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用逻辑的力量

运用逻辑的力量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12 运用逻辑的力量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有时会提出一些尖锐、敏感或刁钻的问题,甚至是刁难性的问题,难以回答,使发言人非常被动。发言人如掌握一些逻辑的知识,利用逻辑的力量,往往能达到很好的回应效果,并可以改变被动局面。武力解决对各方都不利。和平统一是我们的既定方针,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观众们要求萧伯纳上台接受群众的祝贺。

4.12 运用逻辑的力量

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有时会提出一些尖锐、敏感或刁钻的问题,甚至是刁难性的问题,难以回答,使发言人非常被动。发言人如掌握一些逻辑的知识,利用逻辑的力量,往往能达到很好的回应效果,并可以改变被动局面。

归谬法(推至极端法)

所谓归谬法,就是顺着对方问题中的逻辑,把其观点无限放大,以显示出其荒谬性,从而对其观点予以根本否定。对方问题中本来不明显的逻辑错误,通过归谬法就会使其错误被放大到让人人都感到荒谬的地步。

传说汉武帝晚年时总幻想着自己能长生不老。一天,他对大臣东方朔说:“相书上讲,一个人鼻子下面的人中越长,寿命也就越长,人中长一寸,能活百岁。”东方朔听后大笑。武帝非常不高兴,喝道:“你怎敢讥笑我?”东方朔回答说:“我不是笑您,我是在笑彭祖的脸实在太难看了。”汉武帝不解地问:“为什么要笑彭祖呢?”东方朔回答说:“彭祖活了八百岁,如果真像皇上刚才所说的,那他人中就会有八寸长,那他的脸该有多么难看啊?”

皇帝听东方朔如此一归谬,自己也意识到这一说法的荒谬,不禁哈哈大笑。

这就是归谬法的威力。

案例

李瑞环同志一次访问香港时,一记者问:您在讲话中强调了团结的重要,这是不是指香港人不够团结?

李瑞环同志答:如果我祝你身体健康,是不是指你身体不健康呢?

评析:李瑞环同志从对方问题的逻辑中推出了这么一个荒谬的结论,赢得了在场记者们心悦诚服的掌声。

案例

加拿大前外交官切斯特·郎宁1893年生于中国的湖北襄阳,其父母是到中国传教的美籍传教士,小时候的郎宁曾喝过中国奶妈的乳汁。在参加议员竞选时,有人反对,说他身上具有中国血统,因为他是吃中国奶妈的奶水长大的。

切斯特·郎宁回答:我不否认小时候喝过中国人的乳汁的事实,但依刚才几位先生高明的逻辑,因为你们是喝加拿大的牛奶长大的,那你们有加拿大牛的血统啰?你们既喝过加拿大人的乳汁,又喝过加拿大牛的乳汁,那你们是具有加拿大人的血统呢?还是具有加拿大牛的血统?

几位发难的人哑口无言。旁听席上,掌声雷动。

顺水推舟法

一般的做法是先表面肯定对方观点,然后顺着对方的逻辑进行推理,在推理中根据需要增设一些条件,最后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使对方意识到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有些表达方式如“您说得很有道理,而且也很有针对性,不过……”也属于顺水推舟法。

案例

一记者问外交部发言人:中国为何不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发言人答:我们也不愿使用武力。武力解决对各方都不利。和平统一是我们的既定方针,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问题是台湾当局坚持要搞台独,如果我们放弃使用武力,和平统一岂不是一句空话?

案例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的剧本《武器与人》首次公演即获得巨大成功。观众们要求萧伯纳上台接受群众的祝贺。当萧伯纳走上舞台,准备向观众致意时,突然有人对他大声喊叫:“萧伯纳,这个剧本简直糟透了。停演吧!”

萧伯纳笑容满面地向那个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很有礼貌地说:“我的朋友,你说得很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但遗憾的是,你我两人反对这么多观众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你我能禁止这个剧本演出吗?”

