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早期华人民办机器出版机构的规模及其意义

早期华人民办机器出版机构的规模及其意义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早期华人民办机器出版机构的规模及其意义早期的民族机器出版业,既是文化产业,也是上海早期民族工业的一部分。其次,外资机器印刷出版业在技术、管理知识等方面为华人民办机器出版机构提供了借鉴。

三、早期华人民办机器出版机构的规模及其意义

早期的民族机器出版业,既是文化产业,也是上海早期民族工业的一部分。它们是在外资工业的诱导和示范作用下产生的。早期上海外资工厂的出现,不仅吸引私人资本转而投资近代工业,同时也为私人资本直接投资设厂提供了方便。首先,外资工厂冲破了清政府封建专制统治对私人资本自行设厂的限制,为私人投资机器印刷出版业创造了较为有利的环境。其次,外资机器印刷出版业在技术、管理知识等方面为华人民办机器出版机构提供了借鉴。如果“华洋阻隔”,则“虽中土技巧之士,莫由凿空而谈”(90)。但也正因如此,它在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就必须面对外国商人的强烈竞争。所以,继点石斋之后的华资同文书局、拜石山房、蜚英馆石印书局,投资都较大。同文书局“购备石印机十二架,雇佣职工五百名”(91),同年设立的拜石山房能与点石斋、同文书局成鼎立之势,盖应与两者规模相当。前面提到的蜚英馆有那么精细的分工,其规模可想而知。当时有人说上海“现在每一个印刷局都雇佣着一百或二百人”(92)。徐新吾《上海近代经济史》中估计到1894年民族印刷业的投资为10万两(93),以同文书局、蜚英馆、鸿文书局为2万元,其余为1万元计,根据是同文书局1893年失火时损失1.5万元而得出。事实上,据《徐愚斋自叙年谱》说,这个数目是同文书局得到保险赔偿的金额,实际损失当不止此数。这样较大规模的投资,不仅使之在与外商的竞争中站住了脚,而且使他们所印书籍质量还有胜过外商之处,清人姚觐元在述及同文书局时说的“历观全局用西法,而仍以墨印,较之点石斋胜多多矣”(94)就是一个明证。这种较大的规模,不仅使我国民族出版业得以生存,而且一开始就呈现出不凡的发展态势,这对于印刷技术的改进也不无裨益。我国后来印刷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民族出版业逐步发展,到20世纪初取代教会出版业和官办出版业而成为出版业的主流,与此皆不无关系。

民办机器出版业的发展,也吸收了都市大量的人员就业,从上面的叙述中,仅同文书局就有500人,其他几个大的机构也都有100人至200人来看,单是这几个机构已吸收了几千人就业,如加上铅印出版机构和过去一些老书肆的扩大,吸纳的人数当更多。就业机会的增多,更能吸引外地人大量来沪,以后来沪的大量移民,虽原因各别,但沪上大量的就业机会始终是都市永恒的魅力所在。另外,这些出版机构大量翻印中国传统古籍,“印成中国著作数百千种”(95),大到“《二十四史》、《图书集成》、《全唐诗》等,下至应试、干禄之所需”,确可谓“汗牛充架之巨帙”(96)。而且这些书价格便宜,对于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益处非小。还有一些原版书已散轶,由之翻印而得以保存,这也为今后的科学和研究保存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1页。

(2)《出版史料》1990年第1期。

(3)叶斌:《上海早期传教士麦都思》,《上海研究论丛》第11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39页。

(4)关于墨海书馆的迁址时间,有说1845年,有说1861年。吉少甫《中国出版简史》第265页云:“1845年英租界开辟以后,伦敦教会购进山东路一段为基地,墨海书馆于1861年从大境地区迁至山东路麦家圈(福州路以南的山东路一段)”。1845年的山东路还很偏僻,这时迁移的可能性不大,60年代以后,此地日益繁华,这时迁移至此的可能性较大,故这里采1861年说。

(5)王韬:《弢园老民自传》,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

(6)胡道静:《印刷术“反馈”与西方科学第二期东传的头一个据点:上海墨海书馆》,《出版史料》1988年第1期。

(7)叶再生:《现代印刷出版技术的传入与早期的基督教出版社》,《出版史料》1990年第1期。

(8)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7—188页。

(9)马光仁:《上海新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

(10)王韬:《瀛壖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18页。

(11)包括19世纪80年代后来沪经营出版业的日本人。

(12)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8页。

(13)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188页。

(14)《广学会年报》第11次,《出版史料》1992年第1期。

(15)王树槐:《清季的广学会》,《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四期上册,1973年5月。

