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新闻采访的方法
前面已经提到经济新闻采访中,记者常用的采集新闻材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问法、文献法、问卷法等几种,下面重点介绍观察法和访问法两种常用的采访方法。
一、观察法
新闻观察作为一种新闻采访方式,是指新闻记者运用自己的眼睛,对客观事实或报道对象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借以印证与收集新闻素材或新闻线索的活动,新闻观察是记者的视觉活动和思维活动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观察法也是经济新闻常用的一种采访方法。
新闻观察是以眼看为主的视觉活动。新闻观察用记者的行话来说又叫用眼睛采访。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要通过采访认识事物,要对事物有所“发现”,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观察。科学实验证明,在一个人的大脑储存的全部信息中,大约80%以上的信息来自视觉,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中,视觉是最灵敏又最主要的器官,所以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切尔说:“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他把每一件事都看作是新鲜的、各具特点的;同时,他必须用聪明长者的眼光洞察世界,能够区分出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10)
新闻观察是眼睛与大脑并用的过程。在新闻观察中,记者看到什么是首要的,但是更为重要的还在于感知之后有所思考和联想。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只有你的眼睛看见东西,那是不会发现什么的,还要你的心能思考才行。”从心理学来看,新闻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是和积极的思维紧密相联的;从信息论来看,新闻观察既包括信息的输入,也包含信息的初步加工过程,所以新闻观察是眼睛与大脑并用的过程。正如南振中在他的《记者的发现力》中所写:“年轻记者要想有所发现就必须使自己的眼睛同自己的大脑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不同大脑联系起来,即使能够看见一些东西,也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属性,跟‘假眼’也差不了多少。”(11)当代著名记者张建伟在他的《深呼吸》一书中也写道:“据说眼睛是最客观的,最不容易受到欺骗的。但当主体‘伪装’起来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需要在眼睛上装个脑袋。”“请用带着脑袋的眼睛去观察,请让眼光四射,别被一个‘真实’的假象所蒙蔽。”(12)
1997年5月29日上午,陕西省农机局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会——“小麦机械化东进西征收获活动开机仪式”,新华社记者张伯达、韩晓晖被邀请到仪式现场进行采访报道。来到渭南市大荔县朝邑农场,记者看到,在一片上万亩的麦田里,有12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前来参加这一颇具规模的开机仪式。应邀到场的各级领导剪彩、讲话后,一台台收割机开进麦田,开始收割。这时参加剪彩仪式的领导和来宾开始陆续离开,有3台还没进地的收割机也调头离去,4台正在田中收割的收割机也掉转车头,准备打道回府,另5台收割机也做出了准备结束的样子。见此情景两位记者脑海中升起了一个疑问:正是“龙口夺粮的三夏”,为何不一鼓作气持续收割呢?带着这一疑问记者开始了深入采访。经访问了解到这里的小麦还要三四天才完全成熟,今天割的五六十亩麦子因未完全成熟和湿度太大导致脱粒不净。记者走进收割现场,果然看到在隆隆的机声中收割机向卡车“吐”出的是“一口口”泛青的麦粒。正是观察与思考相结合,记者写出了《夏收为何搞仪式,小麦未熟遭‘剃头’》的消息。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事物内部的联系,事件的曲折原委,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它需要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透析过程,而这种透析必须要通过大脑的思考才能实现。
(一)新闻观察的方式
由于新闻采访活动的丰富性、繁杂性,新闻观察的方式自然也就具有了多样化的特点。每个记者,每次采访都可能采用不同的观察方式,但是从整体上看,各种各样的观察方式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
1.参与性观察
这是指记者以自己的职业身份介入、参与到采访对象的活动中,成为该活动的一员,同时又随时随地进行现场观察的一种新闻观察方式。体验式采访一般就是运用这种参与性观察方式。这种观察方式,可使记者较快地和采访对象打成一片,进一步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记者置于被观察的事物之中,参与现场的活动,也容易获得真情实感。
《江西日报》1996年9月6日刊发的由程鹃采写的《我能摸摸火车吗——首趟“庐山号”随车目击记》就是一篇用参与性观察方式采写成的报道。记者登上首趟被江西省政府命名为“庐山号”的九江—深圳首趟列车,作为第一趟乘客记录下了自己的一路所见所闻:找省委书记签名、局长的泪水、会不会摸脏火车、最老的乘客等,下面我们摘录“会不会摸脏火车”片断:
沿途一路锣鼓一路鞭炮。夜已深沉,热闹的车站、热闹的车厢都进入梦中。忙碌的除了列车工作人员外,当属这帮跟车的老记们了。
9月2日1点12分,一阵鞭炮声打破了夜空的宁静,峡江站到了。黑乎乎的大地立着几十个等了不知多长时间的少男少女,有的跑了10多里路,就为了看看这趟车。2点50分,吉安站。车还未停稳,正在建设吉安站的10几名从未看过客运列车的妇女一拥而上,好奇地问火车多长,能不能上去看看,能不能摸一摸。当她们把手伸向梦寐以求的长龙时,还在喃喃自语:我的手很脏呢,会不会弄脏火车?
