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采访的战术目标

采访的战术目标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九讲 采访的战术目标有战略,必有战术。从新闻采访的角度谈战术,可以借用毛泽东的名言来理解,这就是在战略“藐视”的前提下,战术上要予以“重视”。也就是说,采访的“重心”要放在战术目标上,用战术目标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采访的战术目标有4个:思想、语言、生动、情感。采访语言的目的,正如鲁迅所说的:“从活人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儿,搬到纸上来。”

第九讲 采访的战术目标

有战略,必有战术。战术需要战略的指导,战略需要战术的支持,两者相辅相成、互励互撑。从新闻采访的角度谈战术,可以借用毛泽东的名言来理解,这就是在战略“藐视”的前提下,战术上要予以“重视”。也就是说,采访的“重心”要放在战术目标上,用战术目标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采访的战术目标有4个:思想、语言、生动、情感。

一、采访思想

新闻的力量在于思想。

任何一篇新闻报道,总要体现一种思想,表达一种思想,宣传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既构成新闻作品的主题思想,也构成它的思想倾向。从表面看,这种思想似乎来源于记者的思维加工;但实际上,它来源于新闻事实本身。思想具有客观性,它是全部新闻事实思想意义的集中概括。

毛泽东深刻地指出:“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他还说:“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把毛泽东的论述和新闻采访实践对接起来,就可以看到: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是采访得来的,是“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得来的。

2004年6月,平凉市柳湖供电所所长米祥仁从北京载誉归来,他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授予“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笔者自然锁定这个引人注目的新闻人物,进行了深入、扎实的采访。在供电所的办公室里,笔者与米祥仁促膝交谈,畅所欲言。畅谈中发现,老米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他说他的人生征程是靠“老三篇”起步的,1967年他一参加工作,就在学习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的文章中奠定了爱岗敬业的思想基础。他当时才17岁,就树立了一个朴素的信念: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的电灯,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发热。笔者及时抓住他的这一思想闪光,自然而然地引导他在3个方面介绍自己的事迹:如何像张思德那样“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如何像白求恩那样“对技术精益求精”,如何像愚公那样不怕困难、敢于胜利。老米不愧是一个干了37年的老电工,他对自己走过的路、做过的事非常自信。他给笔者提供的大量具体、生动的素材,无不闪耀着“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光辉。他说他的师傅张荣贵言传身教,不仅教给他好技术,而且教给他好思想。这位师傅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他亲眼看到师傅累死在维修线路的工作现场上。正是张师傅的现实榜样,激励他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奋斗不息。他说:“人是要有精神的,也是要有本事的。没有精神,人就没有动力,心灵无处寄托,思想容易抛锚;没有本事,人就没有服务的能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样站不住脚。”米祥仁勤勤恳恳地为民服务,被老百姓誉为“电黄牛”,意思是说他任劳任怨,随叫随到,像老黄牛一样好使唤。老米当了所长之后,决心以身作则,把一个“电黄牛”变成更多的“电黄牛”。他提出了“向我看齐”的口号,要求职工不当“电老虎”,而当“电黄牛”。对于“电黄牛”的称号,他向笔者作了解读:其精神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好好做事,一个做好事。好好做事,就要扫尽“自家门前雪”;做好事,就要管好“他人瓦上霜”;这样才能赢得用户的满意和高兴。老米发扬“电黄牛”精神,带领大家好好做事,在他担任所长的13年间,创造了3个突出记录: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没有出现一起用户用电投诉事件,收到用户送来的锦旗、牌匾和感谢信总计583件;他和大家竭力做好事,为贫困户免费整修电路,为穷学生捐款资助,被群众誉为“身边的活雷锋”;他把整个队伍带成了“电黄牛”群体。由于笔者自觉地、主动地采访具有思想性的素材,从而为写作中概括、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意义和思想倾向夯实了基础。笔者写出了《甘当人民的“电黄牛”》的长篇通讯,对米祥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进行了真实而深刻的揭示。稿子见报后,读者给以好评,尤其是电力系统的读者反响强烈,认为报道很有思想深度,展现了改革开放时代供电人的风采。

