年5月版,第64页。
[102][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1997年5月版,第207、208、210页,其中引证了威廉·冯·洪堡特在《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中的论述。
[103][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1997年5月版,第210页。
[104][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1997年5月版,第211页。
[105][加拿大]伊尼斯:《传播的偏向》,“麦克卢汉序言”第4页,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106][加拿大]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167页。
[107][加拿大]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8页。
[108][加拿大]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56页。
[109][美国]威廉·阿尔斯顿:《语言哲学》,三联书店1988年8月版,第2—3页。
[110][加拿大]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174页。
[111]曹璐:《社会转型期广播媒介的理念和功能》,载于《广播的创新与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112][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1997年5月版,第216页。
[113]庄克仁:《广播节目企划与制作》,[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第116页。
[11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32、486页。
[115]参见[加拿大]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78页注解21。
[116][加拿大]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版,第369页。
[117][加拿大]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版,第372页。
[118][加拿大]伊尼斯:《传播的偏向》,麦克卢汉序言第166页,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119][加拿大]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143页。
[120][加拿大]伊尼斯:《传播的偏向》,译者序言,第5页,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