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采访的10条基本方法
作为新闻报道的第二道工序,采访好比一副担子,一头挑着发现,一头挑着写作,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没有它,发现就成了孤芳自赏、香火自断;没有它,写作就成了无米之炊、无布之纫。一句话,采访延续发现,采访成就写作。因此,记者应该善于掌握采访的技巧和方法,善于挑好采访的担子,让发现开出灿花,让写作结出硕果,为受众奉献更多的新闻佳作。
凡事皆有窍道,这里介绍采访的10条基本方法,以供借鉴。
一、身临其境法。
“百闻不如一见”,身临其境,现场观察,用眼睛直接接收信息,是保证新闻事实百分之百真实、最大限度生动的最可靠的方法。斯诺说过:“从未亲眼目睹的事情,我是不愿写的。”为什么?,就是因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深入现场采访,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保真度高,逼真度高,写出来的东西,让受众如临其境,增强真实感和信任感;并且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增强生动感。
1985年5月,甘肃省乌兰牧骑文艺队首次来到平凉山区为回民群众演出。笔者跟随文艺队到西阳、寨河等回族乡采访巡回演出活动。一听说省乌兰牧骑来演出,群众欣喜若狂,蜂拥而至。笔者身临其境,耳闻目睹,真切地感受到了山区群众人头攒动、引颈观看的热情和渴望。在西阳简朴的露天剧场上,笔者集观众与记者与一身,一边观看演出,一边观察群众反应。当藏族歌手贡布才让以粗犷、豪爽的歌喉,唱出“油泼辣子油泼蒜,辣辣地吃上个搅团”的花儿歌词的时候,激起了阵阵笑浪。罗儿湾村几个农民不由得议论起来:“那个藏族演员唱得真好。” “嗨,这几年政第好,生活富,想辣辣地吃个搅团倒是稀奇哩!”“这倒是实话。”当裕固族演员雅荷洁斯以甜美的音色和婉转的行腔,唱完《裕固族姑娘就是我》、《洪湖水浪打浪》等歌曲的时候,回乡农民情不自禁地拍响了哗哗的掌声。此情此景,深深地感染了笔者,使自己采访到了非身临其境不能得到的真情实感。在写作《乌兰牧骑下乡来》的稿子时,笔触不由得带上了泥土香味,带上了妙趣横生。如这样的文字不到现场采访就写不出来:“在欢快激荡的乐曲声中,身着艳丽回族服装的姑娘们翩翩起舞,表演着回族舞蹈《花儿笑了》,轻盈健美的舞姿衬映在西阳山区的莽莽山岭,层层梯田中,煞是好看。”
身临其境法,实际上是现场观察法。现场观察,就必须要用眼睛。对新闻记者来说,这眼睛不是两只眼,而是三只眼。记者要像《西游记》中的二郎神一样,长着三只眼,看得清,看得准,看得深。
第一只眼是细节眼。观察细节是记者的第一基本功,左右着新闻采访成性功的大小。美国有一位新记者,第一天上班去见报社负责人。一进门,总编辑劈头第一句话就问:“你从大门到我的办公室,爬了多少个台阶?”年轻人愣住了,一时不知所措。老总说:“你现在可以下去数一数!”年轻人听命,重新爬楼梯、数台阶,回到房间报告说:“一共33个台阶。”这时,总编辑热情地握着他的手说:“请记住,你要想成为一个有出息的记者,就要从数楼梯开始学会观察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对新闻采访来说,这句名言同样适用。一位记者去监狱采访一个为人极端自私自利的年轻罪犯,看到每次抽烟时,他总是先给别人点。莫非这个年轻人还有先人后己的地方,并不完全自私自利。再一次抽烟时,他仔细观察,终于发现一个小小的细节:原来年轻罪犯先给别人点烟,是让对方先吸尽火柴头上的硫磺气味,然后他才给自己点。让别人受污染,让自己保健康,这不正是极端自私自利的表现吗?