新闻报道的思想深度来自记者的采访深度,采访愈深入,占有的思想素材就愈丰富,就愈能从中概括出具有舆论导向价值的思想观点来。没有采访得来的事实基础和思想素材,作品的思想性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素材所显示的思想意义是客观的,一定的素材只能提供一定的思想性,超越客观事实,乱贴“标签”,任意“拔高”,是不可取的。当然,我们不排斥记者的思想认识对于新闻事实的思想性的提炼起着重要的“烛照”作用,新闻作品的思想性也是现实生活与记者心灵相撞击的产物,是客观事实与记者思想感情相感应的结果。但是,这种“烛照”必须建立在采访的基础上,必须占有充足的思想素材。否则,就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按照毛泽东的观点,光“详细地占有材料”不够,还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这样才能“引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新闻人还要在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上打好根底,新闻作品的思想性所能达到的高度,同记者思想认识水平所实际达到的高度是一致的。

二、采访语言

采访新闻主要不是采访语言,但首先是采访语言。

当你与采访对象交谈的时候,语言首先充当着传情达意的媒介,它不仅传达着新闻事实的信息,而且传达着描述新闻事实的语言自身的信息。采访对象千人千面,经历各异,他们的语言本身积淀着他们人生的智慧和经验,其多样性、生动性是记者的“学生腔”和“八股调”不可比拟的。采访、吸纳这样的语言,可以使自己的新闻作品质朴传神,清新动人,加大可读性的审美信息量,收到语言魅力烘托素材魅力的效果。

采访语言的目的,正如鲁迅所说的:“从活人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儿,搬到纸上来。”

在多年的采访生涯中,笔者信奉鲁迅的这句话,尽力把活人嘴上的语言搬到纸上来。1989年1月下旬,笔者采访平凉市首届个体劳动者“泾河杯”迎春讲演会。第一个登台讲演的是百货个体户赵存明,他生动活泼的语言很快吸引住了笔者。接下来,缝纫裁剪个体户朱秀琴、激光治疗个体户崔锡恩、钟表修理个体户李光学、家电修理个体户何喜平、职业培训个体户马维新、皮毛加工个体户马伍华、美容美发个体户李娜燕依次登台,一个比一个演说得精彩。最后一个上场的是平凉市农民鱼化龙。他一开腔,就以诙谐、风趣的语言赢得满堂笑声。虽然他用浓重的方言演讲略显逊色,但开朗的表情和幽默的腔调依然征服了听众。原来他大量使用了歇后语,演讲风格与众不同。他的一连串歇后语有些是借用现成的,如“属鸡的——刨一爪子,啄一口”,“猫吃糖瓜子——尽在嘴上挖抓”,“砂锅里捣蒜——一锤子买卖”;有些是群众编的,如“鱼化龙卖牛肉——人强货好”;有些是自己创作的,如“人叫人——千呼万唤”,“货叫人——不招自来”,“老黄牛掉在井里——有劲使不上”,“老刀子解牛肉——越过(割)越阔”,“腰包里揣着五位数——万元户”;尤其是“老黄牛掉在井里”、“老刀子解牛肉”的歇后语,凝结着出老鱼对自己养牛、宰牛、卖牛肉生涯的体验和感受。鱼化龙的语言别开生面,笔者尽量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随后,用老鱼的生活语言作为新闻语言,写了《鱼化龙和他的歇后语》人物通讯。

原文照录于后,读者自可尝尝鱼化龙语言“梨子”的滋味:

虎背熊腰,精悍强干,典型的西北回族汉子。豪爽,俏皮,谝三句愣冒一溜歇后语。

这就是鱼化龙。平凉市牛羊肉市上有名的农民个体户。

他说穷折腾年月,一家7口人是“属鸡的——刨一爪子,啄一口”,常常是吃了上顿想下顿,整天呷“猫吃糖瓜子——尽在嘴上挖抓”。那时,政策卡得死,他好比“老黄牛掉在井里——有劲使不上”,冻雀饥鸦,干看着受穷。

