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回避的技巧
为什么要回避
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上,总会有记者问一些敏感问题或新闻发言人不便回答的问题,有时记者甚至可能会在问题中设圈套。外交部一发言人说,有些记者提问角度有时很刁,有时甚至是陷阱,一不小心你就会掉进去。碰到这种情况,就应该设法回避。曾任美国防部发言人的卡托把新闻发布会形象地比喻为“布满地雷的战区”。
有些人认为现在讲政务公开,政务透明,发言人没有什么可回避的,当然也就没有必要谈什么回避技巧了。其实这是误解。政务公开,并不是国家任何机密都没有了,发言人任何时候都需要有问必答,言无不尽;提倡回答问题时要加大信息量,也不是对什么问题都要知无不言。机密的事情不该说的就是不能说,该少说还是要少说。“答非所问”、“避而不答”或其他方式的回避有时是非常必要的。
唐家璇同志在接受《中华英才》采访时说:记者问你这个问题很刁钻,没法回答。你不一定就事论事。可以顾左右而言他。要打一点太极拳。对方有备而来,给你设下陷阱,有时不惜使出浑身解数,或激将或慢磨,就希望你爆出几句话来,正好入套。
沈国放说,遇到此类问题,发言人应十分警惕。无论记者问题如何绕,变化多端,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上当。
实际上,巧妙地回避问题,不但不会引起记者反感,有时还会赢得记者的欣赏和尊重。当然做到熟练地回避问题,需要一个积累经验和修炼的过程。
西方国家包括美国的发言人回避问题时比中国的发言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时显得非常生硬。
美国国务院一发言人在回答一记者追问说,我们所声明过的就是我们的立场,我们的立场仍然像我们所声明过的一样。
布什总统的第二任新闻发言人麦克莱伦可以绝对称得上回避的高手。在他就任后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是记者关注的焦点,记者问了许多有关问题,但麦克莱伦的回答只有一句:“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据报道,有人数了一下,他竟然把这句话说了9次。
另外,如有些问题不属于本部门回答的范畴,或属于理论讨论的范畴,也得回避。
如英国一名记者,经常在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比如问,在某件事上毛主席会怎么看?毛主席会怎么说?毛泽东思想与改革开放有什么相抵触的地方等等,还有记者问发言人对耶稣的看法如何等等。
如何回避?
回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空话回避
用这种方式回答记者提问,表面上看似乎回答了记者的问题,但实际上,说的都是空话,没有任何实质信息。比如有人问你,在××问题上,你支持老王还是老李?你回答:谁是正确的我就支持谁。对方又问,那谁是正确的一方?答:谁坚持真理谁就是正义的一方。到底支持谁?天知道!
案例
有一次,一美国人问王蒙:“50年代和70年代的王蒙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
王蒙回答:“50年代我叫王蒙,70年代我叫王蒙,这是相同的地方。50年代我20多岁,70年代我40多岁,这是不同的地方。”
开玩笑回避
顾名思义,即用开玩笑的方式回避敏感问题。
案例
1960年,中国打下了美制U-2型高空侦察机,一外国记者在记者招待会上问陈毅副总理:“最近中国打下了美制U-2型高空侦察机,请问中方是用什么武器打下的?”
陈毅同志笑着说:“记者先生,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
记者听后哄堂大笑。这个问题涉及国家军事机密,显然只能回避。陈毅副总理用这种方式巧妙地避开了这一敏感问题。
案例
1988年,美国进行大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杜卡基斯在演讲中攻击布什是里根的影子,缺乏个性,没有任何政绩。他连声发问:“布什在哪里?布什在哪里?”
布什说:“布什在家里,与他的夫人芭芭拉在一起。”
布什以这种开玩笑的方式进行回应,巧妙地回避了这一难题,并且还不显山露水地宣传了自己对家庭的情感和传统道德的遵从,提高了自己在选民中的形象。
转意回避,也称“偷梁换柱”
既故意转换概念或转移话题来回避对方的问题。
案例
1956年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作了一个“秘密报告”,揭露批评斯大林的错误。赫鲁晓夫一直是斯大林非常信任和器重的人,他这一举动,引起国内人民的强烈反响,有很多人都对他表示质疑和不满。既然你早就认识到了斯大林的错误,那么你为什么早先从来没有提出过不同意见?你本人有没有问题?
在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再次提及斯大林的错误,这时,有人从听众席上递来一张条子。赫鲁晓夫打开一看,上面写着:“赫鲁晓夫同志,那时候你在哪里?”