只眯了3个来小时,醒来已是将军县兴国站。就是为了兴国,京九铁路在这儿拐了一个弯,在吉安到泰和60公里地段上两跨赣江。兴国县五里亭乡一带20多个绝大部分没坐过火车的村民涌进12号车厢,他们是到惠州当建筑工的。
就在他们上车的同时,省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的胡敏找到在车上的铁路宣传部同事,她特地坐这趟车到赣州给今天过86岁生日的父亲做寿,南昌铁路局书记郑明理特别在她的纪念封上写道:京九幸福路,老人青松福。胡敏说她父亲在建铁路时就天天跑到工地和京九建设者聊天,通车了,未坐过火车的老人打算沿铁路到泰和、兴国、南昌几个儿女处住上个把月。
万安县涧田乡的王早明夫妻特别开心,一家三口头一回坐火车,他们从万安赶往赣州,踏上了首趟车到广东资金县打工,没想到两个月的儿子头回乘车就成了首趟车的最小旅客。
这天最难忘的是中午在京九线上江西境内南端最后一个站——定南站的那一刻:锣鼓声中,我和几个抱着小孩的老人聊天,得知从8月31日起,她们天天来看火车,多时站台附近有几千人呢。谈得正起劲。一回首,糟了!火车正徐徐启动,我赶紧跑起来,亏得车上同志拉一把我才没误车。上了车心还怦怦直跳,大家都来教训我:别光顾采访,要注意信号!
2.非参与式观察
这是指记者表明身份,但“超然”于被观察的事物之外,以旁观者、目击者的身份直接在新闻现场进行采访,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现场情景和事物的发展,它又叫旁观性观察。在这种观察中,记者与被观察的对象纯属采访与被采访的关系,这是最经常、最常用的观察方式。在这种观察中,记者一般不参与现场的活动,只是双眼像摄像机那样,灵活而客观地“摄取”现场的各种情景。由于采访对象常常知道记者正在采访,很容易产生紧张心理,所以容易出现一些异常表现,以至造成做作、不自然等现象。因此记者在进行非参与性观察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干扰现场人物自身的活动,使采访对象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以便观察到采访对象的“真面目”。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通过对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彭定康离开港督府、英国告别仪式、降旗仪式、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等几个场景的观察,通过背景材料的添加,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报道有着历史的意义。
3.隐匿性观察
这是指记者不公开自己的职业身份,用隐蔽的方式“混入”事件现场进行观察的一种新闻观察方式。美国白人记者约翰·格里芬,为了采访报道美国南方的种族歧视,了解黑人生活的状况,他用药物和化装术改变自己的肤色,把自己装扮成黑人。然后他到美国南部几个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州同黑人一起在大街上摆摊擦皮鞋,乘公共汽车到处旅行,亲自观察体验到了美国种族主义对黑人的侮辱、歧视,采写了名噪一时的《你我一样黑》的畅销书。格里芬的这种观察,就是隐匿性观察。
经济记者也常常运用这种方式,采写了不少有影响的报道。2001年9月3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南京冠生园:年年出炉新月饼,周而复始陈馅料》,拍摄历时整整一年,为取得确凿证据,即两大环节——当年回收,来年再加工,2000年8月—2001年7月近一年中,记者以其对新闻高度的敏感性和责任心,七下南京,在关键的2001年7月,更是在酷暑中连续蹲守一个月,采用隐匿式观察方式,克服重重困难拍摄到素材多达100多盘,累计700多分钟,报道播出后观众反应强烈,卫生、质检部门紧急采取措施对各地月饼市场进行检查、整顿,同时此事也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此事引发的商业诚信话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该报道获得第1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二)新闻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新闻观察活动中,记者所进行的观察,主要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观察和所采访对象的人物观察。这里主要谈谈经济新闻采访中现场观察的相关要点。
现场是新闻事实存在的依托和表现形态,任何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离不开现场。经济新闻现场观察的内容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观察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基本情况和现场的情景、气氛。现场观察时,记者一定要注意对现场进行宏观的观察,即对在写作中用作表现轮廓和梗概的材料,或者在分析问题、综合情况时用作参考的事实要尽量看得广一些,全面一些,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形象地认识和把握新闻事物。
第二,注意观察事物的动态和细节。现场观察既要宏观地概览,又要微观地细察。记者在了解现场总体面貌的基础上,还应当把观察的重点放到现场的某一局部、某一个点上,留心观察现场某一个活动的镜头,这样能敏锐地抓住现场的典型细节,捕捉到这个现场与其他现场的不同之处,把所观察的事物看活,看出特色来,这样写出的报道才会生动、感人。
第三,要注意边看边想边感受,学会透视。观察离不开眼睛,更离不开大脑,观察是眼睛和大脑同时发挥作用的社会活动,观察时一定要用眼睛看,有意识地思考和感受,这样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在认识和理解事物时,如果只靠感觉、凭印象,对事物的认识就只能是个别的、偶然的、非本质的,它只能回答“是什么”这类表层问题,而不能回答“为什么”这类深层问题。因此记者在仔细察看的同时要开动脑筋,从事物的现象中察出其本质,从局部的事物中察出其全局所在,在事物的现状中察出其未来发展,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中察出蕴涵的重大意义,这样的观察才能深透,不至于让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或素材从身边溜走。
2002年10月《湖北日报》记者乘客车采访,途经郧西县店子镇时,发现窗外半山腰上有巨幅大字。同车的农民告诉记者,这是乡镇干部搞的“形象工程”。记者之后租了一辆小货车在另外一些乡镇跑了3天,对“造字”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访问,写出了《郧西县“石头标语”劳民伤财》的报道(《湖北日报》2002年12月9日刊出),严厉批评了严重的形式主义和浮躁作风,报道正是记者发挥“透视”魅力的体现。
