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述评
张美娟 何国军 周 瑜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摘 要】随着我国出版产业化发展进程加快,相关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从出版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和出版产业链研究这两个方面对21世纪以来我国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首先,文章从出版产业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以及出版产业链四个方面的研究基本现状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其次,对当前我国出版业产业经济研究的特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当前出版实践和理论发展的趋势就未来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出版业 产业经济 研究 述评 中国
Review on Chinese Publishing Industrial Econom ics Research
Zhang Meijuan He Guojun Zhou Yu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Chinese publishing's industrial development,the related studies become more and more many.This paper studied systematically the Chinese publishing industrial research since twenty-first century from the publishing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conomics research and publishing industrial chain.First,the paper collect-ed and collated generally the research current situation from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market conduct and market performance and the publication industrial chain.Secondly,the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lacks of the research industrial economic studies of China's publishing industry were analyzed.Finally,following the publishing development trend in practice and theory,the paper put forward several main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in the near future.
【Keywords】publishing industrial economics research review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改革开放伊始,出版业的“经济属性”开始获得人们的正确认识,认为出版业对国民经济和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日益重要,是国家国民经济产业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理论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出版业的产业性和经济性的理论研讨上。时至今日,出版业是具有经济属性的出版产业,已经成为共识。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出版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出版业的产业化发展的实践问题和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其研究核心从当初的概念问题、认识问题,即是“什么的问题”,深入到出版产业化如何发展的问题,即是“怎么做的”的问题,相关的论著和学说不断涌现。对这些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和归纳总结,有助于进一步推进。这方面的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对于我国出版业的产业化健康发展亦具有深远意义。
首先,在此作者要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所谓“我国出版产业的产业经济研究”,首先确定的是我国学者对于出版产业这方面问题的研究;其次,“产业经济研究”主要是指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与范式进行的出版产业研究,同时,对于以整个出版产业的上、中、下游为视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亦涵盖在内。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产业经济研究”没有包括“产业政策”内容,是因为作者认为,在某种狭义角度看,产业政策实际上是产业经济理论研究成果在产业发展实践中的一种应用,而不是产业经济研究本身。
基于上述界定,根据资料收集和归纳整理,作者发现有关我国出版业的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用产业经济学理论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对出版产业进行的经济分析;另一方面是结合出版产业的特征,对出版产业的上、中、下游进行整体性关照和研究,即出版产业链研究。为此,本文拟从这两个方面对近年来我国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的现状、特点与不足进行比较全面的研讨,并基于此试图探讨几个主要的研究发展方向。
1 我国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现状
2000年以来,出版业之产业经济学研究开始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这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入和系统化,不仅有大量的论文发表,还逐渐出版和出现了一些系统性研究的相关专著和博士论文,比如,周蔚华撰写的《出版产业研究》(1),该书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对出版产业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信息产业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对出版产业的定位、功能、特性、结构以及产业集中度、集团化等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性研究;在此基础上,随后的两部分从实践角度分别考察了当前的科技革命及全球化发展对出版产业的影响,并从我国出版产业的改革、发展、管理、创新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前瞻性地分析研究。吴赟撰写的《文化与经济的博弈》(2)一书,综合运用经济学理论特别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研究范式对出版产品、出版机构、市场需求和供给、出版市场的垄断与竞争和政府规制等问题进行了综合研讨,其中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出版业的研究深入而具思辨性。曾庆宾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研究》(3),分四篇在比照了西方出版业的发展和港澳台地区出版业发展的基础上,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出版业的历史发展与现状,探讨了我国出版产业的战略问题、结构问题、制度问题和核心竞争力问题。其研究并不是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范式进行的,而是从纵向和横向对于出版产业问题综合性的探讨和研究。诸如这些系统性研究的陆续出现,正不断将出版产业经济研究推向深入。
1.1 我国出版业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基本情况
在当前的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理论研究中,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特别是基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研究范式(也即SCP研究范式)的出版产业研究是一个焦点和热点。为此,以下就以“S—C—P”范式为依据,对我国出版业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从主要论著、特点、内容或观点等方面进行梳理。
1.1.1 我国出版业的产业结构研究基本情况