他说,多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福音降临,他才“水牛过河——大扑腾”起来,一把宰刀捅开财门,在致富路上“踩着银桥上金桥——越走越亮堂”。

今年伊始,老鱼曾参加了平凉市首届个体劳动者“泾河杯”演讲会,以“葡萄结果子——一串串”的歇后语,博得满堂喝采。不过,别以为他是那种“天桥的把式——只说不练”的主儿,对于做牛羊肉生意的人来说,最要紧的还是“砂石打青石——实(石)打实(石)”。

鱼化龙深知,做生意最忌“砂锅里捣蒜——一锤子买卖”,须要以质取胜,诚信生财。“人叫人——千呼万唤”,“货叫人——不招自来”。他卖牛肉讲究3个字:“健”,采购无瘟无病的健康肉牛;“肥”,牛若瘦,先育肥,后宰售;“净”,牛肉解得净而无筋,让顾客看着惹眼,买着称心。久而久之,老鱼“山头上吹喇叭——名(鸣)声远扬”,生意愈益红火,本地“回头客”寻着买他的牛肉,青海、宁夏等外省来客,一到平凉就打听他的肉摊子。这情景,引得同行们眼红,有人倒给他编了个歇后语:“鱼化龙卖牛肉——人强货好”。

如今,鱼化龙的日子好比“老刀子解牛肉——越过(割)越阔”,成了平凉市有名的“腰包里揣着五位数——万元户”。然而,不象有些人,“百家姓专念第二个字——只认钱”,他自家富不忘济人困,先后多次为乡邻们慷慨担保、借垫资金累达30多万元,在方圆带出了一帮子富裕户。他“谷子地里插高梁——冒了尖”,“三好个体户”连年榜上有名,还当选为平凉市政协常委,不时登堂入室,参政议政。昔日的“鱼”真正变成了“龙”,这正应了一句歇后语:“鳞身长出鹿角鹰爪——鱼龙变化”呵。

显然,通讯借助老鱼演讲中的歇后语作为语言素材,既生动地记述了他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创业致变的经历,又鲜明地展示了他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为了凸现主题,笔者还在结尾中自己创作了一个歇后语:“鳞身长出鹿角鹰爪——鱼龙变化”,把鱼化龙的名字进行了诗意的解读,从而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稿子以语言取胜,见报后即受到好评。一位熟悉的基层通讯员十分欣赏这篇稿子,他对我说他读了颇受感动,语言鲜活,文字精炼,表现手法也新颖,让人一口气就能读完。他还说他特别喜欢这篇稿子,特地剪贴、保存下来以作借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采访语言的过程,也是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的过程。人民群众的语言犹如源头活水,具有层出不穷的繁殖力和创新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毛泽东早在1942年2月延安干部大会上作《反对党八股》的讲演时就已提出:“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穆青也说得好:记者在采访中,“要努力学习群众的语言,提高自己驾驭语言的本领。在写作时,要努力吸收群众语言的营养,保存群众语言的光彩和风格”,“通过长期学习,吸收群众的语言,以逐步改造自己语言的学生腔和八股调。”