获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周易应用研究所”值得研究》也是记者边看边想边感受的杰作。1995年武汉和许多大城市一样出现了打着“研究周易”旗号的伪科学活动,这种现象或当成正面的东西被鼓励,或虽有争议却允许其“研究”,总之没有引起媒体的关注。《长江日报》记者李利民在一个很不显眼的地方发现了一块“研究所”的招牌,进到屋里发现墙上挂着“营业执照”,表面看来这是一个被工商机关合法化的研究所,但可贵的是记者没有停留在表面看到的层面上,他接着又目睹了“研究人员”进行“研究”的全过程:为蒋小姐预测前途,收了80元,给一女工算八卦、运气、婚姻等收了230元。边看边想之后,记者发现了把非法活动合法化正是这一新闻事实的价值所在,于是穷追不舍,又采访了给非法单位发照的当事人,最后促成了这篇新闻报道的诞生。因此只有学会了透视,记者才能锻炼出像钻头一样的眼睛,深深地钻入事物的内部,发现新闻事实的本质价值所在。
经济新闻采访中的现场观察不能仅仅停留在捕捉现场的细节上,一定要使观察和思考相结合,要力求做到在观察中发现新闻线索,触发新闻敏感;在观察中比较,在比较中研究,继而获得一种全新的报道角度,写出对经济生活真正有报道意义的新闻作品。浙江电视台1990年10月25日播出的《粪桶畅销的启示》就是记者在一次地方工业品看样订货会上的观察发现,被认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一种塑料粪桶第一天就有360万元的订单,而许多高档次的产品如录音机、沐浴器、烘干机等,几天下来,却是一分钱的合同也没签下。记者进而对这一反差强烈的现象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农村市场的疲软,一方面是有效供给不足,关键的原因在于作为商品生产者和供应者的企业尚未形成有效的供给机制,在对市场作必要的了解之前,往往一哄而上盲目生产,其次是工业部门只把眼睛盯在城市市场上,忽视了需求层次较低但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农村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农民是最讲究实用的一个群体,农村大概是最大可能产生超前消费的地方,因此我们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绝不能对这一基本情况视而不见,应当不断为农村市场开发和生产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由此可见,如果没有记者在产品订货会上的细心观察,就不可能触发如此深刻的认识,提炼出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新闻精品。
此外经济新闻采访中的现场观察一定要和调查访问相结合。2002年4月25日记者从一份热线电话记录中得知沙市农场奶农倒奶事件后,迅速赶往农场。现场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酸味,记者看到奶农们正把一桶桶豆腐脑似的变质牛奶倒进农田,记者与奶农促膝谈心,掌握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在基本了解事实后,记者又先后对收购牛奶的力能达公司、宜昌喜旺公司以及湖北农学院的专家和政府官员进行采访,同时对荆州市的奶制品市场进行了调查,以查找倒奶的深层次社会经济原因,提出帮助农民走有效供给之路的建议。2005年4月26日《湖北日报》刊发的《5万公斤鲜牛奶倒进农田》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
二、访问法
新闻访问活动是记者进行新闻采访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采访活动方式,它是记者职业生涯中一项最主要、最经常的业务活动。“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的访问——也就是向别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13)为此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的鲍勃·福尔斯曼曾经感叹道:“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14)这句话的前半句虽然有些片面,但后半句强调访问活动在新闻采访活动中的重要性是有道理的。中国台湾学者郑贞铭也认为:“访问在新闻工作中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很高的艺术。新闻的采集必须经过访问的步骤。如不从事访问,便不能使新闻线索尽量发展,则采访工作无法完成……访问是获得新闻材料和写作新闻稿的主要必经过程。”(15)由此可见,访问是采访的必经过程,访问有利于记者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层的挖掘;访问中记者不但可以从采访对象口中得到一般性的材料,而且还可以窥探采访对象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获得来自内心世界的材料。因此掌握新闻访问活动的要求与方法,是每个经济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业务技能。
(一)访问的类型
新闻访问活动的形式各种各样,按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按访问的主攻方向是否以采访对象为目标,可分为详式(正式)和略式(非正式)访问;按访问的目的是以采集事实为主还是以获取某种观点、意见为主,可分为事实访问和意见访问;按访问前是否有明确的意图,可分为专题性访问和非专题性访问;按访问对象人数的多少,可分为个别访问(对象仅一人或二人)和集体访问(对象为3人以上,是一个集体),等等。当然,不同形式的访问活动,其要求与方法不尽相同。
1.事实访问与意见访问
事实访问又称信息访问,侧重于提供新的情况、新的动态、新的趋向,披露事件的原委,透露新的具体计划、措施、打算、设想。事实采访要围绕事件本身及产生的连带反应进行提问,以求采访对象透露更多的信息。
事实访问属于为公众提供信息的一种访问类型,访问中记者主要是从采访对象口中获取信息,这种信息可以由事件的当事人、目击者和能够对事件发表看法的人提供,这类事件往往是正在进行之中,信息同事件发展密切相关;也可以由某一领域的权威、政界要人来发布,这类信息往往是比较主要的,外界欲知而未知的。采访对象既可以直接提供所要发布的信息,也可以依据某一事件或目的发布信息。
意见访问又称观点访问,是指记者向采访对象提出某种实质性问题,由访问对象表明态度,阐述自己或所代表机构的观点、立场、态度、主张。观点访问侧重于思想观点的揭示,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主张,透露重大事件实质性内容。所以一般情况下,观点访问的对象大多是知名人士,他们往往又是各自领域的权威、专家或有一定职务的官员,他们发表的意见不仅代表某一领域、某一流派、某一阶层的观点,而且还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经济新闻访问中的观点访问涉及范围广,除了各种经济问题的争论,还包括政治、宗教、道德、社会问题赞同或反对观点的验证。要揭示这些观点与思想,不仅要求记者要有哲学头脑、学者风度、思想家的气质,同时还要求记者要广泛深入地研究整个事件或某一人物的背景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找出采访对象与其他人的观点不同之处,以确切了解采访对象对某一问题的真正看法,许多经济学家往往不轻易透露自己的观点,这时就要凭记者的经验、学识、机智来应付这种场面,即真正做到在思想上与访问对象进行交流,迫使他们道出自己的观点与思想。
