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发现的个层次

新闻发现的个层次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新闻发现的3个层次新闻在于发现,先有新闻信息和线索的发现,而后才有新闻报道的出现。新闻发现的目的,就在于占据新闻传播的空白点、转捩点和制高点。事物的螺旋式上升,必然产生新的制高点,这制高点具有突破的意义,更是新闻发现倾心的地方。新闻发现的核心,就是寻找新闻空白、填补新闻空白。也就是说,新闻发现要竭力实现0的突破、刷新历史记录,捕捉首创新闻和独家新闻。

二、新闻发现的3个层次

新闻在于发现,先有新闻信息和线索的发现,而后才有新闻报道的出现。新闻发现的目的,就在于占据新闻传播的空白点、转捩点和制高点。

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呈现出新陈代谢的趋势,新闻代表着其中新的力量,发挥着鼓吹新事物、引领新潮流的作用。事物的否定之否定,必然产生新的空白点,这空白点具有首创的意义,是新闻发现最为投入的地方。事物的曲折式前进,必须产生新的转捩点,这转捩点具有开拓的意义,也是新闻发现注目的地方。事物的螺旋式上升,必然产生新的制高点,这制高点具有突破的意义,更是新闻发现倾心的地方。

因此,新闻发现有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首度发现。新闻发现的核心,就是寻找新闻空白、填补新闻空白。哪里没有新闻,哪里就有新闻。“于无声处听惊雷”,是新闻发现的最高境界。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如果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则最有新闻价值,最为读者关注。也就是说,新闻发现要竭力实现0的突破、刷新历史记录,捕捉首创新闻和独家新闻。

2008年5月12日,我们的共和国遭受了她诞生59年来最惨烈的灾难,一场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袭击了川、陕、甘的大片国土,整个世界震惊了。对于这样的举国哀痛的灾难新闻,新闻人最不愿意去“发现”。然而,面对人神共泣的灾难,新闻人没有放弃自己的职责,他们组成一支支“新闻敢死队”,冒着余震的危险,深入灾区第一线,启动创新思维去发现新闻中的新闻。他们不是去发现灾难,而是去发现灾难中的不屈不挠,发现感动自己、感动读者、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的可歌可泣。一时间,全国4400多家新闻媒体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宣传大合奏,唱响了一曲曲“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舆论壮歌,谱写了中国新闻史上最瑰丽的篇章。

震后第二天,在德阳市东汽中学坍塌的教学楼里,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扒开废墟,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获救的孩子告诉记者,是老师保护了他们。这位老师名叫谭千秋,是教导主任,地震袭来的一瞬间,他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庇护着4个学生。孩子们都生还了,而他却遇难了。

震后第三天,当解放军官兵掀开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震垮的水泥横梁时,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了:一位女教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孩子,胸前还护做3个孩子。这位女老师叫杜正香,今年48岁。她以生命守护的5个幼小的生命,最终没有摆脱死神。她的女同事杨树兰老师对记者说,“杜老师要不是为了救学生,自己一个人肯定能跑出来。可我知道,她肯定不会扔下自己的学生。”

汶川县映秀镇小学29岁的老师张米亚,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绵竹县一所小学的教学楼垮塌,100多个学生被埋在废墟中。紧张营救的消防战士已经抢救出了10多个孩子和30多具尸体。就在这节骨眼上,突然发生了余震,教学楼面临二次垮塌的危险,现场指挥命令所有人必须撤出废墟。几名刚刚救出学生的消防战士一边大叫“下面还有孩子”,一边强行冲向废墟,被其他几名战士死死地拽住。这时,其中一名战士荆利杰突然跪地哭求:“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记者们身临其境,用他们职业的嗅觉,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悲壮而感人的新闻。从这连篇累牍的新闻中,我们读到了谭千秋、杜正香、张米亚“比泰山还重”的献身精神,读到了解放军官兵、消防战士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拼搏气派,同时也读到了这次大地震灾难最惨重的地方是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数万个学生和孩子的生命瞬间陨灭。