第二只眼是识别眼。新闻采访的又一个基本功,就是要在观察中善于识别事实的真伪、材料的优劣。如果为假象所迷惑,为次货所吸引,那这样的采访与观察就失败了。1997年5月29日,在八百里秦川一个万亩农场的麦田里,12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一字儿摆开,陕西省农机局在这里举办了“小麦机械化‘东进西征’收获活动开机仪式”。剪彩后,新华社记者进入田间认真观察,看到有9台收割机进地收割,而且麦子还未黄透。30分钟后,参加仪式的人们陆续离开。记者继续观察,这时发现3台尚未进地的收割机掉头离去,4台在麦田中间的收割机向回转向,5台收割了有400米左右的收割机也边收割边返回。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一鼓作气“龙口夺粮”?原来,这儿的小麦还得三四天才能完全成熟,现在收割有点可惜。为了搞这个仪式,省农机局提前派人来打前站,害得农场140多名干部、职工整整准备了3天,向兄弟农场求援了5台收割机,向有关单位借来了6位礼仪小姐。记者通过深入观察识别,弄清了真相,写出了《夏收何必搞仪式,小麦未熟遭“剃头”》稿子。这一报道与其他记者采写的“唱赞歌”的报道大相径庭,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第三只眼是发现眼。在采访观察中,见人之所未见,是谓发现眼。著名记者詹国枢经常跑企业采访,写了不少有声有色的报道。有一次,他通过深入观察、琢磨,得出一条新思路:对一些半死不活的企业,不是要搞活,而是要搞死;只有把它们搞死,才能把一些半活不死的企业搞活。于是,他按照“怎样把企业搞死”的主线,进一步收集新鲜素材、调动积累资料,采写出了《少数企业死不了,多数企业活不好》的新闻述评。在全国媒体一个调子宣传搞活企业的大合唱中,这篇述评却反弹琵琶,奏出了搞死一些企业的新声,振聋发聩,发人深思。见诸《经济日报》的当天清晨,一位中央领导委托秘书打来电话,大加赞赏。全国经济界反响强烈,认为述评提出了一个新颖、尖锐的观点,抓住了症结问题。詹国枢独具慧眼,发现了人们似乎感觉到而没有感悟的东西,新闻同行称赞他长了个“第三只眼”。
二、撒网抓鱼法。
采访犹如渔夫捕鱼,一旦获知渔讯,就要奔赴鱼场,先把网撒得大大的,然后缩到较小的面、更小的面,最后完全收拢,抓住大鱼。著名记者田流把这种采访方法概括为:“大张网,慢收缩,稳抓鱼。”
1985年8月,笔者奔赴灵台县采访。在县招待所,县委一把手全面介绍了全县的经济工作,涉及种草、造林、养畜、小麦生产、乡镇企业、城市工业等8个方面。笔者洗耳恭听,张开新闻敏感的“大网”,从中瞄准采访的主攻方向。接着,又看了大量的材料,结合书记的推荐,将“网”收拢,确定了10个采访报道点。随后,深入各点,继续缩“网”,捕捉“活鱼”。在县委报道组同志的配合下,经过12天的连续作战,采写出了《5万牧牛图》、《草木“状元”》、《山村“牛官”》、《灵台县秋播准备扎扎实实》等10篇稿件。在每个报道点上采访,“收网”并没有结束。比如,到县经委采访,他们提供了农机厂、农具厂等3块“鱼池”,笔者把“网”收在地毯厂。在地毯厂,采访面也不小。这个厂经营管理好、开发产品好、扩散生产好、外贸出口好,笔者继续把“网”缩小到质量管理好上。而质量管理又包括提高职工素质、建立检监体系、改造落后设备等方方面面。于是,又把“网”进一步缩到更小的“新闻眼”上,“网”住了一条特别鲜活的“大鱼”:洗毯QC小组。灵台地毯的质量为什么在全省连续3年夺得第一名,就在于他们有一个“秘密武器”,这就是洗毯QC小组。这个小组的3个年轻人刻苦钻研、艰苦攻关,首创了“恒温洗毯”的装置和工艺,使洗毯的一等品合格率由原来的60%一下子上升到99.78%。在武汉举行的全国地毯质量评比中,他们的洗毯质量压倒群雄,赢得第一名,轰动了全国地毯行业。对如此奇功卓著的小组,笔者怎能不收紧“鱼网”呢?最后,采写出了《秘密武器——记灵台县地毯厂洗毯QC小组》,成就了灵台采访之行最得意的新闻之作。
撒网,就是抓面;抓鱼,就是抓点。面上的事实是普遍事实,点上的事实是新闻事实。对新闻采访来说,就是要从姓“普”的事实中,抓出姓“新”的事实来。“普”与“新”的关系,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新”从“普”中而来,是“普”的精华和代表。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普”可以转化为“新”,“新”可以转化为“普”。不是吗?我们从“普”中抓住了“新”,随后用“新”指导“普”、推动“普”,最后又从“普”中发现“新”、捕捉“新”,如此循环往复,我们的新闻采访不是常抓常“新”吗?
