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结集出版——报刊连载小说的价值链延伸
首先,结集本与连载小说是两种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其一,小说的结集出版可以使读者对小说进行整体的阅读。连载小说分散在各期的报刊之中,缺乏整体性,尤其是早期的连载小说颇具随意性,它不以章回段落为起讫,只求填满版面,随意排到哪算哪,常常是一句话要二个月才能读完(因中断),这些不便于读者对整篇小说进行阅读和分析。其二,小说的结集出版可以比较方便地保存整篇小说。连载小说分散在各期的报刊之中,要保存整篇小说就得保存所有这些报刊,其难度较大,而且即使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也不便于人们阅读和使用。其三,小说的结集出版可以发现和弥补小说连载中存在的一些瑕疵。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大多数报载小说的作者就像一台机器,不知疲倦地生产着。特别是一些知名度高、有读者缘的作家,有时要同时为几家报纸供稿。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常常是把原材料粗加工便草草发表,有时连复读的时间都没有。因此,不少作品经常出现人物重心前后游离,甚至发生作者错记人名的硬伤。报载小说名家刘云若虽然写出了《小扬州志》、《春凤回梦记》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但其作品中的瑕疵随处可见。如《粉墨筝笆》的本意是“记载一班难逃粉墨之人,洗净近年筝笆之陋”,很明显,凤云应为主要人物。但从第五回后大巧儿却唱了主角。又如,《红杏出墙记》开头出场的余家三姐妹的名字是丽莲、丽琨、丽玲,但到了第八回却变成了式琨、式莲、式玲,从故事内容来看,这明显是因为作品连载时间过长,作者把人名记错了。[18]而结集出版,将全部内容放在一块,可以很快地发现和弥补上述纰漏。其四,小说的结集出版可以巩固小说连载所形成的市场影响。小说连载时,依靠报刊的发行优势可以形成一股阅读热潮。但报刊由于与社会生活联系较密切,其时效性很强,因此小说的社会影响会随着报刊的过期而很快地减弱。与之相反,图书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比较强,可以经受时间的考验,因此,以图书的形式将连载小说结集出版,可以巩固其已有的市场影响。
其次,结集出版可以利用小说连载“可共享投入”而减少成本,表现在:其一,小说连载为小说的结集出版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可以节省结集本的市场营销费用。报刊连载,可以扩大小说的影响范围。报刊与图书相比,文字比较浅显,叙事比较直接,其内容与社会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其受众群体较大;报刊作为大众媒体,具有发达的发行网络和有效的发行促销策略,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市场影响力。报刊连载,可以形成小说的持续影响。连载小说以章回为单元构思,每回自成段落,自合趣味,能够给读者一次完整性的满足,因此,连载小说分期阅读的效果比一口气读完整本书要好得多;同时,连载小说的分期阅读又可以在一段较长时间内维持读者对小说的阅读热情,比如,张恨水的《春明外史》在北京的《世界晚报》副刊《夜光》上连载了五年之久(1924~1929年),读者对它的阅读热情也维持了五年之久。连载小说因中断、连贯而形成一种特殊的阅读张力。其二,小说连载为其结集出版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可以减少供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图书出版商可以根据小说在连载时的市场需求状况决定是否进行结集出版,以避免不必要的市场风险;图书出版商还可以根据连载小说的读者及其阅读心理推知小说结集本的潜在读者及其阅读心理,并因此而制定适宜的市场营销策略,以避免行为的盲目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