新华社记者朱玉、万一、刘红灿于5月23日,跟随我国最顶尖的心理学专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张侃,来到安县桑枣中学,采访这位教授的教授对灾后初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新闻。在带着既定题目的采访中,他们不忘睁开发现的慧眼,通过与学生、老师和校长的接触,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大震之际“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的新闻线索。他们如获至宝,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抓住新发现,进行了深入的题外采访。随后,他们写出了两篇稿件:《院士心理学家为学生上“安心”课》、《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报道发表后的受众反应和社会效果证明:无意发现的后则新闻,比有意采访的前则新闻更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

为了让读者理解问题,特将后则新闻引录如下:

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

他矮,胖胖的。

他所在的中学,是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在绵阳周边非常有名。学校教学质量高,连续1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周围家长都拼命把孩子往里送。人数最多的班,有80多名学生,最前排的学生几乎坐在老师下巴前。

地震来临时,他正在绵阳办事。大地震动,他站不稳,只好与学校的总务长互相搀扶着。

手机打不通,电话断了,第一波震荡过去后,他立即驱车往地处重灾区的学校赶。

车开得飞快,路上他一句话也不说。

他惦记着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心里最怕的是那栋楼出事。

20世纪80年代,那栋楼建设时,学校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断断续续地盖了两年多。到后来,没有人敢为这栋楼验收。

老师和学生都不愿意搬进去。谁都知道,没有人敢验收的楼,建筑质量是什么样的成色。

当时,他还是普通教师,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别人不敢搬,他只好带头搬进去。

搬进新楼时,楼梯栏杆都是摇摇晃晃的。灯泡各式各样,参差不齐。教室本应雪白的墙上,除了底灰,什么都没有。

后来,他当领导了,下决心一定要加固这栋楼。

1997年,他把与这栋新楼相连的一栋厕所楼拆除了。因为他发现,厕所楼的建筑质量很差,污水锈蚀了钢筋。他怕建筑质量不高的厕所楼牵连同样质量可疑的新楼,于是要求施工队重新在一楼的安全处搭建了厕所。这样,虽然在高层教室里的同学上厕所不太方便,但是孩子们安全。

1998年,他发现新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他非常生气,找正规建筑公司,重新在楼板缝中老老实实地灌注了混凝土。

1999年,他又花钱,将已经不太新的楼里那些华而不实、却又很沉重的砖栏杆拆掉,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接着,他又对这栋楼动了大手术,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要求,重新灌水泥,将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他动手测量,每根柱子的直径加粗了15厘米。

这栋实验教学楼,建造时才花了17万元,可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

学校没有钱,他就一点一点向教育局要。他修楼的钱,就是这样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5万元地“化缘”而来。

教学楼时刻要用,他就与施工单位协调,利用寒暑假和周末,蚂蚁啃骨头般,一点点将这栋有16个教室的楼修好。

对新建的楼,他的要求更是严。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板,只贴一下不行,他不放心,怕掉下来砸到学生。他让施工者每块大理石板都打4个孔,然后用4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

因此,即使是这次大地震产生的剧烈震动,教学楼的大理石面没有一块掉下来。

他知道,教学楼不建结实,早晚会出事,出了事,没法向学生家长交代。他说,不是没有见过出事的学校,有的学校墙没弄结实,倒塌砸到学生。

他还看到,有的学校应急疏散组织得不好,造成学生踩踏事故。他不能让这样的危险降临在自己学生的身上。于是,他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

他会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习,但孩子们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

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疏散时,两个班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会错。

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学生们早已被事先安排好。孩子们事先还被告知的有: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

学校紧急疏散时,他让人记时,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

刚搞紧急疏散时,学生权当是娱乐。半大孩子除了觉得好玩外,还认为这是多此一举。有人也提出反对意见,但他坚持。

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他对老师的站位都有要求。老师不是上完课甩手就走,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要站在适当的位置。他认为适当的时候是: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下晚自习和紧急疏散时——都是教学楼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他认为适当的位置是:各层的楼梯拐弯处。