撒网抓鱼,“普”中抓“新”,还要注意掌握“渔讯”。“出海不问风浪事,岂能打得大鱼归?”不是所有的水面都有鱼,不是所有的“普”中都有“新”。我们要奔的水面是有鱼的水面,要抓的“普”是有“新”的“普”。因此,一个高明的渔夫,不仅要有撒网抓鱼的本领,而且要有发现鱼讯的能力。不然的话,我们就会“瞎猫碰个死老鼠”,采访带有盲目性和偶然性。
三、外围勾推法。
唐朝有一位太守,审理案子,颇有一套。他问案先不问原告,也不问被告,而是先去了解原告、被告周围的人,调查双方所处的环境。心中有底了,才去审问原告和被告。他的这种方法,后人称为“勾推法”。毛泽东非常欣赏这一方法,他同吴冷西谈话时就提出,记者要学会这种深入调查的方法。
1990年5月26日,静宁县原安乡共产党员、退伍军人李军安奋身搏水,舍己救人,献出了26岁的年轻生命。平凉地委做出决定,追授李军安以“优秀共产党员、雷锋式好民兵”的荣誉称号,并号召在全区开展向英雄学习的活动。报纸宣传首当其冲,典型报道的任务无意间落在了笔者和记者王正明的肩上。于是7月初,我们踏上了原安乡的土地。
这是笔者第一次采访一个无法见面的新闻人物的事迹,难度相当大。英雄长眠在黄土地上,永远不再说话,一切素材全靠自己去挖掘。怎么挖掘?笔者想起了毛泽东要求新闻记者采用的“勾推法”。“勾推法”,讲求的是由外围向中心推进、由小真向大真逼近,逐步缩小包围圈,最后搞清全部真实情况。为此,我们运用“勾推法”,做了大量的外围采访工作。第一步,想方设法搜集英雄留下的照片、日记、奖状等原始资料,见照片如见其人,见日记如闻其声,见奖状如感其志,从中“挖掘”英雄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第二步,占有静宁县委和英雄生前所在部队先期整理的材料,从中“挖掘”英雄生前的事迹和跳水救人的壮举。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采访李军安的救生对象、领导、亲人、朋友和乡亲们。我们先和“第一知情人”被救落水青年张转军、参与救人的青年民兵靳智接触,掌握了英雄舍己救人的“第一手资料”;接着跟村社干部、农民群众座谈,详细了解英雄生前的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末了与英雄的母亲、妻子见面,听取她们对死者生前的为人处事的回忆,还有化悲痛为力量的心声。我们还来到炸山梁脚下,踏看了浸没英雄的塘坝和安葬英雄的坟茔,在寄托哀思中获取真情实感。经过一番“勾推”、“挖掘”,终于掌握了英雄的典型事迹素材。笔者以李军安日记显示的精神境界为主线,分塘坝救人、军营磨炼、家乡奉献3个部分,写出了《黄土地的忠魂——记雷锋式的好党员李军安》的长篇通讯。稿件见报后,反响强烈,省委书记李子奇写了题词:“向雷锋式的好党员李军安同志学习》。
将勾推法古为今用,是毛泽东对新闻采访方法的一个贡献。对运用勾推法,毛泽东在同吴冷西谈话中强调了两点。一是“要善于比较”,既要了解正面的情况,又要了解反面的情况,还要了解周围的人和周围的情况。二是“要独立思考” ,“记者的头脑要冷静,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他说:“记者要善于运用这种方法。不要看到好的就认为全好,看到坏的就认为全坏。如果别人说全好,那你就问一问:是不是全好?如果别人说全坏,那你就问一问:一点好处没有么?”“不要人家讲什么,就宣传什么,要经过考虑。”毛泽东强调的两点,正是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只有经过善于比较的全面了解,头脑冷静的独立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真实情况,避免片面性和随意性。
四、抓取特点法。
新闻采访的实质,不是求同,而是求异。也就是说,采访是一个寻求与众不同的事实的过程。与众不同,就是特点。人的面目如果不各具特点,照相就毫无意义;同样,新闻事实如果不各具特点,采访也就没有必要。著名记者华山把他的采访经验概括为一句话:“抓住特点,具体地说明特点。”他认为抓取特点,采访才能发现事物的特异之处,报道也才能别开生面,新人耳目。没有特点、千人一面的报道,没有哪一个读者喜欢。而且更有意义的是,抓取特点,是节省采访时间和精力的重要方法。
