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青年报》等报纸的创刊与发展

《浙江青年报》等报纸的创刊与发展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浙江青年报》等报纸的创刊与发展1956年1月,共青团浙江省委机关报《浙江青年报》创刊。其前身为半月刊《农村青年》更名的《浙江青年》。一家是《广播周报》,创刊于1955年2月,4开1张,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主办。该报以全省交通从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旨在推进浙江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创刊不满3年,《浙江交通报》在1958年2月停刊,至1982年1月复刊。

二、《浙江青年报》等报纸的创刊与发展

1956年1月,共青团浙江省委机关报《浙江青年报》创刊。其前身为半月刊《农村青年》更名的《浙江青年》。由杂志改办报纸后,初出4开4版,5天1期,1958年改周二刊。作为浙江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宣传阵地,该报以“教育、引导青年,服务青年”为宗旨,以全省青年为主要读者对象。从1961年~1990年,经历了停刊、复刊、再停刊、复刊的曲折过程,其间于1958年曾重新出版《浙江青年》双月刊(次年改月刊),1983年改称《东方青年》。1991年1月,复出《浙江青年报》,为对开4版周刊,1994年起改周三刊、周四刊,以后又陆续扩版并改对开8版日报。

《浙江青年报》走过艰难创业的道路,到改革开放后的八九十年代,这才得以振兴发展,为在全省青年中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产生了重要影响。报纸内容主要是围绕团省委工作中心和各项活动组织宣传报道,以促进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展开。如“希望工程”、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青年岗位能手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等,及时报道有关情况、经验和成绩,均曾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同时抓住青年工作的重点,针对现代青少年一些敏感问题,作出深度报道,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实施报纸的舆论监督,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这也是该报的重要内容。1994年1月25日,以发表《亲母杀子》为开端,推出关于“保护明天”的系列报道,通过一系列案例的剖析,以案说法,与团省委及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联合进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活动。同年6月,又与有关单位共同举办“百名‘马俊’找新家”活动(“马俊”泛指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又无家可归的失足未成年人),再次推出“保护明天·我想有个家”系列报道。通过这项活动,为挽救和帮助失足少年,唤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出了青年报刊具有的作用。此项活动受到共青团中央、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和团省委的好评,并荣获共青团中央“保护明天百日行”活动组织奖。此外,该报十分注意为广大青年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心理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生活消费服务、经济服务和信息服务等,满足年轻人“求知、求富、求乐”的愿望,在服务中强化教育、引导的功能,做青年朋友的良师益友。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全省掀起的首次办报高潮中,还出现两家解放后最早创办的专业报。一家是《广播周报》,创刊于1955年2月,4开1张,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主办。该报的内容开始只是预告和介绍浙江电台下周将要播出的节目。当时广播作为唯一一种电子媒体,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而迅速传播信息和提供娱乐,因此预告广播节目的小报广受听众欢迎。1968年“文革”中停刊后在1979年复刊,并改称《广播电视周报》,由浙江电台与浙江电视台合办。1988年更名为《浙江广播电视报》,随后从4开报改出对开报纸,版数也经多次扩大。此前在1985年,每逢月末的一期,另设“荧屏向导”、“广播之友”、“有线广场”及“家家乐”专版。

由《广播周报》几经更名并丰富内容,《浙江广播电视报》本着“为广播电视宣传服务、为听众观众服务”的办报宗旨,在预告并推介视听节目的同时,不断拓展报道面,体现报纸功能的多元化,力求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起到更好的作用。改刊以来,经常配合省电台、电视台重大报道,在报纸上形成宣传合力,扩大了社会影响。如1997年8月浙江遭受强台风袭击,当省台全力进行抗台报道时,该报记者配合采写专稿《风狂雨骤方显英雄本色》,详细记述抗台无名英雄的感人事迹。通常,新闻界极少作自我宣传,而作为广播电视专业报纸,《浙江广播电视报》则多次宣传业内具有传播价值的人和事。省电台、电视台在长江抗洪的报道现场,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他们奔赴抗洪第一线,在第一时间“抢新闻”的事迹令人感佩。对此,该报即不失时机地刊出纪实通讯,题为“他们记录中华民族的抗争——记抗洪前线的浙江电视台记者”,报道记者鲜为人知的艰辛劳动。浙江电视台《周末版》的“目击”栏目,对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进行曝光,但在采访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演绎了一个个斗智斗勇的故事。该报于1998年10月发表通讯《目击记者在行动》,赞扬电视台记者为维护党和人民利益而不计个人得失的敬业奉献精神。该报还曾参与或组织浙江广播电视“双十佳”和著名商标评选活动,以及浙江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建设成就宣传活动,受到听众、观众和省主管部门的好评。

另一家是《浙江交通报》,创刊于1955年3月5日,为4开4版周刊,浙江省交通厅主管主办。该报以全省交通从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旨在推进浙江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报纸内容主要是宣传党和政府有关方针、政策,报道浙江交通建设业绩及经验,并向读者传播国内外最新交通信息。

创刊不满3年,《浙江交通报》在1958年2月停刊,至1982年1月复刊。复刊后,十分重视先进典型的宣传,先后突出报道的有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建德三都轮渡站站长李锦荣、见义勇为而光荣牺牲的孔照富和售票员胡金根,以及为修建杭甬高速公路奉献自己生命的朱卡嘉、在修桥铺路上结下35年风雨情的全国劳模贾礼相、孤岛守灯人叶中央和交通系统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傅亨遐等大批典型人物。这些典型来自交通职工身边,使人感到可亲可敬,起到了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刊行以来,既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又注意发挥舆论监督功能。萧山市政总公司因施工质量不合格,不能严格履行合同,工程层层转包而被业主清退出了宁海。报纸上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随后又推出“工程质量百人谈”专栏,广泛开展工程质量大讨论,对强化全省的交通工程质量意识产生了积极影响。该报在1987年改周二刊为周三刊,逢周一、四、六出版,1996年又改4开4版为对开1张。2000年8月,更名为《交通时报》。在八九十年代,该报主要宣传浙江交通事业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并注重交通信息的传播和先进典型报道。这一时期报纸期发数最多时达12.8万份,居当时全国地方交通报纸发行量首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