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杭州民国日报》到《东南日报》
原为国共合作后创办的统一战线报纸《杭州民国日报》,在国民党右派集团“清党”中被改组一年内,走马灯似的换了7任社长。1928年4月,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宣传部长许绍棣兼任社长,许邀其老同学胡健中为总编辑。1930年社长一职由胡担任,开始仍自兼总编辑。1931年冬至1933年下半年,先后接任总编辑的为徐世衡、刘湘女。
1929年5月间,《杭州民国日报》曾被省政府下令停刊。起因是浙江省主席张静江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由省政府作出决定,暂行取消“二五减租”政策。此项政策本是国民党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制定的,所以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对省政府的决定表示坚决反对。《杭州民国日报》站在省党部立场与省政府相对抗,接连刊文宣传“二五减租”。4月29日,胡健中就嘉兴银行遭抢劫一案撰发社论,称此案是贫富不均,贫民铤而走险引发的结果,转而将矛头直接指向省政府。社论发表第二天,省政府以“牵强附会,抨击政府,蓄意鼓动风潮,有害地方治安”为由,勒令从5月1日起停刊。当时胡健中不在报社,旋经“访觅”,押送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处置。在中央党部,叶楚伧和陈果夫却对胡勉慰有加,并派陶希圣来杭斡旋。浙江党政冲突事件遂告平息,《杭州民国日报》于28日复刊。
20世纪30年代以前,作为国民党省党部报纸,《杭州民国日报》并无多大影响,期发量仅二三千份或三四千份。胡健中任社长后,着手整顿社务,包括添聘外勤记者,改善铸字条件,还把广告招商承包改为自办,以增加收入。在此基础上,充实报纸内容,增发“本报专访”,并以高稿酬征集独家新闻,版面安排和副刊也作了调整。到1933年初,《杭州民国日报》销数接近万份,用平板机印报已不适应。报社报经省党部拨款,即购进轮转机和压纸型机,在是年9月投入运作,这是杭州以至全省首次使用轮转机印报,并可套色。报纸内容与形式的改观,印报速度和质量的提高,加之浙赣铁路向西延伸,为该报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它凭借地理优势,发行上可与上海各报竞争,杭州的报纸发行浙江西部及赣、闽一带,往往要比上海报纸早到1天。但是,《杭州民国日报》名称,明显有其地域局限性,对在外地发行不利,于是报纸易名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
1934年6月16日,《杭州民国日报》改名为《东南日报》。改名时,还成立东南日报股份有限公司(后改称东南新闻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果夫,监事长陈立夫,常务理事许绍棣、胡健中,其他董事、监事大多是国民党中央委员或浙江省党部委员。胡健中、刘湘女仍分别但任《东南日报》社长和总编辑,经理何怀仁。改名《东南日报》并成立“公司”的目的,除开突破《杭州民国日报》的“杭州”这一地域局限,便于向我国东南半壁发展外,还在于冲淡报纸的官气党味,表面上给人以民办报纸印象,借以吸引读者,收揽民心。更改报名之初,该报就曾公开声称:《东南日报》是几个对文化事业有兴趣和忠于新闻事业的国民党党员集资创办的报纸,是民间报而不是官办报。实际上,它作为国民党报纸的性质丝毫没有改变,胡健中自己也说过《东南日报》“是百分之百的党报”。如果说,在“党性”问题上,《东南日报》与其前身有什么不同,则是由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机关报,嬗变为同时直辖于国民党中央,受国民党CC系严密控制,特别是提出并实施“党的立场,自由色彩”的编辑方针。对此,新闻史学专家丁淦林教授曾经指出:“这一举措,本身就是国民党新闻政策的产物”,“是30年代国民党党报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也是国民党加强新闻统制的一种新办法”。(1)可见,《东南日报》“党的立场”是底线,绝对不可逾越,而“自由色彩”是有限度的,装装门面的成分居多。尽管如此,毕竟开了一个“缝子”,使报纸可以容纳较多的东西,从选用稿件、安排版面到内部管理、人员任用也较讲究求实效,这就形成它有别于其他国民党党报的“特色”。
更名后的《东南日报》,为强化采访力量,在本省各市县约请通讯员,又向省外征聘特约记者,逐步组成通讯网络。报纸版面也有所改进,并增出画报及特种附刊《金石书画》。《金石书画》于1934年9月15日创刊,由名家余绍宋主编,4开4版,每旬出版,随《东南日报》送阅。所刊字画作品多属藏家珍品图片,颇受各界好评,也为《东南日报》争得了一定的社会声誉。报社还购置新式轮转机等设备,提升了印报效率。《东南日报》发行一年多时间,面貌一新,声名鹊起,每期发行量从几千份增到1.5万份。此后又经过二三年苦心经营,报纸日出对开16版,其内容与印刷质量达到当时国内主流大报水平,投送地域扩展至“东南”并向全国发行,期发量超过4万份,是为《东南日报》刊行巅峰。该报旧址幽冀会馆,年代已久,屋宇破败。在此期间报社筹划在众安桥建造房舍。1936年2月新厦动工,次年2月1月举行落成典礼,CC头子陈果夫到场主持。当时《东南日报》为此发表社论,新厦也对外开放,以造声势、广宣传。
由《杭州民国日报》易名出版的《东南日报》,就其发行量及影响范围来看,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浙江报界当数老大。而在该报逐步打开局面并向“东南”发展的经营历程中,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难岁月坚持出报,社长胡健中“长袖善舞”,可谓煞费苦心。胡健中原名经亚,字絮若,安徽和县人,他在应聘为《杭州民国日报》总编辑期间,曾就上述省政府取消“二五减租”一事,充当了国民党CC系向元老派夺权先锋,受到陈果夫、陈立夫青睐,且在读者中赢得“敢于直言”的美誉,自此奠定他立足报界的基础。改名《东南日报》也是他提议的,还为报纸走向“东南”费尽心机。为淡化《东南日报》的国民党党味,以求在民间扩大发行,报社领导机构改组为“公司”。当该公司后来改称东南新闻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时,有人提出发表理事会名单,胡健中当场予以制止:“让大家看到这份名单,说这是一批CC大员,国民党特务,对《东南日报》有什么好处?”(2)从这个小小的插曲,也可看出胡健中办报是何等工于心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