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基本原则

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人为本”,是继党性原则又一重要的新闻舆论引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还要求引导的内容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新闻传播媒介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舆论引导,而不是以别的什么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等为原则,才会拥有民众基础,人民群众才会欣然地接受引导,新闻传播媒介的舆论引导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一节 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性原则

什么是党性原则?江泽民曾告诫从事新闻宣传的同志,“必须讲政治,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每个同志都要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任何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是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始终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关键所在”。[1]这就是对新闻工作者党性原则的明确要求。

坚持党性原则,就是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我们党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是,同其他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还将长期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这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强化大局意识,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唱响主旋律,将人心紧紧地凝聚在国家发展的大局上,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维护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新闻舆论引导应做到帮忙不添乱。引导的重点放在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党和政府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热点及难点问题。对党和人民不能容许的腐败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事件要大胆地批评监督,引导群众情绪,将舆论引向利于事件解决的方向。

坚持党性原则,就是要遵守党的宣传纪律。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社会需要舆论监督,同时也需要监督舆论。我国宪法和有关文件给了新闻舆论以合法的地位,但也作了限制的规定。要依法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活动。要加强法制观念,模范遵守法律。新闻工作者要树立法治意识,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要认真学习与新闻媒介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与新闻报道有关的法律条文;要与法律界人士广交朋友,遇到涉及重大的法规问题时,及时向专家请教。同时新闻媒介机构应培养自己的法律专家,对报道的内容进行审查,把好法律关,使自己的批评报道在法律上无懈可击。新闻舆论监督需要法律的规范,需要道德的规范,同时也要受到大众的监督,这样才能使新闻舆论监督活动依法、客观、公正、健康地开展下去。

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始终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遵守党的宣传纪律,做到坚持正确导向不含糊,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不放松,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掌握主导权不动摇,更加自觉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的中心工作大局服务。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传统媒体出色地完成了宣传党的政策和上情下达等工作。但是,传统媒体在下情上达方面做得还不够,并未能充分表达人民的愿望和呼声。呆板的写法、说教的口吻,也使受众在新时期离传统媒体渐行渐远。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人为本”,是继党性原则又一重要的新闻舆论引导原则。

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这是对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宗旨的深刻揭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新闻传播媒介也应当把以人为本作为其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要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作风,从受众的现实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去引导;其次仔细研究受众构成。要对受众因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年龄结构等所产生的舆论进行综合的分析,科学地引导。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还需强化新闻舆论传播的民众意识,也即要让人民群众有充分的话语权和知情权,说出他们想说出的话,不受任何非法的干涉;新闻传播媒介应及时传播人民群众应该知道的事情,不隐瞒事实的真相。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还要求引导的内容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内容,他们关注度就高,并乐于参与,容易形成良性舆论,舆论的影响力量也越大。

当前,我国正处于“矛盾凸显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社会转型期不同群体各种利益诉求和民主诉求远远超出了国家和社会各种资源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如果任由其无节制地爆发出来,现有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就会更加尖锐复杂……”[2]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对发生的热点、难点、重大的事件关注强烈,这些当然也是新闻传播媒介的强烈关注点。可是,新闻传播媒介如果对这些敏感而又复杂的事件,报道上欠缺周密的考虑,不仅不利于事件的解决,而且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甚至导致社会阶层的断裂,引起社会解体”。[3]所以,新闻传播媒介在对热点、难点、重大事件进行报道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认真分析仔细研究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趁早筛查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及时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力争戒除失误或失实的报道,明确引导舆论重点,选准引导舆论的时机,实现引导舆论的预期效果。新闻传播媒介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舆论引导,而不是以别的什么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等为原则,才会拥有民众基础,人民群众才会欣然地接受引导,新闻传播媒介的舆论引导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新闻传播媒介的舆论引导要取得好的社会效果,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舆论引导的基础,因为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来源于生活,和现实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现实生活的生动写照。新闻传播媒介的舆论引导要真实客观地对所发生的社会事件予以报道,全面、公正地解释事件,不做任何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的夸大与虚构。实事求是是正确的引导舆论的生命,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向,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只有贴近实际,舆论引导才能准确地展现实际;只有贴近群众,舆论引导才能广泛地赢得群众;只有贴近生活,舆论引导才能有序地引领生活。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求新闻传播媒介的新闻报道能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抓取事件的内在本质。所以不能草率地找一个或几个客观真实的事件来证明要传播给受众的观点,这样做往往会造成断章取义,就不能反映事件的本质,这种错误的传达,就会给受众以误导,不能算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舆论引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用生活中典型而生动的事件,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我们美好而和谐的社会目标共同奋斗。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求新闻传播媒介能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舆论引导工作的最高实际。

四、坚持大局为重的原则

坚持大局为重,就是要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不管在何种情形下,都要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情歌颂深化改革与开放中所涌现的先进典型,无情地批判与揭露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消极现象、腐败现象,维护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从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和谐社会的建设。

