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息文本的演变

消息文本的演变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消息文本的演变消息,又称为“电讯”。“消息”一词,在我国的最初意思是事物的“消长”变化,[8]后逐渐演变为“音讯”的意思。今天的“消息”,是传播新闻信息的报道体裁。在斯通的倡导下,要素式的写法被定格为消息的开头,定名为“导语”。消息的主体,被当作对导语的补充、扩展和说明。

一、消息文本的演变

消息,又称为“电讯”。在新闻学教材和新闻学著作里,对消息的定义有很多,它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7]

“消息”一词,在我国的最初意思是事物的“消长”变化,[8]后逐渐演变为“音讯”的意思。汉末女诗人蔡琰在《悲愤诗》中说“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就是“音讯”的意思。

今天的“消息”,是传播新闻信息的报道体裁。1844年,美国科学家莫尔斯发明了点与划组成的“莫尔斯电码”。1851年,美国港口新闻联合社(美联社的前身)率先采用电报传递方式传送新闻稿件。1889年,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采用先将新闻要素置于消息开头的新写法发回一条消息。总编辑梅尔维尔·E.斯通将其归结为“五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果。在斯通的倡导下,要素式的写法被定格为消息的开头,定名为“导语”。新闻学称“五要素”俱全的导语为“第一代导语”。消息的主体,被当作对导语的补充、扩展和说明。

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广播电视等新兴媒介的相继诞生,一些新闻工作者为适应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开始了新的消息写作尝试。1954年,《纽约时报》总编辑在采访部贴出布告:“我们认为:没有必要,也许永远没有必要,把传统的5个W写在一个句子里了。”这就催孕出“第二代导语”的诞生。

第二代导语要求把“最重要的、最能唤起人们阅读兴趣”的事实,突出地写进导语,把其他事实放在消息的主体部分或结尾部分来写作。因此,相对第一代导语来说,第二代导语具有突出重点和写法更灵活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