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学术研究的春天

新闻学术研究的春天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新闻学术研究的春天在新时期,浙江新闻事业渐趋繁荣,新闻学研究活动也得到较广泛的开展,并出了不少值得肯定的学术成果。除上述新闻研究机构进行学术研究外,全省新闻界也常开展新闻学术活动。年会主要内容是沟通交流新闻研究情况和成果,研讨共同关心的新闻理论和实践问题。浙江新闻工作者和学者从事学术研究屡获成果

二、新闻学术研究的春天

在新时期,浙江新闻事业渐趋繁荣,新闻学研究活动也得到较广泛的开展,并出了不少值得肯定的学术成果。这期间,省、市(地)党报设有研究部门,广播电视界也成立了学术团体。各主流报、台还创办定期或不定期的新闻学术刊物,交流工作体会、经验,研究探讨新闻改革,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释和解答实际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许多编辑、记者和学者,撰发论文、著书立说,出版了一批论集、专著和教材。

早于20世纪20年代,曾任《之江日报》主笔的项士元先生,开浙江地方报刊史研究之先河,到1930年有《浙江新闻史》问世。抗日战争期间,金华建立过一些新闻学术团体,出过《战时记者》一类期刊。在此后的一个很长时期,据现存史料考察,省内报刊虽多,却几乎没有像样的新闻研究活动,更无新闻学著作出版。直至70年代末,尤其在八九十年代,随着全省传媒业的复兴和发展,新闻界学术思想活跃,这就拉动新闻学的研究活动较广泛地开展起来。作为学术研究和交流阵地,原省广播事业局办有《广播电视业务》,每月1册,设“业务研究”、“编采札记”、“播音员之页”等栏目。该刊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几种新闻学术刊物之一,公开发行省内外,在广播电视系统具有一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钱辛波曾向新闻界同行推荐说:“这本小册子里面有不少东西值得你们借鉴。”(3)

1981年5月,浙江日报新闻研究室在全省率先成立。当时,结合“文革”后若干新闻理论问题的拨乱反正,主要探讨新闻基本理论与业务运作规律,并先后出版内部刊物《浙江日报通讯》、《新闻业务学习》,为办好报纸服务。过后的几年中,杭、宁、温等各地区党报纷纷设置新闻研究室,还办了内部通讯刊物,以传递报界信息,介绍新闻知识和交流采写经验。另有内部出版的学术期刊《视听纵横》和《新闻纵横》,分别为省广播电视厅、杭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颇受读者欢迎。80年代后期,省广播电视学会及各市(地)分会成立,任务是组织视听调查和学术研究活动,每年举行一次年会。

浙江唯一一家专设的、较具规模的新闻研究机构——省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后更名为浙江省新闻研究所,1990年归属浙江日报社,配备9名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该所结合新闻研究,编辑出版大型期刊《新闻实践》,1985年创刊。初为双月1期,后改月刊,16开本64页。以“学习新闻业务、掌握新闻规律、改进新闻工作”为宗旨,力求“新闻实践与新闻理论的紧密结合,使实践上升为理论,使理论用之于实践”。(4)1993年由内刊转为公开发行,后被列为全国新闻核心刊物。1990年成立的杭州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其建制归新闻系,日常科研活动以服务教学为主,并负有新闻学研究生培养任务。1995年起,本着中国特色的研究思路与整体互动模式,承担省级和教育部立项的科研项目共15个,内容涉及新闻人才培养、传播学基础、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等。1998年改称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隶属于浙大新闻与传播学系,为我国首批招收传播学硕士研究生的两个单位之一。