老师之所以被要求站在那里的原因是,拐弯处最容易出事,孩子如果在这里摔倒了,老师毕竟是成人,力气大些,可以一把将孩子从人流中抓住提起来,不至于让别人踩踏上。

每周二都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他管得严,集体开会时,他不允许学生拖着自己的椅子走,要求大家必须平端椅子——因为拖着的椅子会绊倒人,后面的学生看不到前面倒的人,还会往前涌,所有的踩踏事故都是这样发生的。

那天地震,他不在。学生们正是按着平时学校要求的、他们也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

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门。

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老师站在楼梯上,喊:“快一点,慢一点!”

老师们说,喊出的话自己事后想想,都觉得矛盾和可笑。但当时的心情,既怕学生跑得太慢,再遇到地震,又怕学生跑得太快,摔倒了——关键时候的摔倒,可不是闹着玩的。

那天,连怀孕的老师都按照平时学校的要求行事。地震强烈得使挺着大肚子的女老师站都站不住,只得抓紧黑板跪在讲台上,但也没有先于学生逃走。惟一不合学校要求的是,几个男生护送着怀孕的老师同时下了楼。

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

学校所在的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剧烈的北川,学校外的房子100%受损,90多位教师的房子都垮塌了,其中70多位老师的家里砸得什么都没有了。

他从绵阳疯了似地驱车回来,冲进学校,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他的学生--11岁到15岁的孩子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

他最为担心的那栋他主持维修、加固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那座楼上的教室里,地震时坐着700多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

老师们迎着他报告:学生没事,老师也没事。

他后来说,那时,他浑身都软了。55岁的他,哭了。

通信恢复后,老师们接到家长的电话,都骄傲地、大声地告诉对方: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说话时眼中都噙着泪水。

他的老师们收入都不高,平均月收入1126.78元。学校的墙上写着:“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

那时,在大震中分布四处的家长们的伤亡数尚在统计中,学校墙外的镇子上,也是房倒屋塌,求救声一片。但是这个镇里的一所中学,却在大震之后,把孩子们带到了家长面前,告诉家长,孩子连毫毛也没有伤一根。

他叫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的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

5月24日,这篇报道发表后立即在全国引起了震动。网友的帖子爆满网络,争相赞颂叶志平,称他是“中国最牛校长”……

一位网友写道:“死神不相信眼泪。这些天,面对媒体报道的灾难与死亡,我没有流泪,只有悲怆和痛楚。我谴责上天,你对中国不公啊!而当读了叶志平校长居安思危的事迹,我流泪了。我为2200多名学生无一伤亡而哭,为100多名老师无一伤亡而哭。大震当前,有惊无险,这是化险为夷的奇迹!我为这奇迹而哭,我为活着的每一个学生和老师而哭。55岁的叶校长哭了,我理解他的哭。因为活着,才能看到眼泪;因为活着,才能相信眼泪。”

寓居美国的汉语作家北明先生,从香港《苹果日报》上看到新华社记者的报道后,给叶志平写了长达2600多字的信。他说:“大地震发生后,您的中学2300师生,其中包括您重修的教学楼内的700多名师生,无一伤亡。据保守统计,本次大地震14个受灾县市、65所中小学的6898间校舍的瓦砾中,约有1万左右师生遇难。您主持工作的桑枣中学是这次天灾加人祸中的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是您在触目可及的腐败和豆腐渣工程海洋中,凭借校长的责任和普通人的良心,默默地、坚韧地创造的。”“灾难降临,您在大地的疯狂震动中,从外地往赶回自己的学校。看到的是平日演习撤离结束时的景象:全部师生都在操场,老师站在最外围,守护着学生。您听见报告:全体师生无一伤亡。您提着的心轰然落地,终于再也撑不住了:浑身发软,热泪盈眶。”“亡羊补牢,当务之急;惩罚过错,非常必要;鼓励先进,则意义深远。谢谢您数年如一日锲而不舍修整教学楼,谢谢您带领桑枣中学防患于未然,谢谢您在将近7000校舍瓦砾废墟上,尸陈遍地、满目疮痍中,为安县保留了一个师生齐全的中学;为四川树立了一个校长的典范;为中国未来继承了一种关怀苍生的仁义传统。”“请接受我的敬意!”