1986年5月,在华亭县策底乡,笔者听取了乡负责人的介绍。在面面俱到的讲述中,笔者感到这个乡农民集资联办的水泥厂值得采访。来到厂子,厂长贺有福开着一辆“跃进”汽车正好赶回来。小贺只有35岁,精明强干,十分健谈。厂子是他牵头、鼓动乡亲们合资办起来的。整个办厂过程中,他一直扮演着主角。从小贺的侃侃而谈中,笔者觉得他很有个性、很有特点,他是凭着“宁叫牛挣死,不让车翻过”的拼劲办起了水泥厂。小贺六亲不认,治厂很严。去年麦收时节,厂里正忙,他的表弟擅自回家割麦,影响了生产,他狠狠地进行了处理。说到这里,小贺告诉笔者,过后他一想,职工毕竟是农家子弟,庄稼收成牵着他们的心,得想个万全之法解决农忙与工忙的矛盾。于是,他组织成立了农业服务组,为本厂职工提供农业生产和技术服务,实行以工支农,做到务工务农两不误。听到这里,笔者无意间抓住了一个有特点的新闻,当即咬住这一特点,与小贺细谈,挖有特点事实,挖有特点细节。终于,笔者决定拿出两篇报道,一篇写厂长贺有福,一篇写农业服务组,调整了开始的报道农民集资联办的水泥厂的思路。笔者写出了《(主题)策底乡联营水泥厂扶农出新招(副题)建立农业服务组 做工种田两不误》的消息,写出了《农民企业家贺有福》的通讯,两篇稿子都见了《甘肃日报》。尤其是消息,上了头版头条,编辑还配发了《统筹兼顾的一个好办法》的短评。
抓取特点法,应该贯穿于采访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一条“特点链”。首先要选取有特点的事实,突出事实的新闻性;其次要确定有特点的采访对象,突出对象的典型性;三要捕捉有特点的部分,突出部分的新奇性;四是提出有特点的问题,突出问题的尖锐性;五是挖掘有特点的细节,突出细节的生动性。这5个方面做到了,才是完全、彻底地抓住了特点。只选择了有特点的事实,不注意物色有特点的对象,事实的特点也就难以了解清楚;注意访问了有特点的对象,但抓不住有特点的部分,提不出有特点的问题,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难免拾了芝麻、丢了西瓜;而抓不住有特点的细节,整个事实和人物的特点就失去了依托。在一定意义上说,有特点的细节在报道中所起的作用,可谓是:“一细顶千粗”。
五、联系比较法。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采访切忌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不仅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把本来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以明了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还要从事物的外在联系上,把可以联系的事实联系起来,以明了新闻事实的认识意义。联系是为了比较,通过比较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因此,记者的采访,既要善于单线地、独一地搞清事实,以明晰地表现新闻;还要善于联系地、比较地搞清事实,以深刻地表现新闻。
1985年9月,泾川县的南塬上,正是苹果挂满枝头的时候。笔者走进窑店乡公主村一处苗圃里,与主人谢兴堂攀谈起来。小谢是全县有名的育苗能手,不仅自己育苗致富,而且带动了全村育苗致富。县委领导特意交代把小谢作个报道,笔者于是专程来采访他。一切都按惯常的单线采访路数进行,形成的总体概念是:谢兴堂是一个开拓进取的农村知识青年,他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在全村率先育苗;他到处求经学艺,刻苦钻研育苗技术,成了当地的育苗“技术权威”;在他的带动、指导下,公主村变为重要的育苗基地,为全县发展果树业提供苗木;他先富起来,又帮助群众后富起来,可谓全村的致富带头人。当时,笔者连标题都想好了:“育苗能手——谢兴堂”。笔者提出到小谢的家里看一看,想对他家的富裕程度有一个真切的感受。小谢欣然受命,带笔者来到他家。果然富态毕露,一砖到顶的新房高大气派,令人眼热。小谢的父亲正在在偏房里喂牛,笔者与老人拉呱起来。谁知这一拉,拉出了名堂。老人名唤谢东生,是个老党员,曾当过多年队长,也算是当地的一位能人。笔者想,小谢的育苗,一定是老谢的点子;小谢家的致富,一定是老谢的功劳。可是恰恰相反,老谢坦诚地承认:儿子当初育苗,他是挡道派;全家的致富,是儿子闯的路。1983年春上,小谢向父亲请求,腾出1亩承包地育苗,老谢死活不同意,说是1分也不行。小谢无可奈何,只好搬救兵给父亲做工作。老谢总算开了口子,只给了半分地。小谢精心地伺候这半分地,育出的苹果苗一举拿回700多元。第二年,老谢给了儿子1亩地。小谢嫁接了8000多株“富士”、“秦冠”良种苹果苗,又收入了2700多元。致富是个硬道理,老谢一看儿子是个“小财神”,比自己强得多,就把家庭经营权交给了出去。小谢当了掌柜,放开手脚大干,腾出5亩承包地育苗,收入一下子蹿到了1.4万元,家境顿时变富。拉到这里,笔者立即甩开起初的单一思路,把小谢和老谢联系起来一块采访。小谢这时一看父亲不讳“家丑”外扬,也就谈了父子俩思路碰撞的一些情节。笔者最后写出的稿子标题是《老农让贤》,文中对比性地把两代人的观念差异和冲突表现出来,揭示了小谢育苗致富新闻背后隐藏的认识意义。显然,《老农让贤》要比“育苗能手——谢兴堂”更有新意、更有深度,也就更有新闻价值。
