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拾人牙慧法。
从别人写过、发过的新闻中挖掘新闻,这是记者发现新闻的重要方法。对此,笔者幽默地称之为“拾人牙慧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约翰·何汉白在他的《新闻学原理与实践指南》中提出,记者要善于阅读报纸,不仅要了解新闻,而且要从中发现新闻线索,要把报纸上的新闻作为重要的新闻源。他还说,鉴别出色记者与庸碌记者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他是否认真阅读每天的报纸。
1988年的秋季,笔者在浏览当地的报纸时,看到一则短消息,说的是泾川县红河乡农民田沛为了务好承包地,在田家山挖通了一条隧道。作者是基层通讯员,显然由于对事物的认识不到位,大题小作,对报道作了一般化的处理,没有把新闻的光耀显露出来。笔者对这则消息背后隐藏的社会意义进行了估量,觉得有进一步深入挖掘的必要。于是,笔者把这则消息作为新闻线索存储在自己的信息库里。1989年1月中下旬,笔者奔赴泾川县采访,在五六条报道选题里就有田沛的线索。在县委报道组同志的帮助下,笔者专程来到田家山。田沛首先领着我们“钻山”。透过微弱的光线依稀可见隧道很深,走到中间光线更暗,令人举足踌躇。我们跟着老田蹑手蹑脚、亦步亦趋往前走,想象得出老田挖通这架山的艰难。老田告诉我们,从1986年冬上开挖,到1987年端午凿通,他和妻子日复一日、镐复一镐,整整苦干了7个多月。隧道高2米,宽1.6米,长180米,移动土方570多立方米。走出隧道,眼前豁然开朗,老田的承包地三面环山,避风向阳,栽满了苹果树、桃树。他说他这块地号称“鬼见愁”,过去翻山一个来回得跑三四公里的路,由于看管不便,栽下的苹果树苗曾被偷得一干二净。隧道打通后,小果园看管方便,身价倍增,“鬼见愁”变成了“聚宝盆”。老田还说,当初,他决意凿山时,妻子和乡亲都劝他不要白费力气,政策变了一切都是枉然。隧道挖成后,乡亲们纷纷登门祝贺,县上和乡里领导也赶来看望他,称赞他是“活愚公”。老田也对县乡领导表示,我是在党的政策感召下才这么干的。在田家山的实地采访,笔者深有感触,觉得这趟没有白来,拾人牙“慧”拾出了“慧”闻。于是,我们小题大做,确定了歌颂党的政策的威力、宣传改革时代需要愚公精神的主题,写出了《愚公凿山——泾川农民田沛挖通隧道的故事》,稿子在《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登载后,引起了读者的注意。田沛和他的妻子魏玲娃都成了当地有名的新闻人物,两口子分别被评选为县“劳动模范”和“三八红旗手”。
“拾人牙慧法”是一条“生闻之道”,关键在于拾“慧”,拾别人新闻中可以挖掘的“慧”处;而不是拾“喙”,鹦鹉学舌,摘抄、照转别人的新闻;如果无“慧”可拾,就不要勉强去拾,就不要硬“炒冷饭”。拾人牙“慧”,还在于高人一筹,要转动“慧眼”发现新闻,要启动“慧心”提升新闻,在别人报道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写出别人未曾尽意的新意和深意来。否则,那就真正拾人牙慧、贻笑大方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