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消息的构成

经济消息的构成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经济消息的构成与一般消息一样,经济消息也是由导语、背景、主体和结尾等写作部件构成的。(一)经济消息的导语类型新闻写作上的突破往往取决于社会需求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闻导语的产生与发展也与这两个因素紧密相关。这次会议是根据去年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第五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部长会议的决定召开的。1994年1月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的损失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受众迄今记忆犹新。

第一节 经济消息的构成

与一般消息一样,经济消息也是由导语、背景、主体和结尾等写作部件构成的。

一、经济消息的导语

许多人把导语简单地理解为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这虽然很不确切,但导语确实是以简练而生动的文字表述新闻最重要的内容,具有启发性或诱惑力的消息的开头。导语是一个舶来品,它的原文是“Lead”,在英文词汇中是“引导”、“引入”的意思。导语就是消息中具有可听性和可读性的特殊开头部分,一般由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其作用主要有三:一是告知主要事实,勾画整体轮廓;二是吸引受众;三是起牵引作用,确立全文基调。

人们在接受新闻信息时的心理与欣赏艺术作品时的心理是不同的。后者从容不迫,渐入佳境,所以艺术作品的开头,可以引而不发,欲擒故纵,高潮往往在后;前者则迫切希望立刻知道最关心或最重要的事实,所以消息的开头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把新闻的要点突出出来,一下子就把人抓住,高潮往往在前,不能搞“悬念”。因此,西方一位新闻学家说过,新闻的开头应当具有这样的魅力:导语一唱歌,听众就跟着哼哼。也就是说,导语里说的东西,应当能立即引起受众的兴趣并产生共鸣。可以说,导语是展示记者水平的窗口。

(一)经济消息的导语类型

新闻写作上的突破往往取决于社会需求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闻导语的产生与发展也与这两个因素紧密相关。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电报技术不成熟,迫使记者把主要的新闻事实塞进报道的开头,导语的雏形就产生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变和创新,导语的写作已由“六要素”俱全的第一代导语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部分要素导语,现在已进入被称作丰富型导语的第三代导语。在导语写作的流变中,新闻媒介自身的发展变化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出现,都对导语的写作乃至整个新闻写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经济消息的导语分类也与一般消息的导语一样,按新闻要素的五个“W”和一个“H”,可划分为人物导语、事件导语、时间导语、地点导语、原因导语和方式导语六种类型。当然现在认可的分类是按表达形式与写作方法来划分,一般分为三种类别:叙述型导语、描写型导语和议论型导语。

1.叙述型导语

适应新闻报道客观叙述新闻事实的基本特征,大多数经济新闻也采用叙述型导语。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叙述型导语又可分为概括式、直叙式、对比式等。

概括式导语就是对整篇报道的内容进行浓缩和概括,使受众一开始就知道整篇消息的梗概或要点。这样的导语最适合用于内容较为复杂、过程较为曲折的消息。概括式导语最重要的特点是,在消息的第一段把全篇的精华都包含其中,写作中要有实质性内容,不能把概括式变成概念式。但是,概括式导语也有一种延缓的写法,即用两段或三段文字作为导语。例如:

新华社雅加达10月6日电为期一天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贸易部长会议今天在这里举行。

这次会议是根据去年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第五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部长会议的决定召开的。会议的宗旨是从亚太地区角度就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果交换意见,并探讨今后的实施办法。

直叙式导语要求开门见山地把最有新闻价值的经济新闻事实告诉受众。这类导语适合于快速报道新闻。要写好这类导语,首先要能对所报道的事实中哪个最有价值、哪个最能吸引受众作出判断,这样导语着重突出这个新闻事实。否则导语容易陷入平淡而缺乏吸引力。

对比式导语要求将报道的经济新闻事实跟别的事实进行纵向或横向的对比,使新闻事实中所蕴涵的新闻价值充分地显露出来,并给受众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写作中相互对比的事实之间,反差要强烈。反差越大,效果就越好。1995年1月19日,路透社记者报道日本兵库大地震造成巨大损失的消息时,导语如下:“经济学家们今天说,17日发生在日本中部的大地震已造成近500亿美元的损失,而一年前洛杉矶地震造成的损失为200亿美元。”1994年1月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的损失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受众迄今记忆犹新。用200亿美元与500亿美元这两个数字作对比,人们对日本这次地震损失的惨重,印象不但深刻了,而且具体了。