2.个别访问和集体访问
个别访问是指记者与采访对象单独交流,这是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常用的访问形式。
由于采访对象各自的个性、生活习惯、文化素养、立场、观点等的不同,以及采访对象与事实关系的不同,所以个别访问中面对的采访对象是复杂而多样的,个别访问要因人而异。记者为了获得有关的事实材料,就必须用各种方法和采访对象交谈,以达到采访目的。当然个别访问常常是指记者和采访对象一对一地面对面交谈,但也不排除必要时有几个人在场。比如遇到突发性事件,记者赶到突发现场,现场人不少,采访时记者虽是向一人发问,其他人也会关注、补充、介绍,有时甚至争相发言,这应该仍属个别访问,因为这并非是记者有意组织一些人进行交谈,而主要是对某一个采访对象的访问。此外在采访中,记者为了访问某一采访对象,要请人引荐,这时虽然有两个人在场,但采访对象仍属一个人,所以还是属于个别访问。
集体访问是指记者有意组织或邀请多个采访对象的访问。集体访问一般有访问座谈会和记者招待会两种形式。
访问座谈会,又称调查会。这种常见的集体访问形式,在面对情况错综复杂、矛盾众多的问题,需要广泛地进行调查了解时经常采用。各方人士可以介绍有关情况和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有利于较快把握全局,并可以通过讨论来弄清事实真相。座谈会又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记者约请一些人本着对同一主题而开的座谈会,这种座谈会听取对某些问题的意见,本身就构成新闻;另一种情况是记者为了全面了解有关情况而召开的座谈会,因座谈会发言时间有限、与会者对问题谈论心存顾虑等原因,所以座谈会后还要进行个别访问,使访问逐步深入。
记者招待会,又称新闻发布会,通常由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举行,有时也可由个人出面举行,这种访问形式近年来在我国被逐渐广泛使用。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共同访问的采访对象是新闻发布人,记者招待会一般先听取新闻发布人发布新闻或介绍情况(包括书面材料),然后记者提出问题要求新闻发布人解答,记者招待会上的新闻发布人一般为一人,有时因问题的多面性与事物的复杂性,也可由几个人组成,各自回答有关方面的问题。
(二)提问的技巧
提问是衡量新闻记者的判断能力、逻辑思维、口头表达和应变能力的重要尺度,而提问的技巧,则体现了记者、访问对象、受众和社会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因此一次成功的访问,记者不但提问的方式方法要多种多样,而且还要善于提问,要掌握问得自然巧妙、问得合适、问得有策略、问得简单等提问技巧,在访问中使采访对象和记者关系融洽地交谈,这种交谈应该是谈心式、聊天式或讨论式的,这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就能形成一个相互传播信息、传递情感的通道,即双方达到情感上和认知上的双向交流,记者不仅能了解事实的真相,获得所需要的新闻材料,同时还会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细节。
2008年2月5日,春节放假的前一天,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宣布,任命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任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在提出采访申请的数十家中外媒体中,林毅夫唯独接受了《国际先驱导报》的专访。该报记者一篇《世界银行需要中国智慧》的报道新鲜出炉,立即让人有一睹为快的欲望。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需要中国智慧
2008年2月5日,春节放假的前一天,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正式宣布,任命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任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正式任命公布后,林毅夫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他披露了世行决策的过程,剖析了世行在反贫困行动中的困境,也勾勒了履新后的打算。他将此次任命视为世行对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肯定。
佐利克当面邀请,四位经济学家推荐
问:世行已正式宣布任命您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您表示热烈祝贺。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遴选过程?
林毅夫:谢谢。据我所知,前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去年10月卸任后,世行专门成立了遴选委员会。传统上,这一职位由欧美发达国家大学中的著名经济学家担任,但去年夏天上任的世行行长佐利克希望这次能从发展中国家选任,因此遴选委员会把我作为候选人之一。
去年11月底,遴选委员会跟我进行了接触,向我要了一份简历,12月佐利克首次访华期间,又与我在北京中国大饭店晤谈了1个半小时。他当面问我是否对这一职位感兴趣,我表示这是很高的荣誉,可称是经济学家在世界上最高的公共职务,如果有机会我会认真考虑。之后,他向我要了一份推荐人的名单,我建议请加里·贝克尔、罗伯特·福格尔、道格拉斯·诺斯、贾格迪什·巴格沃蒂四位著名经济学家作为推荐人,遴选委员会向此四人要了推荐信。
佐利克1月16日电话通知我,他将提名我为世行常务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在获得世行执董会的批准后,将公布正式任命的消息。
世行的任命是一个历史性的决策
问:您决定接受这一新职位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林毅夫:我1979年来到祖国大陆,后来到美国求学,1987年返国,至今已经二十年有余。现在要再度赴美工作,对我来说是不容易的决定。经过一番认真考虑,我认为这对个人、对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对中国、对世行,都是一件好事,因此决定接受这一职位。
到世行工作后,我虽然难以经常直接参与国内重大政策问题的讨论,但可以从更高、更具全球化的视角来观察中国发展的问题。在世行期间,我将推动世行与中国的合作,比如推动中国和世行在解决非洲发展问题上携手发挥更大作用。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我到世行任职,也是这样一个实践吧。
问:您是世行历史上首位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的非欧美学者,这是否有助于弥补世行管理层缺少发展中国家人士的不足?
