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良好的政策水平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国家发布的政策,一定程度上政策也成为指导工作的行为准则与规范,也规范着新闻工作者活动的方向和路径。对经济政策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经济新闻报道者理解、把握现实的经济形势、发展动态的基础和背景,也是促进媒体积极开展经济新闻报道的选题策划、事实选择、主题提炼、版面节目安排等业务活动的依据。
一、政策与经济政策
政策是作为国家、政党和团体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与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已在阶级社会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们传统的观点认为,经济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指导和影响经济活动所规定并付诸实施的行动准则和措施,是实现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方式之一。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了达到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为增进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经济专家对于经济政策的理解显然是站在更为客观的角度,具备了更加强烈的时代理性色彩:“经济政策,也称为国民经济政策。它是国家或政府在一定时期所确定的经济目标、任务、行动和措施,是国家有意识地去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的行动指南。”(7)我国的经济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
“政策不应像‘紧箍咒’一样禁锢着人们的逻辑思维,也不应像‘脚镣’一样束缚着人们的社会行为,而应以理性的魅力去激励人们的创造性思维,以丰厚的权益去鼓舞人们的奋进行为。”(8)一国颁布的经济政策,主要是为了号召、引导广大国民了解经济规则、积极投入到经济建设当中来,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是需要公之于众的。经济政策的广泛传播离不开媒体的介入,需要广大媒体的配合宣传,因为任何一项经济政策如果不能在全社会中进行有效的传播,就不能实现其制定的最终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经济新闻报道者必须具备较强的政策水平。
二、良好的政策水平的体现
一个国家对经济的战略规划、宏观调控、经济发展的指引,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与法令来实现的,因此传达国家的经济政策、方针和法规,运用多种形式解释国家发布经济政策、方针和法规的背景与作用,探讨经济政策、方针和法规贯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就成为经济新闻的主要功能之一。一个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的经济新闻报道者,面对一项新政策的出台,应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报道:
第一,经济政策出台前,以前瞻性的眼光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推动相关经济政策的出台;
第二,经济政策出台时,以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形式对相关政策进行准确、全面、及时的报道、阐释,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经济政策信息;
第三,经济政策出台后,通过连续的报道对相关政策出台后的实施情况做一总结,跟踪、监测相关政策的社会效果,做好信息反馈。
换言之,一个方针和政策的出台,具有良好的政策水平的报道者,不仅要通过对政策的宣传报道,在最短的时间里使最广大的受众获知方针、政策的相关信息,还要通过解释性报道为受众释疑解惑,促进政策的贯彻落实,同时要通过跟踪政策的实施、监督实施的状况,对政策加以研究和推动。
我国政府推出政策的方式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重要的会议文件。如十六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准确地说,文件尤其是党的重要会议文件,是各种不同利益和主张经过较量和平衡之后对于政策的一种“适中的表达”;文件表述比较地“原则”,因为实际情况和变化很复杂,它必须为政策的操作预留一定的空间。也就是说,文件本身包含着微言大义,这正是经济新闻发挥作用的空间。如报纸组织评论,就是为了梳理政策所依据的理论,挖掘文件未能明确阐述的大义,分析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使人们对于政策获得更加丰富、清晰和准确的理解,并对未来有所预见;第二种是不同职能部门出台的文件,如央行和银监会发布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第三种则是主管领导在正式场合发表的讲话。后面这两种形式表达的政策针对性较强,含义亦较具体和清楚,但是这些政策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利害得失和因素变化,却需要媒体通过报道予以及时地揭示和分析,帮助人们正确地决策。
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作了明确的阐述。胡锦涛总书记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概念,并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列入该理论体系,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一并载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引我们既快又好地发展生产,实现共同富裕,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必须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如果说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时代所需,形势所迫,民意所盼,党心所向,那么以科学发展观创新经济新闻报道则是使经济新闻更好地实现传输信息的职能,提供咨询、解释的服务功能和监督、调控国家经济发展的指导功能;为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机制提供导向上的支持。