一般而言,出版产业结构指的是出版产业内部各构成要素和环节之间的构成与配置比例,以及这些要素和环节之间的共存互动关系。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着重提出,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战略转型。其实,这其中主要是针对当前束缚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诸多有形无形的壁垒——所有制壁垒、部门壁垒、行业壁垒、地域壁垒和市场化、集约化程度低等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方面的问题提出的。
对此,研究者一般认为:我国图书出版的产品结构呈现供求不平衡以及产品不均衡发展的态势,应采取均衡发展战略调整我国图书产品结构;我国出版产业在地区结构上存在均衡性和同构性,应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调整我国图书出版的地区结构;促进出版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从出版业目前的结构现状和调整的目标来看,出版业应进行关联性重组。
作者通过对2000年以来对出版产业结构研究资料的整理发现,对出版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出版产业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调整优化、发展的新方向以及国外和其他地区出版产业结构的探讨等几个方面。
(1)出版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封延阳在“我国图书市场结构研究”中对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市场结构分析是产业组织研究中最重要的内容,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实现产业组织的优化、升级已成为当下我国出版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4)。肖明在“新形势下我国出版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强调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变革,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体化(5)。严尚君的“中国出版产业组织研究”一文则从市场集中度、市场壁垒,以及产品差别化方面分析了出版业市场结构的现状分析(6)。曾庆宾在“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研究”中分析了中国出版产业结构现状、调整出版产业结构的选择、中国出版产业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等一系列问题(7)。张志成、李治堂在“我国图书发行业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分析”中对图书发行业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行业集中程度、产品差异化和进入壁垒等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图书发行行业的市场行为与绩效(8)。朱建纲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出版产业组织实证研究”中通过SCP范式进行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探讨(9)。
对出版产业结构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结构,对于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其他方面关注较少,从研究方法来看,这些理论成果都注重理论分析,而通过量化分析,反映出版产业结构状况的比较少。
(2)中国出版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贺剑峰在“我国出版业结构问题及其调整”中分析了出版产业结构存在的大企业规模不大,产业集中度偏低,生产能力分散,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地域分布趋同性强,低水平重复出版严重,企业扩张模式单一,出版企业中单一媒体现象比较严重,政企不分,政府垄断,缺乏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等一系列问题(10)。干春晖、赵音璇在“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分析”中也指出我国出版产业市场集中度低,生产能力分散,产业组织结构同构化、低度化现象严重等问题(11)。崔青峰在“我国出版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中认为我国出版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出版系统四大块结构不均衡(出版、印刷、发行和物资),出版社组织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结构过于均衡(12)。封延阳在“图书出版产业组织结构演进的体制性障碍”中认为,所有制垄断、政府行为、出版管理体制都影响着图书出版业组织结构的演进(13)。赖佳在“我国出版产业的经济特征分析及其组织结构优化”一文中指出,我国出版产业组织结构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要素配置分散,专业化协作水平差,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等问题(14)。
可以看出,研究者们都认识到结构不合理已成为提高出版业质量的一大障碍,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目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实证研究非常欠缺。
(3)出版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杜金卿对近三年河北省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发展出版产业的关键在于深化改革调整结构(15)。方平在“调整和优化图书发行产业结构”中提出要通过调整和优化市场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来调整和优化出版产业结构(16)。
蔡翔在“出版:发展与和谐之路”中指出要从调整出版产业结构来阐释当前出版业的和谐发展之路(17)。赖佳的“我国出版产业的经济特征分析及其组织结构优化”一文指出优化产业结构的策略及意义,组织结构优化应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现有出版机构模式,促进出版产业的兼并和重组,构造出版产业的产业发展链条,积极参与国际出版市场的竞争(18)。阳建国的“试论我国出版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文认为在当前出版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时期,要对出版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和产业布局结构予以规划,对出版企业的联合、兼并和改组、改制以及投资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等在出版产业政策方面予以引导和扶持。他认为实现出版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出版体制结构性矛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集约化规模经营程度,构建现代化出版产业的需要;是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盘活存量资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多种媒体综合经营能力的需要(19)。周蔚华在“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结构分析”中认为,通过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地区结构的调整来优化出版产业结构(20)。刘劲松、王亚菲的“论中国出版产业的组织结构及其优化”则对中国出版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的对策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现有出版机构模式,促进出版产业的兼并和重组,构造出版业的产业发展链条(21)。
出版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内容,如何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有什么建议、对策、方法。部分研究者认为从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地区结构等方面入手,另一部分则认为构造出版产业链。其中一个共识就是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资产的盘活和出版资源配置的优化,但具体而有效的兼并重组方式的探讨则显得单薄,而这正是当前出版改革实践中遇到较多的实际问题。
(4)出版产业结构发展新趋势。
张霞在“跨媒体经营——出版产业结构调整新走向”中指出,跨媒体经营是我国出版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发展趋势,并对跨媒体经营的形式和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22)。陈实在“我国新闻出版产业的结构与发展趋势”中指出新的竞争局势要求新闻出版产业要在产业内部结构上下工夫,在多元化市场结构的土壤里培育多种产权所有制,利用多元资产发展并形成冠状产业链条,精心栽培出多样化的果实,以形成良好的循环与互补,实现我国新闻出版业的跨越式发展(23)。