林毅夫: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大部分是由发达国家学者提出的,不可避免地是以发达国家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为理论前提,用以解决发达国家的问题。如果把在发达国家形成的理论简单应用到发展中国家,就可能出现“南桔北枳”的效果。世行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机构,非常需要深入了解发展中国家真正的需求是什么,面对的限制条件是什么,在这种限制条件下的机遇和挑战又是什么。我个人认为,这是世行首次任命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的最重要意义,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决策。
促进中华民族复兴是非常大的幸福
问:您将在何时履新?
林毅夫:我准备5月底上任,一方面是因为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春季学期的课程已有安排,总要教完再去;一方面是在教书之外,补上世行的课,关注国际特别是非洲、南亚、中亚、拉美这些地方的事务,尽量多吸收、多了解、多向人家请教。
问:您曾引用卢卡斯的名言:“一个经济学家只要开始思考这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就再也不会思考其他问题。”为什么国富、国穷的问题这样令您着迷?
林毅夫:“国富、国穷”,是自亚当·斯密《国富论》以来,经济学家一直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人们已经有很多认识,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如果能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做出分毫的改进,就会带来人类财富的巨大增加。对一个经济学家来说,这是一个回报非常高的研究题目,也极具挑战性。
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向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果能够以自己的研究促进中华民族的复兴,那也是非常大的幸福。(《国际先驱导报》2008年2月16日)
在这篇专访中,诸如“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遴选过程?”“您是世行历史上首位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的非欧美学者,这是否有助于弥补世行管理层缺少发展中国家人士的不足?”“您对自己的新职位有何设想?”等问题都是世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好的问题为记者访问提供了准确的切入点,也为记者发现新闻事实和思想提供了前提。由此可见,好的记者不但是一个思想者、分析者、整合者,更是一个出色的发现者,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正所谓“一叶知秋”,因此提问能紧紧抓住受访者。总的来说,经济新闻记者提问要把握以下技巧:
一是要问得自然。这是指记者提问的态度。记者的提问,应该是态度诚恳、亲切的发问,同时提问要在交谈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出,不要以生硬的、直通通的“单向”方式,“高人一等”地发问。有的记者访问前喜欢列一个单子,把要问的问题列出来,这是可以的。但如果当着采访对象的面对着单子照本宣科地问,无疑使提问显得不自然,影响采访对象的谈话兴趣。此外访问时事先准备的问题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时,记者要随机应变,根据实际情况来提出问题,这样才能在自然的交流中获得采访对象拥有的事实和观点。
二是要问得合适。这是指提问的目标指向。记者的提问,应该是向采访对象提出只有他本人回答才最合适的问题。记者提的问题,由对方回答不合适,就是无用的问题;提的问题,由谁来回答都合适,那也没问出水平来。
著名的新闻专家爱泼斯坦说过:“要问的是只有他本人才能告诉你的问题,或者他能陈述他的观点的问题。这样你就进行了一次丰富多彩的采访,充分利用了时间,给了人家一个好的印象。”记者要问得合适,就要注意合理地“分配”问题,该问甲的,不必问乙,该问乙的,不必问丙。千万不要随便抓住一个人,不看对象地把所有的问题一古脑儿地向对方提出,这是很难奏效的,所以有特点的提问,应该符合采访对象的实际,是只有由“这一个”采访对象来回答才最为合适的问题,是对方最想回答也是最有资格回答的。
三是要问得关键。这是指提问的内容。要问得关键,首先要做到提问要具体,访问的目的是要得到具体的事实及其材料和观点,问题问得太“空”、太“大”,对方无法回答,就无法达到访问所预期达到的目的。
郭沫若早在1938年就曾对访问他的记者说过:“要随便一点,最重要的是不要把问题挑得太大。”1979年美国新闻学教授阿伦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班讲学,有一次讲完后让大家提问题,当时有人问:“你认为如何解决美国当前存在的许多问题?”因为问题问得太大,他只好幽默地说:“啊,要是我知道解决的办法,我想我应马上回国,参加总统竞选了。可惜我不知道。当然,我很可能提出社会主义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见,问题太空、太大是任何人都难以回答的。因此新闻记者要善于把大问题化成一系列的小问题,变成一个“问题串”,由看得见的具体问题问起,一步步深入。有经验的记者不仅善于把大问题化成小问题,还善于把大小问题结合起来问,一般先提出大一点的问题,让对方明确谈话的范围,然后注意凝练问题,把问题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从对方容易回答的问题问起,了解具体的素材。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敬一丹,自觉地给自己立了一个采访约束:不许提“您有什么感想”之类大而化之的一般化问题。她说:“这实际上是在逼自己,激发自己的想象,开发自己的思维空间。”这样,她“终于把自己逼得思路宽了,问话多了”,“每每逼出了我的多种问法”。正是因为敬一丹把“请问您有什么感想”等一般化的提问列为“采访忌语”,看作采访取得成功的“一大天敌”来对待,所以她的提问技巧也一步步娴熟起来。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其中必有某一部分是特别关键,起着顶梁柱式的作用。作为了解事情发展变化的提问也必定有些问题是最紧要的,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此成功的提问,必须问到最紧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
