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 在写作中发现
进入新闻写作阶段,仍然强烈地需要发现意识。
制作标题需要发现,写作导语需要发现,提炼主题需要发现,设计结构需要发现……发现督促、迫使我们寻找最美的东西。
寻找美,就是发现。
一篇稿子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局部性的东西,如遣词造句、段落安排等;也要处理好全局性的东西,如角度选择、主旨寄托等。发现的眼光,固然要关注局部性的东西,但更要关注全局性的东西。全局性的东西,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尤其是稿子写成后,发现其瑕疵玷秕,并加以点石成金,才是最为重要的。
契诃夫说得好:“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发现、删掉不好的地方的本领。”
1989年底,笔者来到平凉县鞋帽厂采访。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1年,改革开放的势头方兴未艾。鞋帽厂是个集体所有制企业,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干部、工人解放思想,启动改革,使厂子的面貌发生了崭新的变化。他们率先在全县二轻系统推行了计件工资制,突破指令性计划的束缚,面向市场组织生产,淘汰旧工艺,开发新产品,扭转了产品滞销、经营亏损的被动局面。这些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报道中的主体内容。随后,笔者写成了《产品适销对路,企业面貌大变——平凉县鞋帽厂按照社会需要安排生产》的初稿。由于县广播站近在咫尺,就首先向他们投了出去。
稿件内容如下:
平凉讯 平凉县鞋帽厂改变为生产而生产的做法,根据市场需要安排生产,在适销对路上做文章,从而使销路大开,生产激增,扭转了产品滞销、积压的被动局面。
这个厂是一个集体所有制企业。过去按照上级指令计划安排生产,产品不对路,顾客不欢迎。1978年,全厂生产各种布鞋7.68万双,由于式样陈旧、销路不畅,商业部门只勉强收购了1700双,绝大部分靠自己四处推销。到年底,还有2万多双鞋子在库房睡大觉,占压资金7万多元,致使全厂流动资金只剩下2角8分钱。1979年1至2月,就亏损了4200元。产品无销路,生产没奔头,干部、工人发了愁。产销脱节、经营亏损的被动局面,使职工们学得聪明起来,再也不干那种不问销路、盲目生产的蠢事了。从3月份开始,他们改弦更张,以销促产,做了3件事:
一是调查市场需要,明确生产方向。他们一面通过推销积压产品的机会,征求顾客意见,掌握市场动态;一面到商业、供销部门探销路、摸行情,了解消费者的意见和愿望。他们发现,城市顾客喜欢线缝式、冷粘式光面皮鞋,妇女对半高跟皮鞋特别感兴趣;农村顾客喜欢价廉、耐用的硫化皮鞋和布底贴胶布鞋;那种10多年老一套的塑料底布鞋已经赶不上时髦了。于是,他们调整生产方向,由单一生产布鞋变为主要生产皮鞋,品种由原来的1类10来种增加到3类26种。帽类生产除搞好商业订货外,还增加了成衣、手套等来料加工项目。
二是搞好产品设计,迎合顾客口味。厂里从江苏省请来3名具有业务专长、丰富经验的制鞋师傅,让他们传授技艺、培训学徒;并和本厂老工人、技术人员组成设计小组,设计、试制新产品。根据顾客的喜好和需求,先后设计了7种式样新颖美观的皮鞋,并拿到本厂销售点试销,征求意见,修改定型。这些新产品如半高跟女式皮鞋,一上市就被抢购而空。特别是入冬之前设计的男女元宝式棉皮鞋,由于式样别致,质量又好,很快行销市场,深受顾客欢迎。兰州、固原等地的来客纷纷选购或订货,一时顾客盈门,供不应求。
三是实行计件超奖,鼓励工人多干。由于产品适销对路,生产压力日益加大。为了调动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厂里实行了计件和超奖相结合的计酬办法。制鞋排楦工序,过去一个工人每天最多排4双鞋;现在每排1双发给2角4分钱,工人干劲倍增,每天可排8双以上。以前全厂每月生产各类皮鞋600双,现在可生产3000双。1979年第四季度,全厂工人加班加点,多干多超,完成产值26.3万元,比第一季度增长了69.2%。
产品适销对路,带来了企业财源茂盛。截至年底,平凉县鞋帽厂生产各种皮鞋、布鞋6.93万双,各种帽子25.19万顶,成衣1.8万件,手套21.19万双;共完成产值87.28万元,比原计划超额16.4%,给国家上缴利润3500元,比1978年增加了10倍多。