李波在“产业结构分析与中小出版社竞争战略”中通过分析出版产业竞争环境中的五种竞争力量,以及中小出版社在竞争中的强项和弱项,提出了相应的竞争战略(24)。陈晓鸥的“谈数字出版和新媒体的产业结构”用二维层叠模型来表示新媒体的产业结构,并指出产业内部各阶段之间的包含关系、标准格式与各阶段的密切关系不能准确的表达,是对新媒体产业结构的一次探讨(25)。蒋雪湘、胡振华在“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基于2004—2006年的数据”中对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在实证分析过程中,考虑相对市场力量、市场份额、管理效率、规模效率和一些控制变量,并对提高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绩效提出了建议(26)。马杰的“新技术:出版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水平提高的原动力”以辽宁出版集团为例,指出新技术是出版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水平提高的原动力(27)。
这一部分内容研究者们的实证研究较多,将出版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放在新媒体、新技术、跨媒体经营等。如何在新的媒体技术环境下驾驭出版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向,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5)对中国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出版产业结构的探讨。
王思讯在“台湾出版产业结构出了什么问题?”中探讨了台湾地区出版产业结构中各种结账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未来的愿望(28)。张丰荣在“剖析台湾出版产业问题”中表明出版产业界的结构问题不解决,未来发展将不乐观,台湾地区出版产业就无法期待广阔的未来(29)。华宇虹、梁作民的“西方媒体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出版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通过对西方媒介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特点进行总结,提出了我国出版产业结构中应该注意的问题(30)。
这些理论研究都将视角扩展到了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强调了合理的产业结构的重要性。许多硕士论文的研究重点放在了西方媒体产业结构,其媒体产业结构的变迁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1.1.2 我国出版企业的市场化行为研究基本情况
企业的市场行为是产业结构形成与变动的推动力量,是企业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形态下,为提高获利能力和追求市场占有率采取的各种战略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是受市场结构状况和特点制约的,主要包括:企业的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企业的技术、销售行为等)控制策略,企业的兼并、集团化等。
(1)整体性研究。
不少研究者从多个角度对出版企业的价格、产品创新、并购、集团化等市场行为进行了整体性的探讨。胡亚芬对高校教材出版市场的价格行为(市场竞争现状、定价现状、定价模式、影响高校教材定价的原因)与非价格行为(广告行为、公共关系、营业推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应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入手对高校教材出版的市场行为进行优化(31)。张晓玲指出我国图书发行市场存在垄断市场下的分散性竞争、价格无序竞争现象普遍、表现欠佳的非价格竞争、失实广告宣传误导、书店拖欠货款、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我国图书发行市场的优化对策与措施(32)。
金雪涛则指出在产业融合过程中,传媒机构的市场行为战略从一种基于静态的范式转变为一种基于动态的范式,信息竞争、标准竞争、自我竞争、边缘竞争、合作竞争这些动态范式对于传媒产业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33)。袁国雄分析了我国图书市场行为的现状:创新行为明显不足,追求技术进步的动力、压力和能力不大,市场行为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在价格竞争上表现比较激烈,在非价格竞争上表现不强,企业兼并和发展集团化已经起步(34)。李殿华认为要在市场机制和行政权力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设置适度的进入壁垒控制图书发行行业内的发行商数量,并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图书发行集团特别是跨区域的图书发行集团,提高图书市场的集中程度,推进图书发行市场结构的合理化,从而使图书发行市场行为更趋于理性,更具有竞争性(35)。
张志成、李治堂认为企业的市场行为既受市场结构状况和特点的制约,同时又是市场结构形成与变动的推动力量(36)。周蔚华指出,要研究中国的图书市场行为,就必须考虑中国图书市场竞争主体的缺失问题,在此前提下再分析价格因素、非价格因素等其他市场行为(37)。王秋林分析了出版发行市场价格竞争的条件、具体表现形式、意义和结果。他认为促进出版市场效率提高和出版发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聚,才是出版市场价格竞争的真正意义所在(38)。干春晖、赵音璇则具体分析了三种市场行为:价格行为、产品行为、销售行为(39)。易靖韬、赵锦兰探讨了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出版企业具体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出版企业的资源质量、创新行为、产品决策等对出版企业最终市场绩效具有显著影响(40)。
(2)价格竞争行为研究。
杨西京认为价格战是没有赢家的“战争”,它突显书业无序,只有政府、协会、企业三方“作为”由单纯的竞争关系变成竞争合作关系,才能实现多赢,这是现代市场竞争的理念(41)。李萍认为出版界在营销方面需要进一步专业化,出版社要大幅度提升营销的品质(42)。价格竞争行为研究较多集中在营销等方面。
关于出版物定价是否合理引发了不少的争议。不少研究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出版物定价过高、不合理,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调控出版物价格。
(3)非价格竞争行为研究:创新行为。
吴江江从出版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说明出版企业创新机制是增强出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43)。徐丽芳认为可以通过合并与收购的方式全面地进入网络出版领域和市场,并从网络出版的控制、内容管理、营销管理、技术等方面阐述出版企业数字出版的发展路径(44)。
薛巧玲指出出版社只有出版高品位、高质量并且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品牌图书,才能抓住图书市场竞争的战略主动权。而要发展就需要创新,创新是出版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图书市场占有率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的持久优势(45)。刘蔚绥指出影响出版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人力资源、科学技术、企业文化创新与应变能力(46)。张德玲则分析了图书市场竞争的存在条件,主要是出版社经济利益、竞争对手、实力差异的存在;探究了图书市场竞争的内在因素及目的,主要是指在选题优化的策略竞争、质量提高的产品竞争、科学定价的价格竞争和提高效率的时间竞争(47)。冯志杰、李祥洲指出观念创新是出版业竞争力的基础,体制创新是出版业竞争力的保障,科技创新是出版业竞争力的技术支撑,产品创新是出版增强竞争力的最终体现(48)。姚永春、王巧珍分析了图书产品创新领域的维度构成与组合方式,指出图书产品创新域需要的基本问题应以读者偏好为基础,明确主导创新域,充分利用图书产品的创新优势资源(49)。
王勇安、贺青指出地方出版集团发展跨媒体出版,要对所生产经营的跨媒体产品进行全局性的谋划,制定正确的跨媒体出版产品战略。文章分析地方出版集团跨媒体出版的潜在优势及制约因素,并提出适合地方出版集团的跨媒体出版产品发展战略,例如,产品定位:从以内容为主延伸到内容服务,建立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出版平台对产品进行技术支撑,整合原创内容对现有资源的数字化深加工等(50)。汪曙华认为实施ERP对出版企业进行管理信息化改造是大势所趋,实施ERP是出版企业信息化的首选途径,ERP作为一个管理系统可以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实施ERP后企业可以降低库存,缩短采购期,提高交货率等(51)。
当前对于出版企业的广告、产品创新等非价格行为进行经济学分析的成果开始增多,这也适应了我国出版企业从以往的价格竞争行为选择为主正向注重提高内在实力和长远发展的非价格竞争行为选择上过渡的现实需求。
(4)非价格竞争行为研究:并购行为。