在采访中运用联系比较的方法,可以横向比较,可以纵向比较,也可以点面比较。横向比较的特点在于,它通过群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比较,能够提升新闻素材的新闻价值,增加新闻影响的广度。纵向比较的特点在于,以过去为背景,来烘托现在,揭示新闻事件的新闻内涵,能够增加报道的深度。而点面比较的特点在于,如果把一件新闻事实放在“点”上孤立起来看,就难以看出它的意义;但如果放在更大的“面”上看,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显示了出来,就有了思想性的高度。3种方法各有优势,具体运用哪个,全看采访本身的需要。
六、侧翼迂回法。
新闻采访,并非都是一帆风顺。有时候,记者要吃采访对象的“闭门羹”。怎么办?西方记者的一句名言说了一个好方法:“如果你被人从大门里面赶出来,你就要设法从窗口爬进去。”“从窗口爬进去”,这就是采访的侧翼迂回法。
1983年11月,平凉县毛纺厂回族青年女工丁丙青从兰州归来,她作为省人大代表出席了甘肃省六届人代会,成了引人注目的新闻人物。为此,《甘肃日报》“民族团结”栏目编辑特地向笔者约稿。笔者应约,专意来到县毛纺厂采访丁丙青。没想到,这位28岁的县劳模干脆拒绝采访,说是成绩是大家干的,要采访就采访她的师傅们。说完,转身就走,扑在生产线上,连车间主任也叫不下来。约稿任务牵涉信用,绝对不可打“退堂鼓”。怎么办?笔者想起了军事上的迂回战术,正面强攻不行,侧翼突破制胜。于是再找厂长,请他安排几个工人座谈,介绍小丁的事迹。工人师傅们的话匣子一打开,提供了许多具体、生动的素材,足够写出一篇报道。但是,不管怎么说,最后总得征求采访对象的意见,让她说几句话;况且按照稿约,还得向报社提供小丁的照片。然而,丁丙青依然不说话,也不给照片。这让笔者进退两难。这时,厂长出了个好主意,说小丁的父亲在县委机关工作,让他做女儿的工作。第二天,笔者好不容易找到了小丁的父亲。老丁非常爽快,陪笔者到厂子动员女儿。他对女儿说,人家记者采访你,是大家的光荣,你不要有粉不往脸上搽。丁丙青看来是个孝女,听了父亲的话。虽然有些勉强,总算开了口,谈了一些重要的细节;最后又给了她的一幅颇有风采的照片。迂回采访,好事多磨,笔者终于大功告成,写出了通讯《流光溢彩的青春》。见报后,老丁告诉笔者,稿子写得不错,他女儿看了也觉得满意。
运用侧翼迂回法,关键是要做到两个“第一”的契合。为说明问题,需要明确两个概念:我们把直接采访的报道对象称为“第一采访对象”,把间接采访的掌握“第一手素材”的非报道对象称为“第一知情人”。好了,下来接着说迂回采访的两个关键。首先要尽力找到“第一知情人”,挖出“第一手素材”。对报道对象而言,“第一知情人”往往是亲近者、合作者、见证者和亲历者,他们往往掌握着“第一手素材”,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使迂回采访的间接性尽可能地靠近直接性。如果拿到的是“第二或第三知情人”提供的“第二手或第三手素材”,“保真系数”是相当脆弱的。最后要与“第一采访对象”见面,当面核实“第一知情人”提供的事实材料,去伪存真,交叉印证,使“第一手素材”的间接性转化为直接性,取得“第一采访对象”的认可,确保新闻事实100%的真实。
七、以变应变法。
一般来说,记者的采访有既定方向、既定对象和既定题目,如果一切正常、顺利的话,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实现既定的目标。但是,计划不如变化,意料总有意外,在采访过程中,难免遇到意外的变化。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善于感应情况的变化,机敏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思维定向,以变应变,变中抓变,牢牢把握采访的主动权。