可以看到,这篇稿子有点长,超过1200字。笔者在向《甘肃日报》、甘肃省人民广播电台投稿之时,进行了最后的修改和誊写。修改的着眼点,就是压缩字数。因为省报、省台有个硬性规定:消息稿800字以下,超过者不予采用。于是,笔者竭力挤压“水分”。但是怎么挤压,都控制不在800字之内。笔者反复进行推敲,并且换以编辑思考,终于发现稿件压不下去的症结,就在于面面俱到的写法,淹没了真正的新闻。稿子的主体部分,笔者写了3件事:调查市场需要,搞好产品设计,实行计件超奖。这3件事势均力敌,分散了笔墨,与其伤其“三指”,不如断其“一指”。断哪“一指”呢?一时颇费思考,3件事在当时的媒体宣传上都是热门话题,但也都是老生常谈。当笔者的目光扫视到“从江苏请来3位师傅”的话句时,思路豁然开朗:江苏师傅传艺,平凉皮鞋畅销,这不是一个好新闻吗!一个企业打破闭关自守,到外地请来制鞋高手,借人家的技术上自己的水平,这不是改革开放的一个进步吗?这样的新闻,在当时的省报上还未曾报道过,可以说是一则独家新闻。在自己的稿子中发现了好新闻,笔者自然是激奋不已,随即以“江苏师傅传艺,平凉皮鞋畅销”为新闻眼和主标题,很快改写出了第二稿。
改稿如下:
江苏师傅传艺 平凉皮鞋畅销
平凉县鞋帽厂一举扭转滞销亏损局面
平凉讯 平凉县鞋帽厂实行开门办厂,从江苏省高薪请来技艺高超的制鞋师傅,帮助自己推进产品更新换代,一举扭转了产品滞销、经营亏损的被动局面。
这个厂过去按照上级计划安排生产,产品不对路,顾客不欢迎。1978年,全厂生产各种布鞋7.68万双,由于式样陈旧、销路不畅,商业部门只勉强收购了1700双,绝大部分靠自己四处推销。到年底,还有2万多双鞋子在库房睡大觉,占压资金7万多元,致使全厂流动资金只剩下2角8分钱。
产品卖不动,亏损就降临。进入1979年1至2月,全厂就赔了4200元。厂里通过市场调查和订户摸底,发现产品滞销的关键原因在于式样落后、质量不高,必须进行更新换代。而要做到这一点,单靠本厂的技术水平力不从心。怎么办?走出厂门,延请高明。于是,厂长奔赴江苏省一家著名皮鞋厂,物色了3位退休的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制鞋师傅,签订合同,许以高薪,把他们请到了平凉。3位师傅出手不凡,他们一进厂子,就热情地传授技艺、培训学徒;并和厂里老工人、技术人员组成设计小组,精心设计、试制新产品。他们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根据顾客的喜好和需求,先后设计了7种式样新颖美观的皮鞋,并拿到厂销售点试销,征求顾客意见,反复修改定型。这些新产品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如半高跟女式皮鞋,一上市就被抢购而空。特别是入冬之前设计的男女元宝式棉皮鞋,由于式样别致,质量又好,很快行销冬令市场。兰州、庆阳、固原等地的客商纷纷上门选购或订货,一时供不应求。
江苏师傅传艺 平凉皮鞋畅销。截至年底,平凉县鞋帽厂生产各种皮鞋、布鞋6.93万双,加上帽子等产品,共完成产值87.28万元,比原计划超额16.4%;给国家上缴利润3500元,比1978年增加了10倍多。
这篇稿子700多字,比初稿缩减近500字,新闻更加突出,主题更加鲜明,投往省报和省台后很快被采用。
这是笔者从事新闻工作1年多被省媒采用的第四篇稿子,从此自己得到一条屡试不爽的经验:在写作中,同样存在着发现新闻的机会和空间。
在写作中发现,实际上是自己向自己挑战。这种挑战表现在:不仅要处理好“人与笔”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把自己由“此人”换位为“彼人”,用“彼”的眼光看“此”的作品,从而获得新的发现。
——由记者换位为编辑。新闻写作有两个很实际的目的:一是把发现和采访的成果变成稿件,二是把稿件变成被媒体采用的报道。可以说,记者在新闻写作中需要担当记者和编辑的双重角色:既要有精品意识,起码拿出闻新事鲜、文从字顺的稿子来;又要有版面意识,力求自己的稿子能够打到版面上去。笔者1984年曾在甘肃日报社要闻部当过几个月编辑。这段经历最大的的收获,就是使自己学会了换位思考。一当编辑,看别人稿子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是嫌长,就是嫌散,什么新闻不突出呀,导语不精炼呀,事实不集中呀,红笔一抹,毫不留情。部主任每每审发稿子时,都给笔者以肯定和鼓励,认为稿子改得不错。有一次,部主任在对笔者传授新闻写作的经验时说,稿子写出来以后,如果站在写稿人的角度看,似乎发现不了问题;如果换到编稿人的角度看,就会发现一些问题;只有既当记者、又当编辑,才能写好稿子。笔者回到记者岗位上以后,就自觉地进入了双向交流、换位思考的新境界,注意以编辑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新闻写作。
