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动的成本较高

互动的成本较高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4.2 互动的成本较高出版与影视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产业界限,两者在信息传播上的“可共享投入”并不多,因此,两者互动的成本比较高。1958年以后出版与影视互动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出版与影视之间基本上不存在经济上的互动、影视利用出版业的“可共享投入”、出版业利用影视的“可共享投入”。

3.4.2 互动的成本较高

出版与影视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产业界限(图3-1),两者在信息传播上的“可共享投入”并不多,因此,两者互动的成本比较高。从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家兼营电影事业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来看,它除了采购摄影器材、聘请摄影人员、自建摄影棚之外,还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订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29]这些均与其出版业务不相关,两者的共享度不高。此外,由于出版与影视之间的差别,因此,无论是将图书作品改编为影视剧,还是将影视产品予以编辑出版,都需要富有创意的人才,否则,出版物的畅销并不能保证影视的成功,反之亦然。

本章小结

民国时期的电影面临着艰难的生存环境,比如资本匮乏、技术设备落后、艺术水平很低,而出版业尤其是大众出版则获得了较大发展,出现了一批畅销作家和畅销作品。因此,电影利用出版业的“可共享投入”有利于其产业化发展,表现在:通过对出版业的创意资源——文学作品的改编,国产电影找到了正确的市场定位,它既不是简单地模仿外片,也不是旧文明戏的翻版,而是以曲折的情节设置和动人的情感诉求来满足大众的审美期待,因此能够在外片占据优势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形成民族电影的产业景观;同时,通过对畅销作品的改编,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电影类型,从而加快了电影市场的细分,这从总体上拓宽了电影市场。1958年以后出版与影视互动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出版与影视之间基本上不存在经济上的互动、影视利用出版业的“可共享投入”、出版业利用影视的“可共享投入”。通过这几个阶段的比较,可以发现出版与影视对相互之间“可共享投入”的利用受以下因素的制约:第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水平。不同时期不同的媒体在媒体格局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与此相应,其能够形成的“可共享投入”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这又决定了出版与影视互动的模式,因为互动实质上就是选择最有利的“可共享投入”。第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出版还是影视都没有追求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因此基本上不存在基于经济效益而发生的互动。第三,创意人才。媒体之间“可共享投入”只是市场营销的有利条件,而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产品表现形式以及不同的运作要求,各自的受众市场也有所不同,因此,对这种有利条件的利用必须考虑不同媒体的特点,如果仅仅是媒体之间的照搬和克隆,那就会事与愿违。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出版与影视之间的互动比之印刷媒体之间的互动具有较高的成本。当然,其互补性也会更高。

【注释】

[1]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8~11。

[2]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49。

[3]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54。

[4]张石川.自我导演以来[J].《明星半月刊》第1卷第3期,1935年5月,上海。

[5]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48。

[6]《申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号。

[7]李松.现代性追求与反思:鸳鸯蝴蝶——《礼拜六》派与文化产业[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5)。

[8]李炎.《礼拜六》杂论[J].齐鲁学刊,1995(2)。

[9]注:中国的电视剧始于1958年(见高鑫,吴秋雅.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2),因此本文以此作为一个分界点。

[10]周蔚华.出版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46。

[11]谢刚.出版体制转轨与新时期文学的转型[J].江海学刊,2004(6)。

[12]周蔚华.出版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36~237。

[13]张震宇.世纪回眸话文学——谈20世纪中国文学与媒体的互动关系[J].文艺评论,2003(3)。

[14]谭华孚.冲突中的互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与电视[J].福建论坛,2000(5)。

[15]谭华孚.冲突中的互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与电视[J].福建论坛,2000(5)。

[16]王一川.与影视共舞的20世纪90年代的北京文学——兼论京味文学第四波[J].北京社会科学,2003(1)。

[17]郑保卫.试论媒体格局变化中的电视业-关于我国电视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报告[J].东南传播,2007(12)。

[18]李小平.互生共长的长青藤与参天大树——从文学作品改编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与现代传播之电影[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

[19]盘剑.论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创作[J].文学评论,2004(6)。

[20]张巍.“鸳鸯蝴蝶派”文学与早期中国电影情节剧观念的确立[J].当代电影,2006(2)。

[21]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5。

[22]盘剑.论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创作[J].文学评论,2004(6)。

[23]李清.新中国名著改编电影历史探寻[J].福建论坛,2006(3)。

[24]张文红.“结盟”中的凯旋与失意——从90年代作家“触电”和“影视同期书”现象谈起[J].文艺评论,2004(1)。

[25]罗锋.论电视图书的兴起、变迁与冷思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4)。

[26]郝铭鉴.好啊,无人赴“宴”[J].编辑学刊,2006(5)。

[27]刘海平.乘上出版业“混血经济”的快车——谈图书出版的多向度发展[J].出版发行研究,2008(3)。

[28]赵振宇.试论大众传播发展与图书出版[J].编辑学刊,2003(4)。

[29]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