要问得关键,还应该把提问问到点子上,问到事物的关键之处、要害之处,这可以是涉及新闻事实的重要问题,或者说是中心问题,也可以是受众最关心的问题。2002年3月6日,财政部部长项怀城在北京宣布2002年中央预算草案,2002年中央财政赤字达3098亿元这一创纪录的预算赤字问题立刻成为受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政府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3098亿元的财政赤字会不会影响我们的经济安全?这个问题在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也有不同看法。2002年3月1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新华社记者翟伟向朱镕基总理就此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今年我国财政赤字309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3%。请问总理,如何看待我国的财政风险,这对下届政府有没有影响?”这个敏感的话题立刻引起了朱总理的谈兴,他用较长时间回答这个问题,对受众起到了解疑释惑的作用。(16)
由此可见,记者只有明确了什么是访问中实质性的、要害性的问题,什么是最紧要的、起决定作用的问题,才能问到点子上。为了问到点子上,记者要善于选择突破点,抓准疑问点。突破点也叫切入点,就是指提问从哪里开头,一般来说,要选择从“小处”着眼,抓住一个具体的“点”,把采访对象的思路集中到他很容易回答的某一个小问题上,然后再顺着疑问点,由小到大,由浅入深,逐步展开,逐步深入。所谓疑问点,则是记者与受众最想知道、最感兴趣,而又最疑惑不解的问题,是事物本质,并体现访问的中心思想的问题,抓准疑问点,也就抓住了关键性的问题。
要问得关键,还应该使提问能点击采访对象的兴奋点,拨动对方的心弦,这样不仅让采访对象有兴趣、乐意回答,同时还令其有所感触,甚至产生一种抑制不住的感情冲动,说出情不自禁的肺腑之言。美国记者马克斯·冈瑟有一次去采访一个曾在税务局工作的官员,希望这位前税务官告诉他经历的一切有趣的事,他可以提一个含混的问题:“你在国内税务局任职时有过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吗?”但他觉得这个问题太宽泛,于是就问了这样一个具体的问题:“在你检查人们的纳税申报单时,有人向你行过贿吗?”这个问题不仅引起了他的兴致,简直有点让他兴奋过度了,冈瑟几乎没有提第二个问题,他们谈了4个小时,冈瑟带着税务局内幕的大量材料满载而归。(17)问题拨动了对方的心弦,采访效果就出奇的好。
四是要问得有策略。这是指提问的战略战术。首先是指记者要围绕访问目标,尽量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依逻辑先后顺序先后提问,其次是指记者要注意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因人因事而异提问。
要问得有策略,还要注意一些敏感、棘手的问题,提问时必须掌握原则、注意分寸,既要比较自然地引导对方谈出真实情境和想法,不回避问题,又要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20世纪90年代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为“三九胃泰”做广告后,观众认为他为30万元广告费损害了他曾扮演的邓世昌的形象。为了帮观众解开心中的疑惑,中央电视台记者白岩松采访他时有策略地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您在观众中有两个形象,一个是邓世昌,一个是‘三九胃泰’,对这两个形象您是如何看待的?”听到这个敏感的问题,李默然开始有点意外,随后详细地给予了回答。
五是要问得简明。这是指提问的表达形式。记者的提问,既要明白无误,让人容易理解,又要注意简练,切忌啰嗦,即使是专业性很强的内容,也要注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这样不仅使采访对象明白怎样回答,还能娓娓道来。否则不仅违背了新闻采访快速性的共性特征,还常常会使采访对象不耐烦。
(三)经济新闻访问活动成功的一般要求
作为一个记者了解新闻访问的基本内涵,掌握新闻访问中提问的方式方法,只是经济新闻访问活动成功的基础,掌握经济新闻访问活动的要求,访问才能事半功倍,采集到丰富的材料。
1.选择好采访对象
新闻访问活动的开展必须依赖于访问对象。艾丰曾说理想的采访对象应该是“有情况、愿意谈、善表达”的人。在这三个条件中“有情况”是首要条件,因为访问对象是否掌握材料、了解情况对访问起决定性的作用。当然,根据新闻传播目的的不同,选择的标准也不一样,有的被访问者是唯一的被采访对象,是无可选择的,如某组织的新闻发言人,新闻事件中唯一的新闻人物、唯一当事人、唯一现场目击者等,由于他们掌握着核心新闻信息,因而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多数情况下被采访者还是可以选择的,选择的对象应该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新闻信息的知情人,掌握着与信息相关的丰富知识的权威学者,乐于合作、表达能力强又方言口音化较轻的人,与新闻事件有相似经历等相关性的人物等,这样的访问对象谈出的材料具体真实,感情真挚,可以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
