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出版业吸纳都市人口数量的估计

出版业吸纳都市人口数量的估计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出版业吸纳都市人口数量的估计出版业在对都市人口的作用上,首先表现在为都市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吸纳大量人口来沪。在计算上海出版从业人员数量的时候,不属于出版机构的印刷工人也应在考虑范围之列。许多出版机构本身不设印刷厂,大量的书刊都送到本埠别的印刷厂,印制这些书刊的那部分从业人员,事实上是上海出版从业人员的一部分。

一、出版业吸纳都市人口数量的估计

出版业在对都市人口的作用上,首先表现在为都市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吸纳大量人口来沪。每个出版机构的从业人员是个变数,不同时期从业人员的数量也不一样,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在抗战前达到发展顶峰;大东书局因为各种原因,却在战后国民经济全面崩溃的三年多动荡时期迅猛发展。但就整个上海出版业的发展来说,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在20世纪30年代。下面我们根据有关史料,对上海出版业鼎盛时期的从业人员作一粗略估计。

商务印书馆:1931年上海各机关职员约1000余人,男女工友3500余人,共4500余人,各省分支局职员工友约1000余人(1)。这些数字中,有些人员是未包括在内的。如商务印书馆王云五改组编译所以后的1924年,编译所人员达240人,这其中就不包括勤务人员在内。所设部门就有31个,其中事务部有11个股,近70人。这么多的部门,是需要不少勤杂人员的。又如其中的百科全书委员会下分6个系,固定的有31人,还有许多临时募集和馆外包件工作的,最多时达一百几十人(2)

中华书局:1936年在上海一地有职员660人,印刷人员1000余人(3)。1937年春,中华书局资本扩充至400万元,规模进一步扩大,仅港沪两厂职工就达3000余人(4)。到1937年,其印刷业号称远东第一,上海的中华书局总从业人员应有2000人左右。

大东书局:自1916年成立到1931年,职员发展到150余人,工人300余人(5),共有450余人。1946年抗战胜利迁回上海后,以“日出一书”为号召,在中小学教科书的出版中加入“七联”组织,同时大量出版法律、儿童和翻译小说等方面的书籍,特别是印制钞票、证券、税票、书刊等印刷业务的空前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上海一地的职工逾千人(6)

世界书局:其职工人数,朱联保在《我所知道的世界书局》中说:“在1921年到1923年间,全局共有职工100余人,并设编辑所、印刷厂于闸北香山路、虬江路,又设分局于广州、北京、汉口、奉天等处。”(7)这里是否包括编辑所、印刷厂的职工不清楚。但有一个数字可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1934年世界书局出版新书为511种,而当年的中华书局仅出新书482种(8),两者的机构设置差不多,都是集编辑、发行、印刷为一体的出版机构,中华当时的职工已逾千人,世界书局的职工人数应少不了多少,也即是说,至少到1934年,世界书局在上海的职工数应在千人左右。《上海出版志》第233页云:“书局的上海职工数为100多人,后来最多时达千人”,这里的“后来”时间比较模糊,我认为在30年代前期是可能的。

开明书店:人员较少。在1934年,上海总公司的3个处、所、1个室、18个部、33个科和4个委员会,全部工作人员只有100多人(9)。开明书店一直没有自己的印刷厂,初期有专门接排开明出版物的美成印刷厂,此厂虽为开明经理章锡琛的妻弟所办,毕竟不属于开明书店。此厂在抗战初期毁于炮火后,开明就更谈不上有自己的印刷厂了。没有自己的印刷厂,单是编辑、发行和管理人员数量当然不会很多,这也正是开明书店职工人数少的主要原因。

生活书店:据邹韬奋回忆,在他出国后的第二年,即1934年,“同事人数由二十人左右突增至六七十人”(10)。当然,生活书店是没有印刷厂的。此时,它除有《文学》、《世界知识》、《妇女生活》、《太白》、《译文》、《生活教育》等风行一时的杂志,还有发行量在15万份以上的《生活》周刊,如要自己印刷,其从业人员的数量就太庞大了。