1985年1月,笔者采访了平凉市四十里铺乡上湾村农民王协天。这位农民身手不凡,他牵头创办了平凉市东川汽车运输联营公司,把本乡和邻近白水、草峰等乡的20多辆汽车和50多个农民收入麾下。他们东到西安、宝鸡,西至兰州、西宁,风尘仆仆开展长途货运。后来,又移师青海格尔木,奔驰在甘青藏之间。笔者根据采访所获,写出了《农民王协天办起汽车运输联营公司》的稿件。在最后敲定时,笔者换以编辑眼光,发现稿子没有抓住新闻眼。原稿把着眼点放在王协天身上,着重写他如何创业,如何管理,如何组织货源,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农民采用联营形式兴办企业,颇有新闻性,但其价值并不是最高。从编辑的眼光看,最抢眼的新闻不在于王协天办起了汽车队,而在于平凉农民的汽车队跑上了青藏高原。这样、一琢磨、一折腾,笔者终于抓住了新闻眼,改写出了《(主题)车轮滚滚飞越唐古拉山,富路遥遥驰骋世界屋脊 (副题)平凉农民汽车队活跃在青藏高原》的二稿。二稿与一稿比较,新闻更突出,导语更引人,字数也由900多字压缩到500多字。稿子发往报社后,很快被采用,并且被评为当月社内好稿。
——由先生换位为学生。记者作为读者的“良师益友”,自然是先生,写出来的新闻作品自然是先生的水平。但是,如果仅仅以先生自居,自视甚高,居高临下,那就难免踌躇满志、固步自封。毛泽东曾经说过,要当好群众的先生,必先当好群众的学生。如果我们以学生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新闻作品,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和差距,就会虚怀若谷、业有所精。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说出这句名言的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经有过一个借助学生的眼睛发现“不美”的轶事,对我们颇有启发意义。1897年,罗丹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作,完成了他一生最为看重的雕塑--巴尔扎克像。他满意地注视着自己的作品,自言自语地说:“这简直是了不起的杰作啊!”。可是他又想,没有一个艺术家不认为自己的作品是美的,自己看自己的作品未必客观。于是,他首先喊来他的学生布尔德尔征求看法。这位学生乍见雕像一脸惊喜,目光渐渐地凝视在巴尔扎克的手上,随之赞美地惊叫:“好啊,好极了!先生,我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一听,心里一沉,接着叫来了另一个学生。几乎与头一个学生一样,第二个学生的眼神也是盯在雕像的手上,惊叹地说道:“先生,只有上帝才能创造这双手它简直像活了的一样!”听到这里,罗丹有点心绪慌乱。他又拖来第三个正在忙碌的学生。这个学生一见雕像,露出惊讶的神情对罗丹说:“先生,如果你不再创作,单凭这双手,也足以使你永垂不朽。”这时候,罗丹方才真正发现,巴尔扎克雕像的一双手的“美”,实际上是个败笔。他抡起一把大斧,毫不痛惜地砍掉了那手手。接着,他转过身来,对手足无措的3个学生说:“这双手太突出了,它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已经不属于这个雕像了,我不得不把它们砍掉。”他沉思片刻,又郑重其事地说:“记住,好好地记住,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个部分比整体更加重要。”罗丹放下先生的架子,换位于学生,虚心地让自己的学生做“先生”,从学生的眼光中反思出自己的迷失,然后又用先生的眼光予以烛照,终于果决地砍掉了那双“美”得喧宾夺主的手,在牺牲局部中赢得了整体的完美。
笔者很早就读过罗丹的这一“美“的轶事,印象极为深刻。受此启发,在新闻写作中注意把自己换位于学生。因为单纯把自己看成“先生”,难免“骄傲使人落后”;同时把自己看成是学生,就会“虚心使人进步”。这么多年,自己一直告诫自己,你写的东西不是“先生的佳作”,而是“学生的习作”,需要不断“割爱“,需要不断“砍美”。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现,不断进步。只有以学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新闻写作,才能给读者提供具有先生水平的新闻作品。
——由写者换位为读者。记者写出来的稿子,终归要读者来阅读、来检验。读者的赏识和肯定,是记者的立身之本。孤芳自赏,自我多情,是新闻写作中遮挡发现目光的“一叶”。没有读者这一“知音”,纵使“高山流水”,也终归“琴破弦绝”。
西方的接受美学特别强调读者在作品内容、意义生成中的参与作用,其中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作品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作的。美国记者索尔·佩特认为:“所有好的文章,所有好的写作方法,都是同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我’就是写稿人,‘我’就是读者。”