萧伯纳的回答赢得了全场快乐的笑声和暴风骤雨般的掌声。

釜底抽薪法

即对记者所提问题的前提予以否定,让其立论都不成立。

这种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案例

1999年3月“两会记者招待会”上,美国《时代》周刊记者问朱镕基总理:

“在华盛顿,人们指责中国从事间谍活动,或者是偷窃一些敏感的、高技术的情报用于提高中国自己的军事技术,而这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您对这样的指责作如何的反应?”

朱镕基总理答:刚才,你要我说明关于所谓中国盗窃美国军事机密的问题。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方面的人士犯了两个“过低估计”的错误。第一,过低估计了美国自己的保密能力。据我所知,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里的保密措施十分严密,根本就不可能泄露什么机密,所以直到现在他们没有能够找出那位李文和博士泄露机密的证据,没法起诉他,只好把他解雇了。我们不要忘记历史,历史上曾经有过这种草木皆兵、人人自危的时期,在美国有过这种时期,在中国也有过这种时期。第二,过低估计了中国开发军事技术的能力。中国人是很聪明、很勤奋的,许多华裔美国人的成就就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独立自主地开发“两弹一星”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完全有能力开发任何的军事技术,这仅仅是个时间问题。但是请记住,中国是最早声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我们已经停止了核试验,我们和美国已经签订了导弹互不瞄准的协议。我们为什么还要冒政治上和道德上的风险去盗窃什么人的军事机密呢?所以,所谓中国盗窃美国的军事机密的问题,可以认为是一种天方夜谭。

评析:朱镕基总理刚开始并没有正面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而是指出记者本身提出问题的依据就有问题。措辞逻辑严密,记者提出的问题自然而解。

案例

20世纪30年代,沈钧儒等爱国志士“七君子”遭到国民党政府迫害,审判长审判沈钧儒时问:你赞成共产主义吗?

沈回答:“赞不赞成共产主义,这个提法是滑稽的。我们从不谈什么主义。……如果一定要谈什么主义的话,那么我们讲的是抗日主义、爱国主义!”

评析:这显然是个圈套,如回答赞成,就会让当局抓住通共的把柄。回答不赞成,既不是事实,也非本意,并会让当局利用其知名度达到反共的目的。这样回答,避免了两难选择。

步步进逼法或引君入瓮法

即通过假设或一步步地设问,使对方不得不顺着你的观点往下走,最后,显示出其想法或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案例

一个外国记者问毛主席的扮演者古月:“你对扮演毛泽东有何感受?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问题上是有错误的,你对此如何看?”

古月问记者:“你觉得维纳斯美吗?”

记者答:“很美。”

古月又问:“维纳斯断了一只胳膊还美吗?”

记者答:“虽然断了一只胳膊,但不影响维纳斯的整体美。”

古月说:“你已经回答你自己的问题了。”

案例

罗斯福就任总统前,曾在海军部任职。有一次,一位好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情况,罗斯福谨慎地向四周看了看,低声问:“你能保证不说出去吗?”

好友回答:“我能。”

罗斯福微笑地看着他说:“我也能。”

案例

有一军人在某大学与大学生对话,一学生问他:“我认为现在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你怎么看这一个问题?”

该军人问:“假如你在大街上行走,被车撞倒,不能动弹。一些人从你身旁走过,对你不予求助。你说这种做法对不对?”

学生说:“不对。”

军人继续问:“如果我上前把你扶起来,并送到医院。你是否会说,你走开,这种精神已经过时?”

评析:几个假设足以令该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认识的错误。

另外,不仅在对付刁难的问题上可以运用逻辑,在反驳某种说法、辩解或谣言时运用逻辑往往更有威力。

案例

1999年,美国用导弹袭击了我驻南斯拉夫使馆。美国称是“误炸”。美方解释说,美军误用了三张旧地图,正确的一张也没有用。除了使用旧地图以外,还有一系列的因素导致这次中国使馆被炸。

1999年7月15日,赵启正同志运用概率论,使美方的说法不攻自破。

赵启正同志说:“发生错误的概率是偶然的。比如掷‘骰子’,六面之中出现某一面的概率是1/6。用三张旧地图就是三个‘骰子’同时出现一个面,这种概率是1/216。再加上其他十几个错误,就是十几个‘骰子’同时出现了同一面!概率论告诉我们,这种几率几乎是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