“想见到真正的天使,必须经过地狱,除了这个过程,我们已经无法辨别见到的是天使还是魔鬼了。”不久,国家教育部在首批表彰奖励的3个“抗震救灾先进集体”中,给了叶志平的桑枣中学一席之位。许多网友还纷纷在网上倡议、投票,将叶志平“顶”入2008年度“感动中国”的候选人。

是新闻发现,是首度发现,促成了叶志平事迹报道的成功。这一成功充分证明,新闻发现占据空白点,努力在“首次”、“第一”上做文章,才能赢得广大受众的“喝彩”、“捧场”。在整个汶川地震的报道中,《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的稿件成了最有新闻发现价值的作品之一。

第二个层次,二度发现。新闻的首次发现具有强烈的机遇性,机会难得,遇之不易。为此,我们可以借梯上楼,进行二度发现。所谓二度发现,就是对首次发现的新闻进行二次开发。如果说首度发现是先发制人,那么二度发现则是后发制人,“梅开二度”同样绚丽夺目。二度发现的要领,就在于占据制高点,在后发制人上开发新闻的价值。

《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家媒体的记者以新华社记者的首度发现为“机遇”,纷纷投入二度发现,采访“震灾中最牛的校长”叶志平。《山西晚报》的记者康景琳采写了《我要做学生们的保护神!》的通讯。通讯紧紧围绕桑枣中学大震中“师生无一伤亡”的主线,开发、挖掘了了叶志平当好学生保护神的新的典型事例。

一是“一意孤行”。叶志平1995年担任校长后,连续三四年就对前任修建的未验收的教学楼进行加固,学校简直成了建筑工地。一些教师有意见,就熱嘲冷讽地对他说:“咱们学校办个建筑公司吧!”他批评对方面两个字:“乱说!”。从2004年开始,他每学期组织学生们进行紧急疏散演习。对此,学生们欢迎,可老师们嫌烦,说他没事找事。对此,叶志平只有两个字“不听”。叶志平说:“我这个人啊,我行我素,一意孤行,认准的事,不听别人的。”

二是“敢于负责”。叶志平眼中,“学校利益高于一切!”给学校干活的施工队,全部在县监察室监督下竞标、中标。给他送礼的一律不给面子;想跟他耍滑头的,全被他收拾得服服贴贴。他当校长之后,先后盖起4栋楼。每栋楼修建时,他经常在工地上转悠。有一次,他发现沙子含泥量太重,立即让公司来人解决。“大中午,我在太阳底下等了两个小时,他们也没来人。我火了,立即拉闸停电,不让他们干了。”“我总是笑嘻嘻的,看着好脾气,可错了不改,我就要收拾他们。”叶志平特别推崇一句话:“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他说:“勇于承担责任,是一个人行事的最高原则,我按程序做事,将细节做得精致,体现高贵与品质。”

三是“最讲良心”。叶志平说:“我的想法很简单:孩子们来了学校,我们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安全。就算我不是校长,我还是个教师;不是教师,我还是个有良心的人。”为了学生的安全,他厚着脸皮找钱修楼。他与县水泥厂厂长熟,每次大修都向厂长要水泥。3年共要了500多袋。“用了一部分,大部分卖了,变成现金,支付工人工资了!”,新建成的6层女生宿舍楼住着11岁至15岁的女生,按标准住900人,却住进去1000人。他最担心发生火灾、停电时,孩子们惊慌失措、四处乱跑,发生踩踏事故。为此,他多次在这里演习,使女生们熟悉了自己的逃生路线。最快的一次,1000名学生全部撤离仅用了46秒。叶志平是个工作狂,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总在凌晨两点后入睡。1978年到学校当老师,任班主任,一直干到校长,他把一生都奉献在这里。他说:“桑枣中学是我一辈子的心血。”

通过3方面的典型事例的二度发现,通讯生动刻画了叶志平的“保护神”的感人形象。正因为他爱学生、讲良心、敢于负责、一意孤行,他在大震中收获的是如花生命的继续绽放,是人间最丰厚的回报!