有的当事人,记者采访的时候已经离开人世。这时记者一方面要尽量从他们的遗物中去挖掘材料,同时还要把他们的家人、同事作为重点采访对象,甚至还要从他们接触过的反对者中去广泛搜集材料;对于重大的典型报道,要尽可能多采访一些人。只要是了解有关情况的人,都应当争取全部访问到。这样既可以得到丰富的材料,又可以保证材料的真实可靠,因为有时候即使是事件的目击者,也有可能提供错误的材料,这既有视力、听觉或个人理解力等客观原因,也有心理学上的选择性知觉和选择性回忆的主观原因,造成目击者在回忆事件的经过时,往往倾向于保留和重复那些本人感兴趣的事实,所以不容易客观和全面。2002年5月山西富源煤矿发生矿难,新华社记者朱玉来到救援现场,经多方努力首先采访了救援现场的韩城矿山救护大队的有关人员,接着采访了遇难者家属、矿难幸存者、矿方人员,几十人次的采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从不同角度互相印证、互相咬合的证据链,每一个细节都有不同的人从旁证明,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矿难的全景。
在有的采访中,到底谁是最理想的访问对象并不明显,可能会出现各种选择,这时记者就要善于分析比较,在典型新闻环境中选择典型的新闻人物作为访问对象。
2.选择适当的访问场所和时机
记者访问时选准了访问对象,还要考虑访问的场所和时机。人的活动离不开环境场所,访问也必须在一定的场所中进行,访问场所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访问对象的情绪和访问的效果。适当的访问场所,首先应该是一个相对比较安静的场所,这样可使访问对象与记者顺畅地进行交流,进而形成融洽的谈话气氛,促使访问对象触景生情,打开心灵的大门。访问场所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节目形态来决定。对现场报道而言,新闻场所是展现新闻发生的地点、条件和报道时实际状态的重要信息源,让采访对象在现场环境的特定情境、氛围中接受采访,也是体现现场报道的现场性的基本途径,因为现场环境赋予了被采访者谈话的权威性和真实性的事实根据,也是证实其特定身份的重要信息。如果访问者就是人物专访、现场访问的报道对象,还要考虑现场的场景是否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点,是否对人物报道起烘托作用,即通过特定的环境信息来增强访问内容的信息量及传播效果,比如在训练场或比赛场地访问运动员,在田间地头访问农民,在书房或实验室访问学者等。如果访问中有技术性、技巧性的内容,还应该到能展示这种技术或技巧的现场去,让对方一边讲述,一边操作、表演,这样既能得到清晰的语音资料,还能得到生动形象的画面资料;如果是做话筒前访问、出境访问,记者要注意选择能采录到清晰、自然的声音或画面资料的场所,力求使其是能显示访问对象的身份或工作特点的音响、画面。总之,合适的访问场所,要根据具体的访问对象、访问的内容和实际条件来决定,当然还要和访问对象商量,争取得到对方的支持。
访问时机的选择也是访问中不可忽略的。访问时机选择不好,采访就会变成“打扰”、“纠缠”,记者在采访对象心情不佳的时候去访问,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是相当难的。有经验的记者在访问某个采访对象之前,往往要考虑对方的工作时间、思想情绪、身体状况,考虑到事物的发展和新闻事件的进展程度。记者选择理想的访问时机,能使采访对象心理注意集中,思想专注,回答问题清楚、流畅,若是正好抓住采访对象精神愉快或放松的时候去访问,访问对象会思路开阔、谈话兴趣浓厚。
每年“两会”期间记者最容易采访的地点是人民大会堂外和大会堂休息大厅。代表委员开全体会议时,开会前和散会后代表们都要从天安门广场到人民大会堂徒步来回,记者有足够的时间认出并堵截采访目标,这类采访最容易写花絮;大会堂休息大厅代表委员比较集中,代表三三两两围着喝茶,气氛轻松自在,再腼腆或寡言的人也会被这热烈的气氛感染,因此这也是记者采访的集中地。
3.访问中问题设计要恰当
访问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所提的问题是否恰当,因此记者的提问应该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首先提问要有针对性,问题设计要恰当。在不同的新闻形式中,访问的特点和形式是有区别的。中央电视台资深记者庞啸对此曾作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如果说消息类新闻的提问是一种‘遭遇战’的话,专题类新闻的提问即是‘运动战’,而专访则是‘阵地战’。”由此可见,容量较小的消息类新闻要针对新闻报道主题的范围提出问题,使被采访者的回答能三言两语讲清事实;容量相对比较大的专题类新闻,提问的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化,问答也可以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活动空间;对于由记者与被采访者的对话构成的人物访谈,记者提问方式多样化的同时,还要善于控制访谈的节奏,驾驭访谈局面,做到随机应变,应势利导。
其次记者设计问题要讲求逻辑,切忌思路混乱,因为如果记者提问逻辑上没有联系,采访对象的回答一定会支离破碎,甚至连事件的来龙去脉都难以把握。经验不足使记者提问往往缺少逻辑联系,老练的记者在偶然情况下也难免一时语塞。针对这两种情况,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GOSS公式基于这样一种理论:大凡制造新闻事件的个人和组织总是出于某种目的和目标(Goal),并且总是面临或即将面临实现其目标的障碍(Obstacle),新闻制造者已经找到或者正在寻找某种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Solution),然后再返回目标,追问这一目标是在什么时候由什么人的意见而开始的(Start)。
GOSS公式可以提醒记者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要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
“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
“你们有解决矛盾的计划没有?”
……
开始——“这一设想什么时候开始的?”
“是根据谁的意见?”