2.描写型导语

这类导语主要是简要地展示人物、事物的形象或场景,能给人以适当的现场感和生动感,增添消息的吸引力。但写作中描写要适度,只能用漫画式的几笔就把形象勾勒出来,不能作更多更细腻的描绘,否则,就变成特写或通讯了。例如:

这些天,堆龙德庆县丹增贡嘎老人家开办的家庭旅馆忙得不可开交。时值西藏旅游旺季,客人走了一拨又来一拨,旅行社的导游还特意带着游客来他家的旅馆参观,看他们表演民族歌舞。“青藏铁路修到家乡,火车来到家门口,这条‘幸福线’让我家的生活越过越幸福!”丹增贡嘎乐呵呵地说。仅在拉萨火车站附近,像这样的农牧民家庭旅馆就有40多家。

这则获奖消息《家庭开旅馆农民办公司青藏铁路正在改变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西藏日报》2007年6月18日刊发)的导语,采用以点带面的写实手法,穿插情境、对话描写等写作技巧,巧妙地把党中央对西藏的关心、对西藏人民的帮助和扶持展现出来,把青藏铁路通车一年来给西藏农牧民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3.议论型导语

新闻导语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对事实作出画龙点睛式的评价,有助于揭示新闻事实所蕴涵的因果关系或现实意义,并引导人们按记者的立场、观点去理解被报道的事实。

1993年3月3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发表了一条新华社记者写的关于我国大豆生产出现转机的消息,导语写道:“曾一度被冷落的‘低产作物’大豆,去年成了我国农产品中最受欢迎的抢手货之一,收购价格1公斤在1.4元以上,而且一律现金兑现。这表明大豆产销不景气的时期已成为过去。”这条导语的最后一句对新闻事实进行了评说和引导。1994年2月8日,新华社播发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无偿资助中央乐团每年250万元的消息,导语如下:“被视为阳春白雪的交响乐团幸遇知音。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李祥瑞宣布,从今年起每年无偿资助中央乐团250万元人民币。”导语的第一句评论可谓巧妙而贴切。可见评论可放在事实叙述之前,也可放在事实叙述之后。

(二)经济消息导语的写作要求

美国的沃尔特·福克斯在《新闻写作》一书中指出:“一条奏效的导语应实实在在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将其导向记者认为是新闻的基本点或报道角度的地方。因而,导语写作是一个分两步走的过程。第一步是从大量的事实、数据和引述的情况中,提炼出一个独一无二的、首位贯通的‘表述’(statement),在其作者看来,它能最恰当地表达新闻事件的含义。第二步就是用一种最能打动读者的方式将它形诸文字。”由此可见导语的写作,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条,必须具备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则要有写作技巧。事实上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1)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2)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

(3)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4)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

(5)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

《十国新闻同行共议的导语写法》中,对导语写作提出了4条要求:点出主要内容;写得生动活泼;要开门见山;要尽量简短。这4条也成了检验一条导语写作是否优秀的标准。总体说来,导语写作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突出原则

在导语写作中要巧妙开篇,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要素。导语写作时先给“W”和“H”排排队,看看应该突出哪一个“W”。有些导语其中虽包含了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但并没有将它放在突出的位置。试比较曾报道过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两条消息的导语:“我国政府新近颁布了一项计划生育的新政策,即一对夫妇只准生两个孩子,最好只生一个。”一位外国记者写法不一样,他写道:“生两个好,生一个更好——这就是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生娃娃的新政策。”第一条导语虽然也将计划生育的新政策内容包含其中了,但两相比较,后者则更加突出,更加灵活,自然更受读者欢迎。

香港《东方日报》10月6日报道随着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和大学生人数的持续增加,内地从20世纪50年代起实施至今的大学公费医疗制度应对乏力,“恐病症”已成为大学贫困学生生命不堪承受之重。而此同时,内地大学亦普遍叫穷,认为目前对学生医疗保障资金投入不足。虽然除确保贫困学生“上得起学,吃得饱饭”外,如何保障“看不起病”的学生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已成为政府、社会和大学的当务之急。

这条导语正是因为未能突出主要的新闻事实要素而给人的感觉过于冗长,将消息的几个要素尽列其中,字数达到近200字之多。而其核心的内容是:内地大学生上得起学,看不起病。我们不妨将这则导语改为:“‘上得起学,看不起病’成为内地大学贫困学子的真实写照,大学校方也为此深感困扰。”导语中的其他内容可以放到消息主体中去写。