新闻传播媒介进行舆论引导要紧密地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善于发现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体察民情、反映民意,注重针对性和引导性,采用批评与建议的宣传手段,使党的政策方针深入人心。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找准引导社会公众舆论的切入点,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以大局为重,就是要强化新闻舆论引导的宏观意识,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感觉敏锐并全面把握,对政治局势、经济模式、意识形态、文化环境和社会各阶层的反映进行全面分析与估量,从而形成一种战略意义。”[4]舆论引导不具备全局意识与宏观意识,不从全局、宏观上去考虑如何引导舆论,就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大多只是对表面现象的就事论事,有可能引导还会出现错误。所以新闻传播媒介要从“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的高度,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树立大局意识,深化对社会舆论的引导。

在新形势下,新闻传播媒介更应该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如对传播中度与时机的把握,不要对某一地区过于集中地进行批评报道,不要过分地渲染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这样无限地放大了阴暗面的报道,会遮盖了光明的一面。仅就某个具体的事件来说可能是真实的,但是集中捆绑报道,就会造成本质上的失实,违背了新闻宣传的规律,与大局相左。新闻舆论引导也要走出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引导舆论就是要靠批评、曝光。这种错误在于没有分清主与次的关系,批评与揭露只是引导舆论的一个辅助的方面。社会中所出现的矛盾大多是人民内部的矛盾,要用民主的方法化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从而达到给人以启迪、给人以信心、给人以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目的。对不适宜公开报道的社会问题与矛盾,可用内参反映,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社会矛盾。对重大突发事件要把报道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首先考虑清楚,既要全面客观地报道事件的真实情况,又要关注其敏感性与复杂性,谨慎地报道,把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减到最少,这样既引导了舆论,又稳定了人心。

新闻传播媒介进行舆论引导,还要处理好日常的报道和重点报道的关系。新闻传播媒介要积极地干预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加大引导舆论的力度,对社会公众呼声高,反响强烈,又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要不惜资源与时间,经常地、连续性地给以关注与报道。因为抓住事关全局性的问题进行重点报道,就是抓住了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舆论引导突出重点、围绕大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围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及难点问题,运用多种方式,帮助社会公众澄清是非、理顺情绪、平衡心理、化解矛盾、增进团结,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服务社会的作用。因此,舆论引导必须从大局出发,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自觉地坚持以大局为重的原则。

五、坚持正面引导与负面报道相结合的原则

舆论引导必须坚持正面引导和负面报道相结合的原则,这是由我国舆论引导所肩负的任务与应实现的目标决定的。但是,正面舆论引导应为主旋律,负面报道所起的只应是辅助作用。正面的引导,就是要把一切有助于提升社会公众思想道德境界的新闻事件加以倡导和弘扬,构成强大的报道攻势,营造一心一意谋求发展,全力以赴促进社会和谐的舆论氛围,激发社会公众积极地参与和谐社会建设,自觉地维护社会的稳定;负面报道,是指对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的甚至丑恶、反动的现象与事件所进行的新闻报道。它的作用是通过批判和揭露让社会公众明辨是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世纪之初,我国面临的根本任务依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种矛盾交织突显,处理不当,必然不利社会的发展。新闻舆论引导只有以正面宣传为主才能解疑释惑,凝聚人心,把社会公众的精力聚焦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上来。总体情况来看,我国舆论引导的局面是好的,大多数新闻传播媒介都能坚持团结、稳定、的正面宣传报道。但需要注意的是:热点、难点突发事件等问题的报道要慎之又慎,妄下断语,不利社会稳定;负面报道不可过多过滥,对所报道的内容要积极地采取正面的引导,否则的话容易给广大受众造成假象,以为社会一团阴暗,不利和谐,这也是与社会主义新闻宣传纪律相违背的,当然与现实情况也不符。但是,也不是说不能进行负面的报道,若这样的话,新闻宣传报道会让广大的受众持怀疑的态度,新闻传播媒介终究会丧失公信力。只有将正面的舆论引导和负面的报道相互结合,以正面的舆论引导为主,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

六、坚持传统媒体舆论引导与网络新媒体舆论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在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已经意识到了网络的重要性,大多自办网络媒体,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新媒体是传统媒体扩大的一部分。它们是一种融合与互补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大量涌现,它们虽然以其海量的信息占据着传媒市场,但是传统媒体的优势依然是网络等新兴媒体所不可替代的,它拥有广泛的受众类型,发布的信息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所以,网络等新兴媒体可依托其新闻来源,通过复制和转载,发挥自己双向互动快捷迅速的优势,扩大自身的舆论引导能力,从而也分享了传统媒体用了几十年时间所累积起来的权威性、品牌形象和公信力。反过来,传统媒体可以有选择性的对网络等新媒体中的热点新闻事件,重大新闻事件,呼声较高的论坛跟帖观点给予深度的挖掘、全视角的归纳、积极的报道,以弥补其新闻时效相对滞后的先天不足。

因此,把传统舆论引导与网络等新媒体的舆论引导有机地结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能使各自的优势得到充分地发挥,相得益彰。能使信息多方位、多角度传播,扩大并增强各自的舆论影响力,实现对社会舆论立体化的引导,从而带来舆论引导的合力效应,共同创造和谐的舆论环境,促进社会健康地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