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敏感。

语言敏感。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_闻海陶钧三、语言敏感。要想遣词准确、用语鲜明、造句生动,写出节奏明快、文字优美的作品来,就必须培养语言敏感。著名记者顾行到农村采访,就很注意搜集群众的语言。这就说明,在采访中有意识地吸纳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培养语言敏感的重要途径。他对语言十分敏感,用词非常细腻。

三、语言敏感。

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同样,新闻的第一个要素也是语言。说一千,道一万,新闻最终要借助语言这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去传递信息。“言之有文,行而弥远。”新闻的语言愈精彩,传播的效果就愈好。要想遣词准确、用语鲜明、造句生动,写出节奏明快、文字优美的作品来,就必须培养语言敏感。

新闻采访首先采访的是语言,从采访对象的言谈中,既采集新鲜的新闻素材,又采撷新颖的个性语言。著名记者顾行到农村采访,就很注意搜集群众的语言。有一次,他和一位老乡聊天,问“天亮了”这句话有几种说法。老乡告诉他:“鸡叫三遍”是天亮,“窗户纸发白”是天亮了,“黎雀闹开了”也是天亮。接着又问“少了你事情照样能干”的群众话怎么说。老乡说:“少了你这只公鸡叫明,天照样会亮”,“少你这块云彩照样下雨”,“少了你这棵金针菜,照样能做八大碗”,“少了你这个张屠夫,我们也不会吃混毛猪”。顾行的体会是:“像这种语言我们就要靠平时积累,语言积累多了,写新闻才不落俗套,才不会和别人重复。”这就说明,在采访中有意识地吸纳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培养语言敏感的重要途径。

《人民日报》著名特级记者田流的新闻作品脍炙人口,美不胜收。他的语言朴实、自然、流畅、清新,像雨露甘泉滋润着读者的心田,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他的通讯如山水画,如田园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对语言十分敏感,用词非常细腻。他采访山西省植棉劳模吴吉昌时,不露声色地采访主人公的语言,用对方富有个性的语言来表现对方的事迹和精神世界,形成了既是田流的、又是吴吉昌的特有的语言氛围。他在通讯《忠心耿耿》中有一段话是这样描写吴吉昌的:

白天,他在地里侍弄棉花;晚上,他蹲在地头地尾察看棉花。烈日当空的中午,他蹲在田里;雷雨交加的深夜,他仍然蹲在田里。辛勤的劳动,仔细的观察,反复的考虑,终于使他摸到了棉花的脾气。他知道了棉花什么时候饥,什么时候渴。知道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棉花需要吹风乘凉;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又需要日晒取暖。即便在一天之内,他知道棉花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生长。他根据自己对棉花的观察,给棉花浇水、施肥、中耕、杀虫、治病。到秋天,把4亩半试验田果然养种得茁茁壮壮,齐齐崭崭。连60多岁的老汉张树宝也三天两头跑来向老吴说:“做了一辈子庄稼,没见过这号花。”

请看,这段文字就像吴吉昌一样朴实,就像棉花一样直白,没有花花绿绿的词藻,却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的美感。如:“侍弄棉花”,“蹲在地头地尾察看棉花”,“摸到了棉花的脾气”,“知道了棉花什么时候饥,什么时候渴”,“棉花需要吹风乘凉”,“需要日晒取暖”,“知道棉花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生长”,“把4亩半试验田果然养种得茁茁壮壮,齐齐崭崭”,“做了一辈子庄稼,没见过这号花”等等,语词贴切,感情真挚,把吴吉昌艰苦探索、科学攻关、创造皮棉高产奇迹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田流笔下的词汇全来自生活和采访对象,质朴而自然,很平淡的词语经过他的调遣、组合,就产生了瑰丽奇伟的艺术效果。宋代戴复古说得好:“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奇。”平淡可以转化为瑰奇,这正是美学的辩证法。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提出,“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群众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新闻记者是宣传家”,“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所以“非学语言不可”。新闻人由于采访的需要,与人民群众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有着职业上的优势。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在采访中自觉地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用人民群众的语言改造自己的“学生腔”,用人民群众的语言反映人民群众的火热的生活,使新闻作品的语言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综合这一讲和前面的两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总结论:新闻发现,就是新闻人运用3个敏感去捕捉、选择具有3个价值的新闻线索或题目。有了这样一个发现,我们就掌握了新闻报道的主动权,就能够发现环节居高临下,采访环节势如破竹,写作环节稳操胜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