除以上所举的大书店之外,其他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大书店还有12家,它们是中美图书公司100万元,民智书局50万元,神州国光社40万元,良友图书公司30万元,华通书局18万元,有正书局15万元,汉文正楷印书局15万元,北新书局12万元,现代书局10万元,新亚书店10万元,广益书店10万元,儿童书局10万元等12家(11)。这12家书店的具体从业人员数字已很难得知,只知儿童书局在增资到10万元后,职工人数达40余人(12),其他的出版机构我们从其资产中可以得出一个概数。虽然资产的多少并不绝对决定从业人员数量的众寡,但在出版业中,如没有印刷部门,一般来说,资产的多少和从业人员的数量是成正比例的。按资产来说,当时的生活书店只有2万元,这12家出版机构的资产都远在生活书店之上,如以生活书店的从业人员65人(取生活书店六七十人之中数)为这12家书店从业人员的平均数,则共有780人。

1935年,根据上海市教育局所做的调查,上海此时有书店261家,这个数字按其说明中所说:“全市书店,为数不少,本局以人力时间所限,调查不无遗漏”(13)。这不是虚言,上海当时的小书店,许多是“皮包书店”,并没有固定的编辑所和发行所,加上中共领导下的一些进步书店,不少是地下书店,据笔者所考,确有不少当时存在的书店未被列入。即按此数计算,数字也很可观。以亚东图书馆为例,亚东图书馆在上海的40年中,进进出出的编辑20人、发行人员32人,加上经理汪孟邹共53人(14)。营业兴旺以后,从业人员为20多人(15),1935年的资产约计为9000元,而当时资产约计在1万元以上的出版机构有69家(16),除去上面所举的18家之外,资产在亚东图书馆之上的还有51家,每家以从业人员30人计算,共有1530人。其他192家出版机构以平均10人计,应有1920人。这样,在30年代,上海出版业的直接从业人员的概数应为4500+2000+1000+1000+100+65+780+1920=11365人。

在计算上海出版从业人员数量的时候,不属于出版机构的印刷工人也应在考虑范围之列。许多出版机构本身不设印刷厂,大量的书刊都送到本埠别的印刷厂,印制这些书刊的那部分从业人员,事实上是上海出版从业人员的一部分。在印刷业中,其从业人员当然不全是为了出版业的。有些是进行账单、产品包装等印刷的,但主要是出版印刷人员是没有问题的。这一点我们在印刷机构同出版机构的同步增长中就可得出结论。1895年以前,上海出版机构较少,这时全上海的印刷机构也不多,到1894年,上海外资印刷机构仅7家(17),本年中,属于民族工业的印刷业,上海也仅7家(18),两项合起来仅14家。1894年,印刷和造纸业两项合计的工人数只有2513人(19)。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出版机构大增,仅1931年《上海商业名录》记载的就有136家(20),报纸48家,而这时的印刷机构见诸记载的有294家。这说明出版机构的增长是印刷机构得以增长的重要原因。

30年代上海印刷工人的数量,据1934年上海社会局的调查,在所列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计27类中,工人总数为703713人,印刷出版类工人数为12677人,占总数的1.81%,在27类中居第9位。此次统计,在各类之下又分为229种行业。如印刷出版类分为印刷业、制版业、铸字业、装订业4个行业。其中印刷业工人11195人,制版业585人,铸字业248人,装订业为649人。在229个行业中只有15个行业为万人以上,印刷业是其中之一,居第14位(21)。出版印刷业中的12677人中,当然也包括了前面所计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书局的印刷工人。也就是说,这12677人与前面的出版直接从业人员11245人中有部分是重叠的。那么除去出版业外的印刷工人人数是多少呢?在1939年对上海工人状况的调查中,这样说道:“上海印刷工人的数目,一般说起来,是相当多的,差不多在12000人以上。分布的情形大约是:商务有三千多人,占总数的25%;中华一千多人,其他各比较小的铅印出版合计五千多人;报界500人左右,西商铅印零件三四百人以上;西报一百多人;日商出版、报业、零件共三百多人,华商零件一千多人;彩色石印五六百人以上,日商石印也有一百多人”(22)。这12000多人中,据我们计算出版直接从业人员11365人中仅商务、中华、大东、世界的印刷工人总数量不过6000人,其余人数则未包括在内。如以1934年统计的出版印刷类工人数12677为准,则12677-6000=6677人,这6677人应基本属于从事出版业的。这样上海从事出版业的人数应为11365+6677=18042人。需要说明的是,就整个书籍的出版量来说,上海出版业在抗战前达到最高水平,但印刷业则不一样,不少大的出版机构虽然出版书籍大大减少,但印刷方面的业务却加大了,甚至靠印刷业务来支撑其生存。就印刷工人的总数来说,上海抗战以后印刷工人的人数要比战前为高,到1946年11月,上海有印刷厂500多家,有工人50000人(23)