向群众采访语言、学习语言,应该注意两点:一是积累,二是提炼。在积累上,处处留心皆学问,随时纵耳张听、语起笔落,收集群众口头上的生动语言,对于有特点的说法、谚语、民谣、顺口溜等活的语言素材,要及时纪录下来,日积月累,就可丰富自己的语言库存。在提炼上,对群众语言“毛坯”进行加工,使之更加准确、凝练、符合逻辑。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其语言的个性色彩。笔者在采访当中,注意收集活的语言。农民田沛讲述他当初凿山时一些人背地里骂他的话:“这小子胡整哩,把龙脉挖断了,寻着招祸呷!“笔者如实纪录,原汁原味地写进稿子,非常传神。农民朱炳祥谈到他的致富经时说:“野兔子都有3个窝呢,过日子咋能一条道走到黑。”笔者用到稿子里,十分生动。麻武乡到平凉城的公路崎岖难行,群众说是:“跑汽车要看老天爷的眼色,晴跑慢如牛,雨跑栽跟头”;形容自己的观念落后是:“看着十几头牛舍不得卖,金养成铜,把铜养成烂铁,还当这是家道好,‘有牛有粮赛神仙’“。农民外出打工返乡后变得出息了,群众说是:“出门是个虫,回来变成龙”、“一年蒙,二年灵,三年回来变能人”。农民企业家锁玉辉说他管厂严格:“谁砸我的牌子,我砸谁的饭碗”;说他送货上门:“咱背着皇女寻驸马寻驸马呢,人家要脚不敢给手”。黄登贵说他们开会集思广益:“你一锣,我一鼓,冬冬锵锵热烈讨论”。乡党委书记刘兴文说乡上工作职能转变:“农民需要围着市场转,政府更围着农民转”。原梁村农民说他们“五子登科”:“坡沟盖遍绿被子,农家住上麦谷装满粮囤子。黄牛养在温棚子,四业(林果粮牛)当家挣票子。“如此等等,笔者采访、收集到这些活的语言之后,都写进了稿子,为之增色不少。在采访养牛户的过程中,还收集了不少养牛谚语,如“草是膘,料是力,水是精神应注意”、“早喂喂在腿,迟喂喂在嘴”、“牛喂一气草,才能吃得饱”、“同样草,同样料,不同喂法不同膘”、“上选一张皮,下选四个蹄,用手摸一把,看毛密不密”、“前膛宽,后股圆,一定能用几十年”。对来自采访对象的语言,笔者还注意进行提炼。比如,全国优秀矿长李志信谈到超前意识时说:“一个企业管理者要站得高、看得远,看到十步、八步有点幻想;看到眼前就会落后,跟不上趟;而看到三步就比较实在,就既能超前,又能成功。”话说得比较散,照搬到稿子里不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于是提炼成一句格言:“看到十步是幻想者,看到眼前是落伍者,看到三步则是成功者。”这样,丰取刻与,言简意赅,具有了逻辑性和哲理性。

“一语天然万古新”。新闻语言要“新”,应须出自“天然”。“天然”的语言,就存于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之中。新闻记者一身而三任:发现、挖掘“天然”语言,保证新闻报道语言的“天然性”和真实性;记录、保存“天然”语言,显示语言嬗变的历史轨迹;吸收、采用“天然”语言,改造自己的语言构成,使之更有生动性、形象性和群众性。尤其是第三个任务,通过学习、改造,使自己笔下的语言活起来、与时俱进起来,使自己的语言与作品人物的语言水乳交融,在展现“天然”语言的光彩中,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和风格。

三、采访生动

具有活力,能感动人,是谓生动。新闻作品作为文章形态的东西,同样要讲生动,呆板僵硬,枯燥乏味,没有人愿意读。生动从何而来?从采访中来。生活提供了生动的素材,你的笔下自然就有了生动的描写。对于新闻来说,妙笔生花,首先要有花;无花,再妙的笔也生不出花来。

采访生动,就是要深入生活、认真观察,努力寻找形象性的元素,通过搜集形象化的素材,增强新闻作品的生气和动感。捕捉的形象性元素越丰富,笔下的文字就越有活灵活现、动人心弦的感染力。