2.吸引原则

导语至少要具备以下几点才能有吸引力,抓住读者。一是导语要写读者最关心的,也就是要从一般读者的角度看问题。二是导语要遵循时间点上先近后远的原则,突出时效性。三是导语要力求形象、生动,增强可读性。这类导语多是抓住新闻事实的特色进行描绘,有的是通过描绘景色来烘托气氛。总之,要把导语写得生动活泼,手法上要不拘一格,既要突出新闻的主要内容,同时又要在表现手法上突破单一的写作形式,以多姿多态的面孔吸引读者。例如:

“洞庭湖变大了!经过3年规模空前的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1/5。这个自明清以来不断萎缩的湖泊,终于出现了历史性大转折。”(《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

短短52字直截了当地向人们传递了洞庭湖变化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用群众熟悉的诗词、歌谣开头,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引力。例如:

“本报讯(记者郑晋鸣)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浪淘沙古今同。记者最近沿江采访时,发现江中有不少采沙船采掘江中沉积的江沙,两岸干部群众意见很大。”(第9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采沙毁堤何时休》)

3.最短原则

导语写作要简明扼要。导语的长度没有一定的规定,但通常是以越短的形式表现出来越好。记者或编辑很难根据一定的公式去写作和编写稿件,但是对一个初学者来说,导语不要超过3行的劝告是有用的,过多的形容词和其他修饰词都是毫无用处的,当然过于简单的导语也可能把读者弄糊涂。第1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作品《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的导语:“祖籍沧州的郑先生在沪经商数年,前不久他从上海返乡,连遇两个‘没想到’。”可谓简洁明了,引人入胜。

万事开头难。作为消息开头的导语,也同样是不容易写好的。两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联社特派记者雷尔迈·帕特·莫林,曾11次撕毁一篇特稿的导语,直到他相信自己写对了方才罢休。大量的新闻写作实践证明,即使是学识渊博的名记者,也常常会为写好一条导语而绞尽脑汁。可见,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写好一条导语更非容易之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

二、经济消息的主体

经济消息的主体,就是导语之后、全篇至末尾的那一部分,有的叫做“正文”,有的叫做“躯干”。主体是新闻事实的补充和展开部分,除简讯外,导语和主体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经济消息主体的作用

经济消息的主体主要担负着两大任务:一是解释和深化导语;二是补充导语所没有涉及的新事实。因此,主体部分对导语所涉及的要素必须进一步提供必要的细节和有关材料(包括背景),以便受众对新闻事实有更清楚、更具体的了解;导语一般只涉及最重要和最新鲜的事实,大多只突出一两个要素,这就要求主体补充导语尚未涉及而又应当涉及的内容,如使新闻的几个要素齐备,提供新闻事实的背景,以便使受众对消息的主题和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请看例文: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带来历史性大转折

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

3年增加蓄洪能力27亿立方米,蓄水面积扩大554平方公里

本报讯洞庭湖变大了!经过3年规模空前的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1/5。这个自明清以来不断萎缩的湖泊,终于出现了历史性大转折。

(2001年)12月25日,省有关部门的权威统计表明:1998年以来,我省已对220处阻洪堤垸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洞庭湖蓄洪能力增加27亿立方米,扩大蓄水面积554平方公里。水利专家称,整治后的洞庭湖如果再遇到1998年那样的特大洪水,水位可平均降低0.1米。岳阳城陵矶的水文标尺上,凶猛的洪水再也爬不到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高度。

长大了的洞庭湖别是一番景象。隆冬时节,记者在湖区采访看到,原来人丁兴旺的华容县小集成垸、汉寿县青山湖垸已无人迹。成千上万的白鹭、野鸭、天鹅在栖息、飞翔,成片的杨树在风中摇曳着,赶走了冬天的苍凉。

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洞庭湖方圆八九百里,号称“八百里洞庭”,洪水期湖面达6000平方公里。此后数百年泥沙淤积,盲目开垦,致使“堤垸如鳞”。在实施综合治理前,这个长江水系重要调节湖泊的面积减少到2691平方公里。湖面锐减,调蓄能力削弱,灾害频频发生,湖区人民深受水患之苦。仅以1998年为例,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97亿元。洞庭湖失去了宝地的光彩,成为一块不得安宁的险地。