在出版业对都市人口的吸纳上,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值得考虑。一是上海有比较成熟的文化市场,书籍、报刊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都发育得相当完善。一批文化人来沪,有相对独立的经济来源,能够依赖市场而生活。单是杂志一项,1936年前后,上海的杂志就有月刊101种,半月刊39种,周刊31种,季刊17种,年刊8种,半年刊8种,旬刊5种,两月刊4种,半周刊2种,计215种(24),每种杂志平均每月出16开本50页,则每月的总产量已在1万页以上(25)。单是每月这1万页的杂志所需的撰稿量已不在少处,更何况还有大量的书籍、报纸所需。1936年,仅内政部登记的上海新出图书有5721种、报纸23种,如按杂志推算,这个数字仅占实际出版数的一半而已。如书籍每种按100页计算,每月上海出版的新书总页数也有近10万页。即便每人一天能写1000多字,一个月当中从不间断,所需撰稿人也需400人左右。这些人中是直接出版从业人员的毕竟是少数。

二是有些是出版业中的股东,但不是出版业中的从业人员。例如生活书店曾有两千多股东,但是出版直接从业人员的极少;还有一些人从出版业中投资获利,而又投资别的行业,这些也是由于出版业的缘故而吸纳都市人口的。

三是出版业中的直接从业人员,用其在出版业中的收入养活携带来沪的家属。这些虽都不是出版业的直接从业人员,但应该说是出版业对这部分人在都市进行吸纳、消化的。就上海行业人员的总体待遇来说,从事出版业人员的待遇是较高的。以出版业中待遇最低的印刷工人而言,工作时间与别的行业相比是较短的,别的行业一般在12小时左右,多的达14—15小时,印刷业一般为9小时(26),而待遇却较高。在此把1928年上海部分行业的工人工资列表如下(表4-1)。

表4-1 1928年上海部分行业工人每月平均工资一览表

img29

注:此表据《中国现代史统计资料选编》第265页《上海各业工人每月平均工资统计表》改制而成。

表4-1中除邮务一业外,印刷业的工人在各业中是最高的。即使到1939年,商务职工工资平均50元薪者仍占10%,40元薪者约25%,30元薪者约35%,20元薪者约30%。(27)另外还有每年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奖励金(28)。而到每年年末,职员加发24天升工赏,工友加发7天升工赏,而杂役除加发12天升工赏外,每逢佳节各赏给4元。设职工因病请假,医药费由公积金项下拨付,其工资除开始第一日外,余亦由该项公积金贴补2/3,以一月为限。商务职工年龄在30岁以上的,占绝对多数,工人多有妻子儿女的负担,有的还有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等的负担。在“一·二八”前,生活水平较低,工人的收入一般都可维持自己和家属的生活。(29)“八一三”后,工人的薪资有所下降。但1946年至1949年5月,商务印书馆在营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一般职工每月工资也可买白米3石左右(30)。即使每人按供养一家3人计,则因出版业而供养的人口为(18042+400)×4=73768人(从有关统计来看,上海每户平均人口为5人)。事实上,出版界编辑及管理层职员所供养的人数远不止3人。如商务印书馆在1932年8月至1937年8月职工的每月工资情况是:总经理1000元,科长级职员300—400元,编辑、编审员150—300元,中层股长级职员100—150元,一般职工30—50元,学生、学徒14—20元(31)。这还不包括各项津贴和奖金在内。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20世纪30年代上海出版业为都市所吸纳、消化的人数估计应在8万人以上。而全上海1931—1936年间“华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总计每年的人口平均数为3490790人(32),出版业所吸纳、消化的人口占当时上海总人口的2.3%。如考虑到这些人在都市的消费情况和出版业所带动的纸业的发展,则人数更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