在这方面,笔者深有实践的体会。1985年2月上旬,笔者采访平凉文化长廊赵堡文化室时,从村支书何天言的介绍里,获知了这个村牛年初一搞赛牛会的线索。到了大年初一,也就是2月20日,笔者骑着车子早早赶到了赵堡村。在农户的院落里,笔者目睹了主人给牛打扮的镜头;在泾河岸边,看到了牛们撒欢“迎喜”的情景;在村中心的空场上,领略了“迎春赛牛会”的热闹。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笔者调动形象思维,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地观察人与牛的表现,尽力搜索形象性的素材,捕捉鲜活感和灵动感。现场采访的生动元素,自然而然地走进了《牛年赛牛》的特写。特别是对牛的描写,笔者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写得比较活;而这种“活”,正是来自生活的生动。稿件在《甘肃日报》刊登后,一些读者当面“夸奖”,说是笔者妙笔生花,把赛牛会写得生动鲜活、呼之欲出,读起来有味道。笔者回应说,哪里有什么妙笔?只有笨笔。只要深入生活采访生动,笨笔也能生花。

新闻的生动,归根到底是采访出来的。读者不妨读一读《牛年赛牛》的原文,从中解悟笔者的这一体会:

大年初一,爆竹催出万缕曙光。平凉市柳湖乡赵堡村中心的十字路口上,村干部和一群年轻人支起3门“将军”,冲天放起迎春喜炮。

轰、轰、轰,震耳欲聋的炮声在督促乡亲们:快准备吧,“赛牛会”就要开始了。此时,家家户户升腾起欢乐的笑声,女人们赶紧给孩子穿戴打扮,男人们连忙解开槽头上的缰绳,把牛牵到院里,刷扫得干干净净,犄角上挽上彩花,尾巴上扎上红布条……

9时许,锣鼓喧天,炮仗齐鸣,全村顿时沸腾起来。哞——哞——随着此起彼落的欢叫声,一头头披彩挂红、毛光色亮的黄牛,从各家各户的大门里走出来,在穿着一新的主人们的“陪伴”下,穿过十字路口,奔向泾河岸边。在春草萌动的田野上,牛儿似乎懂得了牛年降临的欢乐,它们撒欢尥蹶,互相追逐着,亲近着,角斗着……给春节增添了欢快的气氛。待到它们在河畔洗尘、“迎喜”,饱饮过第一口新春甘露之后,便汇集到十字路口的空地上。那里,200多头黄牛,一个个膘肥体壮,肢直蹄坚,高扬起犄角,比美斗胜,好一幅《迎春百牛图》:那雄壮的犍牛,气宇轩昂,身躯敦实,憨厚的眼神似乎在说,它蓄积了一冬的千钧气力,正等待着牵动春犁,耕耘新的丰收;那健美的乳牛,体态丰满,舐舔着初生牛犊,慈善的面孔也好象在说,繁荣养牛业,我们也要做贡献呢。在紧锣密鼓声中,500多男女老少围着牛群看热闹。牛主人们先是互相拜年、恭喜,随即互相观摩、比较,评论谁的牛喂得好、长得壮。受到大伙夸赞和表扬的牛主人喜形于色,抿嘴而笑。第四合作社社员陈志贤家里看了4头牛,其中3头母牛。去年他家的经济总收入中养牛收入就占了1/4。他喂的牛受到了好评。他高兴地说:“槽头兴旺,多亏党的政策好。如今,牛真正成了农民的宝贝,忙时能耕地打粮,闲时能长肉攒钱,发家致富离不开它,我咋能不好好喂它呢?”

牛年赛牛盼兴旺。村党支部书记何天言笑嘻嘻地告诉记者,赵堡村今年把改革产业结构的方向选在工副业和畜牧业上了,畜牧业的调整重点是发展养牛业。大包干以来,全村大家畜增长到近400头,其中牛比1980年翻了一番。牛是农民转化增值、治穷致富的“法宝”,因此在欢庆牛年到来的时候,村上决定利用农村牲畜“迎喜”的风俗,组织了这个“迎春赛牛会”,目的就是鼓劲,动员社员们把家庭养牛业搞上去。