……
根据这个公式的提示,记者可以在访问中设计出比较具体的问题,而且问题之间逻辑性强,不但能把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搞清,而且还能抓住关键性的实质内容。当然“GOSS”公式毕竟只是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记者每次采访的题目、对象、情形都是千差万别的,记者不可以此作为万能公式,以不变来应万变。
此外设计问题还要注意研究采访对象的风俗习惯和性格特征,这样才能表现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采访对象才会愿意合作,否则采访对象就会特别不高兴。同时不同性格的采访对象要设计不同的提问方式,这样才能显示出记者的功力。
4.研究采访心理
“心理是个人在现实生活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活动,是人脑的一种特殊的反映机能”,“人的任何外观活动都离不开心理活动的参与与调节”。新闻访问活动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访问对象是否愿意向记者提出真实且又有价值的事实性材料或观念性材料。访问对象的构成是十分复杂且各有差异的。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文化背景,因而访问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表现;记者访问的任务、目的及其与访问对象的利害关系也是各不相同的,因而访问对象的心理活动也大不相同,记者在同采访对象接触的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起作用。布赖恩·布鲁克斯曾说:“采访是一个不能完全控制的过程,我们或许还可以掌握某些变化的因素,但有两个最关键的因素是我们无法掌握的,这就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因此在访问活动中,记者一定要注意研究采访对象的心理,注意对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使采访对象形成某种特定的情绪、情感,以利于访问活动的顺利进行。
首先要研究采访对象,做好访前心理准备。采访对象和记者初次见面,或者得知记者要来访问,一般都会出现相应的心理反应。这种最初的心理反应称为原始心理反应。从采访对象对待记者访问的态度来看,其原始心理反应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积极提供新闻事实,有问必答,热情主动的积极协作型;二是公事公办,不冷不热,以礼相待,谈话平静无高潮的一般配合型;三是态度冷淡生硬,很少回答或拒不回答的消极对抗型。采访对象呈现的不同原始心理反应,与他们个人不同的经历、职业、性格密切相关。因此对记者来说,要在充分了解、研究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与估计在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原始心理反应,并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
以硬性采访著称的美国资深记者华莱士对尼克松总理任内期间的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的访问就是心理准备不足导致失败的例证。霍尔德曼以管理白宫井井有条而获“铁首相”的绰号,又以参与推卸“水门事件”而得“柏林墙”的绰号。华莱士在访问前花了大量时间在旁征博引的证据材料上作准备,并且进行了预演,华莱士信心十足地认为霍尔德曼这道“柏林墙”不是推不倒的,当他胸有成竹地开始访问时,没想到霍尔德曼在屏幕前表现出温和的态度,无论华莱士提多么尖锐的问题,他都以笑嘻嘻的方式避重就轻地巧妙应付,迫使华莱士处于被动难堪的境地。华莱士的失误,不是对采访对象的背景材料研究不透彻,也不是提问技巧不高超,而是对采访对象的原始心理反应估计不足,忽视了采访对象不予合作的情况出现时的心理准备。由此可见,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记者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手,一定要重视研究采访对象可能出现的原始心理反应,并作出充分的心理准备。
其次要充分了解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感应规律。新闻采访这一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充满着复杂微妙的心理感应活动。当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心理感应出现正迁移时,采访能顺利进行;当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心理感应出现负迁移时,采访就会出现冷场、僵持的局面。所以记者要充分了解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感应规律,力求使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感应变成“正迁移”。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感应规律主要有:
(1)记者采访满足采访对象社会需要的程度,制约着访问局面。
新闻学的激励理论认为,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的模式可以表示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的动机是为了采集和传播新闻信息,而采访对象接受采访的动机却是经常变化的,或者是由其需要决定的,当他感到接受采访是处于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需要时,他会乐意接受记者的采访;当他感到接受采访对他不能产生什么需要甚至对自己的利益有损害时,就会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所以记者要仔细分析其接受采访的动机,通过创造友好、信任的采访氛围,用建议、劝告等形式说服其接受采访,必要时可以采取情绪激励的方式对采访对象的情绪进行刺激,从而诱导其认识到接受采访的意义之所在。中央电视台评论部的记者在1994年采访来华访问的基辛格博士时就用了这一招。基辛格的固执世界闻名,一般很难接受采访,可记者在预约采访时的一句话打动了基辛格:“博士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许多中国观众都非常希望了解博士的近况。”结果基辛格同意接受采访,虽然只给了5分钟的采访时间。
(2)“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给采访的氛围染上一层“晕轮”。
记者与采访对象双方见面时的“第一印象”,对于采访的顺利开展和进行至关重要。采访对象往往是从记者的提问与谈吐等感知记者的思想水平和人格人品,因此高明的记者大多重视与采访对象见面时的第一印象,比如态度和蔼、谦逊,第一个问题的设计要身手不凡又直入采访对象心底,换言之记者如果从外表到眼神和神态上都能以真诚赢得采访对象的信任,采访对象就会感到记者是自己人,双方也就有了融洽的情感氛围,采访对象看到记者,看到话筒、摄像机,就会觉得和呼吸空气一样自然了。
(3)“自己人效应”与“异己人效应”诱导着采访的成败。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是“自己人效应”与“异己人效应”的通俗化解释。所谓“自己人效应”,是指采访对象与记者有某种意义上的相似性和亲近性,这样采访对象就会将记者视为知己,与记者息息相通,反之则会产生“异己人效应”。所以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要尽力与采访对象建立起“自己人效应”,在采访中努力寻找与采访对象的相近处,寻找与采访对象的共同语言、共同爱好等,使采访对象心理上产生“共鸣”,这样就能大大缩短了采访对象与记者的关系。
1989年9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来自台湾地区《中国时报》的记者深信“自己人效应”之道,当他作为最后一位提问的记者站起来提问时,对着江泽民主席说:“谢谢给我最后一个机会。我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记者江素惠,我也姓‘江’,所以请问本家一个问题……”(这时会场发出一串串的笑声)江泽民主席听到提问,马上满面笑容地说:“我很高兴回答台湾《中国时报》我们这位本家的问题。”(会场上又发出一片笑声)接着,江泽民主席充分地回答了这位记者提出的两个问题,并且还说:“我们的本家就坐在我的对面,我看到她好几次举手提问。她现在是最后一个提的问题,所以我就用比较多的时间来回答你的问题。”这位记者正是利用同姓同宗来寻找共同点,并且在现场产生了特有的交流效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采访需要稳定的情绪。
情绪是一种随感觉而来的心理状态。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和采访对象交谈需要稳定的情绪,即愉快的、安静的、放松的情绪,狂躁、紧张、沮丧的情绪不利于采访的开展和进行。
因此为了使采访对象形成稳定的情绪,首先要注意选择采访的场合,让采访对象在熟悉、亲切的环境中接受采访;其次在访谈中应注意使用非语言符号与采访对象进行交谈,如适时的点头、微笑,都可以对稳定采访对象的情绪起到良好的作用。
心理学家说过:人很难与机器沟通,但可以同操作机器的人沟通;人很难与楼房沟通,但可以同住楼房的人沟通。由此可知,人际交往中的任何人,都有进行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可能性。因此记者只要注意研究采访心理,就可以架起与采访对象心灵沟通的桥,从而使采访活动顺利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