除上述新闻研究机构进行学术研究外,全省新闻界也常开展新闻学术活动。1985年到1996年间,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几乎每年举办一次新闻专题研讨会,着重研讨新闻改革的热点课题,或在宣传报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历年的研讨专题包括坚持党性原则。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经济报道要更多地面向市场等等。一年一度的研讨会主题集中,针对性强,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的积极意义。如1992年举行的新闻研讨会,以改进会议报道为主题,与会者形成共识后认为,会议报道一定要有“新闻”,并针对一些媒体会议报道多、长、空、呆问题提出五条建议:一是按新闻规律办事,根据党和政府每一时期中心任务的需要决定取舍;二是规定剪彩、奠基、首发(映)式、周年纪念等,一般不作报道;三是强化新闻职业道德教育,排除金钱和感情因素的干扰;四是建立经济制约机制,对企业新闻发布会、周年纪念一类活动,可在广告栏收费刊登或播报;五是重要会议的报道求新、求深,一般性会议报道实行“三变”,即由长变短(编发简讯)、由多变少(改发会议综合消息)和由有变无(领导讲话另行编用,不发会议新闻)。会后,《中国新闻出版报》对此作了推介。1995年6月25日至26日,在宁波召开浙江市地党报工作研讨会,从此每年举行年会,由省新闻研究所主办,各市地党报承办。年会主要内容是沟通交流新闻研究情况和成果,研讨共同关心的新闻理论和实践问题。此外,还曾开展多种新闻研究活动,如省际学术交流、学术论文评选、“西湖之声现象”的研讨等。

1983年10月,省新闻界配合首都新闻学会,根据省统计局制订的随机抽样方案,曾在全省选点开展受众抽样调查活动。联合调查组分赴杭州、温州和鄞县、临海、永康等2市8县入户访问,发放调查问卷共2598份,回收有效问卷2564份,回收率为97.5%。调查结果表明,浙江12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中,67.3%的人阅读报纸,96.5%的人收听广播,75.1%的人收看电视。由此可见,广播是当时浙江居民的第一信息源。本次调查除组织实施对广播、电视、报纸的综合考察外,还进行了“经济宣传”、“知识和知识分子宣传”、“青少年宣传”、“电视观众”等专题调查,多角度、多层次地考察了新闻传播效果。1991年,省广播电视厅与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合作,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全省受众抽样调查。这次在杭州、温州、宁波、金华4市和江山、临海等6县抽样调查发现:由于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电视已成为浙江城乡居民获取新闻的第一渠道。城市中的电视观众由1983年63.4%升到78.8%,农村电视观众由1983年的38.9%上升到65.2%。城乡广播听众和报纸读者,同比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调查还表明,受众接触新闻媒体频度越高,接受新闻信息越多,其传统观念向现代化观念的转化越快,而印刷媒体(报纸)比电子媒体(广播、电视)对受众现代观念的形成和增强更具有影响力。以上两次受众调查报告,分别刊于1984年、1992年的《中国新闻年鉴》。

浙江新闻工作者和学者从事学术研究屡获成果,作为研究成果的体现,先后在省内外各种新闻期刊上发表大量论文,并陆续有专著和教材出版,其内容涉及新闻理论、业务和历史。据不完全统计,自80年代末至2000年,正式出版的新闻学术著作(教材)共约七八十部,其中有(以出书先后为序):

新闻理论方面——

《大众新闻学》(林白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新闻理论基本问题》(张大芝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版)。

《新闻走向科学》(吴勤如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科技新闻学概论》(王一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新闻传播学》(黄旦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1997年修订)。

《传播学导论》(邵培仁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广播学导论》(李岩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电视新闻学》(朱菁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新闻业务方面——

《新闻写作百例谈》(林永年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论节目主持人》(壮春雨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新闻理论与研究》(王梅生著,新华出版社1994年版)。

《新闻编辑学》(吴飞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报纸专刊学初探》(姚志明著,宁波出版社1995年版)。

《新闻报道学》(桑义燐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节目主持人通论》(俞虹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消息写作学》(沈爱国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新闻摄影学》(徐忠民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新闻评论学》(王兴华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通讯写作学》(钱永红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实用新闻写作》(范列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新闻采访写作》(张默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电视新闻报道》(王志敏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电视新闻报道学》(郑祖武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新闻史方面——

《杭州报刊史概述》(徐运嘉、杨萍萍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温州报刊史存》(林白、陈精翔等编著,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绍兴新闻事业九十年》(邵梦龙主编,深圳海天出版社1994年版)。《外国新闻事业史新编》(张允若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老报人忆〈东南日报〉》(何扬鸣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宁波新闻纵横》(何守先主编,宁波出版社1997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