1984年5月,笔者写出了报道毛玉芳事迹的稿子。毛玉芳当时是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她从1981年到1984年,走村串户,传授技术,热心帮助农民发展养鸡业,使良种鸡推广突破了10万只。稿子较长,3500多字,标题是《愿将才智献农家》。对这篇稿子,自认为较有分量,所写的人物事迹突出,发表没问题。但是,笔者没有将稿子急于投出去,而是把它往抽屉一放,等待自己的作者自爱情结淡化以后,再以读者的阅读感受予以反刍。过了几天,笔者抱着读者的心态回头读自己的稿子。这一读,果然发现了问题,稿子如同一笔流水账,枝枝蔓蔓不集中。尤其是毛玉芳事迹的主线模糊,材料堆砌,新闻性淡薄。于是,笔者进行了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一个读者、特别是一个农民读者,最需要从报道中得到什么?经过细细琢磨,觉得最需要的是了解毛玉芳怎样帮助养鸡户突破技术难点的?而这一点,恰恰在稿子中显得薄弱。
发现“丑”是创造“美”的前奏。笔者推倒原稿重新进行剪裁、整合,将报道点由“送鸡上门”变为“传技到户”,将毛玉芳的“独角戏”变为她与养鸡户的“二人转”,将主场景由研究所转移到农家院,确定了绿叶扶红花的主题,意即毛玉芳是“绿叶”,养鸡户是“红花”,正是绿叶的扶持,红花才绚烂开放。围绕这一主题,笔者进行了结构调整和材料取舍,制作了3个小标题,安排了3个小故事,使整个稿子的面貌焕然一新。第一个故事写毛玉芳怎样扶助农民杨德义研制出新型孵化器,第二个写她扶助农民毛彩霞搞成了土法孵化室,第三个写她扶助农民李英搞成了热炕育雏法。3个故事反映了3则新闻,毛玉芳扶助农民探索成功的新型孵化器、土法孵化室、热炕育雏法,解决了农民发展养鸡业中遇到的3个技术性难题,哪一个不是新闻?授人以鸡,不如授人以技,3则新闻合成一则大新闻:毛玉芳甘当绿叶扶红花,真正把“不走的毛玉芳”留在了农村。笔者给通讯换了个标题:《绿叶扶得红花绽》,比原题更有神采。稿子发表后,“绿叶”连同3朵“红花”都成了新闻人物:毛玉芳门庭若市,请她传授“鸡”术的农民络绎不绝;杨德义的新型孵化器成了人们复制、推广的小发明;毛彩霞、李英的土法孵化室、热炕育雏法成了人们参观、学习的样板。
记者是新闻写作的主体,而编辑、读者等是客体。主体是“当局者”,有时不免“主观”,是谓“迷”;而客体是“旁观者”,往往比较“客观”,是谓“清”。因此,在新闻写作中进一步发现新闻,促成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就要进行“3个换位”。记者只有换位于编辑、学生、读者,才能勇于审视自己、否定自己、超越自己,才能在提高新闻价值量中提高新闻的命中率和覆盖率。
讲到这里,需要补充的是“1个认真”。毛泽东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对这一点,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范长江的体会很有启发意义。1947年3月,范长江率领新华社部分人员,跟随毛泽东转战陕北。半年后,他在写给社长廖承志的一封信中说,我获得了一生难得的向毛泽东学习的极端可贵的机会。在写新闻的过程中,毛泽东的“认真与求精的精神,完全推翻了我过去十几年来所认为的最高的‘认真’的标准。一篇社论,一个谈话,一个新闻,往往要改好几遍,甚至重写几遍,其中绝大部分都在任(弼时)、周(恩来)、陆(定一)等详细传阅研究之外,主席又加以一丝不苟的修改。我回想过去写文章那种‘大笔一挥’的作风,不觉满身出汗,实在可怕。这种‘一挥’的作风,是对人民不负责的作风。”范长江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前,就以新闻集《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奠定了自己的地位。这位蜚声中外的顶级记者,奉职的认真是出了名的。然而,他的认真碰到了毛泽东的认真,则成了小巫见大巫。范长江后来说:“在延安,毛主席教导我一个通宵,这10小时左右的教导,把我10年来东摸西摸而找不到出路的几个大问题全部解决了,我那天晚上之高兴,真是无法形容,对于毛主席的敬爱心情,由此树立了牢固的根基。”在新闻写作中,我们要向范长江学习,敢于“推翻”自己的“最高的‘认真’的标准”,敢于正视“大笔一挥”的问题,养成“一丝不苟”的作风,把自己的“认真标准”提升到毛泽东的标准。只有这样,我们就能在写作中发现新闻,就能避免“满身出汗,实在可怕”的问题。
实行“3个换位”+“1个认真”,我们就可以掌握在新闻写作中进一步发现新闻价值的主动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