治理洞庭湖,还历史的本来面貌!1998年特大洪水过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整治洞庭湖极为重视,投资70多亿元支持我省。改变单纯加高加固大堤“堵”的传统办法,实施以疏导为主的综合治理方略,湖区30个县(市、区)及大型农场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广大群众对治理洞庭湖期盼已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使这项浩大工程进展顺利。3年中,湖区8.4万农户、30多万群众告别故地,实施大迁移,成为湖湘史上的一大壮举。澧县的澧南垸、西官垸是治理的重点地区,许多老人虽难舍故土,但更感谢党和政府让他们离开了“水窝子”。两个垸子7万多人有序搬迁,实现了安居乐业。“平垸行洪还洞庭浩浩荡荡,移民建镇让百姓世代安康”,搬迁户新居门上贴的这副对联反映了湖区人民的共同心声。

人与自然在洞庭湖开始和谐相处。随着治理的深入,烟波浩淼的八百里洞庭将再现人间。(《湖南日报》2001年12月26日)

这则消息的主体可谓完成了主体的两大任务:第二、三自然段分别通过有关的统计资料和记者现场所见,为洞庭湖出现的新变化作了详细的陈述和描写,是解释和深化导语;第四自然段笔锋一转,写起了洞庭湖的历史,用丰富的史料交代了背景;第五自然段则具体写了1998年以后退田还湖,湖区人民大迁移的壮举。这两段都是补充导语所没有涉及的新事实,是从深层次讲述洞庭湖长大的原因。

(二)经济消息主体的写作要求

1.紧扣主题,精选事实,展开导语,使之具体化

具体写作中的操作,主要是通过补充导语中未出现的新闻要素,或将概括的事实具体化。请看例文:

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

苏州日报讯(记者高坡)从昨天起,昆山31万多农民也可以和城里人一样“刷卡”看病了!

昨天,该市7个行政村发放点的上千名老百姓都领到了一本墨绿色的《昆山市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证》和一张IC卡。此举标志着昆山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开始进入全面运作阶段。凭着这张IC卡,昆山的农村居民在该市的任何一个医保定点医疗单位都可以自由“刷卡”就医。根据该市的具体实施办法,农村居民每人每年只要缴纳50元,如果不幸遭遇大病,最高可以得到近1100倍的补偿,也就是说,最高可以报销到接近55000元!

昨天下午,在该市周市镇市北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民张燕君拿着刚刚领到的医保IC卡开始了自己70岁生涯中的第一次“刷卡”看病经历。经过一番“望闻问切”,社区医生给她开具处方,一盒是感冒清胶囊,一盒是珍菊降压片。收银处是一套崭新的电脑设备,输入处方,卡一刷,随即打出一张清单,显示划卡消费9.5元,卡上余额140.5元。老太太开心得合不拢嘴:“没想到政府为我伲老百姓考虑得这么周到,送钱给我伲看毛病!”

根据昆山的农村医保施行办法,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200元,这个标准目前是全国最高的,其中市镇两级财政各补贴65元,村集体补贴20元,农民自己支付50元,今年该市财政将拿出6000万元用于医保补贴。

据悉,昆山农村医保覆盖包括居住在农村的小城镇户口,其中16岁以下的儿童4.3万多人,17岁到60岁的18.9万多人,60岁以上老人7.7万多人。另外还有6000多名人均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农村低保人口,均采取倾斜政策,不用缴纳一分钱,无门槛进入这个保障体系。为6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个人账户,由保险基金每年自动注入150元。

昆山医保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昆山的农村医保,除了筹资标准低于城镇职工,因而报销补偿的具体数额不一样外,在运作管理模式上已经与城镇职工的医保没什么两样,就连报销的医药范围和5000元报销起付线都是一样的。(《苏州日报》2004年3月4日)

这则消息导语点明主题后,主体通过新闻素材有层次的安排,得到有计划的延伸。纵横交织,多维度地展现事实:在对导语进行必要的说明后,作者安排了一个具体事例,给人以很强的画面感,从相对抽象地谈到发生的基本事实,转而具象到一位当地老太太买药的场景。随后添加医保的筹资标准、覆盖范围以及对特殊群体的倾斜等背景内容,显示了记者对素材轻重缓急的把握。记者保持着客观的态度,但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实际上体现了报道的意图。

2.变换角度补充事实,令主体部分更丰满

写作中可以通过补充带有因果关系的材料,或通过补充暗示性的材料来拓展主题的表达内容。例如,美联社记者曾经写过一则关于美国失业问题的新闻,全文如下:

美联社纽约10月14日电就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取救济金。

白宫副新闻秘书斯比克斯13日承认,这位23岁的芭蕾演员自从被乔弗雷芭蕾舞团解雇后,近几周中领过三次救济金。

这个芭蕾舞团已解散一个月。小里根和妻子多丽亚住在曼哈顿的格林威治村。

斯比克解释了总统的儿子为什么拒绝他父亲提出的要在他失业期间给予帮助的表示。他说:“里根夫妇表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但尊重他们要独立的权利。”

小里根加入了美国约1130万领取救济金的美国人的队伍。这个国家的失业率上周达10.1%,这是30年代萧条以来最高的数字。

这则新闻的核心是:美国失业率达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高峰。但记者选择了小里根领取失业救济金充满故事性的背景材料,作为导语的补充与暗示,既丰富了主体的表达内容,又很好地暗示了作者的观点,使这则新闻有了不同凡响之处。

3.增添一些细节性材料,以增强消息的可读性

开天辟地第一回浙江贫困农民依法享有最低生活保障

我国农民依法享受社会保障的历史在浙江开篇。到今年(2001年) 12月中旬,浙江现有的23.2万名贫困农民全部依法享受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

这一保障制度以法规形式写入了10月1日开始施行的《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据省政府法制办负责人介绍,以法规形式将农民列入社会保障的保护范围,此举为全国首创。

在绍兴市马山镇渔港村,原先年收入只有480元的64岁农民封秋娥,再也不用为明年的生计发愁了。按照《保障办法》,她和孙子明年可以获得2200多元的保障金,直至她家的人均收入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为止。这些钱全部由绍兴市和马山镇政府的财政支出。现在马山镇有90户148名低收入农民获得政府的援助。绍兴市民政局同志表示:“以往,我们对申请保障金的农民半年审批一次,按年发放。如今我们按《保障办法》规定,按季发放到每户农民手中。”

曾经是贫困县的泰顺县,已有1万多名农民获得了最低生活保障金。每个提出“低保”申请的农民,其所在村委会都要在村里发布不少于7天的公告,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保障办法》根据农村居民每月粮油、干鲜菜、肉禽蛋、衣着被褥和教育、医疗等费用开支,按照当地物价指数额定最低生活费用,作为最低生活保障线,凡家庭人均收入不足最低生活保障的部分全部由当地财政保底,并以现金形式按双月或季度发放。

早在1996年,我省就着手建立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由于没有法规保障,申请和审批的程序不规范,资金来源没有保证,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低收入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作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浙江多数农民已脱贫致富,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日渐充裕。让少数贫困农民享受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配套措施。

“《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实施,将使浙江贫困农民从过去享受解急济困式的关怀转变到有了法制保障。”省民政厅有关人士说,“如果有的贫困农民基本生活失去保障,他们可以以‘不作为’或‘侵权’为由,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直至提起行政诉讼。”

据悉,为顺利启动农村“低保”制度,省财政今年投入了1400多万元,主要投向欠发达地区。目前,我省每季共有2700多万元资金用于支付农民的“低保”费用。(《浙江日报》2001年12月18日)

记者通过采访浙江省政府法制局,开掘出该新闻在全国“首创”的深层次意义。通过采访省民政部门,强调为农民实行“低保”是从“人文关怀”到“法制保障”的转变,并突出“法制保障”的现实意义。在采访到农民享受低保的“面”上情况的基础上,记者分别赶赴较发达的绍兴县和欠发达的泰顺县等地,以当地相关事例从“点”的角度较细致地写出了这一保障的特点和效果,这些细节材料的添加都极好地满足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报道发表后,因“清晰地表达了立法的重大内涵”和写法上的精当独特,获第1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三、经济消息的背景

背景原指舞台上或电影里的布置,把它放在后面,衬托演员的演出活动;背景又指绘画、摄影等艺术作品中烘托主体的背后景物。把背景借用到新闻报道中来,指的就是烘托新闻事实的材料,所以,我们也形象地称之为新闻背景或背景材料。新闻背景就是与新闻事实形成有机联系的一定的环境或历史条件。

(一)背景材料的作用与类型

一般来说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补充新闻事实,突出新闻特点,提升新闻价值;在正面烘托和反面对比中深化主题;提供知识,答疑解惑;代替作者的议论,表明、暗示观点。“当我们关注于一个令人兴奋的新闻事件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眼前这座漂浮于海面上的壮观的冰山,有4/5埋藏在水下。而那正是它的根基。”这正说明新闻背景的作用之大。