第三个层次,深度发现。首度发现的新闻,并不意味着穷尽了新闻的深度,犹如开掘矿井,首度挖出了矿藏,并不意味着挖出了更深的矿藏。这就为新闻的深度发现留下了空间,新闻人尽可以向纵深进军,从中发现有深度意义的新闻来。

大震刚过,余震不断,叶志平立刻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成立了以他为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带领全校教职工迅速开展紧张的抗灾自救。他带头冒险排危,清除断砖破瓦,组织大家自己动手搭帐篷、修厨房,建起了临时生活区,让风餐露宿在学校操场上的两百多个教职工及其亲属,有了可以遮风避雨、吃饭睡觉的“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正常生活。

《东方今报》特派记者路治欧在深度发现上独辟蹊径,来到桑枣中学,抓住震后复课这一读者关注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

叶志平最着急的是学生的学业,他把建设临时校区、尽快复课当作头等大事。为了让参加今年中考的500多名初三学生不耽误课程,他组织初三年级组的教师四处布点,办起了临时校外辅导站,把各种复习资料和训练题送到初三学生手里,帮助、指导他们搞好复习。初三学生叶波的父亲专程从打工的广东顺德赶回来,找到叶志平说:“实在复不了课,我就把孩子带走上学了。”叶志平说:“相信我,三五天就复课,不要带他走了。”

建设临时校区估计需要800万元。叶志平利用他的“最牛校长”的知名度到处“化缘”。一个北京老板要捐14万元,一个东北人打电话要捐5000元,成都有公司要捐7万元,还有捐助者提出到学校察看后愿意捐4万元。对这些捐助,叶志平努力争取让它们早日到位。叶志平说:“我给我的老班长打电话,让他通知在各地的同学募捐。我说,我一定能把这些捐款用好。到时候你们来监督。回头,我们要用大理石做一个大碑,把捐钱、捐物、出力的个人和单位名字都刻进去。我们有恩必报,把学生教好。”

临时校区占地30亩,是每亩1500元从附近农民那里租的,租期1年。“上级拨了7万元救灾款,已经花了一大半”。全校老师已在空地上干了好几天,叶志平还通过朋友找了推土机来平整土地。他动员老师找亲朋好友借钱,力争一星期内复课,尽快让学生回来是最重要的事情。河南对口援建安县,其中洛阳对口援建桑枣镇,主要是盖板房临时安置受灾群众。叶志平闻讯,来到洛阳援建指挥部求援:“学校需要建1.7万平方米的教学区和生活区,还有几间办公室。我们目前的要求不高,先建两间板房就行,教育部援助的几百台电脑马上就运过来了”。他希望自己现在的名气能给学校带来运气:“管他呢,争取到手才是最重要的。”

通过深度发现,路治欧采写出了《与“最牛校长”对话》的长篇通讯。通讯站在新的转捩点,展示了叶志平的新风采,满足了读者对“最牛校长”的新举动的“跟踪心理”。

从以上3篇对“最牛校长”叶志平的报道中可以看出,新闻发现要过3个“筛子”。第一个“筛子”叫首度发现,筛选出来的新闻称为首次新闻、首创新闻;第二个“筛子”叫二度发现,筛选出来的新闻称为二次新闻、跟踪新闻;第三个“筛子”叫深度发现,筛选出来的新闻称为深度新闻。我们培植新闻发现能力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自己的脑子里矗立起3个“筛子”。如果经过3个“筛子”的筛选仍然没有发现新闻,那就说明所谓的“新闻线索”或“报道信息”,没有丝毫的新闻价值,不值得我们去浪费时间去采访、去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