肖新兵从收入的上升、成本下降、税负利得、资本成本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出版企业并购的原因。他认为企业并购动机根本落脚点是一致的,就是要维持企业的竞争力,保持企业的活力(52)。王谷香从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阐述了出版企业的并购类型。他认为为了将并购整合的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出版企业并购后应采取效益策略、市场调查研究策略、决策策略、整合研究策略(53)。吕波指出我国企业并购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我国的企业并购多为政府性动机,并购动力不足,经济体制影响并购发展;并提出加强政府协调与引导,而避免行政干预;提高企业对并购的认识,激活企业并购市场;把并购后整合作为重点工作抓深做细等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54)。林松指出战略并购是出版企业实现其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横向战略并购中构建目标出版社的评估体系。他分析了传统的企业竞争力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出版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和并购决策层的战略取向,构造了并购目标企业的评估体系(55)。王建辉认为联合重组既是一个改革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它将极大地改变出版行业过于分散的现状,提高产业集聚度。推进联合重组的目的是加快培育出版传媒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推动出版产业的极大发展(56)。
(5)非价格竞争行为研究:集团化建设。
陈昕认为在对出版社进行公司制改革的同时,应该继续推进出版产业的集团化和规模化进程。需要注意的是,出版产业的集团化应该建立在企业主体公司化和市场化以及企业竞争领域全国化乃至全球化的基础之上。集团化的动力机制来自市场的竞争而非行政力量的“拉郎配”,只有这样,出版机构及其相关资源才能够进行充分有效的重组和重新配置,出版机构的重组才能够在“物理结合”的基础上真正产生“化学反应”(57)。杨春华认为对于个体出版企业而言,“走出去”应该是一种市场行为,必须坚持市场化的运作方式(58)。王维佳指出目前出版集团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是缺乏内容资源、生产过程的整合能力与清晰的市场定位和市场策略,分析出版集团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内部产权结构的不合理与外部市场竞争机制的不完善(59)。赵玉山分析我国出版集团化的主要形式,对集团化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对集团化发展进行反思(60)。万荣水、林姿蓉认为集团化的发展必然要走向市场化及产业化,集团化是出版经济增长与进步的内在规律与需求的结果(61)。
这方面的研究实际上主要是用管理学的方法和思想进行研究,用经济学分析的研究还是不多,比如,如何集团化建设与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之间的关系探究缺乏,而这正是集团化发展的方向与目的,假如目的不明确,集团化建设可能在路线和方法上就难以正确定位,如此也正是导致我们目前一些出版集团建设出现问题的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之一。
1.1.3 我国出版企业的市场绩效研究基本情况
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中,市场结构体现的是企业运行环境,市场行为体现的是经济运行方式,而市场绩效则是经济运行结果。其中,市场结构影响市场行为选择,而且在一定市场结构环境下的市场行为决定了市场绩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们研究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最终目的在于探寻影响市场绩效的原因,由此找到提高市场绩效的途径和方法。
在研究内容上,围绕着市场绩效的研究主要在于市场绩效的分析和测度,包括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规模经济水平和“X非效率”假说等;再就是探究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的内在影响关系。
迟云在对产权论、超产权论和核心竞争力这三种企业绩效决定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图书出版业市场绩效的理论框架,认为市场结构而不是市场行为是我国出版市场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作者认为,目前出版业的“滞胀”和“没有发展的增长”现象实际上是着眼于市场绩效,要改善它就要改善市场结构,而市场结构又受制于制度安排。所以,归根到底,就是要逐渐打破当前的专业分工体制和产业布局政策,降低政策性的行业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通过体制创新引领出版创新,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提高图书出版业的市场集中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市场绩效(62)。蒋雪湘、胡振华运用2004—2006年我国图书出版业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对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内在关系,证明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存在“相对市场力量”假说和“X非效率”假说,并据此对提高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绩效提出了建议(63)。
通过文献调查,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刚刚启动,研究成果少。而这种深入具体的实证分析和评价研究是相关理论研究得以深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出版产业和出版企业在实践发展中非常需要的理论指导。
1.2 我国出版产业链的研究现状基本情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出版市场化竞争和出版企业改革改制的大力助推下,我国出版产业化的发展步伐快速推进。原有的出版产业链中产、供、销、印等各环节出现了一系列深刻变革,形成了新的产业关系,也产生了诸多问题,由此,对于出版产业链的探讨和研究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版产业链方面的论文发表在报刊上,有关专著也相继出版。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字出版的汹涌大潮中,传统出版产业链的数字化问题尤为研究者所重视和关注,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现实需求和迫切意义更是推动了相关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在此,本文拟从出版产业链及数字出版产业链研究这两个层面进行概要描述和综述。
1.2.1 出版产业链问题的研究
随着我国出版产业化的深入发展,以出版产业链为视角进行剖析和解构出版产业成为一个全新课题。围绕出版产业链的基本属性、现状问题、产业链整合和发展模式等,都出现了众多研究文章。同时,与出版产业链相关的供应链、价值链理论研究也有不少文章涉及,作者认为,三者存在较大差异,但都是从出版产业的层面和角度来分析问题,故在此皆统统归属于出版产业链这一范畴进行综述。
(1)出版产业链属性和现状问题研究。
出版产业链属性是产业链的基本问题。把握出版产业链的基本属性,是建设和维护出版产业链、保证出版产业链高效运作的重要前提。
关于出版产业链的属性,方卿(64)认为,出版产业链具有三个基本属性:价值增值属性、物流供应属性、信息传播属性。朱胜龙(65)强调出版产业链的独特属性,认为与其他实体经济产业相比,出版业具有明显的边缘性特征和独特的产业链。
对于出版产业链的类别归属,方卿(66)进一步指出,出版产业链是一种资源导向性产业链;是技术、生产、经营共同作用的综合主导产业链;是联盟企业之间高度依存的相互依赖型产业链。由此,对出版产业链的属性作了更加深入的论述和系统的界定。杨根福从出版企业、出版产业和区域经济角度分析了出版产业链具有多种功能效应的属性。
结合出版业产业实际,出版产业链问题研究则紧密联系出版业发展的客观现状。吴楣(67)引入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角度剖析了出版产业链的现状,从而发现出版产业内部实力偏弱,现状不容乐观。该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因而可推及其他更多类似问题的研究。
(2)出版产业链的整合和发展模式研究。
立足于应对出版产业链现实问题,出版产业链的整合和发展模式成为众多研究者提出的解决之道。关于出版产业链的整合问题,班子嫣、乔东亮(68)提出其整合路径为:基于内容的横向整合、基于价值链的纵向整合和基于收益和风险分散的多元整合。刘明寿(69)以科技期刊的产业链整合为出发点,提出了一体化、系列化和多元化的整合模式。杨佳丽、王相林(70)强调要在技术独立、产权清晰的前提下,出版产业链各环节实施模块化整合,通过外包部分环节,专注于提高出版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价值。陈颖青(71)预测,将来的出版产业链重组将会使作家经纪人成为独立的产业环节,并可以全方位经营作者品牌,作家品牌经理也会出现。