轰,轰,轰,火光闪耀中,“将军”炮又响起来了,人们笑逐颜开,牛儿欢蹦活跳,赵堡村赛牛迎牛年的喜浪掀向了高潮。4位从城里专程跑到乡下采风的业余摄影爱好者,纷纷打开照相机,按动快门,抢拍下这人欢牛叫的精彩场面——农家乐。

记者的采访活动,是一个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交叉结合的过程;逻辑思维是为了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形象思维是为了追求新闻的生动性;而实现生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形象化。形象化的东西在哪里?就在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中!生活的生动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远远超过我们头脑里储存的表现生动的词汇和图像。设若笔者在赵堡不注意采访形象性的东西,就不会写出这样一段生动的文字:“家家户户升腾起欢乐的笑声,女人们赶紧给孩子穿戴打扮,男人们连忙解开槽头上的缰绳,把牛牵到院里,刷扫得干干净净,犄角上挽上彩花,尾巴上扎上红布条……”也不会写出雄壮的犍牛、健美的乳牛那段拟人化的有声有色的语句。

所以,与其说新闻的生动是描写出来的,不如说是采访出来的。

三、 采访情感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新闻作品要想以情感人,就必须字里行间首先充满情感。情感从何而来?情感不是从记者的想象中来,不是从编造来;而是从真实中来,从采访中来。如果记者无情而煽情,无感而造感,那就成了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这无异是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亵渎。因此,我们要把采访“人的情感”,上升到“人对真理的追求”的高度。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新闻采访的一个着力点,就是采访情感。先有采访对象的情感,然后才有记者为之感染而“记录”的情感,最后才有作品里洋溢出来的真情实感。真情犹如真卉,假感好比假花,一个是“清水出芙蓉”,一个是“塑料造玫瑰”,两者给人的美感迥然不同。

1966年的2月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制作长篇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播音员齐越边念稿子边流泪,还没有念到一半,就已泣不成声。录音不得不一次次的中断,到后来连录音编辑都挺不住了,趴在操作台长哭不起。闻讯赶来的几十位播音员,还有领导和职工,肃立在录音室的窗外,静静地看,默默地听,悄悄地擦眼泪。当齐越念完最后一句:“焦裕禄……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这时,大家哭成一片。

2月7日,中央台隆重播出录制好的报道,焦裕禄的感人事迹随着齐越凝重、深情的声音传遍千山万水,全国人民被感动了。车间的工人、茅屋的农民、商店的职员、校园的学生、军营的战士纷纷侧耳,聆听广播,屏声静气,心灵莫不受到震撼,眼泪莫不夺眶而出。“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蝶恋花的佳句,用来形容当时共和国的心情恰如其分。

1990年5月,焦裕禄逝世26周年之际,首都中央大报和全国各地的一些省地报纸,重新刊登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全国人民又一次受到感动。焦裕禄的墓前有30万人前来凭吊,贡品不断,香火不断,鞠躬不断,眼泪也不断。正如当时《人民日报》发表的人民呼唤焦裕禄》的报道所说的那样:“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思念焦裕禄;群众有了困难,想起焦裕禄;群众心里感到有了委屈,也要到焦裕禄墓前来哭诉。”

为什么这样一篇人物通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作者穆青、冯健、周原3人在《焦裕禄的革命精神教育了我们》中提供了答案:“我们向兰考的干部群众了解焦裕禄的事迹,他们几乎人人是流着泪同我们谈话的。”“县委负责人向我们介绍,焦裕禄在风雪之夜带他们到车站看灾民,风雪天去许楼等村送粮,以及他们同焦裕禄的最后诀别,每谈一次,总是泣不成声。”“一些老贫农一提起焦裕禄走进他们的牛棚、草屋,同他们膀靠膀坐在一起,征询治除‘三害’主意的时候,就热泪纵横。”“他们流着泪说,我们流着泪记,我们同兰考县的干部、贫下中农交融着一种共同的感情。”“这是我们自己采访生活中最动感情的一次,而且感情动得非常深挚、非常真切。”正是3位记者采访来了“非常深挚、非常真切”的感情,他们的笔下就有了“非常深挚、非常真切”的感情。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夜深人静,我们摊开稿纸,焦裕禄就像站在我们面前,千千万万噙着泪回忆焦裕禄的兰考贫下中农就像站在我们面前。我们噙着热泪,写下一行行焦裕禄光辉的事迹,眼泪常常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滴在稿纸上。” 时任新华社社长和《人民日报》总编辑的吴冷西看过刚定稿的稿子后,一边流泪一边对大家说:“多少年没看过这么感人至深的作品了。”稿子播发之前,周原受穆青委托带着稿子再回兰考核实内容,正赶上兰考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县长张钦礼当场拿着稿子在会上念,刚一念就泪流不止,念不下去,三易其人才把稿子念完,在场的两千多干部哭成一片。