在经济新闻报道中背景材料的运用有更特殊的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不断深入的阶段,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因此报道经济新闻时需要传媒及时通过提供背景材料对新闻事实加以解释和分析,以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因此记者在采写经济新闻的时候更要有背景意识,要注意广泛搜集与新闻主题事实有关的背景材料,在写作中担负起解释新闻事实的自觉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决定新闻价值大小的关键因素是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然而这个重要程度并不是所有的人在知道这个新闻事实以后就能领悟到的,前面所列举的《浙江贫困农民依法享有最低生活保障》,正是因为恰当地使用了背景材料,不仅有助于受众了解所报道的经济新闻事实的起因、发生和发展的条件以及同周围事物的联系,揭示了新闻事实深层次的意义,加大了报道深度,而且还可以烘托主题,传播知识,增添报道的情趣,甚至可以帮助记者表达自己的观点。

新闻背景材料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历史背景,说明事实的来龙去脉以及说明、诠释、衬托新闻事实的其他历史材料;另一类是现实的背景材料,包括新闻事件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社会背景、环境条件以及能够说明新闻事件在整体事物中所处地位的其他材料。从背景材料的作用角度划分,则有对比性的背景材料、说明性的背景材料、诠释性的背景材料,等等。

(二)背景材料的运用原则

背景材料运用的原则主要有两点:背景材料的选择和背景材料的运用。

1.背景材料的选择

这主要包括:不同的消息类型区别对待;因时因地因读者对象而异;围绕主题选择背景材料;以拓展内容、开拓视野为目的选择背景材料;以提升新闻价值而有针对性地选择背景材料。

不同的报刊拥有不同的读者群,他们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关心程度、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新闻背景的交代也应有的放矢、区别对待,这就要求我们研究读者对象,懂得读者心理,运用背景材料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注重回答大多数读者所关心的问题。比如说,当地新闻如在本市、本地区报纸、电台上播发,因为读者一般都熟悉,就不一定需要背景;但在省报、省电台上播发,有些需要添加一点背景;倘若在面向全国的中央报刊、电台上播发,那就应当交代必要的背景。同样,在国内报道中不必交代的背景,对外报道时,就得有所交待;在专业报刊上不必写的背景,到综合性报刊上发表时,就应当有所交代。总而言之,要考虑到读者对象是否能看懂,对大多数读者不清楚、不理解的内容,我们就要利用背景材料加以说明或解释,尽量让外行人看得懂,内行人不厌烦。请看例文:

500多场市场化商谈20多亿历史债务了结省国投趟出我国债务化解新路径

本报讯(记者王溥)20日,北京传来重大利好消息,湖北省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化债重组报告得到国务院的肯定。此举不仅为省国投重组奠定了基础,也表明预破产机制在我国得到认可。

1981年成立的省国投,因管理混乱、违规投资等原因,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成为缠绕历届省政府的难题。至2005年,国投账面负债24.8亿元,净资产为-4.2亿元,办公大楼被法院查封,债务仍在呈刚性增长。省委书记俞正声批示:形势严峻,久拖必死。当年7月,省政府果断决策:财政不再注资挽救;债务化解不成,将依法申请破产。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新思路,国投新团队提出预破产化债法,即通过中介机构对资产进行清算,出具假定破产条件下的偿债能力分析报告,计算出破产值,然后据此与债权人展开一对一协商平等谈判,确定最终的债务清偿方式和比例。这是我国国有企业首次践行这一新的化债方式。

历经500多场谈判,2006年底,国投终于化解全部历史债务,并与所有债权人签订了免除法律追诉协议。积压了25年的“大脓包”终于成功化除。(《湖北日报》2007年5月22日)

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主要是由背景材料构成的。整个报道历时三个多月。记者不仅认真学习和研究了近两百万字的资料和省委、省政府相关指示精神,仅中央和省领导的批示材料,就超过10万字。记者还前后5次深入省国投采访,面访10余位当事人,力求准确、客观、真实。在充分掌握第一手原始材料的基础上,记者对所获取的背景材料精心选择,用尽心力对整个报道进行了5次修改完善,成就了这篇言简意赅、价值重大的报道。整篇消息的背景成为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为表现新闻主题服务,不管是使用历史的还是现实的背景材料,都是为了更好地证明主题,表达主题,帮助受众理解新闻的主要事实和意义,而不是为交代背景而交代背景,更不能冲淡主题或冲击主题;背景材料的选择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恰当取舍,那些与新闻主题和主要事实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的背景材料,都被作者毫不可惜地删除。这篇消息正是通过恰当地补充交代背景材料,有力地深化了新闻的主题,增加了报道的深度和可读性。