从更广义角度分析和论述出版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策略而言,翁昌寿(72)认为,系列化产业链是目前国内出版业普遍意识到并积极参与推进的一种产业链模式。徐丽芳(73)指出,出版产业链的延伸有三种策略,向上延伸策略、横向拓展策略和向下延伸策略。陈昕(74)认为,从内容角度选择产业链和价值链较长的领域进行突破,同时依托出版进行相关衍生品的开发,走图书产品的价值链延长之路。吴楣认为,我国出版产业链建设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方面分析,蕴藏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产业链的运转,促进整个产业的升级。
概而言之,上述研究从出版产业链内部整合和外部延伸两个层面提出了诸多发展途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但出版产业链的整合发展需要重点关注一个前提条件,即出版体制改革和产业技术的发展程度。如目前我国推出的三网融合政策和试点工作,将逐步实现广电、网络和通信产业融合,从而使产业链的整合具有实质性推进的可能性。同样地,出版产业链的整合和发展也取决于其产业制度和技术环境的发展程度。
通过与国外出版产业链发展的比较,史海娜(75)认为我国的出版产业链要实现转型,国外大型出版集团努力保持出版产业链中的高端地位,进行产业链组织结构的调整,通过市场运作将业务领域集中在内容产业。
出版产业链存在风险,风险意识和危机管理才能有效保证产业链的正常运转,出版产业需要居安思危,殷宁(76)强调要从风险管理和制度监管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3)出版供应链和价值链问题的研究。
与产业链相关的供应链、价值链研究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供应链理论作为流通领域发展较为完备和成熟的产业理论,对于出版产业中流通环节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可以说,出版供应链研究是对出版产业化流程的本质揭示和动态描述,也为产业链研究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视角和更加丰富的内涵。出版供应链研究主要从现状问题、供应链整合和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而从供应链的竞争和价值增值方面而言,出版价值链问题的研究则提供了现实的切入点,也产生了较多研究文章。
出版供应链发展现状问题的分析是一系列研究的起点。刘海燕、吕庆贺(77)提出,由于需求预测扭曲、折扣大战、发行体制不完善、价格促销、库存责任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图书产业链出现“牛鞭效应”信息失真问题,从而导致供应链运行不畅。杨军(78)提出图书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应对策略。刘红、刘军、吴鹏(79)认为,出版产业链运作模式与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现实的冲突和矛盾,具体表现为:出版社管理体制方面的冲突——纵向一体化;运作渠道冲突——信息平台软肋;营销渠道冲突——分销渠道管理。
直面出版供应链现实问题,供应链整合当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张美娟(80)认为,现代供应链一体化是基于市场经济原则和产业发展的要求,由相关的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区企业协作经营,企业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显然,这为出版供应链的整合指明了选择方向。同时,张美娟(81)指出,敏捷供应链作为发展和实践中的前沿理论尤其值得关注,出版敏捷供应链的构建有三种模式:以出版社为核心、以出版流通企业为核心、以出版零售企业为核心,从而构建和实施基于动态联盟出版敏捷供应链。无疑,学习和研究前沿的供应链理论将为出版供应链的整合与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也是继续开展相关研究的一个突破口。
至于出版供应链的内部环节中关系管理和功能,张美娟、何国军(82)指出,出版供应链关系管理作为供应链的新课题应值得高度重视,这是供应链运营中突出的问题。如目前愈演愈烈的社店关系矛盾就是关系管理不善的现实写照。高诚毅(83)以出版集团为研究主体,论及了出版集团供应链功能的四种具体表现:协调与快速反应功能、出版产品开发、营销过程中的互补功能、出版供应链的外向拓展功能、供应链的信息同步功能。
关于出版供应链的发展路径和策略,尹章池(84)认为,供应链管理从直线型发展到网络型阶段,竞合关系是供应链协作性的具体体现,核心企业要“风物长宜放眼量”,从整体物流成本和效益角度来衡量。同时,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出版企业逆向物流对策。刘益、梁娟(85)指出,出版供应链的优化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入手,从而实现供应链的主客观环境的改善。
与出版供应链问题的大量研究相仿,出版价值链是与出版产业链紧密相关的又一问题。基于价值链的产业链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方向,究竟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何在?方卿(86)认为,两者具有高度相关性,其区别则在于:价值链理论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价值增值活动,产业链理论所关心的则主要是企业之间的价值增值问题。徐丽芳(87)认为,价值增值是出版产业链的基本属性。出版产业链建设的目标和归宿就是要提升出版物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增值功能。由此,上述研究从本质上厘清了出版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三者间的关系,也为从出版产业的三个方向进行各个击破的研究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
1.2.2 数字出版产业链问题的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数字技术带来的传统出版产业最根本的变化,无疑是数字出版产业链对传统出版的脱胎换骨式变革。可以说,数字技术完全改变了传统出版产业链的运行机制和规则。数字出版产业链与传统出版产业链的迥异之处较多,如现状问题、产业整合、发展模式等,在诸多方面表现出受数字环境和技术影响的鲜明特性,并引发了研究者积极的思考和探求,出现相当多的研究成果。
(1)数字出版产业的构成和现状问题研究。
关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构成,聂震宁(88)认为,完整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包括如下方面:创作数字化(写作多媒体化)、编辑数字化(无纸编辑)、出版数字化(多元化出版)、发行数字化(网上发行)、标识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因此,从数字出版主体、生产方式的角度来定义数字出版产业链,目前我国出版业与成熟的数字出版距离还很远。
诚然,不仅距离还很远,而且发展问题还很多。聂震宁指出,数字出版产业面临版权雷区、标准缺失、品牌打造、渠道建设、数字人才等方面的发展问题。曹胜玫(89)认为,数字出版产业链在内容和渠道方面存在的问题:内容弱势,技术商身兼数职,有的不能胜任;渠道单一。陈邦武(90)认为,数字出版产业链尚未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因而存在如产业链断裂、产业链同构、产业链松散、产业链脆弱等问题。
可见,产业界和研究者对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现状问题有较为清醒的认识,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大部分传统出版社缺席数字出版领域。一方面,出版行业外的技术商、运营商纷纷加入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来,表现出市场竞争中的强势地位;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数字出版产业链上游的内容提供商远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产业链中游的部分内容运营商的数据资源利用整理存在相似性,开发浪费较大。产业链下游的电子图书、数字期刊等的营销终端和消费市场尚未建立起来,如此诸多的现实问题需要产业发展去面对和解决,也将为研究者所关注。
(2)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产业整合研究。
数字出版产业链整合是面对现实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其中,竞争与合作并存形式是一种新的选择和运作形式。张美娟、刘密珍(91)认为,数字出版与新媒体的竞合成为大势所趋,竞合形式主要有:出版内容提供商与搜索引擎之间的合作;出版社与技术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出版社与电信部门的合作。刘灿姣、黄立雄(92)提出数字出版产业的整合途径:内容整合、渠道整合、技术整合和资本整合。陈丹(93)提出通过出版社对内整合内容资源,对外与技术商、运营商合纵连横,从而实现内容+技术的供应链整合。
数字出版产业链整合将加快推动出版产业的数字化进程,特别是在3G时代到来的背景下,我国新闻媒体、通信和出版产业的整合有了可操作的平台,数字出版产业链整合发展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无比广阔的空间,也为研究者提出了更多的全新命题。