经济新闻报道者具有良好的政策水平,就要以科学发展观来创新经济新闻报道,就要在新闻报道中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更新经济报道观念,对市场经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事件、人物等报道要摒弃旧有的观念与模式,代之以新的视角。这种全新视角就是以人为本,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比如说,在经济报道中,我们不应仅仅报道有多少高楼大厦平地而起,而要关注那些因此而被迫迁移的人;我们可以报道某地兴建了多少家企业,但要对兴办企业所占用的耕地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以及一些带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对周边土地和居民生活质量带来的危害有所关注。经济新闻报道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把握发展的整体性
麦奎尔在《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中认为,根据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点,可概括出一种“国家发展优先理论”。其核心观点是:把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建设放在第一位;媒介的一切行为都应服从这一目标。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是我国20多年来新闻报道的一个中心任务。但是,我们在发展观的宣传中存在片面性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忽视发展的整体性,偏重经济发展,对经济、社会的联动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宣传力度不够。记者判断一个地区或部门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就是看经济是否上去了,尤其是GDP是否上升了。经济发展了,GDP上去了,表明领导干部政绩突出,这个地区和部门的工作就具备了新闻价值,就可以在报道上宣扬一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似乎成了以GDP为中心。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确立,随着工业化时期向信息化时代的突进,随着第三产业的迅猛崛起,再片面追求GDP的发展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不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了。GDP的增长不等于经济的全面增长,不等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不等于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新闻报道不能以某一方面的成就为最终评定标准。对于经济报道而言,在报道GDP数据、增长数字之后,应该进而探究实际问题,以全局的眼光看待增长。真正的、科学的增长是一种统筹兼顾、全面协调、重在综合实力增强的发展过程。新闻媒体要以辩证思维看待发展,报道发展,要从偏重经济发展的思维惯性中走出来,尤其要摆脱对GDP宣传的绝对化。要把报道思路调整到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上,调整到经济、政治、文化各要素的全面发展上,调整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科学发展观给媒体的新闻价值观“亮”出了新的标尺:当分析、判断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是否有报道价值时,不仅要看GDP是否上去了,更要看经济与社会是否整体发展、环境是否得到有力保护、资源是否得到合理开发、城乡二元结构是否改善、人和自然是否和谐发展。
《经济日报》2006年6月13—15日刊载的《跨越发展看聊城》系列报道中,记者对山东聊城发展的报道就不仅仅停留在GDP的增长上,而是更关注这类欠发达地区如何在追赶式发展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记者写道:“但经济发展并不是科学发展的全部内涵,聊城人深谙此理。前两年,地质部门勘探探明,聊城地下埋藏着810米厚、热值6000大卡的优质煤炭资源,储量达240多亿吨。如果开采,财政一年增收二三十亿元不成问题,而且还会拉动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不用费多大气力便可使聊城‘脱贫致富’。要‘煤城’还是要‘水城’?聊城的选择是让这片宝贵的煤炭资源继续‘沉睡’,因为兴建‘煤城’会对‘江北水城’的地质结构及周边的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同时,记者以聊城的发展对类似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提出思考,评论员文章《聊城的启示》一文中,记者着重提到:“特别是身负一方发展之责的地方领导干部尤其要重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要正确看待本地资源。许多戴了数年、数十年‘欠发达’帽子的地区几乎都感到受限于‘没钱没人没资源’,而聊城经验告诉我们,只要通过不断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会发现:任何城市和地区都有自己的亮点,只要找准特色和定位,就找到了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二要正确看待机遇。从10年前随着京九铁路开通的‘借路兴聊’,到10年后利用江北最大的城内湖泊和古运河‘借水兴市’,聊城不断捕捉和创造发展新机遇所取得的显著成绩说明,欠发达地区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必须切实抢抓机遇,善抓机遇。三要正确看待政绩。‘找出差距是一种境界,承认差距是一种胸怀,缩小差距是一种水平。’”
2.注重把握发展的协调性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3000美元。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在人均GDP处于5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也往往对应着社会矛盾最为严重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拉丁美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都在这一阶段出现了经济停滞甚至社会动荡。
我国东西两地在自然地理条件、物质技术条件和经济增长惯性等方面的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从经济总量来说,1990—2000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51.5%增加到58.5%,上升7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相应下降。另一方面,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也导致了二者之间的不协调发展。城乡不等价交换的“剪刀差”方式,限制了城乡之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动。农民长时期处于低收入、低消费状态,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反差很大。在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发展严重滞后。此外,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破坏。