2.背景材料的运用

背景材料的运用要少而精,简明扼要,灵活穿插。

少而精,简明扼要是指文字表达上的要求。在新闻报道中处于从属地位的背景材料,一般作为新闻的概述部分,应该言简意明,抓住最能说明问题的实质性事实,寥寥数语,颇有分量地点明要害问题,而不能展开细写,以至造成主次不分,喧宾夺主。要知道在有限的篇幅里,背景材料一多,势必会冲淡、影响主要新闻事实的连贯和展开。所以背景材料一定要精选精写,决不可过多过长。

背景材料大多是一些早已存在的“死”材料,如果在用量比较多的情况下,应将背景材料化整为零,逐渐地、分散地插入对主题事实的叙述中,使静止的背景材料与现场情况或人物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背景材料使用较少,背景材料的种类又比较单一的情况下,也应该注重让背景材料散见在报道中的各个位置。总之,背景材料要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灵活地安排,巧妙地穿插,使背景材料与新闻事实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灵活穿插既指表现形式上的灵活,可以是段落、句子、句子成分;又指位置安排上的灵活,可以出现在导语、主体、结尾之中,也可以独立成段。

背景材料放在导语中,同新闻事实巧妙地糅合在一起,简明扼要,一语点破,有助于开宗明义,增强新闻的价值和吸引力。背景材料用于新闻主体中,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将背景材料同新闻事实融为一体,放在同一个自然段落中,既为新闻主要事实作铺垫,又成为新闻事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另一种是根据表现主题和演化主题的需要,独立成段,灵活穿插,巧妙地运用到关键处,使之同新闻主体紧密结合,自然地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说明、衬托、对比,帮助读者加深对新闻事实及其特点、意义的理解。在新闻的结尾处运用背景材料,能使新闻后劲十足,使读者回味无穷。请看例文:

中国地铁列车今天穿过天安门广场

本报北京天安门9月28日15时15分讯(记者李丹雷风行)5分钟前,一列银灰色的地铁列车,在仅距地面2.8米的地下,首次穿过世界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

这是首都向它的共和国母亲50大寿献上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今天通车试运营的地下铁道西起距天安门3公里的复兴门,东至距天安门8公里的八王坟,全长13.5公里线路坐落在神州的第一街长安街超浅埋层之下。

为此,承担西单、天安门、王府井等首都心脏地段地铁施工设计重任的铁道部隧道工程局、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和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的建设者们苦苦奋斗了十个春秋。参加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各国专家参观后曾惊叹“中国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日本国驻中国大使谷野作太郎等中外贵宾与地铁建设的功臣们,作为通车后的首批乘客,一起登上了国产新型电动地铁客车。从长安街东部的八王坟到天安门,列车运行刚好17分钟。

30年前的国庆节,北京建成了从苹果园到北京站全长23.6公里的地铁一号线,结束了中国无地铁的历史。

15年前的国庆节前夕,北京又开通运营了16.1公里的地铁第二期环线。

早在5年前,北京地铁的年客运量就已突破5亿,而现在,平均每天乘坐地铁的旅客已达140万。

北京地铁虽然在当今世界43个国家117个有地铁的城市中,开通年代和运营里程均排在30名之后,但却创下了满载率和单车运营公司两项“世界之最”。

投资75.7亿元人民币的地铁“复八段”今日开通,使北京地铁通车总里程由原来的41.6公里增加到55.1公里,超过了香港的43.2公里,成为中国六个城市地铁之最。同时也使中国城市地铁的总里程逼近150公里。

目前,中国除北京、天津、香港、台北、上海、广州已开通地铁外,青岛、南京、重庆、深圳、高雄等城市也正在或计划建设地铁。

自1863年伦敦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到136年后的今天,全世界的地铁长度已接近6000公里。(《人民铁道报》1999年9月29日)

背景的灵活穿插为这篇消息增色不少,从第六自然段开始基本上都属于独立成段的背景材料,将中国乃至世界地铁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地铁在世界上的地位都一一点出,正是背景材料的灵活穿插,使该消息成为一篇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充满知识和趣味的报道,从而一举获得第10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作品二等奖。