(3)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发展路径研究。
关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杨树弘(94)认为,要把握数字化在出版业广泛应用的趋势,在嫁接中不断开拓新的空间、新的领域以及产业的新内涵,提出了数字化竞争策略。魏彬分析了网络出版产业链的运营问题,提出了产业链中的竞争机制、评价机制和定位于差异化目标的发展策略。衣彩天(95)提出,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有:简单环形扩展模式、数字细化模式、数据库扁平模式、立体化交叉模式。王鹏涛(96)认为,出版商应将数字化视为提高效率和再造流程的绝佳机遇,通过数字化来实现产业升级和整体竞争力的飞跃。张文豪(97)认为,数字出版行业推崇“长尾理论”,其主要收益来自于依托数字化内容阅读建立起来的相关增值消费的巨大空间。但要做大做强“长尾”,必须注重专业化分工,建立完整产业链。
上述众多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为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更需着力于理论模式与实际的有效联系,寻找与实际发展相结合的可行模式。诚然,关于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路径问题将不会有统一的标准解答,这将需要研究者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关于国外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贺德方(98)认为,总体而言,国外数字出版产业链较为成熟,大型出版集团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数字化产品,并将产业链延伸至电视、电影、游戏等领域,同时出售图书产品内容版权。
与数字出版产业链相关的数字出版供应链研究则从另一侧面求解了产业发展的路径难题。何国军(99)认为,数字出版供应链具有信息传送网络化、配送虚拟化和数据集成化的特点。其发展策略为:着力改善外部供应链环境,积极实施供应链整合和重组。同时,努力创新数字出版供应链的发展方式,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4)数字化出版物的产业链问题研究。
数字化出版物的产业链是以具体的数字出版物为主体构建的产业链体系。如电子书、网络出版和手机出版等。这是数字出版产业链研究对象的具体化和形态化,从而更具针对性和直观性。从一定程度上而言,这种研究克服了一部分以整个数字出版产业链为对象进行研究而给人面面俱到的笼统感觉问题,因此,以具体数字化出版物的产业链为目标对象成为一个有针对性的研究方向。综合分析相关研究,主要是从电子书、网络出版和手机出版三种数字出版物的产业链方面进行。
电子书产业方兴未艾,发展势头正猛。国内外电子书产品众多,产业链各环节变数纷呈。李翔、林武(100)分析了电子书产业链对定价的影响,并探究了电子书产业链的盈利策略。和欢庆(101)从电子书定价方式的角度论及了电子书产业链的利润构成和来源。任殿顺(102)分析电子书阅读器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和博弈关系,重点关注三种关系:内容提供商与内容集成商,内容集成商与电信运营商,虚拟运营者与电信运营者,并提出了电子书产业链的竞合发展趋势。实践表明,电子书已成为十分重要的数字出版产品形式,其产业链的构成呈现相当复杂的特点,国内数字出版产业链在电子书产品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消费市场的成熟尚需时日,与国际上的电子书产品相比,在其生产、品牌和行销等方面有较大差距。因此,上述问题都是电子书产业链研究需要努力关注的。
网络出版物的产业链是以网络为平台构建的数字出版产业链体系。陈昕(103)分别从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外网络出版的发展情况,并设想我国网络出版产业链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借鉴和构建。这应是最有代表性的网络出版产业链构建方面的研究,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发展实践有较强的引导作用。
手机出版因为传播人群巨大成为数字产业链研究的焦点问题。王燕青(104)指出了手机出版产业链中出现的问题,认为手机出版应加强规范和管理。穆青(105)对3G时代手机产业的特点作了分析,指出手机出版产业链的发展策略。作者认为,从3G时代的大环境角度分析手机出版产业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合理性,也将为更多研究者所关注。
2 我国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随着我国出版业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紧密结合出版业的产业化发展实践的现实需要,在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长足进展,为出版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智力支持,并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同时,相关研究亦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总结和认识这些特点和不足,有助于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更好地向前发展。
2.1 我国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的特点
当前,我国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或者说是近年来相关研究取得的进展。
(1)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增长非常快。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我国出版业的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出版产业化发展的问题日益增多,这在客观上对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理论研究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从而推动了相关理论的研究发展。相关出版和新闻传播大学与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近年来亦纷纷成立了出版经济研究所,媒介经济研究中心,申请国家和省部级相关科研课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
(2)相关理论研究更加务实。以前,相关研究注重的是出版产业化的概念与认识探讨和理论研究,与出版社会实践问题结合不多。现在则不然,目前的许多研究选题直接就来源于实际问题,比如,“河北省电子图书出版产业现状调查与分析”(106)“新疆出版产业发展浅析”(107)等。在研究方法上,开始注重实际数据的采用、收集和整理,逐步通过规范的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问题展开论证。
(3)在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更注重具体化和个案化,比如,“2000—2005年保健类图书市场结构分析”、“武汉市图书市场结构”等,这种将市场结构的研究,限定了时间、对象品种和区域市场,使得研究更容易具体和深入。与以前空泛的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比较而言,这种研究方式能够较好地避免理论研究容易出现的泛泛而论和不切实际。
2.2 我国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的不足
尽管我国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仍存在亟待改进的方面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不能满足事件发展的需要。首先,实证研究成果的数量偏少,目前不少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是缺乏数据收集和整理分析的研究,其泛泛的研讨、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论难以保证其科学性和说服力。其次,在目前的一些实证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收集、整理数据方面所做的努力,但是,由于数据难以收集完整,而影响了文章的论证和结论的准确性。
(2)在研究外延上,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产业经济研究的内容是丰富的,但是,目前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范围比较有限,主要限于SCP范式的整体性研究、出版市场结构研究、出版市场行为研究以及出版产业链的综合性研究。而对于出版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研究”很少涉猎,而这对于出版产业在数字化背景和媒介融合环境下,出版产业链的延伸、出版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之战略发展都具有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在研究深度上有待进一步加强。相对于其他部分的研究而言,偏重数据收集和数学知识应用的市场绩效方面的研究非常缺乏;关于出版产业结构分析判断出来了,但往往对于如此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内在动因挖掘不够。