兰考人的眼泪变成记者的眼泪,记者的眼泪变成稿纸上的眼泪,稿纸上的眼泪又变成全国人民的眼泪;在这一移变的过程中,记者的采访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没有对眼泪的采访,没有对情感的采访,就不会有催人泪下的报道《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笔者曾经写过《久病床前心更美》的人物通讯,发表在1982年6月25日的《甘肃日报》上。一些朋友读者告诉笔者,你的稿子写得很有情感,读了不由得淌眼泪。通讯的主人公杨文有后来见到笔者说,感谢你把我写得那么有情有义,我给妻子念了报纸后,我们都哭了。回想这篇稿子的采写过程,深深感到新闻作品的情感,不是来自纸上的妙笔生花,而是来自采访的真情实感。

1982年6月初,笔者踏上平凉西北部回族山区,来到主人公的家里。杨文有坐在凳子上,妻子杨银仙半倚在炕上,用和着泪水的述说接受笔者面对面的采访。杨银仙是西阳村农民,1970年夏季晌午收工回家途中,突遭一场瓢泼大雨,脚下一不留神,被摔下数十丈的深沟。当她从死神手里被抢救过来时,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重残人。从此,共产党员杨文有12年如一日精心地照顾着妻子。他出门劳动,进门做饭,既做男来又做“女”,既当爹来又当“娘”,常常忙到半夜还不得休息。截除了锁骨的妻子,手臂抬不起来,吃饭很困难,他就把碗端到炕前,耐心地一口一口地喂到妻子嘴里。谈到丈夫多年给她喂饭,杨银仙流着泪对笔者说,看着丈夫为自己吃苦受累,她心里很不好受。有一天,她拉住丈夫的手哽咽着说:“文有,咱们离婚吧,我的病好不了啦,实在不愿再折磨你了。你另成个家吧,只要把孩子拉扯大,我死了也心甘。”说到这里,杨银仙两行热泪扑簌簌地掉下来。杨文有也流下眼泪对笔者说,我当时就截住她的话头:“看你想到哪里去了,一日夫妻百日恩,在你不能动弹的时候,我能做这号事?将心比心都一理,如果我残废了,你还不是照样伺候我。把心放宽,好好养病,千万不要胡思乱想.我有的是力气,生活甭担心。你一辈子不得好,我伺候一辈子。”听着夫妻俩的诉说衷肠,笔者情不自禁,泪水也在眼眶里打转转。杨文有与杨银仙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的情感深深地感动了笔者,这种情感的感动不可遏制地注入到稿子里。笔者动情地写道:“人们说,患难与共的侣伴,共尝一个痛苦时,只有半个痛苦,共享一个欢乐时,却会有两个欢乐。”“每当社员和亲戚探望杨银仙时,她总是激动地说:‘要不是好心的文有,我哪能活到今天!’”

在一定意义上讲,新闻传播是一种情感传播。没有情感的典型报道,就不会感动广大受众;受众无动于衷,这样的报道可以说是记者的尴尬。采访来最有情感的新闻素材,描写以最有情感的文字,这是新闻报道特别是人物通讯的最高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