总之,背景材料务必要同新闻事实有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或互相映衬,或互相对照,或互相依存,或互相制约,而且在表达时要自然、严密,有机结合,水乳交融,背景和事实完全化为一体,方能收到好的效果。切不可生搬硬拉,牵强附会,故作姿态。

四、经济消息的结尾

(一)关于消息结尾的认识

“凤头、猪肚、豹尾”是元曲作家乔吉写作的六字真言,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把它解释为“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其中,开头和结尾尤其值得讲究。文章开头开得好,才能抓住“眼球”;结尾结得好,才能有回味。所以,明代诗论家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提出:“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由此可见消息的结尾也是消息写作构成的重要部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新闻的结尾常常被人们忽略。有人甚至认为结尾是可有可无的。他们的理由是:(1)短消息结构极其单纯,无须像麻雀那样五脏俱全。特别是简讯有时只有一两句话,离首即尾,离尾即首,实际上没有结尾。(2)在倒金字塔结构中,材料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编辑可以倒删,因而也就无所谓结尾的问题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经济消息的结尾建立正确的认识:首先,从概念上认知,结尾是消息最后收结全文的部分;其次,从写作观念上建立正确的认识,既重视结尾的写作,又认识到并非所有的消息都有结尾。美国记者威尔·格里姆斯利的这样一段话可以给人有益的启示:“一篇好的报道是具有对称美的,它必须具有一个好的开头。然后,它应该平稳流畅地过渡到文章的高潮;如果有可能的话,要用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尾使之达到高潮。”

(二)经济消息结尾的常见方式

一是水到渠成,自然结尾。这种结尾方式是最常见的、也是用得最多的。

二是拾遗补阙法。可通过补充新闻事实、补充背景材料、回应导语等方式来实现。上文所列举的《中国地铁列车首次穿过天安门广场》的结尾就属此类结尾。

三是画龙点睛,概括中心,突出主题(卒章显志)。写好新闻结尾,不仅可以使新闻在形式上更为完美,而且可以画龙点睛,使新闻的主题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升华,引起回味与思索。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接载查尔斯王子和末代总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新华社的报道《别了,“不列颠尼亚”》以史家之笔记录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这篇消息的读者不会不注意到它的结尾:“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到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不仅是一句精彩的结语,更是一句代表历史趋势的结论,是透过这个事件对历史规律的理性认识,其中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一特定时刻的自豪感,从而赋予报道以“魂”。也许,从这样一句话就更容易理解新闻与历史在哪里、以什么样的方式勾连在一起。

四是别开生面法,借题发挥。1979年7月25日新华社播发的消息《党组织为马寅初彻底平反恢复名誉》的结尾:“20多年的是非终于澄清,冤案终于平反。实践宣布了公允的裁判:真理在他一边。”错批一人,多增3亿,这就是多年批判马寅初的直接恶果。因此,这样的消息结尾是有充分说服力的。

还有上文所列举的《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用了一个总结加评论式的结尾:“人与自然在洞庭湖开始和谐相处。随着治理的深入,烟波浩淼的八百里洞庭将再现人间。”以精彩、形象、生动的语言为全文作了一个结语,既呼应了导语,又为人们展现了洞庭湖美好的前景。

在新闻写作中,特别是在倒金字塔结构中,导语是最重要的部分。事实上,经济消息结尾对于受众接受心理的影响并不亚于导语。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处于系列首尾位置的记忆材料容易记住,而处于系列中间位置的则容易遗忘,其几率相当于两端的3倍。英国新闻学者安德鲁·博伊德在《广播电视新闻教程》中提出:“任何一个节目或新闻给人的长期印象通常都是最开始或最后几个词留下的。”故而他建议:“像有力的开头一样,结尾应该加强语气,避免虎头蛇尾。新闻报道宁用砰然响声做结尾而不用低声呜咽。有力、确定、语气强烈的结尾胜过软弱无力的结尾。”美联社记者马利根对此深有体会:“一篇报道既要有好的导语,也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事实上,我常常在最后一段下的功夫比在第一段下的功夫大,因为我希望那真正动人的最后一行话将使编辑高抬贵手,不至砍杀我努力的整个成果……一条使人激动的引语、一段概括性的趣闻、一份将最后一次打动读者的情感,即引起读者悲伤或大笑的有趣材料,可以使一篇报道生辉。这样,这篇报道看起来就是一个统一体、一个完全的整体。”因此,特别是对于经济消息来说,不可忽视结尾的写作,既要使结尾有豹尾之势,生动有力,又不要使结尾与主体、导语有重复之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