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发现的含义

新闻发现的含义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新闻发现的含义“发现”二字,并不神秘。诺贝尔奖得主奥·圣捷尔吉曾经说过:“所谓发现,就是看到人人看到的,却想到人人想不到的。”

一、新闻发现的含义

“发现”二字,并不神秘。

诺贝尔奖得主奥·圣捷尔吉曾经说过:“所谓发现,就是看到人人看到的,却想到人人想不到的。”

发现的含义,就这么简单。然而,真正理解这含义,往往要付出“学费'。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泰勒,受命采访一位著名女演员在纽约的首场演出。他赶往现场一看,剧院门口贴着一张告示,上面写道:“演出因故取消”。他以为万事大吉,就打道回府睡大觉去了。到了半夜,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了他的酣梦。他拿起话筒一听,大惊失色:糟了!他万万没有想到,那位女演员已经自杀身亡,演出取消事出有因。纽约的多家报纸都抢先刊发了这一惊人的消息,他彻底失去了一个采访爆炸性新闻的难得机会。

无独有偶。还是一位美国的青年记者,总编辑派他去采访一对名男名女的盛大婚礼。为此,他事先作了充分的准备。到了预定日子,他急匆匆、喜冲冲地驱车奔到新郎家,看门人拦住他:新郎跑了,婚礼取消。于是,这位记者垂头丧气地回到报社,向总编辑如实汇报。老总听罢,拍案惊道:“新郎跑了,这不是比举行婚礼更有价值的新闻吗?”

泰勒付出了“学费”,从此记取教训,在人人都看到、人人想不到上培植发现能力,成为美国新闻界的名记者。那位青年记者吃一堑、长一智,马上奔赴现场重新采访,总算体验到了新闻发现能力对于记者生存竞争的宝贵性。

其实,在发现面前付出“学费”,每个初出茅庐的新闻人都有同样的经历。

对“发现”一词, 国家新闻出版署指定的“校对法典”——《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那么,站在新闻报道的角度,发现的含义是什么?

对此,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提出一个权威的解释:“新闻发现,就是把前人没有看到过的新出现的事物、没有找到的新揭示的规律,及时、准确地传播出去。”

这就是说,发现的第一要义,就是抓住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东西。

这就是说,新闻发现能力,是新闻工作者善于迅速发现新鲜事物、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新闻发现作为一种敏感力、一种判断力、一种捕捉力,核心目标在于追求新闻价值量的最大化。

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新闻与发现是等值的,新闻报道实质上就是一种发现。“新闻发现”是动词,也是名词,记者通过自己的创造性的劳动,发现的新闻应该具有独创性和创新性,具有专利性和非重复性。毛泽东说过:“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新闻发现正是这样,总得不断地开拓进取,在探索中发现,在超越中前进,创造出独出“新”裁、不落窠“旧”的新闻来。

既然新闻发现在于抓住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东西,实现新闻价值量的最大化,那么它的着力点在哪里呢?南振中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6个善于发现”,很有指导意义:

1.善于发现或者找到世界上迄今还没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的、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

2.善于发现或者澄清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事实真相。

3.善于发现或者提炼出有助于解决当前各种困难和社会矛盾的新鲜经验。

4.善于发现和捕捉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深刻地揭示改革开放大潮中人们观念上的新变化。

5.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

6.善于发现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的苗头、新的动向,准确地预测和描绘事物发展趋势。

新闻发现的理论意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曰主线论,二曰工序论。

从主线论理解,新闻发现既贯穿于发现本身,又贯穿于采访,贯穿于写作,是新闻报道的主线。发现自然是发现的过程,采访、写作同样是发现的过程。只有在采访中发现好素材、好线索,采访才能与成功结缘;只有在写作中发现好角度、好构思,写作才能与精品联姻。

从工序论理解,新闻发现是新闻报道的第一道“工序”。新闻报道有着规律性、逻辑性的“工序”:首先发现线索,继而采访取材,最后写作成稿。3道“工序”受规律、逻辑支配,不可任意颠倒。既然发现是第一道工序,它就决定着下两道工序的走向和成果。发现一条好线索,就等于抓住了好新闻的一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新闻工作者需要培植这能力、那能力,而第一位需要培植的则是新闻发现能力。新闻发现能力既是主线能力,又是工序能力。它既是“纲”,纲举而目张;又是“目”,目张而网罗。如果新闻人的发现能力达到了纲举目张、目张网罗的境界,那就渔夫下海、网网有鱼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