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题片的概念与内涵

专题片的概念与内涵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专题片的概念与内涵根据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对电视专题片的界定,我们从节目的特性出发,把专题片表述为:以主题为统领,以解说词为主要叙事方法,以声画对位为组合方式,旨在对社会某一成就、某一人物或是某一文化现象进行专门报道的一种电视节目样式。

二、专题片的概念与内涵

根据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对电视专题片的界定,我们从节目的特性出发,把专题片表述为:以主题为统领,以解说词为主要叙事方法,以声画对位为组合方式,旨在对社会某一成就、某一人物或是某一文化现象进行专门报道的一种电视节目样式。专题片具有以下特点:

1.在节目内容上,专题片重在提炼主题

专题片重在提炼节目主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创作思维上,专题片的重主题,要求对节目素材进行提炼,把最能反映人思想状况、最代表人生事业成就的事实、最能说明事物本质特征的相关材料集中起来,加以表现。二是在节目选题上,专题片是以现实生活中出现或发现的真人真事为节目对象,有着较为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感,注重选题的重大性,内容的显著性、新鲜性和接近性。三是在文本创作上,专题片允许较多地运用象征、隐喻、联想、对比、渲染、夸张等文学手段来表现生活。如《望大陆》以于右任先生思乡绝唱《望大陆》为题,揭示和构建了于右任生前对祖国大陆殷切思念之情。《望大陆》始终围绕于右任先生对大陆思念之情的这个主题,通过书法家钟明善的挥洒和学者文怀沙贯穿全片的吟诵,使于右任先生的思乡之情产生了一种荡气回肠的感染力,从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难忘的印象。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与作品中的客观表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创造出统一而独特的艺术境界。

2.在节目结构上,专题片多用横向结构

专题片多以事物“空间”变化为结构,即围绕一定的主题思想选材,安排节目结构。因此,专题片在画面的组接上,可能是不连贯、不规则和断断续续的,需要使用较多的解说词、串联词、旁白等方式来联结画面,才能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节目整体。此外,专题片在节目时空处理上是比较灵活自由的,表现出三种时态的灵活运用,即既可以采用“现在进行时”的画面图像,也可以采用“过去进行时”的画面图像,还可以采用表现“将来进行时”的“幻觉镜头”、“梦镜头”,等等。简言之,只要有利于表现主题思想,什么样的时态都可以运用。

3.在镜头运用上,专题片多种镜头并用

专题片对画面的讲究明显胜过纪录片,主要表现在画面造型、画面构图和画面平稳上。画面的端庄、严谨、规范和干净,是我国专题片的传统风格,也是与纪录片的区别所在。与此同时,专题片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在画面组接时还可以运用表现“过去进行时”的镜头,如“追述镜头”、“摆拍镜头”;可以通过镜头来表现“将来进行时”的情景,如“幻觉镜头”、“梦镜头”,甚至是“意识流镜头”等。

4.在声画关系上,专题片重在声画对位

声画对位源自于音乐的“对位法”,意指复调音乐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调、不同的节奏组合起来,构成一首乐曲,形成一种复杂多变的艺术效果。

电视节目的声画对位是借用音乐的做法,将声音与画面看做是两个各具表现功能的语言实体,在一定主题的统领下,发挥各自的表意功能,允许声音和画面在一段时间内的适度分离,产生强烈的冲击力,从而起到深化主题、烘托渲染、对比并列的节目效果。声画对位有“对立”和“并列”两种形式。

声画对立是节目内容与节目主题的相反。这种相反,是以一种错误、丑恶或失败作为铺垫,来烘托正确、美善或胜利,形成明显的对比效果。例如,为表现一个残疾弃儿受到社会的深深关爱时出现“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就是一种声画对立。利用这种声画的对立,可以唤起观众对残疾弃儿的同情,也暗含着对弃儿父母的指责与批判,还可能引发人们对社会伦理的思考。

声画并列,是把声音与画面作为各自分离的两种传播符号,在一定主题与内容的联结下,形成声音与画面并行发展、和谐组接的节目方式。声画对位的特点是:利用声音和画面不同步而产生的信息差距,充分调动观众视听的注意力,唤起观众的联想,从而产生1+1>2的传播效果。例如,专题片《邓小平》就采用声画并列的方式,获得声音与画面的和谐组接:画面是空中俯拍的香港,声音是邓小平生前曾说过的一句话:“我想活到1997年,到香港我们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声音与画面适度分离,又以某种内在的关联组合成一个整体,极大地丰富了节目的信息容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