1982年12月,笔者与甘肃日报记者王月桂来到平凉县白庙公社采访。带着的题目很明确,采写一篇反映这个公社运用科学手段提高畜牧业生产力的新闻。公社书记白正明和班子有关成员接待了我们。在座谈中,我们亮出了采访的意图和题目,白正明和大家围绕既定的中心,谈了全社采取引进推广、繁育杂交等多种措施,大力发展商品畜牧业的基本做法。白正明告诉我们,他是1980年底由县委宣传部调到白庙公社担任书记的。他来了之后,发现这里天然草场面积大,有发展畜牧业的优势,但由于畜禽多年的近亲繁殖,品种严重退化,经济效益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全社集中力量狠抓了畜禽品种的改良。经过两年的扎实努力,开始扭转了品种退化、效益不高的局面。随着采访“事”的深入,笔者渐渐觉得“人”的因素越来越重。笔者发现,白庙公社在推进畜牧业良性发展的每一项举措上,都有白正明的亲自参与。他亲自带领干部、羊工奔赴千里之外的天祝草原,跑了6个牧场,按照母九公一的比例,精心挑选了375只优种高山细毛羊。他亲自跑到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引进了6000只良种鸡。他亲自物色了3个配种专业户,引进良种公畜6头,设置配种点5处。他亲自举办技术讲座,给群众讲授畜禽养殖的科学知识。他亲自制定了系统、具体的管理办法,把良种畜禽的引进、配种、繁育、检疫、驱虫、防病纳入统一、科学管理。白正明是谈全社工作的,但一涉及到具体事例,自然而然地现身说法,他没有丝毫标榜自己的意思。采访到这一步,笔者明显感到,“喧宾夺主”,“人”比“事”重,情况出现了变化。于是,笔者不动声色地调整了采访思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明里采访“事”,暗里采访“人”。我们问白正明,你怎么对科学养畜这么在行?他说他是从甘肃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的正是畜牧专业。这时,笔者一下子明白了,白庙公社畜牧业发展走上科学管理之路,是由于有了一个懂行的“专家”。在随后的采访中,白正明陪着我们深入几个配种、养殖专业户参观,主人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他们能养好畜禽,多亏了白书记。
在写稿中,我们以变应变,决定改变原来写“事”的计划,在写“人”上做文章,因为“人”比“事”更有新闻价值。1983年1月4日,甘肃日报在一版刊登了我们采写的消息《(主题)公社干部抓畜禽 “财神”进了社员门(副题)甘农大毕业的白正明在农村发挥特长》。报道引起了副省长朱宣人的关注,他于1月5日写信给白正明,表示祝贺和鼓励。信中写道:“正明同学:读元月4日甘肃日报,知悉你在平凉县白庙公社书记的岗位上,发挥了特长,带领社员发展了农业生产,做出了成绩,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领导的重视,也为母校赢得了光荣!更重要的是,为广大农业科学从业人员,在同农业生产,同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和干部紧密结合,把农业科学技术带给农村,帮助农民在文化科学技术上翻身,做出了榜样,特函致敬。并盼再接再厉,为振兴甘肃农业,做出更大成绩。”不久,《甘肃日报》、《甘肃科技报》分别刊登消息,报道了朱宣人给白正明写信热情鼓励的事儿。回头看来,我们以变应变的选择是明智的。
著名记者艾丰说过:“如果说,医生的职业是‘以不变应万变’,教师的职业是‘以万变应不变’,那么,记者的职业则是‘以万变应万变’。”在采访中以变应变,要善于因人而变、因事而变、因时而变、因地而变,在应对“四变”中应对万变。世间的人、事、时、地总是处在变动之中,等着记者采访完毕后再变的事情是很少的。因此,记者要不断提高应变能力,事变我变,临变不乱,以万变应万变,应百战取百胜。
八、五官并用法。
此法又称全感采访法,它是指记者在大脑的支配下,调动眼、耳、鼻、舌、身5个官能进行全感受的采访。就是说,记者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和触到的感受,写进新闻里,使读者产生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如闻其嗅、如尝其味、如触其物的感觉。传播学研究表明,新闻信息越是作用于受众的多种感官,受众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就越具体、就越生动。
