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出现萌芽状态的新闻语言

出现萌芽状态的新闻语言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出现萌芽状态的新闻语言新闻语言作为一种大众传播语言,既与古代文言完全不同,又有别于民间通用的口语,具有通俗、简约、确切等特色,历来为报纸读者所乐于接受。现代新闻语言,早在辛亥时期浙江一些报纸的编撰工作中,它已开始萌芽并逐渐生长。这种语体比文言通俗,比白话文简练,可以认为是处于萌芽状态的新闻语言,或者说是新闻语言的雏形。据詹文元的《浙江早期报业史访辑》。

三、出现萌芽状态的新闻语言

新闻语言作为一种大众传播语言,既与古代文言完全不同,又有别于民间通用的口语,具有通俗、简约、确切等特色,历来为报纸读者所乐于接受。现代新闻语言,早在辛亥时期浙江一些报纸的编撰工作中,它已开始萌芽并逐渐生长。

我国的近代报刊,其新闻或是文章的语言大都为文言,深奥艰涩,一般人很难读懂。梁启超1896年以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为代表作,首创“时务文体”,半文半白,较为平易畅达,一时间风靡报刊界。“时务文体”比古文好懂多了,但大半语素依然是文言。20世纪初始几年,遍及浙东北的“白话报”,一律改用白话文,明白如话,通俗易懂,的确是报纸在语言使用方面的一大进步。不过,白话语体其实是包括方言在内的群众口语,通俗有余,精炼不足,显得拖沓啰唆。到辛亥革命后期,浙江各地报纸上的新闻,大多已不用口语式白话文,而用以“白话”为基本语素,仍夹有文言的新语体。这种语体比文言通俗,比白话文简练,可以认为是处于萌芽状态的新闻语言,或者说是新闻语言的雏形。

下面,就不同语体试举两例:

浙江嘉兴府有个知县官 到任不上半年 一县的痞棍盗贼 都没有了 也没有什么民教相争的案件 真正是难得呢 不但是这么样 还要叫百姓知道些世界上的事情 去买那中外日报 同文报苏报 新闻报 以及新出的国民报 我们的白话报 安放在大茶馆里 请吃茶的人看 不要他半文钱 人人都可看得 这不是开民智的好法子么(25)(原文无标点)

革党首领孙文,有潜来内地消息。政府电饬沪道,加意防范。又泰晤士报廿五日纽约电云,此间传言康有为已由纽约起程回国云云,故沪上日来盘查甚为严密也。(26)

以上引文,摘(录)自当时分别用白话文和新闻语言(雏形)撰写的两则消息报道,从中不难看出彼此在语言上所形成的鲜明对照。

【注释】

(1) 转引自《辛亥革命浙江史料续辑》,原载1903年8月《浙江潮》第8期。

(2) 转引自《辛亥革命浙江史料续辑》,原载1903年8月《浙江潮》第8期。

(3)见《俄事警闻》第1期。

(4)据邵梦龙主编:《绍兴新闻事业九十年》,深圳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

(5)见《萃新报》第1期《本报广告》。

(6)《公法上之人格》,刊于《萃新报》第1期。

(7)《处金衢严四府调查之缘起》,载《萃新报》第2期。

(8)据詹文元的《浙江早期报业史访辑》。

(9) 转引自吴根梁:《〈越报〉》,收于《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

(10) 转引自吴根梁:《〈越报〉》,收于《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

(11)据詹文元的《浙江早期报业史访辑》。

(12)《觉民曲》载1901年《杭州白话报》第3期。

(13)《本报一年期满总论》,载1901年《杭州白话报》第33期。

(14)据詹文元:《浙江早期报业史访辑》。

(15)引自《各地绅商对于秋墓案之评论》,刊于1908年10月20日《杭州白话报》。

(16)《招请绍兴府下各县各镇访事人》,载《绍兴白话报》第14期。

(17)据《第一份甬人自办报纸——〈宁波白话报〉》,刊于1989年11月《宁波文化报》。

(18)徐运嘉、杨萍萍编著:《杭州报刊史概述》,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解释绍兴的俗话》,载《绍兴白话报》1904年第1期。

(20)转引自《第一份甬人自办报纸——〈宁波白话报〉》,刊于1989年11月《宁波文化报》。

(21)《论看报刊好处》,刊于《杭州白话报》第1期。

(22)引自《洋务局照会日领事将滋事日商拘回惩治并请饬各日商店铺一并迁往租界文》,刊于《浙江官报》1910年第4期。

(23)引自《绍兴医药学报》第1号《发刊词》。

(24)转引自徐运嘉、杨萍萍《杭州报刊史概述》,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5)摘自《好官难得》,载1902年的《杭州白话报》。

(26)引自《海外党人之行踪》,载1908年11月22日《浙江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