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条件
1.近代通讯技术的现代化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般发展,带动了新闻业的发展。信息传输手段的多样化,如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电话的诞生,直接加速了信息交流的速度;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新闻业的报道速度,而且对新闻观念、报道理念都直接产生了影响。
电报与新闻专电的出现。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怀为总办,并在天津设立电报学堂,聘请丹麦人博尔森和克利钦生为教师,委托大北电报公司向国外订购电信器材,为建设津沪电报线路作准备。1881年12月28日,津沪电报线路正式营业,收发公私电报,全线在紫竹林、大沽口、清江浦、济宁、镇江、苏州、上海等七处设立电报分局。这是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长途电报线路。[1]电报诞生后,很快为新闻界所利用。《申报》在1882年2月23日刊出关于首次用电讯传递新闻的新闻报道:“十二月二十八(农历)接到在津友人(驻天津访员)专发电讯到本馆,其中有十二月二十五日(农历)之朝廷谕旨四道,因时间已晚,本馆已停止办公,是以未及在报上登载,又因农历元旦休假,致迟至今日刊出。”[2]此后,“新闻专电”成为显示报馆实力和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
电话的出现。中国国内长途电话的开通始于1905年,当年收回外商所办平、津、沽的长途电话,为我国第一条长途电话。1913年,太原至包头的长途电话开通,1923年3月,上海至南翔再设长途电话。此后数年间,中国的长途电话逐步发展。不过,报馆使用电话并不很多。比如《时报》仅有两部电话,一部在主笔房,一部在营业部,《申报》和《新闻报》要多一些。[3]
2.近代印刷技术的革新
随着西方传教士的进入,西洋印刷术的三种形式,即依据印刷版面构造不同而形成的凸版式、平版式、凹版式印刷术在19世纪末叶陆续传入我国,铅印与石印逐步成为我国生产书刊的主要方法。到20世纪初年,机械化印刷术已经成为我国印刷业的主流,我国印刷千余年来的手工业雕版印刷术不得不让位而退居其次。[4]先进的印刷技术提高了生产率,吸引了商人的投资。1872年,英商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馆,这是中国第一家由私人创办的出版企业。随后,此类出版机构相继建立,为中国出版界带来先进的出版思想、印刷技术和近代企业管理模式。
3.近代交通条件的改善
在铁路运输方面,自1876年英国人在上海建成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以来到1911年,全国通车总里程达到了9618.10公里。[5]在轮船运输上,李鸿章于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最早、最大、最有影响的轮船航运企业。它在天津、牛庄、烟台等处设立分局。此后,中国的轮船航运业由轮船招商局和英国的怡和、太古轮船公司三家垄断经营。[6]现代交通可以把出版中心和全国各地市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全国性的书报刊市场,书报刊的发行量因此而大大提高。
4.近代商业社会和市民阶层的形成
在近代新闻出版业的重镇——上海,自开埠以来其对外贸易迅猛发展,1865年为67857399海关两,1885年为87070958海关两,1900年增至204129362海关两;上海进出口船只与吨位数,1871年为3510艘,1901755吨,1890年为5853艘,5443179吨。在工业企业方面,火柴厂、缫丝厂、机器面粉厂、卷烟厂、纱厂、纺织厂、机器制造厂、肥皂厂、大型造船厂、毛纺厂等在上海纷纷设立。这样很快形成了一个商业贸易系统,商人离不开市场,他们既要掌握市场信息,也要向市场发布信息,这客观上需要传播媒介来传递信息。同时,商业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大量设立,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0世纪初,上海海关十年报告中甚至称,上海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谋生机会的大量增加,使上海的城市人口容量迅速扩大,全国各地的移民纷至沓来,上海人口大幅度增长。到1990年,上海人口已经突破100万大关,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型城市。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在这个西化日深的城市中迅速完成了从乡民到市民的转变。他们的存在为近代出版业的兴起准备了庞大的读者群。[7]
5.民营出版业占主导地位
清末以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大的发展,在出版方面,自《申报》创办以来,一些民族资本家陆续开设印刷厂,创立出版和发行机构。如1882年,徐鸿复、徐润在上海创办同文书局,这是中国第一家近代民营出版企业。此后,鸿文书局、积石书局等一批初具近代企业性质的民营出版机构纷纷成立。[8]到1906年,加入上海书业商会的出版企业就有22家。此外,尚未加入书业商会的还有十几家。而根据该年学部第一次审定初等小学教科书暂用书目,审定的教科书共计102册,由民营出版业发行的计85册,占全体4/5以上。[9]民营出版企业在追求最大利润的过程中实现了创意资源的有效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