(16)《同文书会年报》第1号,《出版史料》1988年第2期。

(17)《同文书会第七年年报》,《出版史料》1989年第3、4期合刊。

(18)宋原放、孙颙主编:《上海出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890页。

(19)据梅宪华《晚清的官书局》统计,《出版史料》1989年第3、4期合刊。

(20)《洋务运动》第四册,第79页。

(21)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51页。

(22)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0页。

(23)同上书,第141页。

(24)据《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288—289页表统计所得。

(25)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18、19页。

(26)黄苇:《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45页。

(27)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事略》。

(28)魏允恭:《江南制造局记》卷二“建制表”,上海文宝书局1905年版。

(29)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事略》。

(30)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页。

(31)以上均见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事略》。

(32)以上均见鲍源深:《请购刊经史疏》,载陈弢:《同治中兴京外奏议约编》卷五。

(33)《穆宗实录》卷二〇二“六年五月”。

(34)《创建上海江宁七邑公所碑》,《上海碑刻资料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97页。

(35)《吉尔杭阿致冯桂芬书》,《太平天国史料》,第230页。

(36)《忠王李秀成给上海百姓谕》,《太平天国文书汇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24页。

(37)鹤湖意意生:《癸丑见闻录》,《太平天国史料专辑》,第482页。

(38)佚名:《苹湖笔记》,《江浙豫皖太平天国史料选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3页。

(39)王步清:《见闻录》,《太平天国史料专辑》,第546页。

(40)鹤湖意意生:《癸丑见闻录》,《太平天国史料专辑》,第492页。

(41)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册,中华书局1862年版,第960页。

(42)《上海钱庄史料》,第738页。

(4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二十一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页。

(44)鹤樵居士:《盛川稗乘》,《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1页。

(45)《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第184页。

(46)《柳兆熏日记》,《太平天国史料专辑》,第287页。

(47)鹤湖意意生:《癸丑见闻录》,《太平天国史料专辑》,第492页。

(48)《太平天国史译丛》第2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99—400页。

(49)陶水木:《浙江商帮与上海经济近代化》,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6页。

(50)《太平天国史译丛》第1辑,第190页。

(51)段光清:《镜湖自撰年谱》,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9页。

(52)《吴煦档案中的太平天国史料选辑》,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279页。

(53)《查明两浙盐务情形折》,见《合肥李勤格公政书》卷四。

(54)《江督何桂清奏》,见《淮南盐法纪略》卷八。

(55)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页。

(56)同上书,第90页。

(57)梅朋、傅立德:《上海法租界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34页。

(58)《小刀会史料》,第489页。

(59)蒯世勋:《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59页。

(60)《北华捷报》1863年2月21日,见《太平军在上海》,第478页。

(61)《申报》1884年1月12日。

(62)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63)民国《法华乡志》卷一“沿革”。

(64)张大椿:《上海租界年表》,《上海地方史资料》(二),第85页。

(65)工部局华文处译述:《费唐法官研究上海公共租界情形报告书》第一卷第64页,1931年。

(66)徐公肃、丘谨璋:《上海公共租界制度》,见蒯世勋:《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页。

(67)徐公肃、丘谨璋:《上海公共租界制度》,见蒯世勋:《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7页。

(68)麦金托什:《在华早期的教会书馆》,《出版史料》1989年第1期。

(69)文化集丛: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又称文化丛。它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之中并作为一个文化单位发挥作用。文化集丛通常是以某一文化特质为中心,结合一些在功能上有连带关系的特质而组成的,其中每个特质都围绕中心特质而对于整体发挥作用。

(70)贺胜鼐:《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印刷术》,《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第258页后注。

(71)《出版史料》1989年第1期。

(72)贺胜鼐曰为《圣谕详解》,见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初编》,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270页。

(73)王汉章《刊印总述》内张静庐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群联出版社1954年版,第372页。

(74)宋原放、孙颙主编:《上海出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75)净雨:《清代印刷史小纪》,《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第355页。

(76)王汉章:《刊印总述》,《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第362页。

(77)《申报》1882年11月2日。

(78)徐润:《徐愚斋自叙年谱》,1927年版。

(79)《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内吴友如所绘“点石斋石印工厂图”下注。

(80)《申报》1882年12月17日,林乐知:《中西书院肄业诸生当自期远大说》,《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一卷,第554页。

(81)《申报》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三日。

(82)《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第368页。

(83)《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第362页。

(84)《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第368页。

(85)徐新吾、黄汉民主编:《上海近代工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50页。

(86)《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第69—70页。

(87)同上书,第373—374页。

(88)同上书,第362页。

(89)《申报》1887年1月13日。

(90)《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九。

(91)贺胜鼐:《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印刷术》,《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第270页。

(92)《北华捷报》1989年5月25日。

(93)徐新吾、黄汉民主编:《上海近代经济史》,第57—58页。

(94)《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41页。

(95)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009页。

(96)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6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