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和突出矛盾,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提出“五个统筹”,从根本上说,就是在发展中要充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经济和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社会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而形成速度较快、效益良好、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兼顾公平的和谐社会形态。
《经济日报》从2006年6月到2006年9月在头版以专栏形式刊出“又快又好发展新看点”系列报道。这组报道从2006年6月1日《“引进来”与“跟上去”——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采访记》开始,到2006年8月31日《科技成就“镁都”经济——辽宁省大石桥市采访记》止,历经山东、河南、陕西、辽宁四省,共刊出72篇(以下数日为人员调派期,未刊登:6月3—5号,7月4号,7月6—8号、8月1—7号、8月9—10号;另有4天未刊出)。它以一地一篇的报道形式,分别报道山东2个县市(加上5月份的报道,实则报道山东26个县市),河南25个县市,陕西22个县市,辽宁20个县市(加上10月份的报道,实则报道辽宁23个县市),另配发各省采访组评论3篇。集中反映全国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县市一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新进展。采访组成员们深入各县(市、区)城乡,用鲜活的事例充分展现各省人民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努力,特别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优先”,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和丰富实践,以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辛勤探索,全景式展示人民群众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生动画面。
3.注重把握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整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以人为本;二是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并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才能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要求发展的目的不是为少数人利益,也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不断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健康安全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所谓“本”,就是基础、原则,是考虑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里的“人”不是指某个人、某些人,而是指广大人民群众。而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以人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就是要使人的生活方式得到优化,生活质量全面提高。以人为本,不仅要求发展是为了人,而且要求发展必须依靠人,要求通过发展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构建新闻宣传新思维,胡锦涛同志要求新闻宣传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要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9)新闻由“官本位”向“人本位”转移,是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动反映,是人性化政治在新闻改革中的体现。
怎样在新闻报道中切实践行以人为本,有学者提出:(1)我们必须把新闻报道关注的中心扎扎实实地放在人的生存状态上;(2)新闻要正确地传达人的真实情感;(3)新闻报道还要特别注意尊重人的人格尊严、地位和价值。(10)
《经济日报》从2006年8月3日至8月20日,连续推出“城市河流,让我们重新认识你”系列报道,派出多组记者深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中部和西部的10个城市,了解了我国在城市河流治理与开发中的重大进展,目睹了各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动实践。从记者采写的报道中我们看到,各地对城市河流治理开发科学规律的把握正不断深化,并体现出鲜明的特点:一是以人为本。各地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城市河流治理与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水问题,确保饮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用水安全;二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在城市河流治理与开发中注重恢复水生态,避免和减少人类活动对水与自然的侵害,维护河流的自然生态。在《北京:科学治理重开源》一文中,记者写道:“为避免与生产生活争水,有人提议保生活弃景观,但北京市水务部门认为水资源的协调利用,不能以牺牲城市河流景观用水为代价。岳升阳说:‘水对于人来说,不仅仅是个喝的问题。护城河是古都风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凝聚了北京人的情感。’”