3 我国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展望
理论研究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在根本上是取决于实践发展的需要和推动的。当前,我国出版业的产业化发展正显示出蓬勃之势,出版业的产业化发展、市场化发展和国际化发展是大势所趋。顺应这个出版实践发展趋向,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1)面对出版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媒介融合的加剧、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竞争行为的高级化(即不仅仅盯着价格竞争策略)背景,以及在规范竞争和垄断关系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相应地朝着相关领域发展和深化,将涌现一些新的研究热点,比如,出版产业关联研究、不同类型的市场竞争格局研究、出版企业非价格竞争行为研究、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等等。
(2)当前,出版产业的实证经济研究难以取得理想结论甚至难以进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出版行业的许多数据收集非常困难。目前的权威数据来源主要靠新闻出版总署的相关统计及《出版年鉴》,其中数据不仅不够完整,有时有一些统计指标在一定时期内不统一,含义不一致;另外,对于民营书业的数据收集很少。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的做法,成立一些第三方机构性质的数据公司,对行业数据进行统一收集整理,而不论其出版机构的性质。这样有助于行业数据收集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这是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的内在需求。目前的“开卷图书销售数据”可以说是其雏形。因此,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的发展将催生行业真正意义上出版数据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3)壮大研究队伍,提升研究水平。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的一个特点是基于数据的实证分析。为此,要想将出版业的产业经济研究推向深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研究者必要的相关数理知识和数理能力的学习和锻炼,掌握必要的数据收集方法和运用统计软件的基本知识。可喜的是,近年来,不少学科特别是具有数学或其他理科学习背景的后起之秀逐渐加入到本领域的研究中来,壮大了本领域的研究队伍,加强了本领域的研究力量,使得研究朝着更深入、更精准的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
张美娟 管理学博士,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出版发行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编辑学会会员,台湾南华大学出版管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00年9月—2001年8月在“中国—欧盟高等教育合作交流与研究”项目的资助下,在法国RobertSchuman University研修一年,期间应邀参加了在德国的曼汉姆大学和在比利时的安特威普大学举行的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研究方向为出版经济与出版产业,出版物流与供应链,信息评价与版权贸易。先后主持教育部和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著60篇(部)。
何国军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出版供应链和企业战略。发表论文20余篇。
周瑜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出版经济与出版产业。
【注释】
(1)周蔚华.出版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吴赟.文化与经济的博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曾庆宾.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4)封延阳.我国图书市场结构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02(9).
(5)肖明.在新形势下我国出版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5).
(6)严尚君.中国出版产业组织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学位论文,2006(6).
(7)曾庆宾.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学位论文,2003(5).
(8)张志成,李治堂.我国图书发行业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03(12).
(9)朱建纲.市场经济环境下出版产业组织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0)贺剑峰.我国出版业结构问题及其调整[J].出版发行研究,2001(3).
(11)干春晖,赵音璇.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6).
(12)崔青峰.我国出版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3)封延阳.图书出版产业组织结构演进的体制性障碍[J].出版广角,2003(10).
(14)赖佳.我国出版产业的经济特征分析及其组织结构优化[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07(4).
(15)杜金卿.发展出版产业的关键在于深化改革调整结构[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06-26.
(16)方平.调整和优化图书发行产业结构[J].出版发行研究,2002(9).
(17)蔡翔.出版:发展与和谐之路[J].现代传播,2005(6).
(18)赖佳.我国出版产业的经济特征分析及其组织结构优化[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07(4).
(19)阳建国.试论我国出版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学术论坛,2001(4).
(20)周蔚华.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结构分析[J].出版经济,2003(3).
(21)刘劲松,王亚菲.论中国出版产业的组织结构及其优化[J].当代财经,2005(1).
(22)张霞.跨媒体经营——出版产业结构调整新走向[J].图书情报知识,2005(2).
(23)陈实.我国新闻出版产业的结构与发展趋势[J].梧州学院学报,2008(8).
(24)李波.产业结构分析与中小出版社竞争战略[J].出版科学,2004(4).
(25)陈晓鸥.谈数字出版和新媒体的产业结构[J].中国传媒科技,2006(6).
(26)蒋雪湘,胡振华.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基于2004—2006年的数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6).
(27)马杰.新技术.出版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水平提高的原动力[J].编辑之友,2003(2).
(28)王思讯.台湾出版产业结构出了什么问题?[J].出版参考,2007(30).
(29)张丰荣.剖析台湾出版产业问题[J].出版参考,2005(33).
(30)华宇虹,梁作民.西方媒体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出版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J].出版发行研究,2006(1).
(31)胡亚芬.高校教材出版的市场行为分析[J].社会纵横,2009(9).
(32)张晓玲.关于我国图书发行市场的若干思考[J].经济师,2005(1).
(33)金雪涛.基于产业融合的传媒市场行为战略研究[J].当代传媒,2009(1).
(34)袁国雄.图书发行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分析[J].出版科学,2003(1).
(35)李殿华.图书发行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简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
(36)张志成,李治堂.我国图书发行业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03(12).
(37)周蔚华.也谈中国图书出版业的“滞胀”现象——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看出版改革的症结所在[N].中华读书报,2005-04-23.
(38)王秋林.转轨期我国出版产业市场结构与行为研究[D].武汉大学学位论文,2004.
(39)干春晖,赵音璇.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6).
