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 出版人才问题
出版业是靠智慧吃饭,是真正“以人为本”的行业,出版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跨媒体互动对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版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还要善于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
而我国出版社以前一直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封闭状态,从业人员对新信息、新技术、新知识的了解和接受不多。这使得出版人才队伍中,一般人才多,专家型人才少;懂编辑业务的人员多,既懂编辑业务又掌握新技术的人员少,既懂编辑业务又掌握新技术而且善于经营管理的就更少。《2005年—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人才培养规划》指出,出版业现有人才队伍的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状态,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严重不合理,综合素质亟待提高。主要问题集中在领军人物少、专业骨干逐年流失、经营人才匮乏、新老青黄不接、人才专业结构比例失调,并且大多数不懂现代传媒新的传播手段和技术,现有编辑的知识领域不够,发行人员的市场应变能力不高。[7]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我国图书出版社跨媒体出版状况调查报告》,目前出版社对人才的需求中,最需要的是技术研发型人才,其他需要的人才依次是营销发行人员、管理人才、美编设计人员、文字编辑、版权法律和企划人才。各出版社都表示,同时具有技术研发、营销与管理知识和编辑出版专业背景的复合人才十分缺乏。[8]此外,据专家估计,在未来3至5年内,中国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口达到60万之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新媒体人才尤其是有经验的高端人才储备不足。以上海来说,尽管目前上海有近30所高校开设了数字媒体的相关专业,每年上海本地有3000多学生毕业,但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实际人才需求错位。不少企业反映,刚出校门的学生,无论是经验,还是技能,都离企业需求有很大的差距,要上手工作,至少需要培训3~6个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