报道还配发了由环保总局官员、水利部官员、城市规划研究学者等专业人士针对不同城市的河流治理进行的点评。如点评南昌的《“节水减污”是治本之道》一文中,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邵益生对南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既重视城市河流治理的宏观层面,又关心周边群众的切身利益:“抓城市水环境治理可以说抓住了近期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一切为市民的切身感受和切身利益着想,通过水系统的完善来联络城市,通过水环境的营造来获得效益,通过水文化的烘托来凝聚人气……南昌的水系工程涉及江、湖、渠、溪的全面治理与再建,特别是这一工程还同城市绿化、土地开发、市政系统、体育训练和游憩场所建设结合在一起……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城市建设中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首先,城市的开发建设要注意对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满足……”
由解剖《经济日报》对科学发展观政策的相关报道,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经济新闻报道者政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经济新闻报道质量的高低。因此,有研究者曾经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路径可走,因而又是一个不断试错又不断前行的过程。这就要求经济新闻从业者在报道现实经济改革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时,以超前的眼光提出应对性的策略建议,做好政府的参谋。若能如此,就能增强经济新闻报道的分量,扩大经济新闻报道的影响。
事实上,我国经济新闻从业者在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新的经济政策的出台方面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型经历了4个阶段: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每次经济体制转型之前,我国的经济新闻从业者就在台前给予舆论上的呼吁;在中央新体制的提法确定之后,经济新闻从业者又在报道中给予深入解释和事实的引导。在具体的、新的经济理论观点和政策的酝酿形成中,经济新闻从业者也进行了理论的探讨和事实的宣传报道。(11)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经济之间的关联度也进一步提高。这给致力于经济报道的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眼光不再局限于国内,还要放眼于世界。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会影响到其自身的经济,同样也会影响到中国和他国的经济。美国是中国商品出口的大国,美元的贬值或经济的衰退,都会直接影响到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的走势。全球粮价上涨、石油价格上涨,同样会波及中国。我们的生产企业、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国家对于出口加工企业税收的调整、政策的改变等,这些问题经济记者都需要作出迅速反应。
2007年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两防方针;200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当年的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消费价格指数增幅控制在4.8%左右,并随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影响到经济发展、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不仅需要记者进一步消化、了解,更要紧跟形势变化,在经济动态发展过程中“吃透”国家方针、政策的主要精神,把握经济大势,报道相关新闻才能做到高屋建瓴。
政策水平的高低与理论水平的高低是密切相连的,因此理论指导对新闻报道特别是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社会生活中每一次理论上的大突破都会给现实生活带来一系列新的变化。而作为反映生活最新信息的新闻也就有了丰富的信息源,改革开放以来的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都是以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为先导的。其次,理论一旦被掌握、运用,就会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理论指导实践,当然也指导新闻实践,而且理论指导对于新闻报道来说还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因为理论是确定方向的,正确的理论指导决定正确的舆论导向,反之就会导致舆论的误导。最后,从新闻所担负的历史重任而言,必须使理论融于新闻的写作之中。正如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在《新闻工作的历史重任》一文中所说,宣传邓小平理论,“要善于从新闻工作和客观规律出发,通过大量活生生的事实来进行宣传。也就是说,要把邓小平理论的宣传贯穿在我们的各项新闻报道之中”。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在追求短、平、快动态性强的大信息量的同时,也迫切需要大量观点明确、分析性强、对受众极具指导性和参考价值的深度报道的支撑,这也是各媒体其本质特点所决定的,而深度报道是离不开理论指导的。
经济新闻的认识和实践,离不开对经济理论的掌握。经济报道中的理论具有权威性,能够提高人们对经济现象、经济生活的认识,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理论的权威性是指理论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符合中央的经济政策,符合经济学的观点。记者在写经济报道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运用理论观察、判断经济现象,对于自己拿不准的问题应该向专家求教,不能想当然地写。理论是方向问题,若理论模糊不清,将会误导受众,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影响社会、企业的稳定,给企业带来损失。具备了较好的政策、理论水平,才能从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开掘出较深的主题,使人们对经济领域的现象和问题感到释然,因此,经济记者应提高理论素养,了解当前的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思路;应学习现代经济、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把握住企业与市场、管理与效益的关系;学习和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行业以及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写出鲜活的新闻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