(40)易靖韬,赵锦兰.图书出版产业结构、企业行为与企业绩效[J].财贸经济,2010(5).
(41)杨西京.价格战危及书业产业链[N].出版商务周报,2009-11-23.
(42)李萍.书业营销宣传走进品牌竞争时代[J].出版世界,2003(7).
(43)吴江江.建立出版企业创新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J].香山论坛.
(44)徐丽芳.基于网络出版的企业组织策略[J].出版经济.2003(11).
(45)薛巧玲.对当前提高图书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几点认识[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6)刘蔚绥.浅议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J].出版科学,2005(3).
(47)张德玲.图书市场竞争初探[J].江苏科技信息,2009(8).
(48)冯志杰,李祥洲.提高我国出版业竞争力的关键[J].出版经济,2002(1).
(49)姚永春,王巧珍.图书产品创新域的维度组合与选择[J].科技与出版,2004(6).
(50)王勇安,贺青.集聚效应下地方出版集团跨媒体出版的产品发展战略[J].编辑之友,2009(12).
(51)汪曙华.试论我国出版业实施ERP的必要性及影响因素[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2).
(52)肖新兵.出版企业并购原因[J].出版经济.2002(12).
(53)王谷香.出版企业的并购策略探析[J].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54)吕波.我国企业并购问题探析[J].经济师,2002(2).
(55)林松.我国出版业的横向战略并购研究[D].天津大学学位论文,2005.
(56)王建辉.推进联合重组,加快培育出版传媒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J].中国出版,2009(6).
(57)陈昕.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发展阶段研究[N].出版商务周报,2006-07-25.
(58)杨春华.“走出去”,需要合力[J].中国出版,2009(9).
(59)王维佳.出版集团化:瓶颈及其制约因素[J].出版发行研究,2009(2).
(60)赵玉山.出版业的集团化趋势与应对策略[J].科技与出版,2008(2).
(61)万荣水,林姿蓉.出版集团化研究的价值和它的议题结构[J].出版科学,2007(3).
(62)迟云.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市场绩效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9(11).
(63)蒋雪湘,胡振华.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基于2004—2006年的数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6).
(64)方卿.论出版产业链的基本属性[J].出版科学,2006(4).
(65)朱胜龙.出版产业链拉动地方经济发展[J].出版广角,2003(8).
(66)方卿.产业链分类与出版产业链的类别归属[J].科技与出版,2008(8).
(67)吴楣.我国出版产业链现状分析[J].出版科学,2007(4).
(68)班子嫣,乔东亮.产业融合趋势下的出版产业链整合[J].科技与出版,2008(8).
(69)刘明寿.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的资源整合[J].编辑学报,2009(12).
(70)杨佳丽,王相林.以模块化整合出版产业链[J].中国出版,2008(1).
(71)陈颖青.出版产业链重组效应[J].出版参考,2009(10).
(72)翁昌寿.中国出版产业链理论构想与现实操作[J].编辑之友,2003(3).
(73)徐丽芳.论出版产业链延伸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08(8).
(74)陈昕.加快出版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建设[J].编辑学刊,2004(3).
(75)史海娜.国外出版产业价值链转型模式分析[J].编辑之友,2008(3).
(76)殷宁.乳业之痛与出版产业链风险[J].出版发行研究,2008(12).
(77)刘海燕,吕庆贺.图书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J].出版广角,2004(4).
(78)杨军.如何应对图书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J].科技与出版,2007(9).
(79)刘红,刘军,吴鹏.浅谈出版产业运作模式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矛盾[J].出版科学,2009(1).
(80)张美娟.整合出版物流资源提升供应链竞争力[J].出版发行研究,2003(12).
(81)张美娟,出版企业敏捷供应链、环境、模式与运行[J].出版发行研究,2007(9).
(82)张美娟,何国军.书业供应链发展的新课题——供应链关系管理[J].图书情报知识,2005(12).
(83)高诚毅.对出版集团供应链功能的分析[J].出版广角,2004(10).
(84)尹章池.书业物流进入供应链管理阶段的路径选择[J].出版科学,2008(3).
(85)刘益,梁娟.出版行业供应链优化策略[J].科技与出版,2008(5).
(86)方卿.论出版产业链的基本属性[J].出版科学,2006,(4).
(87)徐丽芳.出版产业链价值分析[J].出版科学,2008(4).
(88)聂震宁.数字出版距离成熟还有长路要走[J].出版科学,2009(1).
(89)曹胜玫.当前数字出版产业链的相关问题及思考[J].编辑之友,2009(3).
(90)陈邦武.政府与市场在数字出版中的为与不为——试论数字出版产业链建设[J].出版发行研究,2010(4).
(91)张美娟,刘密珍.数字时代出版与新媒体竞合探究[J].出版科学,2009(2).
(92)刘灿姣,黄立雄.论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整合[J].中国出版,2009(1).
(93)陈丹.我国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策略及商业模式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09(11).
(94)杨树弘.出版产业数字化生存路径与竞争策略[J].中国出版,2009(12).
(95)衣彩天.出版产业链模式构建初探[J].编辑学刊,2010(3).
(96)王鹏涛.基于流程再造视角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创新研究[J].科技与出版,2009(4).
(97)张文豪.数字出版赢利呼唤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J].出版发行研究,2009(11).
(98)贺德方.中外数字出版现状比较给我国出版业的启示[J].科技与出版,2006(5).
(99)何国军.数字出版供应链的系统构成和发展策略[J].编辑之友,2009(7).
(100)李翔,林武.国内电子书产业链及赢利浅析[J].印刷技术,2007(2).
(101)和欢庆.电子书的产业链和利润[J].今日印刷,2006(8).
(102)任殿顺.电子书阅读器产业链竞合博弈分析[J].中国出版,2010(3).
(103)陈昕.美国数字出版考察报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04)王燕青.手机出版产业链形成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规范[J].中国出版,2007(11).
(105)穆青.3G时代手机出版产业开发对策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09(6).
(106)枫然,贡小明.河北省电子图书出版产业现状调查与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5).
(107)黄海涛.新疆出版产业发展浅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