2003年4月,笔者调查庄浪县的养猪业,先后参观了良邑种猪场、养猪示范村杨王村、两个养猪大户的千头猪场。所到之处,眼、耳、鼻、舌、身五官并用,进行全感采访。随后写了《奋力描绘养猪图——庄浪县发展高效养猪业掠影》的通讯。稿子对良邑种猪场是这样描写的:“走进这个场,但见6排高大宽敞的玻璃斜面温室气势不凡,猪们住的“豪宅”可以说比许多普通农民的“寒舍”还要阔气。试想想,当年(即1997年)投资270多万元建立起来的猪场猪舍哪能不阔气呢?6排温室按工艺流程,分为配种、妊娠、分娩、保育、育肥5大车间。跨入妊娠车间,场面蔚为大观,20个猪栏里以每栏5头圈着100头洋母猪。这些洋母猪有丹麦长白、美系大约克,个个丰乳肥臀,养得精神抖擞,它们是在配种车间配种受孕28至35天后转过来的,在这里饲养88天于临产前5天迁入分娩车间。迈步分娩车间,30多头已分娩的母猪安祥地侧卧在产床上,周围奔跑着它的猪仔们,少者8头,多者12头。而来到保育车间,上百头断奶的猪仔在保育床上撒欢,支愣着耳朵显出可爱的憨态,嫩稚的欢叫声此起彼伏。它们在这里饲养1个月后转入育肥车间。可以看到,整个猪场实行现代化管理模式,玻璃斜面采光,网上高床饲养,自动供水饮水,水冲清尿清粪,精制配合饲料,常温人工受精,程序防疫防病,真正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和科学化管理。”接着,写养猪示范村杨王村所见所闻是:“走进二社王堆仓的庭院,夺人目光的是两栋标准化的日光温舍。温舍里,阳光如泄,暖意如春,猪们怡然自得,显然享受着优越生存环境带来的惬意和舒适。只见4头正在哺乳的母猪侧卧在地,任凭猪仔们叼着乳头恣意吮咂。女主人高兴地告诉我们,她家现有种公猪1头、母猪8头、仔猪40多头,共养猪50多头,规模不算小。规模养猪的最大好处就是效益高,现在市场行情特别好,猪娃1公斤能卖10来元,养到15公斤左右,能卖150到200元,我这40多个猪娃卖好了,毛收入就有6000到8000元。她指着刚刚卸下的一堆松木椽说,她家准备再修1栋温舍,扩大养猪规模,靠规模赚钱。去年,她家养猪纯收入5000多元;今年想收入1万元哩。”最后,写养猪大户高颖童猪场的情景是:“100多头母猪已有30头进入了妊娠哺乳期。我们在温棚里看到,新繁殖的260多头猪仔活蹦乱跳,殊为可爱。一头母猪正在生产,刚出娘胎的猪仔揩尽羊水、剪断脐带就能跑动。”通过全感采访、全感写作,让读者对庄浪县的21万养猪图有一个不到现场、胜似现场的阅读感受。
实践证明,记者采用五官并用法进行采访,并写出了五官的感受,就比写了一两种器官的感受信息丰富,读者从中得到的印象就更鲜明、更深刻。全感采访,是现代媒体竞争的产物,报纸的文字与电视的画面竞争的结果,逼得报纸记者五官并用,用全感文字与全感画面较量。美国一家媒体做过调查,就同一新闻事件,报纸采用全感采访报道之后,读者普遍反映,要比电视印象深刻。这说明,用五官并用法采写的新闻,能够帮助读者实现信息的全方位的传输和转换。当然,记者进行全感采访,不是把五官都感受到的全记述出来,而是应该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事物和人物特点的场景和细节来描写,以促使读者对所报道新闻事实产生深刻印象和理解。九、建立基地法。
作家都有自己的“生活据点”,记者也应该有自己的“采访基地”。
所谓采访基地,就是具有连续性和活力性的“记者联系点”。对记者来说,这里是新闻的富聚区,能够获取高价值的新闻素材,成就强反响的典型报道,从而占据新闻采访的制高点。有了这个“点”,记者可以解剖麻雀、由点知面,提高采访本身观察社会的敏锐力和深刻性;可以驾轻就熟、厚积薄发,增强采访本身透视问题的高度和深度;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高的效益,事半功倍地在新闻报道上拿出高人一筹的成果。
笔者在多年的采访实践中,就自觉地建立了两个采访基地:一个是华亭煤矿,一个是白坡村,分别代表城与乡、工与农的典型发展模式。华亭煤矿是1990年开始建点的,到2004年的15年间,笔者靠点吃点,先后采写的消息、通讯、系列报道达28篇之多。对这个点的利用情况,笔者在《闻海淘金》中已经作了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需要多说的是白坡村这个点。1982年10月,笔者来到平凉县峡门公社白坡大队,采访了这个回民村栽了石灰厂、机砖厂等4棵“摇钱树”的新闻。从此,笔者结识了后来成为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的黄登贵,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采访基地。