赫鲁晓夫沉思了片刻,大声念了一遍条子的内容。然后对台下大声喊道:“谁写的。请你马上站起来,走上台来。”
没有人站起来。大家都很害怕。
赫鲁晓夫又喊了几遍。还是没人应声。大家都等着赫鲁晓夫的爆发。
几分钟过去了。赫鲁晓夫平静地说:“好吧,我告诉你,我当时就坐在你现在的那个地方。”
这是一个令他非常尴尬的问题。用这一“偷梁换柱”的方式回应,他巧妙躲过了这一难题。
案例
1974年泰国总理克力访华,周总理在医院与他会见。会见完后道别时,克力总理说:“我可以问最后一个问题吗?”
周总理说:“请问。”
克立说:“这次访问贵国,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变化:人们几乎都不戴毛主席像章了。1971年我来北京时,每个人都戴着像章。另外,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人们都戴毛主席的像章,而您只戴‘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即便是1971年革命最热烈的时候您也如此。而现在人们都不戴像章了。您又为什么把‘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换成了毛主席的像章?”
周总理回答:“克力先生对中国的像章很有兴趣。我知道你想要我这枚像章,送给你。”
当时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性问题,不好正面回答。周总理通过转移话题,将对方的话故意理解为对方对像章感兴趣,回避了这一问题。
模糊回避
就是故意把话说得不明白而达到回避的目的。这一问题请见下面“模糊语言技巧”。
进攻性回避
这种回避方式,不是一味消极应付,而是在回避对方问题的同时主动出击。具体做法是对对方提出的问题不予理睬,或语焉不详,而重点在表达我对有关问题的立场上。
案例
一记者问发言人孙玉玺:据报道,俄于17日发射两枚核导弹,俄海军表示此举针对美国的NMD计划,你对此有何评论?
孙玉玺回答:关于俄导弹试验的具体情况,我并不清楚。需要指出的是,美国企图修改反导条约,发展NMD。其直接后果将是破坏战备稳定,并可能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最终结果是损人不利己。
这样回答既避免了对俄罗斯方面的举动直接发表评论,又批评了美国,并表明即使俄罗斯发射了核导弹,也是美的行为造成的。
案例
1999年美国对南斯拉夫军事行动前后,西方媒体和政府都指责南斯拉夫联邦部队卷入了对科索沃平民的屠杀,记者经常问中方对此问题的看法,中方的回答一直是:科索沃问题是南斯拉夫的内政,应由南人民自己解决。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一记者突然向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孙玉玺发难:那么中方是否认为,南斯拉夫政府对平民的屠杀是其主权范围内的事?
孙玉玺答:你说的这一情况现在还有待核实。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是,南斯拉夫大批平民在北约的空袭中伤亡,大批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这个问题比较刁钻,不好回答,但孙玉玺这么处理不仅轻松地避开了关于屠杀与否的问题,并且有力揭露美国的军事行动造成了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不回答假设性问题
对记者提出的假设性问题,一般不要回答。碰到这种问题,可直接回答:“我不回答假设性问题”、“现在还不存在这一如果的问题”、“这是一个假设性问题”等等,否则,很容易绕进去,掉入陷阱。
一记者问美副国务卿阿米蒂奇:你刚才提到美国政府不支持台湾独立。但如果有一天台湾海峡两岸人民都同意台湾独立,美国政策会发生什么变化?会继续坚持不支持台湾独立的政策吗?
阿米蒂奇答:用词是很重要的。在我们说不支持时,这是一回事。这与说我们反对台独是不同的。如果海峡两岸人民达成解决的办法,很明显美国是不会反对的。因此,我们使用“我们不支持台独”这一词。这是应由两岸人民解决的问题。
对于记者的这一假设问题,阿米蒂奇如果回避不答,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但他答了,结果被一些记者恶意炒作,被演绎为美国“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台湾独立”,变成了一个外交事件,引起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记者纷纷打电话询问美政府,美国官员最后不得不出面澄清。
很明显,阿米蒂奇是被这个“如果”绕进去了。
但如果这一假设性的问题能为你所用,你可以回答。
如,2006年八国首脑会议期间,有记者问普京:“16日俄英将举行首脑双边会晤,如果布莱尔在会晤时质问俄罗斯的民主状况怎么办?”
普京回答:“那么,我将和布莱尔首相讨论反腐败的问题,我对英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很感兴趣,包括利维的案子。”(注:利维是布莱尔的亲信,不久前因为涉嫌工党卖官筹资丑闻被伦敦警方逮捕,布莱尔也因此面临警方调查)
普京不回避这一问题,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一回答向布莱尔首相传话,要布莱尔不要在这个问题上自找麻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