老黄不负笔者热望,在把白坡变成“小康示范村”的过程中,创造了层出不穷的新闻素材。笔者紧紧追踪黄登贵的脚步和白坡村的变化,几乎“垄断”了“黄”与“白”的新闻报道。从《甘肃日报》上发表的第一篇报道《回民村传来的喜讯》,到《平凉日报》发表的最后一篇《“百兴”发家攀小康》,时间跨度几乎占据了20世纪的最后20年。1988年10月,笔者在改革开放10周年之际,曾经采写了《10年,写不完的变化》的通讯,表达了自己对白坡这个采访基地的感情:“我从此竟与白坡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以后,我年年都要往白坡跑。每跑一次,都有一次新的感受、新的收获。”在白坡定点采访,最大的好处是“三熟一深”:人熟、地熟、背景熟,容易抓到有深度的素材。比如,1999年笔者采写的《“草根”倔强成大树》的报道,就提出了一个有深度的问题:为什么方圆百里不知有多少乡村企业破产、倒闭,而白坡的“草根”却倔强地生存下来,勃发出愈益旺盛的生命力?这就使稿子有了思维的高度。由于笔者非常熟悉白坡工业由小到大、由土到洋的过程,因而对其变化的深刻意义有足够的理解,采访自然占据了制高点。20年间,笔者为黄登贵写过通讯、写过报告文学,为白坡村写过消息、系列报道,还有调查报告、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总数突破20篇。应该说,这是采访基地对笔者的丰厚回报。
建立采访基地,首先要选好“点”,看其是否具有以点带面的典型性。这个“点”应该是当地某个方面、某个行业的先进单位,领导班子硬、群众队伍强、工作基础好、经济效益高,能够层出不穷地产生新闻事物和新闻人物,提供的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有显著的舆论引导作用和典型示范意义。其次要用好“点”,与采访基地建立联系热线,借助线人的通风报信,定期不定期地到“点’上走一走,随时而又及时地把“点”上的新闻的报道出去。报道要不断“变脸”,推陈出新,避免给人以“热剩饭”、“炒旧货”之嫌。同时要设置专用档案袋,把报道剪报和有关资料保存、积累起来,以备不时之用。
十、参与帮忙法。
记者见多识广,“关系硬”,一些采访对象请求帮助疏通渠道;记者舞文弄墨,“笔杆硬”,一些采访对象请求帮助整理材料……面对诸如此类的请求,记者该怎么办?笔者的态度是:记者毕竟要食人间烟火,不能搞“关门主义”,眼睛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应该放下架子,开放门户,介入社会生活,尽量满足采访对象的合理请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参与、帮忙中为自己创造采访机遇和便利条件。
1981年6月,平凉县羊毛衫厂的党支部书记突然找上门来,请求笔者帮助他们整理一个全厂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材料,准备拿到省上召开的有关经验交流会上去。这是笔者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情,一时颇为踌躇:应承吧,自己的写稿任务完不成咋办;不应承吧,以后断了采访的路咋办。支书看出笔者的顾虑,就说你不要为难,帮忙与采访不矛盾,你可以两全其美,既整出材料,又搞成报道。笔者一听,想法不错,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于是,笔者成了羊毛衫厂的“座上宾”,比单纯采访还牛皮。厂里全力以赴,开座谈会,翻老材料,陪笔者到各车间参观。经过一周多的调查和写作,拿出了《发挥“三个作用” 促进效益增长——我们是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的材料,介绍了企业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经验。给企业帮忙,果然一箭双雕,笔者从整理的材料中挖出一块有报道价值的“旧闻”,重新加工改造,写成了《平凉县羊毛衫厂实行专业化生产》的消息。没想到,这篇稿子投给《甘肃日报》后,竟发了个头版头条。从此,笔者得了一条经验:有付出,就有索取,发挥自己的特长,参与人家的文字工作,帮忙整理材料,也是采访的成功之道。其后多少年,笔者不时受请给人帮忙整理材料,写过经验总结、调查报告、单行材料,还有演讲词、解说词,大约有20来篇,这些大部分变成了新闻稿件,还有的获得了新闻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